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511Q/GDW 161 线路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送审稿.doc

61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408293851
  • 上传时间:2023-07-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6MB
  • / 6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Q/GDW 161―2013Q/GDWICS 29.240.30 Q/GDW 161—2013国家电网公司 发 布2013-XX-XX 实施2013-XX-XX 发布线路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Standardization 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transmission line protection and auxiliary equipments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目 次前 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总则 14 一般规定 25 线路保护及辅助装置配置原则、技术原则和功能要求 76 组屏(柜)设计 187 智能站保护屏(柜)光缆(纤)要求 258 保护与通信设备接口要求 259 对相关设备及回路的要求 26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保护装置定值清单及软压板标准格式 27附录 B (规范性附录) 保护打印报告标准格式 43附录 C (规范性附录) 智能站装置接口信息 49前 言本标准规范了继电保护及辅助装置的输入输出量、压板、端子、过程层虚端子、通信接口类型与数量、报吿和定值,对常规站和智能站继电保护装置的技术原则、配置原则以及相关二次回路等的标准化设计提供技术标准和依据。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均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代替Q/GDW 161—2007,与Q/GDW 161—2007相比主要技术性差异如下:——增加了智能站保护装置相关要求;——增加了保护功能配置表,保护功能由“必配功能”、“基础型号功能”、“选配功能”组成;——修改了附录A中的保护装置定值清单,增加了附录C智能站装置接口信息;——将保护装置“远方修改定值”软压板,修改为“远方投退压板”、“远方切换定值区”和“远方修改定值”三个软压板本标准由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提出本标准由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归口并解释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于2007年首次发布,2013年第一次修订IIIQ/GDW 161―2013线路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220 kV及以上电网的线路保护及辅助装置的技术原则和设计准则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22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常规站和智能站中线路及相关设备继电保护装置和回路的设计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T 15145 输电线路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GB/T 22386 电力系统暂态数据交换通用格式(GB/T 22386-2008,IEC 60255-24:2001,IDT)DL/T 478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T 769 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导则DL/T 860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DL/T 5136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DL/T 5218 220kV~500kV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Q/GDW 383 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Q/GDW 396 IEC 61850工程继电保护应用模型Q/GDW 414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规范Q/GDW 426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技术规范Q/GDW 428 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技术规范Q/GDW 441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Q/GDW xxx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通用技术条件Q/GDW xxx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信息规范3 总则3.1 本标准旨在通过规范220 kV及以上电网的线路保护及辅助装置的输入输出量、压板设置、装置端子、装置虚端子、通信接口类型与数量、报吿和定值、技术原则、配置原则、组屏(柜)方案、端子排设计、二次回路设计,提高继电保护设备的标准化水平,为继电保护的制造、设计、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提供有利条件,提升继电保护运行、管理水平。

      3.2 优先通过继电保护装置自身实现相关保护功能,尽可能减少外部输入量,以降低对相关回路和设备的依赖3.3 优化回路设计,在确保可靠实现继电保护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装置间的连线3.4 继电保护双重化包括保护装置的双重化以及与保护配合回路(包括通道)的双重化,双重化配置的保护装置及其回路之间宜完全独立,没有直接的电气联系3.5 本标准中3/2断路器接线主要用于330 kV及以上电网,双母线接线主要用于220 kV电网;当330 kV及以上系统采用双母线接线,220 kV系统采用3/2断路器接线,以及其他情况可参照执行建议删除3.6 本标准中3/2断路器接线以完整串为例,当用于非完整串时,中开关相关信息适用于第二组边开关3.7 本标准中继电保护装置功能由“必配功能”、“基础型号功能”和“选配功能”组成,功能配置在制造厂家完成功能配置完成后,定值清单、设备参数、装置报文等应与所选功能一一对应本标准按最大化列举数值型定值清单和控制字清单出厂时未选配功能对应的定值清单、控制字等内容应自动隐藏,其他项顺序排列3.8 本标准强调了线路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的原则和重点要求,但并未涵盖线路保护及辅助装置的全部技术要求,有些内容在已颁发的技术标准和规程、规定中已有明确规定,在贯彻落实的过程中仍应严格执行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程、规定。

      3.9 智能终端和合并单元的技术要求详见Q/GDW 1753.10 新建、扩建和技改等工程应执行本标准4 一般规定4.1 保护装置的通用要求4.1.1 保护装置单点开关量输入定义采用正逻辑,即接点闭合为“1”,接点断开为“0”开关量输入“1”和“0”的定义应统一规范为:a) “1”肯定所表述的功能;b) “0”否定所表述的功能4.1.2 智能站保护装置双点开关量输入定义:“01”为分位,“10”为合位,“00,11”无效4.1.3 保护装置功能控制字“1”和“0”的定义应统一规范为:a) “1”肯定所表述的功能;b) “0”否定所表述的功能;或根据需要另行定义;c) 不应改变定值清单和装置液晶屏显示的“功能表述”4.1.4 常规站保护装置保护功能投退的软、硬压板应一一对应,采用“与门”逻辑,以下压板除外:a) “停用重合闸”控制字、软压板和硬压板三者为“或门”逻辑;b) “远方操作”只设硬压板,“远方投退压板”、“远方切换定值区”和“远方修改定值”只设软压板,三者功能相互独立,分别与“远方操作”硬压板采用“与门”逻辑;c) “保护检修状态”只设硬压板,“保护检修状态”硬压板投入时,保护装置报文带检修标识上送IEC 61850监控系统。

