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剖学基础细胞课堂PPT.ppt
77页1第一章第一节第一章第一节 细胞细胞cellcell2u细胞细胞cellcell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一切生物体不论构和功能单位一切生物体不论其结构复杂还是简单其结构复杂还是简单, ,均由细胞均由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和细胞间质组成. .(提问纠错!)(提问纠错!)3细胞(细胞(cell)是由英国科学家)是由英国科学家罗伯特罗伯特·胡克胡克 ((Robert Hooke,,1635-1703)于)于1665年发现的当时他用自制的光学显年发现的当时他用自制的光学显微镜观察软木塞的薄微镜观察软木塞的薄 切片,放大后发现切片,放大后发现一格一格的小空间一格一格的小空间,就以英文的,就以英文的cell命命名名 之,而这个英文单字的意义本身就有之,而这个英文单字的意义本身就有小房间一格一格的用法,所以并非另创小房间一格一格的用法,所以并非另创的字的字 汇而这样观察到的细胞早已死亡汇而这样观察到的细胞早已死亡,仅能看到残存的植物,仅能看到残存的植物 细胞壁,虽然他细胞壁,虽然他并非真的看见一个生命的单位(因并非真的看见一个生命的单位(因 为无为无生命迹象)后世的科学家仍认为其功不生命迹象)后世的科学家仍认为其功不可没,还是将他当作发现细胞的第一可没,还是将他当作发现细胞的第一 人。
人4一、细胞的形态一、细胞的形态56细胞的化学组成和成分细胞的化学组成和成分u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uC C、、H H、、 O O、、 N N、、 P P、、 S S、、ClCl、、 Ca Ca、、 Na Na、、 K K、、MgMg、、Fe;Fe;u细胞化学物质可分为两大类:细胞化学物质可分为两大类:无机物无机物: :水(水(7575%%—80—80%)、无机盐%)、无机盐有机物:达几千种之多,约占细胞干重的有机物:达几千种之多,约占细胞干重的9090%以%以上,它们主要由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上,它们主要由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有机物中主要由四大类分子所组成,即蛋白质、有机物中主要由四大类分子所组成,即蛋白质、核酸、脂类和糖核酸、脂类和糖占占90%以上以上含氮含氮类有类有机物机物7二、二、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的基本结构u细胞由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构成三部分构成8(一)细胞膜(一)细胞膜u定义定义:细胞外表面的薄膜,也叫质膜,:细胞外表面的薄膜,也叫质膜,有保持细胞形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细有保持细胞形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细胞膜在物质交换、接受刺激、传递信息胞膜在物质交换、接受刺激、传递信息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等方面有重要作用91、膜的形态结构、膜的形态结构u在电子显微镜下可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到细胞膜分为颜色见到细胞膜分为颜色较深的内外两层和颜较深的内外两层和颜色较浅的中间层,这色较浅的中间层,这三层称为三层称为单位膜题目:何谓单位膜(题目:何谓单位膜?其组成成分如何??其组成成分如何?p10))102、细胞膜的分子结构、细胞膜的分子结构u液态镶嵌模型学说:液态镶嵌模型学说:以液态的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层为基架,其中镶嵌,其中镶嵌着有不同结构、不同着有不同结构、不同功能的功能的蛋白质蛋白质113、细胞膜的基本特性、细胞膜的基本特性u类脂分子在体温为类脂分子在体温为37℃℃时表现出时表现出液晶态液晶态的特性镶嵌在细胞的特性镶嵌在细胞膜膜 上的蛋白质可在膜上的蛋白质可在膜内产生构型的变化而内产生构型的变化而被激活当体温升当体温升高时是液高时是液态,体温态,体温降低时变降低时变为晶态为晶态12u细胞膜的细胞膜的结构特性结构特性:流动性(脂质双分:流动性(脂质双分子层)子层)比较经典的证明是荧光法,将红比较经典的证明是荧光法,将红 、绿荧光蛋、绿荧光蛋白放在细胞膜的不同位置,过一段时间会白放在细胞膜的不同位置,过一段时间会发现红绿两种荧光混合在一起了。
