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病理学性甾体激素 课件.doc
4页性甾体激素 医学 1 雄激素〔Androgens〕 :睾丸、肾上腺皮质 – 睾酮〔Testosterone〕 雌激素〔Estrogens〕:卵巢、胎盘、睾丸、肾上腺皮质 – 雌二醇、雌酮、雌三酮 孕激素〔Progesterone〕:黄体、胎盘、卵巢、睾丸 – 孕酮 医学 2 睾丸生成与分泌雄激素,以睾酮〔睾丸酮〕在体内的生 理活性最强,是真正的雄激素,雄烯二酮系中间代谢产 物,有一定的生物活性,而雄酮和5β-雄酮系尿中排出 的主要代谢产物,活性较低睾丸还生成少量的雌激素 和孕激素 卵巢主要生成和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经期的妇女在月 经的不同时期其生成雌激素和孕激素有周期性变化按 照生物活性依次为雌二醇、雌酮、雌三酮,活性强度约 为100:10:3雌二醇是卵巢分泌的最主要雌激素 非妊娠妇女孕激素主要由黄体生成分泌孕期妇女的胎 盘也合成大量的雌激素及孕激素 肾上腺皮质合成少量活性较弱的雌激素和雄激素 医学 3 性甾体激素的根本结构 性 激 素 是 以 环 戊 烷 多 氢 菲 核 〔 cyclopentanoprehydrophenanthrene〕为根本结构系17个碳原子为根本架构的四环结构。
从雌烷〔oestrane〕、雄烷〔androstane〕和孕烷〔pregnane〕三种根本结构衍生而来 雌烷、雄烷分别是雌激素和雄激素的根本结构,孕烷是孕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根本结构 医学 4 性激素的生成代谢1. 均由胆固醇衍生而来,其供源有两个:有乙酸就地合成 或由肝脏合成LDL〔低密度脂蛋白〕颗粒成分,经血循 环运输提供应腺体细胞有合成功能的细胞外表的LDL 的受体数目多,以便更多的从血中LDL中摄取胆固醇, 胆固醇在腺体的细胞中还有脂类微滴储藏,保证充分供 源2. 胆固醇侧链裂解生成的产物孕烯醇酮,是甾体性激素生 物合成的前提,也是其他甾体激素生成的总枢纽从孕 烯醇酮开始,在不同酶系统的作用下可进一步转化为雌 激素、孕激素和雄激素 医学 5 性激素的转运代谢 性激素生物合成后主要不是以储存的方式加以储藏,而是 分泌入血循环中,所有分泌的量是合成量的直接反映 血中存在一种肝脏合成的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这 种血浆的结合蛋白即为激素提供一种储藏,又防止在肾脏 被去除,其结合力及浓度亦受到某种因素的调节,使之有 适度的游离激素到细胞中发挥作用 SHBG在血液中的含量为5-10mg/L,SHBG对不同的性激素的 亲和力不同。
其对睾酮的亲和力显著高于雌二醇,在大多 数情况下,分子上单一的结合位点被睾酮占据雌二醇那么 多与白蛋白低亲和力结合 医学 6 性激素的转运代谢 甾体激素主要与特异结合蛋白结合成复合物形式通过特异 性结合位点的识别而进入细胞,该复合物再将激素转交给 胞浆受体,或经过修饰作用变成胞浆受体-激素复合物, 再进入胞核产生进一步的效应 激素-受体复合物发生三级或四级结构上的构象变化或存 在其他变化,如解聚分解等,形成活化形式的受体复合物, 使之对核内结合受体部位具有较高的亲和力 医学 7 性激素的转运代谢 在较短而有限的时间内,活化的甾体激素-受体复合物精 确的选择染色质的特点部位,形成新的核受体复合物而发 挥作用启动DNA的复制RNA转录及蛋白质的翻译机制,从 而发挥甾体激素应有的生理效应 发挥生物作用之后,游离的激素主要在肝脏中代谢成无活 性的水溶性衍生物而排除体外 医学 8 性激素受体 胞浆受体〔cytosolic receptor Rc〕 核受体〔nuclear receptor Rn〕 甾体激素与核受体的结合对靶细胞的DNA合成、RNA的转录 以及蛋白质的翻译过程均起一定的作用 医学 9雌激素受体 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是属于甾体激素受体SHR大家族的一种核受体。
分布于胞浆和胞核内,胞浆内的 ER具有运载雌激素的作用,胞核 ERα亚型 内的ER具有转录因子的作用 ERβ亚型 医学 10雌激素的非核作用 E-ER结合后产生非基因 a 非核作用 雌激素的受体非 c调控的快速效应 依赖性活化作用 b 通过另一种尚未发现的受体 或特异性结合位点来介导 医学 11 性甾体激素的作用机制按产生生物效应的快慢可分为3种:1. 快效应 包括使某种作用酶的活性发生改变、影响酶 或蛋白质的稳定性、使靶细胞的膜性质发生改变2. 慢效应 包括影响DNA的复制和合成、RNA的转录、各 种RNA的利用以及mRNA的翻译与蛋白质的合成3. 极慢效应 影响细胞的增殖 医学 121. 甾体激素影响DNA的合成:①改变参与DNA复制染色质的组成结构,从而促进或抑制某 些DNA基因片段的合成也可能影响染色质组蛋白和非组 蛋白的化学修饰〔乙酰化和磷酸化〕作用;②影响DNA生成必需酶的生成和/或活性;③影响核分解活性或核膜的结构;④影响DNA前体的制备 医学 132.甾体激素对转录过程影响 促进或抑制RNA的合成3.甾体激素在翻译水平上的作用 以多种方式改变生物信息的传递,促进核RNA的成熟, RNA转移入胞浆,调节对蛋白合成构件分子调节所需的底 物以及蛋白质成熟过程中得各种有关酶的活性。
