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社会性动机课件.ppt

69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90672898
  • 上传时间:2024-09-1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971.50KB
  • / 6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四章第四章 动机动机 第三节第三节 社会性动机社会性动机•社会性动机社会性动机(social motives)(social motives)又叫习得性动机和又叫习得性动机和心理性动机,是心理性动机,是以社会需要为基础以社会需要为基础的动机,是人的动机,是人类社会行为的内在动力类社会行为的内在动力•劳动、交往、求知、成就、公平、道德劳动、交往、求知、成就、公平、道德…… …… 一、交往动机(一、交往动机(affiliation motive,亲和动机)亲和动机)1、概念、概念•指指个个人人在在社社会会生生活活中中与与他他人人亲亲近近、、交交流流、、往往来来以以获得他人的关心、理解、合作的动机获得他人的关心、理解、合作的动机•交朋友交朋友•追求爱情追求爱情•参加社团活动参加社团活动 2、影响因素、影响因素•个体幼年时期形成的依赖倾向:自我需求制抚养自我需求制抚养的孩子,成年后的交往动机更强的孩子,成年后的交往动机更强•个体所处的情境:在焦虑、恐惧情境下,亲近他在焦虑、恐惧情境下,亲近他人的倾向更强人的倾向更强 沙赫特(沙赫特(Schachter,,1959)的亲和动机实验)的亲和动机实验 •出生顺序:长子长子( (女女) )、独生子女的交往动机更强。

      独生子女的交往动机更强 二、成就动机二、成就动机(achievement motive) 1、定义、定义•指个人在从事某种重要的活动时力求获得成功的指个人在从事某种重要的活动时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内在动力•是决定个体努力程度的动力因素是决定个体努力程度的动力因素 主题统觉测验(主题统觉测验(TAT))这个人是谁?他正在做什么?结果怎么样这个人是谁?他正在做什么?结果怎么样? ? 2、成就动机的形成、成就动机的形成•父母的抚养行为与孩子父母的抚养行为与孩子 的高成就动机有关培的高成就动机有关培 养孩子的高成就动机,养孩子的高成就动机, 关键是在父母的过分干关键是在父母的过分干 预和放任自流之间找到预和放任自流之间找到 一个恰当的平衡点一个恰当的平衡点 3、成就动机的心理结构、成就动机的心理结构 Q Q:考试时或比赛时是否有过兴奋或紧:考试时或比赛时是否有过兴奋或紧张的感受?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张的感受?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阿阿特特金金森森认认为为,,成成就就动动机机由由两两种种方方向向彼此相对的心理因素构成:彼此相对的心理因素构成: 成就动机成就动机追求成功的动机追求成功的动机避免失败的动机避免失败的动机人们追求成功和由成功带来人们追求成功和由成功带来的积极情感的倾向性的积极情感的倾向性人们避免失败和由失败带来人们避免失败和由失败带来的消极情感的倾向性的消极情感的倾向性 ☆☆当追求成功的倾向在力量上大于避免失败当追求成功的倾向在力量上大于避免失败的倾向时,个体就去追求目标;的倾向时,个体就去追求目标;☆☆当避免失败的力量占优势时,个体就会退当避免失败的力量占优势时,个体就会退缩不前;缩不前;☆☆当二者力量相等时,就会当二者力量相等时,就会造成心理冲突,造成心理冲突,使人焦虑和痛苦。

