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金球《捉迷藏》教学设计.doc
3页《捉迷藏》教学设计广雅小学 邱金球课 题:《捉迷藏》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捉迷藏》教材分析:歌曲《捉迷藏》曲调规整,旋律活泼而又轻快歌曲把“春、夏、秋、冬”四季的季节变化比拟成四个小娃娃在玩捉迷藏游戏形象生动,很有童趣,也表现儿童对美好的大自然充满着热爱的情感教学目标:1、演唱歌曲《捉迷藏》,体验歌曲充满童贞幻想的色彩、拟人化的音乐形象以及欢乐活泼的情绪2、能以较快的速度、清晰的吐字正确演唱歌曲《捉迷藏》,并能以活泼欢快的情绪和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表达歌曲的情感和意境教学重点:1、能以较快的速度、清晰的吐字、活泼欢快的情绪和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正确演唱歌曲《捉迷藏》2、体验歌曲充满童贞幻想的色彩、拟人化的音乐形象和欢乐活泼的情绪,并能创作表演歌曲情境教具准备:电子琴、多媒体教学平台、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发声练习:1、长音与气息练习mu - - - 2、连音练习 54 32 1- mu 3、断音练习1 3 5 3 1- Lu lu lu lu lu三、学习新课。
1、欣赏图片,说说图片情境2、导入歌曲: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四个娃娃,他们分别是“春天”、“夏天”、 “秋天”、“冬天”四个娃娃很喜欢捉迷藏,他们互相躲藏,从来不会碰在一起他们藏在哪里呢?请听歌曲《捉迷藏》3、听第一遍歌曲按节奏回答×.× ×× ××∣ × — —∣哪个 藏在花丛 中?×.× ×× ××∣ × — —∣哪个 躲到草帽 下?×.× ×× ××∣ × — —∣哪个 钻入谷堆 堆?×.× ×× ××∣ × — —∣哪个 缩进棉褂 褂?”4、节奏练习1)刚才我们是按节奏进行问答的节奏模仿板书:×.×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意:这首歌曲中运用了较多的附点八分节奏,在学唱时,先进行击打节奏练习拍打时突出每小节第一下强,其它弱,要求学生留意模仿2)读歌词,按节奏读词3)复听歌曲,手拍节拍及身体律动,感受歌曲节拍韵律3)采用连贯和对比的方式演唱歌曲的难点乐句 (4)把握歌曲整体风格,在唱熟练以后,采用稍快、活泼的方式演唱,要注意学生的咬字吐字清晰。
同时注意用轻巧的声音、圆润饱满的发音来演唱 3、活动与创造: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创编节奏型,为歌曲伴奏①用手拍节拍伴奏②请同学们自己创编节奏型为歌曲伴奏,到讲台上进行表演4、学习歌曲旋律把音符单独做成卡片,用来贴在黑板上)(1)找出歌谱用了哪些音?从低到高排列起来,并唱一唱2)音程练习把音符随意地两个排列成音程唱一唱做好卡纸)(3)分组分别练习歌谱,每组负责一句4)检查练习结果完整地唱一唱5、课堂小结板书设计:捉迷藏×.× ×× ××∣ × — —∣5 6 1 2 3 5 6教学反思:《捉迷藏》是三年级上册中的歌曲这首歌曲欢快活泼,富有童趣,孩子们非常喜欢,但也有一定难度这首歌曲旋律快而且节奏较难,八分符点音符及附点八分音符频繁出现,所以在学唱时我把重点放在对节奏处理上,并用猜谜语的方式富有童趣的语言解决节奏难点,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体会三拍子的韵律去歌唱然而,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出现了意想不到的不足,甚至影响整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这节课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有几点: 1、课件有利于辅助教学在本课新授学生初听阶段,我做了一组幻灯片——春、夏、秋、冬四幅图片,让学生以猜谜语的方式,模仿老师的节奏的朗读,轻而易举地引出课题并解决了节奏难点,效果很好。
而且这种方式引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这在课堂之初是起到很大作用的2、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在备课时,我觉得这首歌曲旋律快而且节奏较难,所以把重点放在节奏处理上但通过节奏模仿,按节奏读歌词,难点很快被突破,学生把节奏唱得很准而同时我发现另一个问题:学生唱歌时咬字不清,例如“娃”“耍”“他”“下”等开口音,由于学生初学,对歌曲不熟,唱得很闷,不开如果在按节奏读歌词时,对开口音咬字进行一下处理,效果会好得多3、学生歌唱的声音放不出来,虽然提出要求并给予示范,还是效果不理想,这牵涉到歌唱技巧的基础是否扎实 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老师认真思考,根据学生特点想出有效办法,难点并不难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