发现红绿两种荧光混合在一起了u细胞膜的细胞膜的功能特性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选择透过性13 物质通过生物半透膜的难易程度物质通过生物半透膜的难易程度生物半透膜对体内某些分子的通透性大生物半透膜对体内某些分子的通透性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自由通过的有致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自由通过的有水分子;可以透过的有葡萄糖、氨基酸、水分子;可以透过的有葡萄糖、氨基酸、尿素、氯离子等;不易透过的有蛋白质、尿素、氯离子等;不易透过的有蛋白质、钠、钾等通透性的存在,对细胞内外钠、钾等通透性的存在,对细胞内外水的移动,各种物质的交换,酸碱度和水的移动,各种物质的交换,酸碱度和渗透压的维持,均有着重要的生理意义渗透压的维持,均有着重要的生理意义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过敏、创伤、烧如过敏、创伤、烧伤、缺氧等),由于破坏了生物半透膜伤、缺氧等),由于破坏了生物半透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使其通透性增加,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使其通透性增加,结果发生组织水肿等反应结果发生组织水肿等反应1415(二)细胞质(二)细胞质u细胞膜与细胞核之间的部分,包括细胞膜与细胞核之间的部分,包括细胞器细胞器、、基质基质、、内含物内含物。
16基质基质u呈透明粘稠的半流动的胶体状态呈透明粘稠的半流动的胶体状态u内含水、无机盐、脂类、蛋白质、氨基内含水、无机盐、脂类、蛋白质、氨基酸和核苷酸等酸和核苷酸等u基质是细胞质内有形成分的生活环境,基质是细胞质内有形成分的生活环境,又是细胞进行多种物质代谢的重要场所又是细胞进行多种物质代谢的重要场所17细胞器细胞器u指悬浮于细胞质基质中的有形成分指悬浮于细胞质基质中的有形成分u分为:分为:((1))线粒体;高尔基体;中心线粒体;高尔基体;中心体体----------光镜下光镜下 ((2))内质网;核糖体;溶酶体;内质网;核糖体;溶酶体;微丝、微管等微丝、微管等 电镜下电镜下181、线粒体、线粒体u 呈粗线状或颗粒状呈粗线状或颗粒状结构,线粒体是由内、结构,线粒体是由内、外双层单位膜外双层单位膜 包围而包围而成的封闭状团状结构,成的封闭状团状结构,外膜表面光滑,内膜外膜表面光滑,内膜向内部突出并折叠形向内部突出并折叠形成许多成许多嵴嵴线粒体内线粒体内有很多有很多酶酶u是细胞的是细胞的“能量工厂能量工厂” 又称又称“发电站发电站”192、核糖体、核糖体u附着在内质网的表面或游离于基质中,是细附着在内质网的表面或游离于基质中,是细胞内胞内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属非膜相结构属非膜相结构 称为称为“生产蛋白质的机器生产蛋白质的机器”203、内质网、内质网u是由大小不等的管、囊、是由大小不等的管、囊、泡状互相连接相通的膜相泡状互相连接相通的膜相结构u根据其表面有无核糖体根据其表面有无核糖体附着分为二类:附着分为二类: 粗面内质网粗面内质网 有有 滑面内质网滑面内质网 无无214、高尔基复合体、高尔基复合体u为单位膜组成的网为单位膜组成的网状结构,位于细胞核状结构,位于细胞核附近,附近,有扁平囊、大有扁平囊、大泡、小泡构成,泡、小泡构成,也称也称内网器它是细胞内内网器它是细胞内的运输和加工系统,的运输和加工系统,对内质网中合成的蛋对内质网中合成的蛋白质进一步加工、浓白质进一步加工、浓缩,形成分泌颗粒缩,形成分泌颗粒 “加工加工 分类分类 