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素材-第三单元《重点字、词、句》部编版.pdf
4页1 第三单元第九课古诗三首1. 重点字词屠苏断魂借问遥指佳节爆竹茱萸登高2. 词义注释一岁:一年;断魂:灵魂离开身体,形容悲伤到极点;泥融:指泥土湿软;河豚:一种肥而味美的鱼,有毒;蒌蒿:多年生草本植物;3. 中心思想(1) 元日 :这首诗描写了新年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景象,抒发了诗人革新政治的抱负2) 清明 :这首诗前两句写出了清明时节,行路之人在蒙蒙春雨中孤身上路的苦闷,后两句通过一问一答,把诗情推向高潮,使诗中行人的愁苦思绪一下子转化为要继续前行的振奋心态3)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重阳佳节,想起了远方的亲人登高、插茱萸的情景,而自己却独自在异乡的事,用“每逢佳节倍思亲”高度概括了自己思亲怀乡的感情4. 文学常识(1)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 “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重要诗歌作品泊船瓜洲 书湖阴先生壁等2)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人,唐代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重要诗歌作品山行 江南村泊秦淮等3)王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 721 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 今存诗 400余首,重要诗歌作品有 相思 山居秋暝等5. 课外拓展简介重阳节: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 固重九亦叫“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 所以重阳节又称 “登高节” ,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2 第十课纸的发明1. 重点字词粗糙贡献轻便普及便宜传承造纸术青 铜 器经验吸收原料蚕茧邻近促进阿拉伯学富五车2. 近反义词(1)近义词:贡献奉献保存保留轻便轻巧学富五车才高八斗(2)反义词:伟大渺小方便麻烦保存抛弃学富五车目不识丁3. 中心思想课文讲述了东汉蔡伦在我国前人的经验的基础上改进造纸术,造出了轻便、便宜的纸的事,写出了造纸术的重要意义和价值,表达了对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的赞美之情4. 知识点拨(1)蔡伦是怎样改进造纸术的?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点拨:蔡伦吸收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他把树皮、码头、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从蔡伦造纸这件事中,我明白了做事要融合前人的经验,要敢于创新,敢于钻研、探索2)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但是,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古时候用“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点拨:这里介绍了记录文字的方法变成了刻在竹片、木片上,虽然比以前有了进步,但是这种书还是很笨重学富五车”的引号着重强调当时书籍笨重、不易携带的特点5. 课外拓展我国的四大发明:(1)指南针是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前身是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指南针的N指北方,E指东方, W指西方, S指南方2) 造纸术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这表明了中国造纸术的起源同丝絮有着渊源关系。
3)火药是中国古代炼丹家发明于隋唐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火药的研究开始于古代道家炼丹术,古人为求长生不老而炼制丹药,炼丹术的目的和动机都是超前的,但它的实验方法还是有可取之处,最后导致了火药的发明4)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早期的印刷是把图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3 的,木版水印画仍用此法,统称“雕版印刷术”根据历史学家邓广铭考证,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朝,并在唐朝中后期开始普遍使用宋代虽然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是普遍使用的仍然是雕版印刷术第十一课赵州桥1. 重点字词节省石匠智慧似乎县城创举历史设计遗产赵州桥2. 近反义词(1)近义词:节省节约雄伟宏伟才干才能宝贵珍贵(2)反义词:减轻加重容易困难节省浪费闻名无名3. 中心思想课文通过介绍闻名世界的赵州桥的特点,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4. 知识点拨(1)赵州桥非常雄伟点拨:这是一个总起句,也是这段话的中心句后面介绍的赵州桥的长度、宽度、建筑材料、外形特点等,都是围绕“雄伟”展开的具体描写2)这种设计在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点拨:运用“既又”这组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从两个方面说明了这种设计的好处:一是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二是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这种设计充分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创举”既是对赵州桥的赞美,也是对设计者的赞美,表达了作者骄傲和自豪的情感5. 课外拓展简介赵州桥:赵州桥又称安济桥,坐落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的洨河上,横跨在37 米多宽的河面上,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当地称作“大石桥”赵州桥建于隋朝年间公元595年-605 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第二早(还有一座小商桥 )、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单孔敞肩石拱桥赵州桥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开创了中国桥梁建造的崭新局面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荣获石家庄十大城市名片之一它是中国第一石拱桥,在漫长的岁月中,虽然经过无数次洪水冲击、风吹雨打、冰雪风霜的侵蚀和8 次地震的考验,却安然无恙,巍然挺立在洨河之上第十二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1. 重点字词热闹悠闲惊扰传神风貌甚至保存马笼头形态各异4 溜达官吏毛驴茶馆栏杆摊贩招牌博物院名扬中外2. 近反义词(1)近义词:完整完全悠闲清闲名扬中外名满天下(2)反义词:热闹冷清完整残缺悠闲繁忙3. 中心思想课文通过介绍清明上河图这幅画的年代、内容、历史价值等,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4. 知识点拨第四自然段对桥北头情景进行了场面描写,有什么作用?点拨:这里的场面描写, 一方面能表现出人多, 另一方面能表现到画家的绘画技艺精湛5. 课外拓展简介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宽24.8 厘米、长 528.7 厘米 ,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地描绘了北宋时期都城东京( 今河南开封 )的状况,主要是汴京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清明上河是当时的民间风俗,像今天的节日集会全图大致分为汴京郊外春光、汴河场景、城内街市三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