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板带四辊轧机使用说明书.doc
7页冷冷轧轧板板带带四四辊轧辊轧机使用机使用说说明明书书冷轧板带四辊轧机使用说明书2010-09-13 12:05三、设备组成及结构特点机组由电动机、齿轮联轴器、减速机、齿轮联轴器、人字齿轮座、万向接轴托架、万向接轴、工作机座等组成由电动机通过一系列传动机构驱动轧机工作辊进行轧制工作机座由电动压下装置、平衡装置、工作辊装配、支承辊装配、机架装置、轨座等部件组成1电动压下装置电动压下装置是调整上轧辊位置的传动机构,以保证按给定的压下量轧制出所要求的断面尺寸该装置是由电动机带动两级蜗轮机构,传给压下螺杆移动轧辊向上或向下运动所达到的其中低速级传动蜗杆为球面蜗杆,这种蜗杆承载能力大,体积小,传动效率高电动压下装置由两套独立传动机构组成,这可保证在调整轧机时,两个上轧辊的轴承座可以单独运动,该装置在控制电路的配合下,可单独点动,亦可左右连动并配有数字显示装置,分别显示左右压下螺杆的压下量2平衡装置为了避免轧件进出轧辊时产生冲击,因此在机架窗口板上装有液压平衡装置,借此来消除轧机空载时上支撑辊轴承座与压下螺杆间的间隙以及压下螺杆螺纹间的间隙,液压平衡装置由四个液压油缸通过活塞杆对上轧辊轴承座进行平衡,油缸压力最大为130kg/cm2。
平衡力大小可自动调节3辊子装配工作辊材质为60CrMo,两端采用三列滚针轴承以承受径向载荷,并在辊子换辊侧用两只推力球轴承以承受左、右轴向载荷支承辊材质为9Cr2Mo,采用双列圆柱滚子轴承(FC轴承,辅以四点接触球轴承承受轴向分力每个支承辊轴承座内各装一只,其两个轴承的外侧与端盖及支承辊轴承座内孔底部留有一定的游动间隙,以免在运转过程中发热卡死在工作辊轴承座设有槽子,用压板插入槽内作固定轴承座之用下支承辊轴承座通过圆弧板与机架窗口底面实现圆弧接触,用以克服轧辊负载后产生变形给轴承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延长其寿命工作辊出厂时加工成圆柱形辊身,使用时由用户按需要自行加工合适的辊形,工作辊辊身磨损后可重新加工再用,当辊子直径减小到图纸规定最小值时,就不能再继续使用,应以堆焊方法修复或者更换新工作辊4机架装配由左、右两片机架组成,每片机架选用优质铸钢,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经加工接合面后用三组螺栓紧固,并用圆柱销定位,确保机架整体刚性和精度稳定机架与电动压下装置的接合面间,在装配调整好后,用平键固定,防止转动为了防止机架窗口内表面磨损,在其上镶有衬板,此衬板磨损后由用户更换,保证轴承座与机架窗口间配合间隙。
5轧机轨座轧机轨座主要用于轧机主机的安装调整,将轧机固定在基础之上6安全装置在不正确的轧制情况下,为了防止轧辊和机架损坏,在压下螺杆与上支辊轴承座之间装有专用的安全装置-安全臼用户更换安全臼时应按规定的材料,并严格按图纸制造必要时应做安全臼的压碎试验7导卫装置导卫装置作为轧件进出工作辊时轧件的导向之用,该装置应固定可靠,一般由用户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调整或制作万向接轴万向接轴中心线与工作辊中心线或人字齿轮座的齿轮中心线间的夹角最大为12°,它将旋转扭矩传给工作辊,接轴长度随其倾角不同而有变化,所以接轴绞链中的一个是固定的,而另一个(工作辊侧)的不固定,即在轴向是游动的本轧机采用十字轴式万向节轴,具有传动平稳、传递扭矩大、中心距可变范围大等优点,工作平稳无噪音万向接轴托架为了换辊方便起见,特设此托架以支撑两接轴之用,在运转时必须把托架的托头与万向接轴脱开人字齿轮座人字齿轮座用来将扭矩通过万向接轴分别传给工作辊,并使工作辊旋转方向相反,达到轧制工作的要求工作特点是:低速、重载、抗冲击能力大箱体采用优质铸铁,为安装维修方便,设计成三箱式,各结合面加工精度高,确保结合良好,防止润滑油渗漏人字齿轮轴选用中碳合金锻钢,齿面淬火,其加工精度高,工作寿命长,传动平稳噪音低。