医学 14 雄激素雄激素的重要生理功能和作用:1.雄性化作用 对男性内生殖器的分化和外生殖器的形成以 及胎儿的大脑成熟等有重要作用2.同化作用如刺激身高的生长,含氮物质的储藏,青春期 肌肉的发育以及维持成年男性兴旺的肌肉起重要作用3.刺激成年男性外生殖器官的成熟,包括阴茎、阴囊、前列 腺和精囊4.诱导喉结增大、声带变粗,使男性的声音消沉5.刺激胡须、腋毛、阴毛的生长,可能也致使鬓毛的稀脱和 秃顶6.促进性欲和性交7.刺激和抑制肝脏、肾脏、唾液腺等组织器官的特异性蛋白 生成8.自信心、进取性、竞争性行为的产生也被认为与雄激素的 生理效应有关但也不排除其对人类竞争性行为的反作用 医学 15作用机理 睾酮的作用机理较雌激素和孕激素均复杂睾酮在有 雄激素感受性的靶细胞内胞浆和核代谢转变为双氢睾脂 酮DHT,它是其有真正雄激素活性作用型激素睾酮和 双氢睾脂酮分别运送到细胞核内和各相应受体结合,睾酮 进入核后先变为双氢睾酮,形成双氢睾酮受体复合物,直 接促进核糖核酸的合成 医学 16 雌激素主要生物功能:产生和维持女性的第二性征,在男 性雌激素有拮抗雄激素的作用,并且有调节功能的生理作 用 1对子宫内膜的作用:促使子宫内膜增生肥厚,腺体增生 增多,内膜充血,水肿,去氧核糖核酸DNA含量增多。
与孕激素协同作用下使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变化,引起撤 退性出血 2对子宫颈的作用:雌激素尤其是雌三醇对子宫颈软化和 子宫口开大的作用显著,在排卵期可看到这种生理上的特 有现象.此外雌激素对子宫颈内膜在排卵期可使水样透明 的颈管粘液的拉丝性增强,并使粘液中的钠和氯的含量增 多,所以在枯燥玻璃片上可出现羊齿叶状结晶形成现象 3对子宫肌的作用:促使子宫发育,肌层水分潴留,富于 能量的磷酸盐增加,细胞内钾含量增多,肌细胞膜电位增 高,使子宫收缩力增强,增加子宫平滑肌对催产素的敏感 性 医学 17 4对阴道作用:促使阴道上皮细胞增生,细胞含糖量增加, 角化赴龆唷T诹俅采铣R越腔赴嚷释撇獯激素水 平作为预测排卵期的一个指标 5对垂体前叶的作用:雌激素与垂体前叶分泌的促卵泡激 素和促黄体生成激素之间借助反响作用进行互相调节雌 激素对促卵泡激素是负反响作用,而急剧增加的雌激素对 促黄体生成素是正反响作用,因而雌激素在排卵期是引起 垂体前叶释放促黄体生成激素的重要因子 6对骨骼作用:青春期雌激素对骨骼生长有明显作用在 雌激素的作用下可促进骨髓闭合因雌激素过早、过多分 泌而引起的性早熟症病例,其骨髓早期闭合,躯干短小。
雌激素量低时可为骨多孔症的原因之一经绝期后由于雌 激素缺少而发生骨质疏松 7对新陈代谢及其他作用:促进钠和水的储留,对脂肪代 谢有影响,可棺艿ü檀枷陆担鞍准跎伲ü檀加肓?脂比率下降,有利于防止冠心病的开展 医学 18 孕激素的作用概述 〔1〕化学特性:孕激素顾名思义是能维持怀孕的化合物, 孕酮是唯一天然产生的孕激素,但许多人工合成的化合物 都要孕激素的生物活性,它们由孕酮或睾酮衍生而来 〔2〕生物合成、分泌和血浆结合:孕酮由排卵前的优势 卵泡和排卵后的黄体分泌孕酮和雌激素也可由肾上腺皮 质或睾丸产生,它是男性、无排卵女性及绝经妇女的低水 平雌、孕激素的来源 〔3〕作用机制:未结合的孕激素像其他甾体类激素一样 通过弥散入细胞,与核内雌激素特异性的蛋白受体结合 这一复合物又与DNA结合而激活特异性的mRNA转录,最终 合成有关的蛋白质 医学 19 孕激素生理作用: 1对子宫作用:使增殖期子宫内膜转变为分泌期内膜,为 受精卵着床准备必要的环境抑制子宫肌内收缩,使子宫 肌肉松弛,肌纤维张力下降,活动能力降低,对外界刺激 的反响能力低落,降低妊娠子宫对催产素的敏感性,有利 于孕卵在子宫内生长发育。
2对乳腺作用:促进乳腺发育,乳头乳晕着色 3对下丘脑与垂体前叶作用:通过对下丘脑的负反响作用, 抑制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 4对子宫颈作用:使子宫颈口闭合,粘液减少、变稠,拉 丝度降低 5对阴道作用:对抗雌激素作用,抑制角化,使细胞脱落 加快 6对体温作用:刺激温热中枢,使根底体温升高0.3- 0.5℃,因此黄体期和妊娠初期根底体温曲线呈高温相 医学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