      使人焦虑和痛苦追求成功追求成功 VS VS 避免失败避免失败 • 成就动机的强度(成就动机的强度(TaTa)等于追求成功的动机)等于追求成功的动机 (Ts)(Ts)与避免失败的动机与避免失败的动机(Tf)(Tf)的强度之差的强度之差• 即:即:Ta= Ts – Tf• 动机强度=动机强度=F F(动机水平(动机水平××预期预期××诱因值)诱因值)• Ts = Ms× Ps× Is• Tf = Mf× Pf× IfTa=(( Ms - Mf ))[Ps((1- Ps))] • 当当Ms > Mf,Ps= 0.5,,Ta最大ü对对于于追追求求成成功功的的力力量量高高于于避避免免失失败败的的力力量量的的人人而而言言,,面面临临中中等等难难度度的的任任务务时时,,成成就就动动机机的的力力量量最最强强,,任任务务的的吸吸引引力也最大力也最大• 当当Ms < Mf,Ps= 0.5,,Ta最小ü对对于于避避免免失失败败的的力力量量高高于于追追求求成成功功的的力力量量的的人人而而言言,,面面临临中中等等难难度度的的任任务务时时,,逃逃避避的的力力量量最最强强,,而而非非常常难难或或非非常常容易的任务对他的吸引力最大。

      容易的任务对他的吸引力最大• 当当Ms = Mf,Ps=?,?,Ta=0.ü对对于于追追求求成成功功与与避避免免失失败败两两种种力力量量相相等等的的人人而而言言,,任任务务难度不会改变其犹豫不决的焦虑状态难度不会改变其犹豫不决的焦虑状态Ta=(( Ms - Mf ))[Ps((1- Ps))] 的意义的意义 •根据这两类动机在个体的动机系统中所占根据这两类动机在个体的动机系统中所占的强度,可以将个体分为追求成功者和避的强度,可以将个体分为追求成功者和避免失败者,二者的区别表现在对成就目标免失败者,二者的区别表现在对成就目标的设定上的设定上 小测验•在你面前有在你面前有A、、B、、C、、D、、E五个靶子,放在远近不同的五个靶子,放在远近不同的位置上,你的任务是用一粒豆子击中任何一个自己选定的位置上,你的任务是用一粒豆子击中任何一个自己选定的靶子•靶子靶子A的位置最近,任何一个人都能击中;的位置最近,任何一个人都能击中;B稍远,大部稍远,大部分人能击中;分人能击中;C再远一些,也许一半人能击中;再远一些,也许一半人能击中;D更远,更远,很少人能击中;很少人能击中;E最远,几乎没人能击中。

      最远,几乎没人能击中•作为奖励,如果你击中作为奖励,如果你击中A,你可以得到,你可以得到10美元;击中美元;击中B可可得到得到20美元;击中美元;击中C可得到可得到40美元;击中美元;击中D可得到可得到80美元;美元;击中击中D可得到可得到160美元•你会选择哪一个目标?你会选择哪一个目标? •麦克兰德发现:麦克兰德发现:•力求成功者一般会选择力求成功者一般会选择C C或或D D,不会选择太,不会选择太容易的目标容易的目标A A或或B B ,他们也避免选择那些根,他们也避免选择那些根本没有成功希望的目标本没有成功希望的目标E E •避免失败者往往选择容易达到的目标避免失败者往往选择容易达到的目标A A或或B B,或者选择根本没有成功希望的目标,或者选择根本没有成功希望的目标E E •追求成功者将目标定位于获取成就,成功概率在追求成功者将目标定位于获取成就,成功概率在50%50%的任的任务最能调动其积极性,这种任务对他们来说最具有挑战性务最能调动其积极性,这种任务对他们来说最具有挑战性他们不会选择太容易的目标,因为容易达到的目标不能使他们不会选择太容易的目标,因为容易达到的目标不能使他们获得满足感。

