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天的雨》导学案.doc
3页《秋天的雨》导学案 执教:杨晓丽 单位:新密市市直三小《秋天的雨》导学案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组教学主题:识字 课时:第一课时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 设计者: 杨晓丽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认识本单元24个生字,掌握本单元40个生字,词语表中56个词语,丰富词语的积累不懂的词语借助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2)学习人物留心观察、认真探索的精神,了解拟人句、比喻句并学习运用,体会用优美语句表情达意的作用,优美的篇或段要背诵了解作者写作的特点,尝试把在课文中学到的描写景物的各种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来解读:“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对学生朗读习惯的培养,学生在朗读上应注重语气、语调的培养体会词句”是让学生知道词句在文中的表达意图,既理解文本内容,又能理解语言,继而积累语言2.教材分析《秋天的雨》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三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
作者用散文的笔触从感觉、颜色、味道、动物的生活习性几方面为我们描绘出了秋雨中大地的多姿与事物的变化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象;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让他们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感受到秋雨的可爱,秋天的美好这是一篇文质兼美、抒情意味的散文,文章层次清楚,语句清新、辞藻朴实精炼,重意浓情,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培养语感,陶冶美好情操难得的一篇佳作本篇文章的学习是训练学生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学习用多样的句式表达,为今后的习作练习打下基础3.学情分析学生在前二单元的课文学习中已建立一定的学文基础,对于课文的理解不太困难,但学习用多样的句式表达这种方法写作对学生有难度,教学时要着重引导学生对文中的重点词句反复揣摩、品味,来体会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清楚的,以突破学习难点 学习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及其相关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4、积累好词佳句评价任务任务一:个别读、分组读等形式练习读准字音,不添字、不丢字、读流利、带着理解读出感情在不同语境中会正确认读8个生字。
任务二:自读课文,感悟文中美句任务三:书写“杨、柿、粮、爽”等12个生字及相关词语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学生的学)评价要点(教师的教)环节一导入新课活动一1.自由朗读全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 个别读、同桌互读,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完成目标一)1.会说出自己对秋天的雨有什么感觉2.准确读出本课生字新词,并会组词造句会按笔顺书写评价目标一) 环节二初读课文理清顺序活动二 根据词语句子感悟课文,再次自读课文,穿插认读生字表中的8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钥、匙、喇”等字的字形完成目标一、二)读准字音、不读破句、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会找出优美句子评价目标二)活动三默读全文,要求边读边画出文中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秋天的雨可以各自进行,也可与几个同学讨论一起完成)(完成目标二)你看到了什么,你闻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评价目标二环节三品读课文体会语句活动四着重感悟下列句子:“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完成目标二)说出对这些句子意思的理解以及文中“比喻、拟人”等手法的运用评价目标二)环节四书写生字活动五、1. 小组内利用生字卡片认读12个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2. 小组展示自己的识字效果,挑选觉得最难写的字书写完成目标三)牢记生字字形,正确美观书写生字评价目标三)板书:11、秋天的雨 有钥匙 有颜料 藏气味 吹喇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