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郊区生态农业旅游分析(共2671字).doc
6页郊区生态农业旅游分析(共2671字)一、国外生态农业旅游及其相关研究进展乡村旅游、生态农业旅游在欧洲地区已经有1 o o多年的 历史,因此欧洲地区的相关研究较早,可以追溯到2 0世纪 5 0年代从宏观角度上,西方国家对生态农业旅游的研究 主要围绕生态农业旅游的概念、生态农业与旅游的关系、旅 游现象的描述以及生态农业在旅游业中的地位等方面展开 的1 .生态农业旅游客源市场结构方面学者B r i t t a n y Russel 1对生态农业旅游的客源市场结构做 出了详细分析,总结出生态农业旅游市场的结构呈现出两方 面特征,一是客源主体的受教育水平较高,另一方面是他们 的经济条件较好他们选择生态农业旅游这种方式,不是因 为其收费低廉,而是为了寻找在城市失去了净化空间和尚存 的自然文化氛围他们参与农业劳动追求的主要是精神享受 而不是物质享受2 .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模式方面丁小伦就国外生态农业 旅游园区的主要发展模式进行了系统总结,将生态农业旅游 园区分为三大类,即示范农场(Demons t r a t e F a rm)、假日农场(Hol iday Farm)与试 验农场(Exp e r i m e n t F a rm),其中假日农 场即为开展生态农业旅游的主要基地,以日本爱知县的“空 中花园”、新加坡等国的“耕种社区”为例,又对假日农场 做出了更进一步的分类,其中包括观光农园、农业公园、教 育农园、森林公园。
观光农园即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 辟特色果园、菜园、花圃等,让游客亲自摘果、种菜、赏花、 采茶等,享受田园乐趣;农业公园即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 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为一 体;教育农园主要以农业生产和科普教育功能为主,颇具代 表性的有法国的教育农场、日本的学童农园等;森林公园多 以林为主,辅以多变的地形、开阔的林地、优美的林相和山 谷、奇石、溪流等复合生态群体3. 生态农业旅游的制度建设体系方面日本与韩国在生 态农业旅游规范制度的体系建设方面较为关注1990年 日本颁布实施《修建市民农艺促进法》,对生态农业旅游用 地做出了明确规定,同时以法律的形式使农业用地开设观光 园这一行为合法化,从而促进农业旅游活动的较大发展;韩 国政府对观光农园的规模限制也随着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 而越来越松弛,由最初的最大规模限制在0 . 0 2 km 2到 如今的0 . 0 5 k m 2 ,同时在资金与政策上对观光农园的 发展给予支持,除此之外还包括对生态农业园区的申请、可 行性评估以及对园区发展规模的确定,均给出了明确的依据 与法律规定另外,国外很多学者还对生态农业旅游产品的 生态化设计等方面做出了专门研究。
二、国内城郊生态农业旅游研究综述借助CNK I数据库的搜索引擎,本文采用与“生态农业 旅游”和与生态农业旅游相近的“农业生态旅游”、“农业 旅游”、“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作为 主题词,检索了 1 9 9 3年到2 0 1 1年的中文期刊数据库, 通过分类统计,总结国内生态农业旅游研究包括以下五个方 面的内容1 .生态农业旅游的概念或内涵研究目前我国学者对生 态农业旅游名称本身还存在着很大的分歧,生态农业旅游单 从字面意义上就有两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即“生态+农业旅 游”类与“生态农业+旅游”类1. 1 “生态+农业旅游”类概念卢云亭、李瑾、郑秀 娟等认为“凡是能够给游客带来土趣、野趣、奇趣、异趣, 同时具有观赏、休闲、科考、健身、阅历等不同旅游功能的 农业均可称为生态农业旅游”该类定义并未对“生态” 一 词做出解释,此处的“生态”仅仅是“农业旅游”的一个前 缀,成为了修饰农业旅游的一个标签,这种概念的理解可以 直接等同于对农业旅游的理解1 . 2 “生态农业+旅游”类概念该类定义将“生态” 与“农业”连为一体即生态农业,强调旅游开发的基础是生 态农业,而不是一般的农业资源,将科学的生态农业生产和 旅游融为一体,扩大生态农业的“三生”功能(即生产、生 态、生活功能)。
随着生态农业的发展,近几年这类概念普 遍得到认可江金波、严贤春、崔娜娜、李广宏、谢雨萍、 任冠文等认为生态农业旅游是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生态 农业建设为基础,以农业观光、农艺与科技示范、休闲度假 为旅游实体,同时为游客提供广泛参与和体验的农业生产、 农产品采摘、加工等旅游活动2. 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意义与功能研究问建军、汶录凤、 张青衫、伍海琳、范晓梅、吴莹、李广宏、高璐、刘玲等分 别从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旅游扶贫、环境教育等方面对生态农业旅游的开发意义做出了详细的阐述3. 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舒伯阳、 对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具有极强的代表性, 被后人广泛引用,他分别在生态农业旅游产品、行业管理、 交通条件、生态环境保护、旅游商品开发深度等方面总结了 生态农业旅游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石云霞、赵萍、王语等 在舒伯阳、王继权的研究基础上,简要提出生态农业旅游开 发中应采取的措施,如坚持"政府主导,农户参与”的发展 战略、以科技为先导,确保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高起点与高 水平、加强宣传,提高“三大”效益4. 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具体模式研究田喜州根据我国 生态农业园区不同地区的资源特点、经济条件、社会发展不 同,最早将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模式概括为五种类型;严贤春 对我国城郊生态农业旅游的开发模式做出了比较全面的概 括,他认为城郊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模式可分为六种。
问建军、 汶录凤、张青衫等、伍海琳、吴莹魏莉、汤颖松、陈艳萍、 祁真等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生态农业旅游的开发模式做 出分类与总结5 .实证文献研究邹晓明、熊国保以江西为例,在分析 了江西开发生态农业旅游所拥有的优势之后,对其提出几点 建议;杨絮飞对东北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提出自己的对策与建 议;鄢和琳、邱云志、汪治宏根据四川龙泉生态农业旅游开 发的有利条件,提出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思路、主题定位以 及旅游产品设计等,同时对该区开展生态农业旅游提出相应 的对策与措施;姜苹、王莉、马莉以秦皇岛为例,以生态农 业旅游的概念及发展前景为基础,详细分析了秦皇岛开发生 态农业旅游的各种优势,以及在现有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就秦皇岛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提出几点思考;兰艳就广西壮族 自治区柳州地市生态农业旅游开发存在的优势及问题进行 分析,同时提出整体规划、发展特色产品、建立相应的监管 制度、支持与鼓励招商引资、加大人才的培养等相应开发措 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