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必修一语文《错误》教案.docx

19页
  • 卖家[上传人]:嘀嘀
  • 文档编号:287007427
  • 上传时间:2022-05-0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2.11K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必修一语文《错误》教案 必修一语文《错误》教案 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从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以提高文学修养和创作水准 2.培养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来感悟诗歌意象,体味诗歌意境 教学重点: 1.把握思妇词和游子谣等传统题材; 2.赏析郑愁予诗歌的古典美; 一、导入: 李清照有一首词《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可眉头,却上心头”,写出了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使人领略到她的万千愁情,给予人们无止境的遐想 蒋维翰有一首诗《春女怨》:“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儿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进得来?”诗中用了花树、庭院等冷景,通过写景状物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怨意这些都是表示闺怨的作品,而当代台湾诗人郑愁予的诗《错误》,则描写了一个女子等候归人的心情它是当代的闺怨诗,此诗美丽凄哀,人们评价它堪与宋词小令相提并论 二、简介作者 郑愁予,本名郑文韬,原籍河北,生于山东济南童年时就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于内地各处,在避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5岁开始创作新诗1949年他随家人去台湾后,一面学习,一面继续从事写作。

      1955年中兴大学毕业后,在台湾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梦土上》他的早期诗作多为关怀社会的诗1963年成为现代诗社中的主要成员1968年,郑愁予35岁那年应邀赴美国爱荷华参加“国际写作计划”,1972年在爱荷华大学获创作艺术硕士学位,并留校在中文系任教,翌年转往耶鲁大学,在东亚语文学系当高级讲师,现任耶鲁驻校诗人及资深中文导师 三、范读课文 四、整体把握诗意人复杂的思想 1、《错误》情节简析 段落情 节意 象 一交代故事发生背景(江南走过)暗示思妇漫长等待(莲花开落)莲花开落:既指分别之久,又言容颜在等待中憔悴 二虚构思妇长期寂寞(寂寞如城)揭示思妇志节坚贞(恰若青石)柳絮不飞、寂寞如城、向晚青石窗扉紧掩、春帷不揭 三揭示主旨——美丽的错误(过客远去)马蹄达达 2、诗中写了哪两个形象?又分别是怎样的形象? “我”是一个打江南经过的过客、一位游子 “你”是一位闺中思妇 3、本文写了哪一件事? 思妇在闺中苦苦地等候心目中的“白马王子”,过客的马蹄声让思妇产生了过客就是思妇的“白马王子”的错觉,但可惜的是一瞬间的“惊喜”换来了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失望”。

      4、“你”(思妇)的心理是怎样变化的? 马蹄达达——打江南走过 惊喜 美丽错误 季节容颜——莲花开落 失望 跫音不响——春帷不揭 期待 寂寞的城——街道向晚 封闭 东风不来——柳絮不飞 寂寞 5、诗歌中的“错误”错在哪里误在何处?既然是错误,又何谈美丽呢? 说 “错误” ① “我” 只是个陌生的过客,不是她的丈夫归来② “我”的出现打搅了深院中的女子 说美丽,是因为它曾经先引起了诗歌中女主人公情绪的激动,达达的马蹄声给了女子希望,虽然最后以失望告终,但这过程是美丽的,因为女子的生活起了涟漪 ,打破了原本生活的死寂 6、“美丽的错误”在你我他生活中都曾经出现过,在前人的诗词作品中也曾有过请指出下列词中的“美丽的错误”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颦洲 (温庭筠《梦江南》) 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柳永《八声甘州》) 温词的“过尽千帆皆不是”,柳词的“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这两处都是写“美丽的错误”的在这些词句中,我们一样感悟到了那幸福的激流袭过作者心头后迅速转变为深深的失落。

