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主要的心理学实验范式总结(上).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58291605
  • 上传时间:2023-06-2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9.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主要的心理学实验总结——思维实验【欢迎转载科普】  人工概念形成范式——实验:假设检验说实验范式实验者:布鲁纳过程:1)实验材料:81张图片,特征维度分别为:A、 图形形状:方形、圆形、十字形;B、 图形数量:1、2、3;C、 图形颜色:红色、绿色、黑色;D、 边框数量:1、2、32)选择范式:同时将81 张图片呈现给被试,说明图片都有哪些属性,以及怎样将图片结合成概念;指着一张图片对被试说:我现在心中有一个概念,概念的属性可以在这张图片上看到请你按自己的想法,每次指一张图片给我看,对与错我随时告诉你,看看你能否发现我所想的概念3)接受范式:同时将81张图片呈现给被试,说明图片都有哪些属性,以及怎样将图片结合成概念;指着一张图片对被试说:我现在心中有一个概念,概念的属性可以在这张图片上看到我将每次给你看一张图片,请你按自己的想法,判断它是否属于我所想的概念对与错我随时告诉你看看你能否发现我所想的概念假设:1)若在概念形成过程中,被试的正确率呈线性稳步提高,被试则是以渐变的方式习得概念的;2)若在概念形成过程中,被试的正确率开始上升很慢,达到某一时刻突然跳跃到100%,被试则是以渐变的方式习得概念的;结论:被试形成假设的两个途径:1)总体假设:把主试呈现的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含的全部属性看做该未知概念的有关属性,也就是把所有可能都问一次。

      2)部分假设:根据主试呈现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含的部分属性来形成关于未知概念的假设,然后在之后的询问中依次排除不合适的属性人工概念形成范式——实验:内隐学习说实验范式实验者:里伯过程:该实验设计了一种“人工语法”,用这种语法可以组成一个个字符串将被试分为两组:A组:努力记住字符串;B组:找出字符串排列的规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要求被试判断一些新的字符串是否符合语法结果:A组的成绩显着高于B组即原先没有意识到学习字符串里有什么规则的被试,反而更好的学习到了“人工语法”结论:1)当刺激结构高度复杂时,采用比较被动的、无意识的学习方式可能更有效;2)一些抽象概念的复杂结构就是在这种无意识的内隐学习中获得的;3)在概念形成中,被试依赖于一些属性在无意识中增加的频次来区分概念中的相关属性和无关属性概念结构理论之层次网络模型——实验:支持实验——范畴大小效应实验者:柯林斯过程:实验材料是一些简单的陈述句,如“金丝雀会唱”(0级水平句子)、“金丝雀是鸟”(1级水平句子)、“金丝雀是动物”(2级水平句子)等每个句子的主语都是层次网络中最低水平的一个具体名词,而谓语则取自不同水平每次给被试呈现一个句子,要求其判断真伪并记录反应时。

      结果:0级水平句子加工时间最短,1级水平句子加工时间次之,2级水平句子加工时间最长结论:范畴大小效应:谓语的范畴变大,加工句子所用时间变长概念结构理论之层次网络模型——实验:反对实验1)熟悉效应:对较熟悉的句子判断较快Eg:判断“狗是哺乳动物”要慢于判断“狗是动物”2)典型性效应:对一个范畴或概念的典型成员的判断要快于非典型成员的判断Eg:判断“企鹅是鸟”要慢于判断“鸽子是鸟”3)否定判断:网络层次模型对否定判断的解释有困难推理实验:选择作业实验实验者:沃森、约翰逊过程:1)实验材料:四张卡片,两张的正面各有一个元音、辅音字母,另两张的正面为偶数、奇数;2)指导语:每张卡片都是一面为字母,一面为数字,现在要求你验证一个规则---若卡片一面为元音字母,那么另一面则为偶数,不过你只能翻两张卡片;3)行为指标:各种回答的人数的比率结果:只有10%的被试答对将近50%的被试回答“E”和“4”结论:说明被试擅长从正面验证某一规则,不习惯从反面来证伪创造性思维实验:酝酿期相关实验实验者:Murray、Denny过程:先根据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弱将被试分成两组,再将两组又分为控制组和实验组被试的任务是解决一个复杂题目。