包装包装”225、中心体、中心体u由中心粒和中心球组成由中心粒和中心球组成,中心粒是由两,中心粒是由两个相互垂直的短筒状小体构成个相互垂直的短筒状小体构成u位于细胞核附近的细胞质中,接近于细位于细胞核附近的细胞质中,接近于细胞的中心,因此叫中心体注胞的中心,因此叫中心体注:中心中心体只是位于细胞核一侧的高尔基区的中体只是位于细胞核一侧的高尔基区的中央)央)u参与细胞分裂参与细胞分裂23中心体中心体24七、微体七、微体u为单位膜围成的内含为单位膜围成的内含过氧化氢酶过氧化氢酶的卵圆的卵圆形小体形小体u过氧化物酶体的主要功能是利用氧化酶过氧化物酶体的主要功能是利用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将有害物质氧化,具有解和过氧化氢酶将有害物质氧化,具有解毒的作用和对毒的作用和对细胞起保护作用细胞起保护作用。
256、溶酶体、溶酶体异溶作用异溶作用自溶作用自溶作用268、细胞的骨架结构、细胞的骨架结构u细胞质内丝状物的总称,包括微丝、微管细胞质内丝状物的总称,包括微丝、微管、、中间丝中间丝等,是细胞的骨架,同时参与细胞运等,是细胞的骨架,同时参与细胞运动动和细胞分裂等和细胞分裂等属非膜相结构属非膜相结构27(三)细胞核(三)细胞核u细胞核由核膜、核仁、染色质和核基质组成细胞核由核膜、核仁、染色质和核基质组成28u细胞核是最早发现的,由弗朗兹细胞核是最早发现的,由弗朗兹·鲍尔鲍尔在在1802年对其进行最早的描述年对其进行最早的描述u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在细胞的代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在细胞的代谢、生长、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是遗谢、生长、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存在部位传物质的主要存在部位u一般一个:大多数生物体细胞中都是一一般一个:大多数生物体细胞中都是一个;个; 有的没有: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有的没有: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29细胞核细胞核u1、核膜:围绕在核、核膜:围绕在核表面的膜,由两层单位表面的膜,由两层单位膜构成,为外膜膜构成,为外膜 和内和内膜两层膜之间有核间膜。
两层膜之间有核间隙,内外膜在若干地方隙,内外膜在若干地方融合形成融合形成核孔核孔u作用:将核内容物包作用:将核内容物包围在一定区域,对核内围在一定区域,对核内容物起保护作用,同时容物起保护作用,同时也控制细胞核内外的物也控制细胞核内外的物质交换30细胞核细胞核u2、核仁:、核仁:为圆形或椭圆形的颗粒状结为圆形或椭圆形的颗粒状结构,构,一般细胞有一般细胞有1~2个核仁是一个表个核仁是一个表面无膜的海绵球状体它是合成核糖体面无膜的海绵球状体它是合成核糖体的场所313、染色质与染色体、染色质与染色体u染色质:在光镜下见染色质:在光镜下见到的核内被到的核内被碱碱性染料着性染料着色的块状或颗粒状物质色的块状或颗粒状物质u染色体:细胞进行有染色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染色质细丝丝分裂时,染色质细丝螺旋化盘曲缠绕成具有螺旋化盘曲缠绕成具有特定形态结构的染色体特定形态结构的染色体u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表现的两种表现323、染色质与染色体、染色质与染色体u((1)染色体的化学组成:)染色体的化学组成: 由由DNA、组蛋白、及少量、组蛋白、及少量RNA和其他蛋白质和其他蛋白质组成;组成;33((2)染色体的数目:)染色体的数目:人体的体细胞有人体的体细胞有23对染色体,称对染色体,称双倍体双倍体,,19561956年庄有兴等人明确了人类每个细胞有年庄有兴等人明确了人类每个细胞有4646条染色体,条染色体,4646条染色体按其大小、形条染色体按其大小、形态配成态配成2323对,第一对到第二十二对叫做对,第一对到第二十二对叫做常染色体,为男女共有,第二十三对是常染色体,为男女共有,第二十三对是一对性染色体。
