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全国高中历史政治文明历程精要素材岳麓版必修1》.doc
16页历史 必修一 政治文明历程(岳麓书社)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一、 夏朝的政治制度(约前2070--前1600)第一个国家政权,依据 :出现公共权力二、 商朝政治制度(前1600--前1046)1、 内服外服 A.内服是王畿,商王直接统治地区B.外服是附属国管辖地区 C.商王实权,控制有限2、弥漫着神权色彩: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三、 西周政治制度(前1046--前771)1、 分封制(封邦建国)(1)内容:在保证王室强大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各地,广建封国,以拱卫王室周王:最高统治/王都镐京/都城王畿/直接驻地同姓:分封主体/富庶之地/战略要地/土地人口(2)影响:A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B周王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C形成 “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等级序列2、 宗法制目的——巩固统治秩序,解决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矛盾特点——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体系——大宗、小宗影响——A不仅是家庭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B确立分配继承制度,保障世卿世禄特权C利于凝聚宗族力量,“国”“家”结合起来3、 礼乐制:即周礼,政治生活准则,实质是宗法分封的工具第2课中央集权制的确立一、 秦朝的统一 (前221年)1、 条件: A春秋开始,宗法分封遭到破坏,大宗频繁取代小宗,周王失去共主地位。
B兼并战争使小国逐渐被大国吞并C战国时,新兴地主夺权,诸候竞争,各国变法二、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确立1、 特征:权力高度集中 表现:A皇权至上 B皇位世袭2、 中央:三公九卿三公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分别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监察百官;管理军务互相配合,互相牵制3、 地方:郡县制 皇帝任命郡县官员 郡县乡里4、 选拔和考核官吏制度 5、 秦律:细密、严苛,轻罪重刑三、 影响:A形成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彻底打破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大一统王朝的基础B其中央与地方官制的基本原则为历代王朝所继承,提高了办事效率,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对此后2000多年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一、三省六部制1、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起草诏令)(负责执行)(封驳审议)六部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2、 影响: A相互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效率 B相权分割,利于加强皇权二、选官制度 西周:世卿世禄春秋战国、秦:军功爵制汉:察举征辟制汉末、三国: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门阀士族制隋:分科举人制唐:科举制明清:八股取士作用:为官僚队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三、监察与谏议1、监察制度出现的原因:保证这支队伍的廉洁与高效 秦:御史大夫汉:刺史2、谏议制度出现的原因: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宋:谏院明清:都察院-地方 六科给事中-六部3、评价: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的腐败和低效现象但是他最为常设政治制度,在打击地方割据,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方面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的体现: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以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监查制度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一、 西汉1、 王国问题出现:西汉初年,郡国并行2、 解决:A 汉景帝:削藩、平叛、废权B 汉武帝:设中朝、置刺史、行推恩令3、影响——巩固大一统,促进经济发展,东汉后期,出现外戚和宦官专权二 、唐朝:藩镇割据:节度使权利不断膨胀三、宋朝:1、背景: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后周改革—陈桥兵变—北宋建立2、措施:A收精兵:禁军由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三衙统领,发兵权归枢密院B削实权:削弱宰相、节度使、州郡和官,下设通判向朝廷直接奏报C制钱谷:州郡财赋,除自留小部分,其余由中央掌握,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
3、 影响:A改变了唐末五代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B造成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C中央与地方分权斗争处于绝对上风D皇权与相权矛盾变的突出起来四 明朝:(一)丞相制度的废除1、 原因:明朝初期,沿袭元制,太祖朱元璋吸取元朝教训,控制相权,加强皇权2、 概况:明太祖诛杀丞相胡惟庸,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亲自掌管六部3、 影响:1600年丞相制度被废除,专制发展到新高度二)内阁的演变1、 殿阁大学士:明太祖因废除丞相后,事务繁多而设品秩较低,仅备顾问,协助章奏,不参与决策2、 设立内阁:明成祖正式设立票拟”、“批红”五 清朝:1、 背景:清朝建立, 承袭明制,设立内阁军国大事,由满州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2、 概况: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军务设军机处职权不断扩大,本身品级不高,日夜轮流值班,只能跪受笔录3、 影响:A简化了政务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B完全听命皇帝,大事一人裁决C皇权高度发展,成为重要标志朝代中央机构特点中央机构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机构秦传承开创三公九卿丞相御史大夫太尉郡县制汉汉承秦制中朝、外朝(三公九卿)“中朝”(决策机构)“外朝”(执行机构)东汉:汉光帝时,扩大尚书台权力 (中枢机构)郡国并行隋唐承前启后有所创新三省六部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 保证君权的独尊道州县三级宋进一步加强二府三司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行政)枢密院 (军政)三司(财政)路州县三级元有新发展一省二院一省 中书省(行政)行省制明空前加强废丞相设内阁省府县清达到顶峰设军机处省府县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一、 爱琴文明1、 克里特文明(前2000-前1700年)标志—产生君主制国家,王宫建筑群,象形文字。