      7、在诗歌中,第一人称的“我”的出现有何作用? ①因为“我”只是一个匆匆的陌生的过客,不是思妇的丈夫,所以才会出现“美丽的错误” ②和思妇的丈夫一样,“我”也是一个离开自己的妻子家人的游子那么这位过客,也是离家外出远行的游子,他也在思念家中的妻子和亲人文中不仅写了思妇对远行的丈夫的期待,也写了过客对家中妻子的思念,不仅写了幽闺之哀怨,还写了羁旅的愁苦更进一步讲,诗歌所写的故事,不仅发生在两对夫妇间,而且发生在所有分离生活的夫妇间 如我们还学习过另外一首游子谣《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错误》这首诗不仅写了闺怨的思妇,而且写了苦旅的游子它是一首思妇词,也是一篇游子谣 五、话题讨论 1、关于这首抒情短诗的内容有两种理解,一是错误因女子而起,一是错误因男子而起你是怎么理解的?根据你的理解有情感的朗诵本诗 提示:答案不求统一,但朗诵时可指导学生:理解不同,朗读的重音处理也就不同 六、知识延伸 阅读郑愁予的《天窗》,体会其抒发的思想感情 天 窗 郑愁予 每夜,星子们都来我的屋瓦上汲水 我在井底仰卧着,好深的井啊。

      自从有了天窗 就象亲手揭开覆身的冰雪 ——我是北地忍不住的春天 星子们都美丽,分占了循环着的七个夜, 而那南方的蓝色的小星呢? 源自春泉的水已在四壁间荡着 那叮叮有声的陶瓶还未垂下来 啊,星子们都美丽 而在梦中也响着的,只有一个名字 那名字,自在得像流水…… 这首诗的动人,是因为他用了鲜活的现代生活语言,表现了甚具古典意味的纯然之美它是那么满溢着热切的情绪一—因为怀想着一个人,诗人自喻为天窗——并由这一情绪带动着意义的推展,使诗意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这过程中,读者的心被深深吸引,他们被一种美的情愫感动着,直到诗的末尾,当诗人的彩笔照出:“那名字,自在得像流水……”,心中虽意犹未尽,但却得到欣赏上的满足,并且领悟到,这“天窗”,是诗人的化身,而诗人之所以化身为天窗,乃是借此怀想一个人——“那南方的蓝色的小星”,于是,我们也会进一步发现,《天窗》一诗,原来是一首美丽的情诗 《错误》解读 《错误》是台湾诗人郑愁予广为传诵的名作长期以来在众多评价赏析的文字中,大都认为《错误》是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描写了一个女子等候归人的心情变化过程,承受的是中国历代闺怨诗的传统。

      至于“错误”的形成,有两说:一种认为:“错误”因女子而起,女子是主动者;一种认为“我”是主动者,错误是由“我”一手造成的笔者以为,这些理解有其可取之处,但存在一些应当纠正、澄清的错误 《错误》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这是正确的,但既然是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那就不应当理解为描写了一个女子如何如何的诗,也就是说,描写的主体应该是男子而不是女子既然如此,它也就不能说是承受了闺怨诗的传统,因为闺怨诗的抒情主体,无疑应该是女子李白的《玉阶怨》、朱庆余的《宫中词》、杜荀鹤的《春宫怨》、金昌绪的《春怨》无一不是如此 其实错误所写的是一种浪子情怀诗人郑愁予本身就因《错误》《水手刀》等被称为“浪子诗人”,尽管诗人自己认为“仁侠”要比“浪子”准确,但二者志在天下的情怀是相同的《错误》就是以“我”为主体的浪子宣言我”为女子爱慕、相思,“我”心里很清楚他不但知道女子在寂寞中等待,也知道她已经等待了一段绵长的日子,已经等待得生命如同莲花开落般寂寞的消逝,已经等得心如东风不来、柳絮不飞的小城般绝望,已经等得心如无声无息、春帷不揭的窗扉般空寂诗一二节用逐层递进的手法,以男子的视角,渲染了女子等待的痛苦这是在为第三节浪子言志铺张声势。

