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喜讯到边寨.doc
4页《北京喜讯到边寨》是创作于1976年10月的管弦乐曲作者:郑路、马洪业《北京喜讯到边寨》以充满激情的旋律,生动勾勒出边寨人民听闻喜讯后的狂欢场景,汲取了当地群众流传的对歌、对舞的艺术表演形式,并采用苗族、彝族的歌舞音调来塑造乐曲的音乐形象,表达了边寨人民的喜悦心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乐曲分为七个部分,营造了山寨的小伙子、姑娘们等欣喜若狂的欢乐所氛和喜气洋洋的心情作品为多段体结构,音乐素材取自于苗族和彝族的民间音乐乐曲的引子由圆号模仿牛角号在中音区奏出了粗犷辽阔的旋律这仿佛北京喜讯的电波,越过千山万水,传遍山寨的千家万户紧接着是两小节强烈的舞蹈节奏,引出了乐曲的第一主题,热情奔放的曲调,铿锵明快的伴奏,展示出一幅炽热的群舞场面接着又出现了模仿牛角号的持续长音,与前段形成对比,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夹杂着排鼓和铃鼓声,仿佛是一群脚脖上套着一串串小铃铛的姑娘在纵情欢跳乐曲由一个过渡性的乐句,引出第三主题,由弦乐弹奏,并伴以清脆的木鱼和铃鼓声,炽热的情绪不断高涨乐曲不断转换调性,情绪逐渐向高潮发展最后,在鼓乐齐鸣声中,再现了第一主题,热烈的情绪发展到了顶点,辽阔的号角声中,象征着人们奔向美好明天的决心。
《北京喜讯到边寨》描写了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的喜讯传到边寨,边寨的各族人民热烈欢呼、欢歌狂舞的庆祝场面这首乐曲风格既统一,又富于变化,曲调新颖,舞蹈性强,情绪欢快而热烈,堪称经典之作 粉碎“四人帮”的事件离学生现在的生活很遥远,如何让学生理解粉碎“四人帮”这个喜讯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我利用课件向学生介绍乐曲的时代背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内出现了“四人帮”(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他们祸国殃民,做了很多坏事,全国人民对他们恨之入骨1976年,党中央终于把他们清除出党了!这是一个多么振奋人心的好消息!让学生了解这一时代背景,有助于他们正确理解乐曲风格,更好地体会乐曲热烈、欢快的情绪,想象各族人民欢歌狂舞的庆祝场面然后,对乐曲的7个主题旋律逐段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各部分旋律的速度、力度、节奏、音色及情绪的不同,使学生能够听辨出不同的音乐形象由于学生审美经验不足,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还需要教师的启发诱导,于是,我在课件中选用精美的图片,简明、生动地启发学生思维,精心设计出示图片的时机,有时图片先出现,有时为了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图片后出现目的在于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音乐上来,使学生以听觉为基础,展开丰富的想象,更加深入地体验乐曲的感情和领悟音乐形象。
再通过师生间的问答、听赏、用打击乐器参与演奏等活动,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又注意7个主题各有特色,在进行乐曲分析时要有详有略如:独舞部分的音乐要详细听赏,因为这个主题旋律与前几个主题旋律差别较大,速度、力度、节奏、情绪上的不同,以及双簧管的独特音色,尤其是具有典型性的彝族音调,使这段音乐极具特色 最后,用一个表格把全曲的分析进行总结,并完整欣赏全曲,学生根据自己对乐曲的理解,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表演舞蹈、用乐器伴奏等形式参与进来,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中重点欣赏乐曲的第3、5主题旋律 1)第3主题旋律:先听音乐,重点让学生说出本段的特色乐器铃鼓然后出示铃鼓的图片,再听音乐时,启发学生想象音乐形象(苗族的姑娘们在跳舞),说说为什么会从铃鼓联想到苗族的姑娘们?