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doc
20页冀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冀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 一一 教材内容安排教材内容安排 四年级上册共安排了八个单元,涉及到“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 率”、“实践活动”等四个领域的内容,安排如下: (一)数与代数(共 4 个单元) ●第二单元——除法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连除、乘除混合和解决简单问题● 第四单元——计算器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认识计算器,会用计算器计算及探索简 单的数学规律● 第五单元——认识更大的数结合具体事例,认识比万大的数,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了解 十进制计数法,会用数表示事物●第七单元——倍数和因数 了解自然数,知道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知道 2、3、5 倍数的特征 (二)空间与图形(共 3 个单元)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 认识升和毫升,在“玩水”实验的过程中,了解 1 升=1000 毫升 ●第三单元——线和角通过生活中熟悉的例子,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知道平角、周角,会用量角器测量 角,会画指定度数的角和用三角板画 30º、45º、60º、90º 角 ●第六单元——垂线和平行线 结合生活中熟悉的例子和画图,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会用直尺画一条直 线的垂线和平行线。
(三)统计与概率(1 个单元) ●第八单元——统计 认识众数,进一步理解平均数和众数两个统计量的不同意义,认识一格表示多个单位 的条形统计图,读条形统计图 (四)综合应用(共 4 个活动) ●参观植物园——结合“除法”单元设计 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感兴趣的“参观植物园”的事情,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综合 应用知识解决参观植物园这个活动中租车和设计参观线路的问题 ●体验大数目——结合“认识更大的数”单元设计 通过用计算器计算心跳 100 万次大约多长时间,100 万小时相当于多少年以及 100 万 张复印纸摞在一起有多高等,感受大数目 ●全家的休息日——结合“倍数和因数”单元设计 结合聪聪家三口人不同的休息时间,学习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读书调查——结合“统计”单元设计 通过读课外书调查,经历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 和经验估算读书的字数,并对读课外书进行指导 最后安排了“整理与自评”,为师生对本册的学习进行系统整理和目标评价提供素材二、单元教材分析二、单元教材分析 (一)第一单元:升和毫升一、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了解容积的意义,认识“升”和“毫升” ,知道 1 升=1000 毫升,会 用字母表示“升”和“毫升” 。
2、通过实验操作等,感受“升”和“毫升”的实际意义,能表达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3、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 挑战性,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升”和“毫升” ,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共安排 2 课时:第 1 课时,认识“升”和“毫升” ,第 2 课时,了解“升”和“毫升”之间的关系 三、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升”和“毫升” 2、形成 1 升和 1 毫升的容积观念 3、借助有关实物,直观认识各种容器的容量 四、课时分析课时分析: 第一课时:认识第一课时:认识““升升””和和““毫升毫升”” 教材设计了两个活动,一是比较两个杯子哪个装水多,使学生了解容量的概念活动二 是比较两瓶饮料的多少教师在教学中,对于教材的所呈现的比较的方法,不要急于介绍, 一定要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充分动手操作,在汇报、展示的环节中还要注意学生 的表达是否清晰、有条理,另外,如果学生说出了课本以外的方法,只要合理,也要给予 肯定,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学会比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介绍用量杯和量筒可以测量液 体的多少并认识量杯和量筒,然后说明,计量液体用“升”和“毫升”作单位,并认识字 母 L 和 mL,这里要注意让学生区分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两个概念,以免混淆。
在课后练 一练的习题中,注意第 3 题要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解决问题 另外,教师还可以课前准备生活中常见的液体物品,让学生练习认读液体的净含量本课 在学生“玩水”时,提醒学生注意,节约用水,不要弄湿其它物品,并随时提醒学生注意 安全 本课教学重点:1、理解容量的含义 2、区分测量工具和计量单位 3、学生学会看量杯和量筒上的刻度 第二课时:了解第二课时:了解““升升””和和““毫升毫升””之间的关系之间的关系 教学中在实验的环节上可以由教师演示,也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但是一定要注意每次 往量筒中装水 100 毫升要准确,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的成功,另外要让学生观察 1 毫升水和 1 升水的多少,在练习中可以增加一些填单位的习题,以巩固对“升”和“毫升”的理解本课教学重点:1、注重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2、注重教学与生活中的物品相结合 第二单元:除法第二单元:除法 一、单元教学目标一、单元教学目标: 1、会口算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除法,会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2、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乘除混合运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现实 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说明结果的合理性。
4、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 得的结果 5、对周围环境中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情具有好奇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 二、教学内容:二、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和乘除混合运算,结合单元内容安排 了“探索乐园” ,单元最后设计了“参观植物园”的综合应用 三、三、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及连乘(三年级) 四、后续知识:四、后续知识: 小数除法及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五、教学重点、难点:五、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掌握“四舍五入”试商的方法 2、运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理解除数大小变化与商的关系 六、课时分析:六、课时分析: 本单元除法部分安排了 7 课时 第一课时:口算第一课时:口算 教材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了数学信息和问题,学生能很容易地列出除法算式,对于计 算方法,要让学生在自己试算的基础上进行展示,如果没有出现列表法,教师可适当向学 生介绍这种方法,同时要鼓励学生想出不同的算法,让学生在交流个性化算法的过程中提 炼出最佳的算法,学会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