2、 迈锡尼文明(前1400年—前12世纪)特点—新的君主国兴起出现王宫,陵墓和刻有文字的泥版文书二、 黑暗时代:前12世纪,迈锡尼文明彻底毁灭此后300年,希腊陷入“黑暗时代”三、 古希腊城邦制度(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1、 城邦:一种国家形态,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村落 2、 殖民扩张:A 原因: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地少人多B 影响:促进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吸收先进文化成果;为创造独特文明奠定了牢固的基础3、 城邦政体——特征: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A 公民界定:有公民身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成年男性成员妇女、奴隶、外邦公民没有公民权B 政体类型:君主制、寡头制、僭主制、民主制、贵族制4、 影响:城邦公民享受充分政治权力,雅典民主制提供宝贵经验第6课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雅典是民主政体的发源地一、 民主历程 1、 准备条件--贵族制:前8—前6世纪,实行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由君主制的终身制、世袭制走向集体领导的任期制、选举制2、 引上民主: 前594年,执政官梭伦改革3、 确立民主:前509年平民克里斯提尼改革4、 全面繁荣:伯利克里统治时期二、 雅典民主政治基本特点: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A. 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审决国家大事。
所有公民均有参与、知情、发言、选举和被选举权最重要的程序是辩论,促进了对知识的崇尚,大学说家辈出B. 五百人议事会: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准备提案、主持大会、公民大会休会期间最高权力机构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C. 民众法庭:日常司法机关,审核任职资格,避行贿舞弊三、 意义和局限1、 积极:A为人类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B多数人参与,决定更民主2、 消极:A非公民无民主权利B妇女没有政治权利,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C伟大文明的催化剂,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第7课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一、 从共和国到帝国1、 君主制:建城之初,蕞尔小国,行君主制2、 贵族共和制A执政官:共有两名,任期一年,权力相等,选举产生B元老院:决策机构,贵族组成,政事共商,少数从多数C公民大会:平民参加,选举公职人员通过元老院议案D保民官:平民斗争的结果3、 帝制(1)原因:积极对外扩张,成为地中海霸主,共和原则被废弃,逐渐走向帝制(2)概况:A屋大维——前27年,采用元首制实质是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专制罗马进入200年稳定时期,史称“罗马和平” B戴克里先——实行公开君主制二、 《十二铜表法》1、 编著:前452-前451年,在保民官提议下,编订十个法表,为贵族利益服务,前450年,增编两个法表而成。
2、 内容:基本是未成文的习惯法汇编明确维护私有财产和贵族既得利益3、 影响:A虽未给平民带来太多的好处,但是平民的胜利B贵族不能象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C第一部成文法罗马法的渊源 始终是罗马的基本法三、 查士丁尼法典1、 形成:前3世纪后,帝国统治者整理、汇编各种法律,最终形成罗马法体系,代表为查士丁尼法典2、 组成:《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查士丁尼新敕》,总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又称查士丁尼法典3、 影响:A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B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第8课英国渐进的制度创新一、《大宪章》1、原因:削弱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2、签署:13世纪初限制王权,保障贵族,骑士与市民利益3、影响:形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限制王权二、《权利法案》16891、目的:限制王权2、影响:A确立议会主权,国王权力受到议会限制 B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进入稳定发展时期C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由人治转向法治三、责任内阁制1、 形成:光荣革命后,国王“统而不治”,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为第一任首相2、 职责: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3、 两党政治:19世纪中,议会选举成为两大政党权力角逐的战场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四、 英国君主立宪制1、 特点: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以国王为元首,以首相为最高行政首长,以代议制民主为基础2、 发展:随着工业革命深入,工业资产阶级在1832年选举中取得更多席位,确保资产阶级政体的稳定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一、 联邦宪法1、 背景:美国面临新问题(1776年美利坚合众国诞生)A邦联的松散状态无法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的利益和主权B需要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政府C力求在大国中确保共和政体2、 制定: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1787宪法-关于美国政治体制的根本大法 -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麦迪逊-美国宪法之父3、 三原则:A、联邦制原则:联邦政府拥有一系列主权权力;联邦法律是全国的最高法律;各州保留较大自主权B、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