一对性染色体u成熟的生殖细胞只有成熟的生殖细胞只有2323条染色体,不成条染色体,不成对,称对,称单倍体单倍体,其中常染色体,其中常染色体2222条,性条,性染色体染色体1 1条34((3)染色体的形态结构)染色体的形态结构u每条染色体由两条染色单体组成,借一每条染色体由两条染色单体组成,借一个狭窄的浅染色部分(称着丝粒)彼此个狭窄的浅染色部分(称着丝粒)彼此过接根据着丝粒位置不同,可区分出过接根据着丝粒位置不同,可区分出长臂和短臂长臂和短臂35((4)染色体的功能)染色体的功能u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364、核基质、核基质u是核内透明的液态胶状物质,又称是核内透明的液态胶状物质,又称核液,其中含有水、无机盐、各种核液,其中含有水、无机盐、各种蛋白质等蛋白质等,为核内代谢活动提供适,为核内代谢活动提供适宜的环境宜的环境37课后作业课后作业1、细胞的构成是什么?细胞质、细胞核、细胞的构成是什么?细胞质、细胞核的构成分别是什么?的构成分别是什么?2、线粒体、核糖体、中心体的功能?、线粒体、核糖体、中心体的功能?3、何谓单位膜?其组成是什么?、何谓单位膜?其组成是什么?4、染色体的组成?染色体和染色质之间、染色体的组成?染色体和染色质之间的关系的关系?38第二节第二节 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膜的功能u一、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和受体功能一、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和受体功能3940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1.单纯扩散单纯扩散2.易化扩散易化扩散3.主动转运主动转运4.入胞和出胞入胞和出胞被动转运被动转运被转运物质都是被转运物质都是小分子或离子小分子或离子大分子物质或团块大分子物质或团块物质物质41单纯扩散:单纯扩散:u仅靠浓度差,物质由膜的高仅靠浓度差,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的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的过程过程u特点是:特点是:①①沿浓度梯度(或沿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扩散;电化学梯度)扩散;②②不需要不需要提供能量;提供能量;③③没有膜蛋白的协没有膜蛋白的协助。
助u物质:既溶于水又溶于脂的物质:既溶于水又溶于脂的物质,如物质,如O2O2、、CO2CO2等等42易化扩散易化扩散u 非脂溶性物质,在细胞膜特殊镶嵌蛋白质的非脂溶性物质,在细胞膜特殊镶嵌蛋白质的帮助下,顺浓度差扩散的过程帮助下,顺浓度差扩散的过程u分类:分类:以以通道通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为中介的易化扩散以以载体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为中介的易化扩散u特点:特点:①①特异性特异性 ②②饱和性饱和性 ③③竞争性抑制竞争性抑制43以以通道通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为中介的易化扩散u细胞膜上镶嵌有通道蛋白,开放时允许被转细胞膜上镶嵌有通道蛋白,开放时允许被转运物质通过,关闭时物质转运停止;运物质通过,关闭时物质转运停止;u两种方式:两种方式:化学门控通道:依靠化学物质(配体)打开的通化学门控通道:依靠化学物质(配体)打开的通道;道;电压门控通道:依靠膜两侧电压改变打开的通道电压门控通道:依靠膜两侧电压改变打开的通道44以以载体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为中介的易化扩散u细胞膜上镶嵌有载体蛋白,它在膜细胞膜上镶嵌有载体蛋白,它在膜 的的一侧与被转运物质结合,通过本身构型一侧与被转运物质结合,通过本身构型的改变,将其转运到膜的另一侧,再释的改变,将其转运到膜的另一侧,再释放出来。