      我”知道这一切,为什么不走进小城,敲开窗扉,与女子相见呢?为什么“我”的到来是个错误?只因为“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我不是常常回家的那种人”(郑愁予《情妇》),在《错误》中,“我”更变成了一个不回家的人——一个彻底的浪子女子的有情,成了男子铁石心肠的陪衬我”或许是“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战士,要投入战斗;或许是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要投入工作;或许只是一个志在走四方的仁侠之士、浪子旅人……总之,女子爱上了一个不回家的人 忠贞的女子爱上了铁石心肠的男子,这是“错误”的根源所在这到底是由谁造成的?笔者以为应该是双方而非单方的我”在女子的生命里出现,是一个错误,反之亦然这错误是双方的人生目标不同所造成的不可调和的冲突这种冲突,自古就有,而且将会与人类共存正因为这样,闺怨诗与浪子诗便成了一对双胞胎《错误》的继承与创新就在于它是对闺怨诗的回答,这种回答并非儿女情长的相思,而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少有的男子汉的声音:对不起,我有我的选择! 错误为何美丽?表层来讲,从女子的视角来看,“达达的马蹄”会敲醒一段沉睡已久的感情故事,因为它触动了女子的心而美丽;而从男子这个视角来看,也自有它的美:“我”明了一切,然而却没有选择相见,这里面也自有一种刻骨铭心的遗憾。

      深层次来讲,应该是,“我”与女子的相遇,早已注定是一曲千古遗憾的恋歌但“我”传达给女子的,并非卿卿我我的“美丽”,而是要用一种男性的理智告诉女子:我们的相遇是一个错误,不管这错误是多么美丽,它终究是一个错误,希望你能忘掉我 总之,笔者以为《错误》是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描写了一个浪子的情怀,也是对中国传统闺怨诗的一种现代式的回答:我是一个浪子,在你生命里注定只是一个过客,请你忘掉我…… 读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这是很自然的,但肯定有个高下之分前面提到的一些不当的理解,也可以称为“美丽的错误”,因为它们从不同角度丰富了作品的想象但把《错误》的主题归为余光中《乡愁》一类,恐怕就不是“美丽的错误”了,那就坐实了,牵强附会了,那样我会建议有这想法的读者,干脆把“江南”改为“台南”得了——我之于台湾,只是一个过客,大陆才是我的家——岂不合乎情理,明明白白? 《错误》教学反思 《错误》是一首儿童诗,它借诗歌的形式,说明了在人生的道路上认识错误、面对错误、改正错误的重要意义本节课的导学案我们设计为一课时,谁知看着学习内容不多,内容又浅显易懂,可是在课堂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预想不到的问题,使自己的教学计划跟不上课堂的变化。

      当我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是否犯过错误,犯了错误怎么办?学生们回答问题倒也积极,但多数都是在所说别人的错误,而对自身在日常生活中所犯的错误熟视无睹,不肯说出来怎么办?我随机又让学生把课题重新读了一遍,了解《我们的错误》其实就是我们自己的错误,就是让我们能够直接面对错误然而,学生们还是不说这时,我就在想:学生们是出于害羞,还是碍于自尊而不去所呢?正好在这时,有一个女生没有认真听课,并且和同桌在悄悄的做小动作我灵机一动,快步走到她的身边,请她说一说自己自身现在犯了什么错误?她不假思索地说:“宋筱炜踢我了听到她所说的,我紧接着说:“他踢你是不对,那么你现在犯了什么错误?你能认识到自身的错误码?”可这位女生还是再三强调:宋筱炜踢她啦!而对自身上课不认真听讲的错误一点也没有认识到,并且觉得自己还挺委屈下课的时间快到了,我就没有让她再说估计着就是让她说,她也是不会说的,因为她对于自身的错误她一点也没有认识到此时此刻,我想:不论这节课我再如何去讲,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都是无济于事的学生对于自身的错误,不能正面认识,又怎能去改正错误?假如不能,知错就改不就成了空谈吗?所以,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也就没有完成。

      课后,我随机安排了这样的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