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传感器应用》课程标准例文.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1824****985
  • 文档编号:278276114
  • 上传时间:2022-04-1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1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传感器应用》课程标准 《传感器应用》课程标准 一、适用对象 五年高职电子信息专业学生 二、参考学时 34学时 三、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材料与科学技术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必修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综合性课程 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各类传感器的基本理论,掌握几何量、机械量及有关量测量中常用的各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性能及其特点;能合理地选择和使用传感器;掌握常用传感器的工程设计方法和实验研究方法;了解传感器的发展动向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所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四、课程的教学内容 (一) 传感器的基本概念 了解传感器的组成与分类,对传感器的一般要求,初步建立传感器的数学模型;掌握传感器的概念、用途、基本结构;了解传感器的历史、发展趋势及本课程相关参考资料;掌握传感器的基本特性;了解传感器使用的工程、技术问题 (二)电阻式传感器 掌握应变片工作原理、转换电路的形式及计算,温度误差与补偿。

      理解应变片的主要特性,应变片应用举例、压阻式和电位器式传感器原理了解应变片类型,粘贴工艺;重点是掌握直流电桥的计算,难点在温度误差的补偿方法 (三)电容式传感器 掌握电容式传感器工作原理和结构类型,电容式传感器的特点,寄生电容的消除理解静态特性,设计要点,转换电路,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了解容栅式传感器工作原理;难点:寄生电容的概念、消除方法 (四)电感式传感器 掌握自感式传感器工作原理、设计原则,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工作原理,主要误差及补偿方法,电涡流式传感器工作原理;理解自感式传感器特性分析、等效电路、转换电路,电涡流的形成范围; 了解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的转换电路,电涡流式传感器转换电路,应用举例;重点:零点残余电压及其补偿;难点:自感式传感器的设计原则 (五)压电式传感器 了解压电转换元件具有的自发电和可逆重要性,电荷放大器和电压放大器的电路形式和输出特性掌握压电式传感器工作原理,电荷放大器和电压放大器作用、特征;了解压电传感器的使用方法,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的结构特点及性能 (六)热电式传感器 掌握热电偶工作原理,冷端处理方法;了解常用热电偶,热电阻传感器、热敏电阻。

      重点:热电偶;难点:热电效应 (七)光电式传感器 掌握四种形式的光电效应及其器件,半导体光电元件的特性,模拟式光电传感器工作原理及分类;理解脉冲式光电传感器原理及应用;了解光电检测系统的构成 (八)气、湿敏传感器 了解气体传感器的分类,典型半导体瓷湿敏电阻感湿特性;掌握气敏、湿敏、色敏传感器的工作机理,基本特性 (九)磁敏传感器 掌握磁电式传感器工作原理,霍尔式传感器工作原理、误差及其补偿;理解磁电式传感器的设计,霍尔元件及材料,霍尔元件基本特性;了解磁电式、霍尔式传感器的应用 (十)辐射式传感器 掌握超声波测距原理和测量电路;了解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工作原理和测温方法;熟悉核辐射的物理基础,射线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核辐射检测的应用范围 (十一)传感器的标定 掌握传感器标定的概念,静态标定的系统结构及各部分作用;理解非电量电测系统的构成;了解力传感器静态标定,加速度传感器动态标定,压力传感器动态标定 (十二)新型传感器、传感器发展展望 掌握改善传感器性能的技术途径;了解传感器的发展动向;了解光纤传感器,激光及探测器,仿生、智能及生化传感器等新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各项内容安排详见下表: 序号内容课时数备注 1 传感器的基本概念 3 2 电阻式传感器 3 3 电容式传感器 3 4 电感式传感器 3 5 压电式传感器 2 6 热电式传感器 3 7 光电式传感器 4 8 气、湿敏传感器 2 9 磁敏传感器 3 10 辐射式传感器 3 11 传感器的标定 1 12 新型传感器、传感器发展展望 4 14 合计 34 五、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工程图学、工程材料、电路分析、模拟电子电路、精密机械设计、信号与系统等课程是本课程学习的先修课程 2(以课堂讲授为主,必要时辅以幻灯教学开展电子教案的研制,尝试使用多媒体教学系统 3(在讲授本课程时,讲解知识应尽力做到易于理解、系统性强、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学科知识融汇贯通;为提高学生能力,设计多种能力训练,建议在教学中多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多种能力得到培养,同时使课堂气氛活跃生动 4(讲授本课程时要注意让学生树立起系统的整体概念,强调传感器与计算机在工业测控系统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鼓励学生掌握好计算机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5(除教材外,应给学生指定相关的参考书,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6(建议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写一篇有关本课程的某个专题的综述,提高学生查阅资料和书面表达能力 7. 本课程的总成绩由理论考试成绩与实验课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 理论考试成绩占:80% ; 实验完成情况占:20%;总成绩为百分制评分理论考试成绩通过闭卷考试和作业情况评定,实验课 成绩由每次实验完成情况和实验报告的成绩综合评定每次实验满分5分,总分20分六、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第二版)高等学校工科电子类规划教材,电子工业部“九五”重点 规划教材(黄贤武、郑筱霞编著)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22年9月; [2]《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彭军编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3]《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余成波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4]《自动检测技术》周培森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5]《传感器原理及工程应用》郁有文等编著,西安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 [6]《传感器及其应用》栾桂东主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7]《传感器入门》[日]雨宫好文著,科学出版社; [8]《传感工程》[日]井口征士编,科学出版社; [9]《新型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王元庆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10]《传感器实用电路设计与制作》[日]松井邦彦著科学出版社; [11]《智能传感器与信息系统》梁威主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2]《光纤测量与传感技术》孙圣和王廷云徐影,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 [13]《传感器及其应用手册》孙宝元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14]《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王化祥,张淑英编著天津大学出版社,推荐教材; [15]《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陈杰,黄鸿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16]《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唐贤远等主编,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

      制订: 戚伟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