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我的情绪我做主 全国通用.docx
4页六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我的情绪我做主一、教学目标1. 掌握正确的情绪管理方法,提高情商,增强自信心,增强社会适应能力2. 了解常见情绪类型、形成原因和表现形式3. 能够识别自己的情绪及其变化,培养自我调节能力4. 通过角色扮演、互动交流和情感故事等方式,加深对情绪及其管理的认识5. 增强学生对班级中情感问题的关注,提高学生的情感责任感和同理心6. 发展学生的沟通技能,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二、教学内容1. 喜怒哀乐情绪分类及其表现形式;认识情绪变化的体验2. 分享个人情感故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情感交流、支持与共享,培养情感智力3. 理解情绪管理的作用;情绪管理方法(放松、沉淀、转移负面情绪、积极调整情绪)4. 情境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心理调适能力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对不同情绪的分类、了解情绪的表现形式,掌握情绪管理方法,提高情商,增强自信心,增强社会适应能力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情感交流,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处理难以解决的情感问题,加强情感共享,培养情感智力和同理心四、教学方法1. 抛砖引玉法:通过图片、视频展示等方式引出情感故事的分享和交流2. 分组讨论法:情感交流、分享经验的小组讨论。
3. 角色扮演法:情境角色扮演,创设各种情感交往情景,让学生在角色游戏中学习如何处理情感冲突4. 桥梁法:以实例为桥梁,引导学生对情感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提高他们对不同情感类型的识别与处理能力五、课程设计第一课时:认识情绪课程目标1. 了解情绪分类和表现形式2. 认识自己的情绪并学会描述情绪变化3. 增强情感智力和情绪识别能力教学活动1. 情绪分类和表现形式的介绍(教师讲解)2. “我的情绪”实践活动:学生观察自己的情绪变化、记录情绪变化、并与同桌分享、讨论各自的情感经历3. 视频观看:观看视频,识别视频中角色的情绪表现4. 分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将自己对情绪的认识和经历分享,并讨论如何应对情绪变化课后作业1. 将个人关于情绪的思考和认识写成一篇文章,与同学分享第二课时:分享情感故事课程目标1. 了解情感故事的分享和情感交流的重要性2. 探究情感困境的解决方法3. 培养情感智力和同理心教学活动1. 教师分享情感故事(必要时可以邀请家长、外教等进行分享)2. 分享小组讨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情感故事并交流经验3. 个人情感故事写作: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一篇情感故事并分享给同学。
课后作业1. 阅读情感故事,思考如何解决其中的情感困境,并在班内分享第三课时:情绪管理方法课程目标1. 了解情绪管理的重要性与方法2. 学会应对负面情绪的方法3. 发扬自我表达与倾听能力,培养合作精神教学活动1. 情绪管理的介绍:教师介绍情绪管理的重要性与方法2. 分组演练:小组学生讨论如何应对负面情绪,并进行演练3. 演讲交流:学生以演讲的形式分享他们的情绪管理经验课后作业1. 学生写下自己的情绪管理方法,可结合个人经历进行描述第四课时:角色扮演情境沟通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心理调适能力2. 在模拟的情感交往中,理解情感反应与情感表达的重要性教学活动1. 角色扮演: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模拟各种情感交往情境,进行角色扮演2. 分享交流:学生以演讲的形式分享自己的体验,并讨论如何在实际中遇到情感问题时进行处理课后作业1. 学生总结本节课中学到的情感交往技巧和方法,并思考如何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六、教学评估1. 听课笔记:学生记录每节课的重点内容和收获,教师及时查看2. 课后作业: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完成作业,教师对作业进行评分3. 情感故事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情感故事,并进行同伴评估。
4. 角色扮演评价: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教师评价学生在情感交往中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