放出来453、主动转运(、主动转运(“泵泵”转运)转运)u定义定义:细胞膜通过本身的耗能,在蛋白质:细胞膜通过本身的耗能,在蛋白质的帮助下,使物质由膜的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的帮助下,使物质由膜的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转运的过程一侧转运的过程46钠钠-钾泵钾泵u细胞膜上有多种离子泵,细胞膜上有多种离子泵,其中钠泵最为重要钠泵其中钠泵最为重要钠泵又叫又叫钠钠-钾泵钾泵,是细胞膜上,是细胞膜上一种一种ATP酶当细胞外酶当细胞外K+浓度增高或细胞内浓度增高或细胞内Na+浓度浓度增高时被激活,故称增高时被激活,故称Na+-K+依赖式依赖式ATP酶酶474、入胞和出胞、入胞和出胞((1)出胞:指大分子)出胞:指大分子或团块物质从膜内排或团块物质从膜内排出到膜外的过程出到膜外的过程2)入胞:指大分子)入胞:指大分子或团块物质从细胞外或团块物质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的过程进入细胞内的过程吞饮、吞噬)(吞饮、吞噬)囊囊泡泡48(二)细胞膜的受体功能(二)细胞膜的受体功能u细胞膜受体:细胞膜受体:细胞膜细胞膜 上一类特殊的镶嵌蛋白质这类蛋白质上一类特殊的镶嵌蛋白质这类蛋白质能选择性地和细胞外环境中的化学物质相结合,能选择性地和细胞外环境中的化学物质相结合,从而引起细胞内部功能活动的一系列变化,并从而引起细胞内部功能活动的一系列变化,并产生相应的生理效应。
产生相应的生理效应49细胞膜受体:细胞膜受体:细胞内受体细胞内受体50细胞膜的受体功能细胞膜的受体功能u配体:凡能与受体结合并产生效应的物配体:凡能与受体结合并产生效应的物质u受体的功能:受体的功能:它能够识别配体并与之相结合;它能够识别配体并与之相结合;一旦与配体结合便能引起细胞内一系列代谢一旦与配体结合便能引起细胞内一系列代谢反应和生理效应反应和生理效应51二、细胞膜的生物电现象二、细胞膜的生物电现象52静息电位静息电位u指细胞在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指细胞在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测量电极高等哺乳动高等哺乳动物神经、肌物神经、肌肉细胞的静肉细胞的静息电位通常息电位通常在在-70mV~-90mV之间之间53静息电位的几个概念静息电位的几个概念u膜的极化:静息时膜内电位为负,膜外膜的极化:静息时膜内电位为负,膜外电位为正的状态电位为正的状态u膜的超极化:以静息电位为标准,当细膜的超极化:以静息电位为标准,当细胞接受刺激,膜内电位数值向负值加大胞接受刺激,膜内电位数值向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的方向变化u去极:膜内电位向负值减少的方向变化去极:膜内电位向负值减少的方向变化。
u复极:细胞去极化后或反极化后,又恢复极:细胞去极化后或反极化后,又恢复到原来的极化状态复到原来的极化状态542、静息电位产生机制、静息电位产生机制u离子学说:生物电产生的前提是由于膜内外各离子学说:生物电产生的前提是由于膜内外各种离子的分布不均,以及在不同情况下,细胞膜种离子的分布不均,以及在不同情况下,细胞膜对各种离子的通透性不同而产生的对各种离子的通透性不同而产生的膜内带负电的大膜内带负电的大分子有机物(分子有机物(A-))和和K+较多较多膜外膜外Cl-和和Na+较多较多55静息电位产生机制静息电位产生机制u静息电位主要是静息电位主要是K+外流所形成的电外流所形成的电-化化学平衡电位,是学平衡电位,是K+外流的结果外流的结果56动作电位动作电位u定义: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定义: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一次可扩布性电位变化发生一次可扩布性电位变化57锋电位锋电位除除极极复复极极去极化去极化反极化反极化复极化复极化58动作电位动作电位u动作电位是一个连续的膜电位变化过程,包括动作电位是一个连续的膜电位变化过程,包括去极化:神经细胞或肌纤维兴奋时,膜内电位由原去极化:神经细胞或肌纤维兴奋时,膜内电位由原 来的来的-70~-90mV变为变为+20~+40mV反极化:去极化还短暂地建立起一种相反的极化状反极化:去极化还短暂地建立起一种相反的极化状 态,即膜内为正,膜外为负,这一过程的态,即膜内为正,膜外为负,这一过程的 结果称反极化;结果称反极化;0电位线上部分叫超射;电位线上部分叫超射;复极化:经过短暂的反极化后,细胞膜又很快恢复复极化:经过短暂的反极化后,细胞膜又很快恢复 到原来的极化状态;到原来的极化状态;592、动作电位产生机制、动作电位产生机制((1)上升支:)上升支:u阈电位:使钠通道大量而阈电位:使钠通道大量而迅速开放的膜电位值。