      控制组:在连续的20分钟内完成;实验组:先做5分钟,然后干其他事情5分钟,最后再做15分钟则有5分钟作为酝酿期结论:能力强弱和有无酝酿期之间存在交互作用:能力强的人受酝酿期阻碍;能力弱的人受酝酿期的促进实验:链圈问题的解决实验实验者:波斯纳过程:要求被试解决链圈问题自变量:酝酿期的长短,分为0、15、30分钟三个水平;因变量:行为指标1—解决问题的百分率;行为指标2—解决问题的时间结论:酝酿时间越长,问题解决成功率越高表象表象理论之双重编码理论——实验:考察表象在信息加工中的作用的实验实验者:Paivio过程:给被试看一些卡片,在这些卡片上有一对图画或一对打印的字词,要求被试判定所画的一对东西或打印的字词所标志的一对东西中,究竟哪一个在原来印象上是较大的(不是指画出来的大小,而是指人的原来印象中的两个东西的实际大小),记录反应时假设:如果长时记忆中只有语言编码信息,那么被试对图画材料判定要慢于字词材料,因为判定前要做一个转换;如果还包含视觉编码或视觉表象,那么就不会慢于字词材料另外,如果长时记忆有视觉表象,那么不一致的图画材料会引起冲突,延缓反应时,但是字词就不会引起这个问题结果:1)对图画判定比对字词进行判断更快;2)对不一致图对的反应时大于对一致图对的反应,但字词材料没有这一情况。

      结论:长时记忆中既有表象又有言语两种信息编码表象加工是独立存在的,在某些条件下(如对客体大小进行加工)甚至语言信息还需转化为表象再进行判定表象的可操作性——心理旋转——实验:字符旋转实验实验者:Cooper、Shepard过程:速示器呈现某个字符的一个样本,让被试判定该字符是正的还是反的,不管角度如何记录反应时结果:无论是否有前行信息,当样本为垂直的正位时(0度、360度),不管正常或镜像,判定时间都很少当随着不同角度旋转,反应是增加,当180度时反应时最常,当再增加时,反应时又减少结论:当样本旋转角度小于180度时,表象旋转是沿逆时针方向的;而当样本旋转的角度大于180度时,表象旋转则是沿顺时针方向的表象具有可操作性表象的可操作性——心理旋转——实验:心理旋转实验(包含字符旋转实验)实验者:Cooper、Shepard过程:要求当被试判断所看到的一对图体经过旋转以后能否重合,记录被试的正确反应时实验材料:1)平面对:做平面旋转可以重合;2)立体对:做三维旋转可以重合;3)镜像对:不能重合的结果:1)无论是平面对还是立体对,被试的反应时及其发展趋势相同2)两对图形的方位差越大,信息加工的时间越长;3)方位差每增加53度,反应时就增加1秒。

      结论:心理旋转这种心理过程是存在的,旋转的速度为每秒53度表象的可操作性——心理扫描——实验:距离效应实验实验者:Kosslyn过程:要求被试注视图上某一物体并形成表象点,然后请被试判定主试所说的另一物体是否为图中的物体,记录被试的反应时在另外一个实验中,要求被试从心理的注视点“画”一条最短的线路到达目标点,记录反应时结果:两点之间的距离越长,反应时越大结论:说明心理扫描的心理真实性表象的可操作性——心理扫描——实验:大小效应实验实验者:Kosslyn过程:让被试表征两张图,第一张图兔子靠在大象旁边;第二张图兔子靠在苍蝇旁边大多数被试在构成表象后都说,大象旁边的兔子显得比苍蝇旁边的兔子小实验者说出靶子动物(兔子)的一个特征(耳朵),要求利用他们的表象来确认结果:图一中确认兔子是否有耳朵的反应时比图二的更长结论:评定主观表象较小的客体要难于其主观表象较大的客体。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