最后,男生用铃鼓伴奏,老师带领女生跳舞 2)第5主题旋律:独舞部分的音乐要详细听赏,因为这个主题旋律与前几个主题旋律差别较大,速度、力度、节奏、情绪上的不同,以及双簧管的独特音色,尤其是具有典型性的彝族音调,使这段音乐极具特色独舞部分的音乐要听一听、唱一唱,教师讲解降mi在彝族音调中的作用五、教学策略: 教学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使用 师生同唱一首歌,会感到亲切、自然,让学生轻松地进入学习状态。
另外,使首尾呼应,联系紧密、自然 一、课前准备(2分钟): 1. 师生问好 2.师生共同演唱《爱我中华》:“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学生拍手演唱 屏幕上出示幻灯片1(本课课题、播放音乐) 1.首先介绍乐曲是由苗族、彝族民歌的音调作素材 的 2.提出疑问,激发学生兴趣,直接进入本课的教学难点 (1)粉碎“四人帮”的事件离学生现在的生活很遥远,让学生了解这一时代背景,有助于他们正确理解乐曲风格,更好地体会乐曲热烈、欢快的情绪,想象各族人民欢歌狂舞的庆祝场面 (2)让学生感受到各族人民万众一心 (3)简单介绍乐曲表达的热烈情感和音乐形象 二、导入: 1.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北京喜讯到边寨》这首乐曲请大家看,这是一张苗族山寨的图片《北京喜讯到边寨》就是采用苗族、彝族民歌的音调作素材 的 2.师:同学们心中可能有一个问号,北京有什么喜讯传到边寨呢?现在,老师就给大家介绍乐曲创作的时代背景: (1)由郑路、马洪业作曲的《北京喜讯到边寨》创作于1976年,当时正值举国上下欢庆粉碎“四人帮”的胜利,这部作品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内出现了“四人帮” (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他们祸国殃民,做了很多坏事,全国各族人民对他们恨之入骨。
1976年,党中央终于把他们清除出党了!这是一个多么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2)北京的好消息越过高山,跨过原野,传到祖国的每一个角落! 作曲家用《北京喜讯到边寨》定义全曲,体现了那一时代“北京”二字在人们心中,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民心中的分量 (3)这是一首采用苗族、彝族民歌的音调作素材、结构紧凑、形象鲜明、并饱含热烈感情的作品乐曲生动地表达出“四人帮”被粉碎这一特大喜讯传到祖国南方边寨后,人民群众欢呼雀跃的庆祝场面和精神面貌 看图片 学生看字幕,听讲解 学生看字幕,听讲解 学生看字幕,听讲解 屏幕上出示幻灯片2(本课课题、苗族山寨) 屏幕上出示幻灯片3(介绍乐曲创作的时代背景1) 屏幕上出示幻灯片4(介绍乐曲创作的时代背景2) 屏幕上出示幻灯片5(介绍乐曲创作的时代背景3) 1.让学生认真感受乐曲的情绪和音乐风格 2.教师给予肯定与启发 3.引导学生进行乐曲分析 (1)让学生通过图片理解音乐形象 (2)重点欣赏第3主题旋律让学生听出铃鼓的音色,再联想到女孩子跳舞,从而了解苗族女孩的银饰会在跳舞时发出悦耳的响声 (3)启发男生跟着音乐模仿舞蹈动作 (4)重点欣赏第5主题旋律独舞部分的音乐让学生听一听、唱一唱,了解降mi在彝族音调中的作用,感受音乐的美好。
(5)感受音乐,表现第6、7主题旋律的特色请男生和女生分别用强和弱的掌声表现对舞的气氛 (6)让学生了解主题旋律的再现,并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力 (7)通过表格,总结全曲,使学生对乐曲的分析印象深刻而且完整当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时,才能做到有条不紊、全身心地投入 三、欣赏教学: 1. 师:这是苗族和彝族欢歌跳舞的场面下面,请同学们完整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请大家体会乐曲的情绪和音乐风格,以及演奏乐器的音色,听后说一说感受 2. 