迅速开放的膜电位值u动作电位的去极化是动作电位的去极化是Na+内流所形成的电内流所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化学平衡电位,是位,是Na+内流的结果内流的结果u去极化和超射:去极化和超射: Na+内流内流的结果,抵消了静息时膜内的结果,抵消了静息时膜内的负电位,进而出现正电位,的负电位,进而出现正电位,形成去极化和超射形成去极化和超射60动作电位产生机制动作电位产生机制((2)下降支:)下降支:u钠通道关闭,钠通道关闭,Na+内内流停止后,由于膜内正流停止后,由于膜内正电荷过多,钾通道又被电荷过多,钾通道又被打开,打开,K+顺浓度差和顺浓度差和电位差迅速外流,膜内电位差迅速外流,膜内电位迅速下降,形成复电位迅速下降,形成复极化的下降支极化的下降支61动作电位产生机制动作电位产生机制u细胞膜在复极化后,膜电位虽然恢复,细胞膜在复极化后,膜电位虽然恢复,但膜内外的离子分布尚未恢复这就激但膜内外的离子分布尚未恢复这就激活了细胞膜上的钠活了细胞膜上的钠- -钾泵,将细胞内多余钾泵,将细胞内多余的的Na+Na+运至细胞外,将细胞外多余的运至细胞外,将细胞外多余的K+K+运运回细胞内,从而恢复了细胞内外的离子回细胞内,从而恢复了细胞内外的离子分布,维持细胞的兴奋性。
分布,维持细胞的兴奋性u静息电位是钾离子外流的结果,动作电静息电位是钾离子外流的结果,动作电位上升支是钠离子内流的结果动作电位上升支是钠离子内流的结果动作电位是细胞兴奋的标示位是细胞兴奋的标示623、动作电位的引起和传导、动作电位的引起和传导((1)动作电位的引起)动作电位的引起u不论什么原因,只要能使膜电位下降达到阈不论什么原因,只要能使膜电位下降达到阈电位,就将爆发动作电位电位,就将爆发动作电位u原因:原因:1、细胞受到刺激而引起膜电位下降达到阈电位、细胞受到刺激而引起膜电位下降达到阈电位2、配体与受体结合后引起的膜电位逐渐上升达、配体与受体结合后引起的膜电位逐渐上升达到阈电位到阈电位3、可兴奋细胞受到阈下刺激产生局部电位的总、可兴奋细胞受到阈下刺激产生局部电位的总和和63动作电位传导的原理:动作电位传导的原理:u局部电流刺激静息部位,使局部电流刺激静息部位,使静息部位的膜电位下降并达到静息部位的膜电位下降并达到阈电位,爆发动作电位这个阈电位,爆发动作电位这个新的兴奋部位,又与相邻的静新的兴奋部位,又与相邻的静息部位之间出现局部电流,使息部位之间出现局部电流,使其爆发动作电位,如此沿膜其爆发动作电位,如此沿膜 连连续移动就表现为动作电位的传续移动就表现为动作电位的传导。
导神经冲动: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神经冲动: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64动作电位的引起和传导动作电位的引起和传导((3)动作电位传导的特点:)动作电位传导的特点:u不衰减性传导;不衰减性传导;u双向性传导;双向性传导;u“全或无全或无”现象现象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特征还有:特征还有:u绝缘性;绝缘性;u完整性;完整性;u相对不疲劳性;相对不疲劳性;65第三节第三节 细胞增殖细胞增殖66细胞增殖细胞增殖u定义定义:是机体生长发育的基础,它是指:是机体生长发育的基础,它是指细胞通过分裂,增加数量,以补充细胞细胞通过分裂,增加数量,以补充细胞和更新细胞和更新细胞u方式方式: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成熟分裂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成熟分裂67一、增殖周期的概念一、增殖周期的概念u细胞周期细胞周期:细胞从上一次分裂结束开始,:细胞从上一次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终了所经历的全过程到下一次分裂终了所经历的全过程u分期:分期: 分裂间期分裂间期 分裂期分裂期 ((M期)期)DNA合成前期(合成前期(G1期)期)DNA合成期(合成期(S期)期)DNA合成后期(合成后期(G2期)期)前期前期中期中期后期后期末期末期68一、细胞周期和不同类型细胞的再生潜能 S期:期:DNA合成期;合成期;G2期:分裂前期;期:分裂前期;G1期:期:DNA合成前期;合成前期;M期:分裂期。