      保护检修状态”压板不含品质位信息4.1.5 智能站保护装置只设“远方操作”和“保护检修状态”硬压板,保护功能投退不设硬压板:a) 同4.1.4.b);b) “保护检修状态”只设硬压板,“保护检修状态”硬压板投入时,保护装置报文上送带品质位信息保护检修状态”压板不含品质位信息4.1.6 智能站保护装置SV接收压板退出时,不经电流判别4.1.7 保护装置和合并单元的采样回路应使用A/D冗余结构(公用一个电压或电流源),保护装置采样频率不应低于1000 Hz,合并单元采样频率为4000 Hz保护装置的测量范围下限为0.05 IN,上限为(20~40)IN,在此范围内保护装置的测量精度均需满足:测量误差不大于相对误差5%或绝对误差0.02 IN,但在0.05 IN以下范围用户应能整定并使用,实际故障电流超过(20~40)IN时,保护装置不误动不拒动4.1.8 保护装置的定值a) 保护装置电流、电压和阻抗定值应采用二次值,并输入电流互感器(CT)和电压互感器(PT)的变比等必要的参数;b) 保护总体功能投/退,如“纵联保护”,可由运行人员就地投/退硬压板或远方操作投/退软压板实现;c) 运行中基本不变的保护分项功能,如“距离保护I段”采用控制字投/退;d) 保护装置的定值清单应按以下顺序排列:1) 设备参数定值部分;2) 保护装置数值型定值部分;3) 保护装置控制字定值部分。

      4.1.9 保护装置应具备以下接口a) 对时接口:使用RS-485串行数据通信接口接收对时系统发出的IRIG-B(DC)时码;b) MMS通信接口:装置应支持MMS网通信,3组MMS通信接口(包括以太网或RS-485通信接口),MMS至少需2路RJ45电口;c) 智能站SV和GOOSE通信接口:GOOSE组网和点对点通信、SV组网和点对点通信;SV和GOOSE光口数量需满足应用要求,详见附录C智能站装置接口信息;d) 其它接口:调试接口、打印机接口4.1.10 保护装置在正常运行时应能显示电流、电压等必要的参数及运行信息,默认状态下,相关的数值显示为二次值,也可选择显示系统的一次值4.1.11 保护装置应能记录相关保护动作信息,保留8次以上最新动作报告每个动作报告至少应包含故障前2个周波、故障后6个周波的数据4.1.12 保护装置记录的所有数据应能转换为GB/T 22386 的电力系统暂态数据交换通用格式(Common Format for Transient Data Exchange,简称COMTRADE)4.1.13 保护装置记录的动作报告应分类显示a) 供运行、检修人员直接在装置液晶屏调阅和打印的功能,便于值班人员尽快了解情况和事故处理的保护动作信息;b) 供继电保护专业人员分析事故和保护动作行为的记录。

      4.1.14 保护装置定值、控制字、软压板和开入量名称应规范、统一,具体要求如下:a) 保护装置定值、控制字、软压板和开入量不超过10个(含10个)汉字的标准名称;b) 对于不能完整显示标准名称的装置,厂家应在说明书中提供与标准名称相应的对照表;c) 硬压板名称应与对应软压板名称一致4.1.15 保护装置软件版本构成方案a) 基础软件由“必配功能”、“基础型号功能”和“选配功能”组成;b) 基础软件版本含所有选配功能,不随“选配功能”不同而改变;c) 基础软件版本描述由基础软件版本号、基础软件生成日期、程序校验码(位数由厂家自定义)组成;d) 保护装置软件版本描述方法如图1所示:图1 保护装置软件版本描述方法注:③“基础型号”功能代码不组合,功能代码详见各保护装置功能配置表其中断路器保护、过电压及远方跳闸保护、短引线保护基础型号默认为A;⑤“选配功能”功能代码可无,也可多个代码组合功能代码详见各保护功能配置表,组合时按从上到下顺序依次排列4.2 保护装置建模原则a) GOOSE、SV输入虚端子采用GGIO逻辑节点,GOOSE输入GGIO应加“GOIN”前缀;SV输入GGIO应加“SVIN”前缀。

      b) 智能站装置开关、刀闸位置采用双点信号,其余信号采用单点信号c) 智能站保护设备对应一台IED设备应只接收一个GOOSE发送数据集,该数据集应包含保护所需的所有信息d) GOOSE虚端子信息应配置到DA层次,SV虚端子信息应配置到DO层次e) 逻辑接点应用要求1) GOOSE、SV输出虚端子逻辑节点采用专用类别描述,参考Q/GDW 396建模;2) 在保护功能与断路器之间应采用PTRC建模,对每个要跳闸的断路器各建一个PTRC实例,如有必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