请学生说感受 3. 逐段听赏乐曲的7个主题旋律,通过分析、比较各主题旋律的速度、力度、节奏、音色及情绪的不同,启发学生联想,使学生能够听辨出不同的音乐形象 (1)出示课件中号角、芦笙和众人手举火把欢庆的热烈场面,欣赏并分析第1、2主题旋律 (2)先听音乐,重点让学生说出本段的特色乐器铃鼓然后出示铃鼓的图片,再听音乐时,启发学生想象音乐形象(苗族的姑娘们在跳舞),说说为什么会从铃鼓联想到苗族的姑娘们?最后,男生用铃鼓伴奏,老师带领女生跳舞 (3) 先听音乐,想象音乐形象:男孩子们跳舞再出现图片,启发男生跟着音乐模仿舞蹈动作 (4) 出示彝族姑娘们的图片,启发学生听出独舞与群舞的不同。
独舞部分的音乐要详细听赏,因为这个主题旋律与前几个主题旋律差别较大,速度、力度、节奏、情绪上的不同,以及双簧管的独特音色,尤其是具有典型性的彝族音调,使这段音乐极具特色独舞部分的音乐要听一听、唱一唱,教师讲解降mi在彝族音调中的作用 (5) 出示男女对舞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对舞的场面播放音乐,让学生听出两个主题旋律的不同,并说出各自的表现手法最后,请男生用较强的掌声、女生用较弱的掌声表现对舞的场面与气氛 (6)听音乐,让学生猜猜是哪一主题旋律的再现?出示万众欢腾的图片,恭喜答对的学生强调第2主题旋律再现 (7)用一个表格,把全曲的分析进行总结,并完整欣赏全曲学生可根据自己对乐曲的理解,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利用少数民族服饰打扮起来、表演舞蹈、用乐器伴奏等形式参与进来,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中 1.学生完整欣赏乐曲 2.学生谈感受 (1)学生看课件,欣赏音乐,之后回答问题(速度、力度等) (2)先听音乐,想象音乐形象,说说为什么?请女生们听着音乐、跟着老师轻轻跳起来男生用铃鼓伴奏 (3)听音乐,说出音乐形象,男生跟音乐跳起来 (4)听音乐,分辨独舞与群舞,分析音乐表现要素,听出双簧管的独特音色,通过听、唱,了解降mi在彝族音调中的作用,感受典型性的彝族音调。
(5)学生看图片,听音乐,说出两段旋律不同的表现手法边听音乐,边用掌声表现对舞的场面与气氛 (6)听音乐,猜出是第2主题旋律再现 (7)复习、巩固所学再听全曲,学生根据自己对乐曲的理解,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参与到音乐活动中 屏幕上出示幻灯片6(苗族、彝族图片,播放音乐) 屏幕上出示幻灯片7(图片、出题、播放音乐、答案) 屏幕上出示幻灯片8(播放音乐、音乐表现要素、铃鼓、苗族姑娘们的图片) 屏幕上出示幻灯片9(播放音乐、男生舞蹈和赛马的图片、音乐表现要素) 屏幕上出示幻灯片10(播放音乐、彝族独舞与群舞的图片、音乐表现要素) 屏幕上出示幻灯片11(男女对舞的图片、播放音乐、音乐表现要素) 屏幕上出示幻灯片12(播放音乐、万众欢腾的图片、音乐表现要素) 屏幕上出示幻灯片13(总结全曲的表格、播放音乐) (1)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 四、小结: (1)师:通过欣赏管弦乐曲《北京喜讯到边寨》,相信大家更加喜欢祖国的民族音乐了对吗? 学生发表看法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懂得56个民族团结一心,共同祝愿祖国繁荣昌盛 五、拓展: (1)师:我们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象兄弟姐妹一样生活在祖国的大家庭里。
虽然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舞蹈和音乐,可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祝愿祖国繁荣昌盛! (2)师:同学们,让我们放声高歌吧!我们共同演唱一首《爱我中华》! 师生同唱:“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屏幕上出示幻灯片14(民族大团结的图片、播放音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