期:分裂期 SG1G2M细胞周期与细胞再生潜能不稳定细胞永久性细胞G0死亡细胞G0稳定细胞69二、分裂间期细胞各期特点二、分裂间期细胞各期特点u分裂间期:细胞从上一次分裂分裂间期:细胞从上一次分裂结束后到到一次分裂开始的一结束后到到一次分裂开始的一段时间70分裂间期细胞各期特点分裂间期细胞各期特点 以细胞内部以细胞内部DNA合成为依据,又可分为:合成为依据,又可分为:(一)(一)G1期期—DNA合成前期合成前期u特点:物质代谢活跃,迅速合成特点:物质代谢活跃,迅速合成RNA和蛋和蛋白质,细胞体积显著增大白质,细胞体积显著增大u意义:为下阶段意义:为下阶段S期的期的DNA复制作好物质和复制作好物质和能量的准备能量的准备u三种不同前景细胞:增殖细胞;暂不增殖细三种不同前景细胞:增殖细胞;暂不增殖细胞或休止细胞;不增殖细胞胞或休止细胞;不增殖细胞71分裂间期细胞各期特点分裂间期细胞各期特点u(二)(二)S期期—DNA合成期:合成期:u特征:复制特征:复制DNA,使,使DNA含量增加一含量增加一倍,保证将来分裂时两个子细胞的倍,保证将来分裂时两个子细胞的DNA含量不变。
含量不变72分裂间期细胞各期特点分裂间期细胞各期特点u(三)(三)G2期期—DNA合成后期合成后期u特征:为分裂期作准备这一期特征:为分裂期作准备这一期DNA合合成终止,但合成少量成终止,但合成少量RNA和蛋白质和蛋白质73三、分裂期细胞各期特点三、分裂期细胞各期特点u有丝分裂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此期有丝分裂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此期有极明显的形态变化,主要表现在染色有极明显的形态变化,主要表现在染色体的分裂过程中有纺缍丝出现,故称体的分裂过程中有纺缍丝出现,故称有有丝分裂丝分裂74(一)前期(一)前期u首先中心体内两个中心首先中心体内两个中心粒复制成两对,周围出现粒复制成两对,周围出现星状线,两个星体分别移星状线,两个星体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中间以纺向细胞的两极,中间以纺缍丝相连组成纺缍体染缍丝相连组成纺缍体染色体形成,同时,核仁、色体形成,同时,核仁、核膜也逐渐溶解消失核膜也逐渐溶解消失75(二)中期(二)中期u每条染色体纵裂成每条染色体纵裂成两条染色单体,两条两条染色单体,两条染色单体中间以着丝染色单体中间以着丝粒相连,每条染色体粒相连,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与纺缍丝连的着丝粒与纺缍丝连接,在纺缍丝的作用接,在纺缍丝的作用下,染色体逐渐移向下,染色体逐渐移向细胞中央,排列在赤细胞中央,排列在赤道面上。
道面上76(三)后期(三)后期u染色体上的着丝粒又染色体上的着丝粒又一分为二,并分别与两一分为二,并分别与两端的纺缍丝相连,这时端的纺缍丝相连,这时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已完全分开,在纺单体已完全分开,在纺缍丝的牵引下分别向细缍丝的牵引下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形成数胞的两极移动,形成数目相等的两组染色体,目相等的两组染色体,集中于细胞的两极集中于细胞的两极77(四)末期(四)末期u染色体到达细胞两极后染色体到达细胞两极后即逐渐恢复成为松散的染即逐渐恢复成为松散的染色质,纺缍体和星体消失,色质,纺缍体和星体消失,核仁、核膜重新出现;核核仁、核膜重新出现;核膜将染色质、核仁包围起膜将染色质、核仁包围起来形成两个新的子核与来形成两个新的子核与此同时,细胞膜在中部不此同时,细胞膜在中部不断凹陷,形成两个子细胞断凹陷,形成两个子细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