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爱国的诗句带意思.doc
7页关于爱国的诗句带意思 《泊秦淮》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牧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下文关于爱国的诗句带意思欢迎借鉴!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前言】 《泊秦淮》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此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前半段写秦淮夜景后半段抒发感慨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当锤炼艺术构思颇具匠心写景、抒情、叙事有机结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注释】 ⑴秦淮:即秦淮河发源于江苏句容大茅山与溧水东庐山两山间经南京流入长江相传为秦始皇南巡会稽时开凿的用来疏通淮水故称秦淮河历代均为繁华的游赏之地 ⑵烟:烟雾 ⑶泊:停泊 ⑷商女:以卖唱为生的歌女 ⑸后庭花: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朝陈皇帝陈叔宝(即陈后主)溺于声色作此曲与后宫美女寻欢作乐终致亡国所以后世把此曲作为亡国之音的代表 【翻译】 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还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赏析】 六朝古都金陵的秦淮河两岸历来是达官贵人们享乐游宴的场所“秦淮”也逐渐成为奢靡生活的代称诗人夜泊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又想到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便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泊秦淮》 《泊秦淮》是杜牧的代表作之一载于《全唐诗》卷五百二十三下面是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赵其钧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建康是六朝都城秦淮河穿过城中流入长江两岸酒家林立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场所唐王朝的都城虽不在建康然而秦淮河两岸的景象却一如既往 有人说作诗“发句好尤难得”(严羽《沧浪诗话》)这首诗中的第一句就是不同凡响的那两个“笼”字就很引人注目烟、水、月、沙四者被两个“笼”字和谐地溶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它是那么柔和幽静而又隐含着微微浮动流走的意态笔墨是那样轻淡可那迷蒙冷寂的气氛又是那么浓首句中的“月、水”和第二句的“夜泊秦淮”是相关联的所以读完第一句再读“夜泊秦淮近酒家”就显得很自然但如果就诗人的活动来讲该是先有“夜泊秦淮”方能见到“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景色不过要真的掉过来一读反而会觉得平板无味诗中这种写法的好处是:首先它创造出一个很具有特色的环境气氛给人以强烈的吸引力造成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这是很符合艺术表现的要求的其次一、二句这么处理就很像一幅画的画面和题字的关系平常人们欣赏一幅画往往是先注目于那精彩的画面(这就犹如“烟笼寒水月笼沙”)然后再去看那边角的题字(这便是“夜泊秦淮”)所以诗人这样写也是颇合人们艺术欣赏的习惯 “夜泊秦淮近酒家”看似平平却很值得玩味这句诗内里的逻辑关系是很强的由于“夜泊秦淮”才“近酒家”然而前四个字又为上一句的景色点出时间、地点使之更具有个性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也照应诗题;后三个字又为下文打开道路由于“近酒家”才引出“商女”、“亡国恨”和“后庭花”也由此才触动诗人的情怀因此从诗的发展和情感的抒发来看这“近酒家”三个字就像启动闸门那江河之水便汩汩而出滔滔不绝这七个字承上启下网络全篇诗人构思的细密、精巧于此可见 商女是侍候他人的歌女她们唱什么是由听者的趣味而定可见诗说“商女不知亡国恨”乃是一种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座中的欣赏者——封建贵族、官僚、豪绅《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据说是南朝荒淫误国的陈后主所制的乐曲这靡靡之音早已使陈朝寿终正寝可是如今又有人在这衰世之年不以国事为怀反用这种亡国之音来寻欢作乐这不禁使诗人产生历史又将重演的隐忧“隔江”二字承上“亡国恨”故事而来指当年隋兵陈师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陈后主依然沉湎声色“犹唱”二字微妙而自然地把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串成一线意味深长“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于婉曲轻利的风调之中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无限的感慨堪称“绝唱”这两句表达较为清醒的封建知识分子对国事怀抱隐忧的心境又反映官僚贵族正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而这正是衰败的晚唐现实生活中两个不同侧面的写照 《赤壁》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牧其全文诗词如下: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前言】 《赤壁》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见大 【注释】 ⑴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 ⑵销:销蚀 ⑶将:拿起 ⑷磨洗:磨光洗净 ⑸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⑹东风:指火烧赤壁事 ⑺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乎周郎后任吴军大都督 ⑻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乐处 ⑼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嫁军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 【翻译】 一支折断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诗人观赏古战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表独特的看法有感而作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在这里这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正是由于发现这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使得诗人思绪万千因此他要磨洗干净出来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这样前朝的遗物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很好的铺垫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后两句久为人们所传诵的佳句意为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这里涉及到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在赤壁战役中周瑜主要是用火攻战胜数量上远远超过己方的敌人而其能用火攻则是因为在决战的时刻恰好刮起强劲的东风所以诗人评论这次战争成败的原因只选择当时的胜利者—周郎和他倚以致胜的因素—东风来写而且因为这次胜利的关键最后不能不归到东风所以又将东风放在更主要的地位上 但他并不从正面来描摹东风如何帮助周郎取得胜利却从反面落笔: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那么胜败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因此接着就写出假想中曹军胜利孙、刘失败之后的局面但又不直接铺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而只间接地描绘两个东吴著名美女将要承受的命运如果曹操成胜利者那么大乔和小乔就必然要被抢去关在铜雀台上以供他享受这里的铜雀台就表现曹操风流的一面又言“春深”更加深风流韵味最后再用一个“锁”字进一步突显其金屋藏娇之意把硝烟弥漫的战争胜负写得很是蕴藉 诗中的大乔、二乔两位女子并不是平常的人物而是属于东吴统治阶级中最高阶层的贵妇人大乔是东吴前国主孙策的夫人当时国主孙权的亲嫂小乔则是正在带领东吴全部水陆兵马和曹操决一死战的军事统帅周瑜的夫人她们虽与这次战役并无关系但她们的身分和地位代表着东吴作为一个独立政治实体的尊严东吴不亡她们决不可能归于曹操;连她们都受到则东吴社稷和生灵的遭遇也就可想而知所以诗人用“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一句诗来描写在“东风不与周郎便”的情况之下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正是极其有力的反跌不独以美人衬托英雄与上句周郎互相辉映显得更有情致而已诗的创作必须用形象思维而形象性的语言则是形象思维的直接现实 用形象思维观察生活别出心裁地反映生活乃是诗的生命杜牧在此诗里通过“铜雀春深”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即小见大这正是他在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处另外此诗过分强调东风的作用又不从正面歌颂周瑜的胜利却从反面假想其失败杜牧通晓政治军事对当时中央与藩镇、汉族与吐蕃的斗争形势有相当清楚的解并曾经向朝廷提出过一些有益的建议如果说孟轲在战国时代就已经知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原则而杜牧却还把周瑜在赤壁战役中的巨大胜利完全归之于偶然的东风这是很难想象的他之所以这样地写恐怕用意还在于自负知兵借史事以吐其胸中抑郁不平之气其中也暗含有阮籍登广武战场时所发出的“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那种慨叹在内不过出语非常隐约不容易看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