齿轮联轴器采用CL302型齿轮联轴器,可补偿减速机低速轴与人字齿轮座下轴之间的同轴度误差,标准代号为Q/ZB104-73四、工作原理及操作要点工作原理轧件通过两相对旋转的轧辊以压力进行加工,使其产生塑性变形,称为轧制工艺过程轧机通过工作辊来完成这一过程工作辊包含有旋转和移动两种运动前者靠摩擦力进行轧制运动,由轧机主传动实现;后者用来调节压下量,控制轧件的变形程度,由轧机压下装置实现主传动由主电机通过联轴器带动减速机高速轴,减速后由低速轴通过齿轮联轴器与人字齿轮座输入端相联,输出端通过万向节轴分别带动上下工作辊使其产生线速度相等、旋转方向相反的轧制运动压下装置共两组,分别安装在机架上面,经左、右各一台压下电机及两级蜗轮、蜗杆副减速后传递给压下螺杆,压下螺杆由压下螺母固定在每片机架的窗口中间,通过安全臼及液压平衡装置使轧辊上下运动压下电机出轴上安装有制动器,使压下螺杆获得准确的位置精度压下装置必须反应灵敏,具有单独点动和左右联动的功能其主要作用:调整两工作辊之间的距离以保持正确的辊缝开度、给定压下量、调整两工作辊的平行度、当更换新工作辊后,调整轧制高度操作要点1、认真检查设备情况,特别是运动部分的运转情况是否正常,各部分的油眼加上润滑油。
根据生产通知单核对轧件品种、规格、重量和工艺要求,并及时作好轧辊准备工作2、根据来料材质的软硬和轧机的能力,给予适当的道次和压下量3、轧制前,应借助加热的乳液预热轧辊;轧制过程中,注意观察轧件的板面情况,及时调整相关乳液喷嘴的流量,防止出现波浪、侧弯等质量缺陷4、为避免轧件产生侧弯,在调整压下螺丝时,两边的调整量要相等5、为保证轧辊均匀受热,在轧制不同宽度轧件时,应先窄后宽,并在固定辊面内轧制,不得任意左右移动,以免造成轧材质量问题6、压下应采用静压为主,动压为辅的原则,静压时间不应超过3分钟以防损坏设备使用轧机时,应符合轧机的主要技术参数要求,不允许超负荷运行7、操作人员不得任意离开岗位当轧件刚进轧辊时应特别注意,严防事故发生8、辊面不得有严重磨损轧制过程中,如发现轧辊质量影响轧件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时,应立即换辊换辊后需空车运转2~3分钟,并半压下螺丝逐步均匀压下9、轧制中轧件如有撕裂、偏斜等,不得用手拉,应停车后取出;喂轧件时,须将手放在轧件后面,防止将手轧入造成事故10、停车时必须将压下螺丝松开、平衡系统将工作辊顶开,以免损坏机器成品或半成品轧好后,应按材质、规格、重量填写日报表与转移单,分批堆放。
五、轧辊缺陷的种类和产生的原因1裂纹轧辊裂纹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轧辊局部压力过大或轧辊急冷急热而引起的轧机上乳化液喷嘴堵塞,造成轧辊局部冷却条件不好,就会产生裂纹冬季由于气温较低,因此比夏季易产生裂纹2掉皮裂纹继续发展就形成块状或片状掉皮,轻者可重磨后继续使用,严重的轧辊则报废3划坑划坑主要是由于杂物等进入轧机,使轧辊辊面被划出不同形状的坑一般划坑轧辊必须换辊4粘辊粘辊的原因是局部压下量过大等一般轻微粘辊经辊面手磨后即可使用,轧材表面要求高时,必须换辊5勒辊勒辊主要是由于压下量过大而使轧材产生重皮和轧材跑偏产生重皮造成的勒辊严重时,产生粘辊,轧材被轧裂勒辊轻微时,轧材和轧辊上均有勒印6断辊支承辊折断的原因主要是超压下轧制压力过大、轧辊内部有缺陷非金属夹杂气泡等和轧制温度应力过大等六、润滑系统轧制设备是在高温和恶劣的条件下工作的为了延长工作寿命,合理的进行润滑,在减少机件的摩擦和磨损方面起重要作用因此,必需根据摩擦机件构造的特点极其工作条件,周密考虑和正确选择所需的润滑材料、润滑方法,严格按照规程所规定的润滑部位、周期、润滑材料的质量和数量进行润滑,妥善保管其润滑材料以便使用时保证其质量机器润滑有以下主要作用和目的:㈠减少摩擦和磨损。
㈡冷却作用㈢防止锈蚀㈣冲洗作用注1、更换新油前,必须将脏油及异物清洗干净2、装入轴承壳体内的润滑脂为轴承座空间自由容积的2/33、齿轮联轴器的啮合应在油浴内工作,加油量为1.2公斤4、不同牌号的润滑油不要随意掺和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