在完成练一练的习题时,也要注意让学 生说一说计算思路 本课教学重点:1、要以整十数除法为基础2、注重学生口算的方法和思路 第二课时: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除法第二课时: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除法教材采用文字叙述加表格的形式呈现出相关数学信息,教学时要重视估算的教学,引导 学生把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教材上的数学问题联系起来,说出估算的依据是什么,教学竖式 计算时,要注意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理解商和余数的意义及所占的位置练习中的问题 讨论是一道典型的解决问题,要教给学生方法同时可进行扩展,如可补充在封闭的图形边 缘植树的题目,与这道题加以区别 本课教学重点:明确估算与笔算两部分之间的关系 第三课时: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不调商)商一位数的除法第三课时: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不调商)商一位数的除法本课教学有两个活动,学习两位数除以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数接近整十数、 商一位数的除法,要先让学生估算,利用估算的经验,理解怎样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 经历试商的过程,体验试商的方法,完成竖式计算 本课教学重点;1、注重让学生将计算的过程表述清楚2、正确判断商是多少,注意商的书写位置 第四课时: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调商)商一位数的除法第四课时: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调商)商一位数的除法本课教学中出现了三个除法算式:196÷20、196÷22、196÷28,后两道题在计算时需 要调商,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试算,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通过自己试商,调商, 体会为什么要调商,学会怎样调商,掌握调商的方法。
本课在新授前的复习引入环节可以 练习一些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以便在试商时更快、更准 本课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学会分辨调商的两种情况 第五课时: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两位数的除法第五课时: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两位数的除法在计算前提出了“先估计一下商是几位数”的要求,不要忽视了这个环节,急于教给学 生计算方法,通过估计学生会对题目进行分析,从而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在用竖式计算 时,要重点让学生理解“2”为什么写在被除数的十位上,把怎样确定商的最高位这个问题 弄明白,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讨论,自主探究,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另外练 习中的第四题要让学生理解题意,可用画图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本课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掌握判断商是几位数的方法,明确商的书写位置 第六课时: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两位数,且商的个位是第六课时: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两位数,且商的个位是 0 的除法的除法本课所呈现的这道题特点就是商的个位是 0,所以这节课重点就是要理解商的个位上为 什么写 0,教学中如果学生遇到了这个问题自己无法解决,那么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自 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教师帮助学生进行总结,如果学生很顺利地解决了问题,那 么也要让学生说一说思路,再提炼出算理。
对于“剩下的 20 吨”也要帮助学生运用自己的 生活经验理解 本课教学重点:1、强调商末尾的 0 不要去掉2、强调书写规范,相同数位要对齐 第七课时:除数接近第七课时:除数接近 25,商两位数的除法,商两位数的除法教材通过一幅美丽的夜景图巧妙地把自然常识与数学问题融合在一起,在解决问题的过 程中,让学生亲自去体验试商,体会到把除数 24 看作 25 来试商比较简便为了计算过程 更加顺利,可以提前组织学生整理一下 25 的倍数,做一些练习,使计算更快捷另外在教 学中不要盲目扩展除数,因为 25 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数,让学生掌握它的计算就可以了 本课教学重点:灵活运用试商的方法,准确确定商 乘除混合部分安排了 3 课时 第一课时:连除第一课时:连除本课要解决两个问题,问题一可以让学生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在交流个性化 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列成综合算式,理解运算顺序问题二学生会有不同的解题 思路和计算方法,其中先算一共有多少个公文包的算法,在列综合算式的时候,要充分利 用学生以有的关于小括号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分步计算与带小括号的乘除混合算式的关 系和运算顺序 本课教学重点:1、通过解决问题,掌握两种解法。
2、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讲清解题思路 3、关注学生所列的综合算式是否符合解题思路 第二课时:乘除混合第二课时:乘除混合对于“几天才能看完”这个问题,学生能自主完成,通过列综合算式,了解分步计算与 乘除混合运算的关系,理解运算顺序对课后练习中的题目,难度不大,要提醒学生认真 审题,计算要细心,提高准确率 本课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养成做混合运算前先明确运算顺序的习惯2、理解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第三课时:乘除混合第三课时:乘除混合本课的例题是典型的归一应用题,教学中要将两个问题加以对比,让学生对各自解决问 题的思路和计算方法进行充分的交流,理解数量关系和运算顺序,特别是问题(2)在列综 合算式时要进一步明确带小括号的乘除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本课教学重点:1、列综合算式时注意小括号的作用2、重点理解两个问题解题思路的不同 ““探索乐园探索乐园””1 课时课时共设计了 5 个问题,用来探索典型数学问题的思考方法和解题思路,第 1、2 个问题是 同一类型的移多补少的问题,第 3、4 个问题是同一类型的已知部分和、求单一量的问题, 第 5 个问题要用“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来解决教学中发现一部分学生对第 3、4 个问题 的思路不够理解,我们采取按数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