      他们也避免选择那些根本没有成功希望他们获得满足感他们也避免选择那些根本没有成功希望的目标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避免失败者则刚好相反,因为他们将心态定位于如何避免避免失败者则刚好相反,因为他们将心态定位于如何避免失败上,故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而回失败上,故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而回避成功概率为避成功概率为50%50%的任务因为选择非常容易的任务可以的任务因为选择非常容易的任务可以确保成功而避免失败,而选择非常困难的任务即使失败了确保成功而避免失败,而选择非常困难的任务即使失败了也可以归因于任务的难度,得到别人的理解和谅解,从而也可以归因于任务的难度,得到别人的理解和谅解,从而减少失败感在这两种情况下,个体都不需要为失败承担减少失败感在这两种情况下,个体都不需要为失败承担责任 (表现目标)(表现目标) •高成就动机者的特征:高成就动机者的特征:–有有进进取取心心,,也也比比较较实实际际,,敢敢于于冒冒一一定定的的风风险险,,但但又又不不是盲目地进行是盲目地进行“赌博赌博”;;有节制的冒险家;有节制的冒险家;–目目标标明明确确,,有有计计划划性性,,对对之之抱抱有有成成功功的的期期望望;;并并且且会会全力以赴地获取成功;全力以赴地获取成功;–精力充沛,探新求异,具有开拓精神;精力充沛,探新求异,具有开拓精神;–选选择择工工作作伙伙伴伴以以高高能能力力为为条条件件,,而而不不是是以以交交往往的的亲亲疏疏关系为前提。

      关系为前提 •低低成成就就动动机机者者倾倾向向于于选选择择风风险险较较小小、、独独立立决决策少的任务或职业策少的任务或职业 •可见,追求成功的动机比避免失败的动机具有更可见,追求成功的动机比避免失败的动机具有更大的主动性因此我们不应以避免失败为满足,大的主动性因此我们不应以避免失败为满足,而应增加追求成功的动机,以获取成功为快乐,而应增加追求成功的动机,以获取成功为快乐,这样才能真正调动自己的积极性这样才能真正调动自己的积极性•但现实生活中有一种现象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但现实生活中有一种现象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成功恐惧成功恐惧””((fear of successfear of success),),即积极地避即积极地避免成功 下面有下面有6 6个问题,看看你同意哪些,不同意哪些个问题,看看你同意哪些,不同意哪些. .(1)(1)只有我做得比别人都好时我才高兴只有我做得比别人都好时我才高兴2)(2)成就博得尊敬成就博得尊敬3)(3)把我所经手的每件事情都做得漂漂亮亮是最重把我所经手的每件事情都做得漂漂亮亮是最重 要的4)(4)成功付出的代价总是大于成功所获得的奖赏。

      成功付出的代价总是大于成功所获得的奖赏5)(5)我相信,成功者往往是孤独的和忧郁的我相信,成功者往往是孤独的和忧郁的6)(6)我认为现在的社会过于强调我认为现在的社会过于强调““成功成功”” 讨讨 论论n为什么有人会避免成功呢?为什么有人会避免成功呢?n女性产生成功恐惧的人是否更多?为什么女性产生成功恐惧的人是否更多?为什么?? 第三节 社会性动机4、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Q::大家是否有过连续失败的经历?有什么感受大家是否有过连续失败的经历?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反应??有什么反应?•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learned helplessness):):指因一系列失败经验而造成的无能为力的指因一系列失败经验而造成的无能为力的绝望心境绝望心境•鱼缸中的鱼、笼子里的鸟鱼缸中的鱼、笼子里的鸟 塞里格曼(Seligman,1975) •习得性无助产生后有三方面的表现:习得性无助产生后有三方面的表现:①①动机降低动机降低————积极反应的要求降低,消极被动,积极反应的要求降低,消极被动,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对什么都不感兴趣;②②认识出现障碍认识出现障碍————感到自己没用,形成外部事件感到自己没用,形成外部事件无法控制的心理趋势;在进行学习时表现出困难,无法控制的心理趋势;在进行学习时表现出困难,本应学会的东西也难以学会;即使稍稍努力就能本应学会的东西也难以学会;即使稍稍努力就能成功的机会摆在面前也不敢或不想去尝试。

      成功的机会摆在面前也不敢或不想去尝试③③情绪失调情绪失调————最初烦躁,后来变得冷淡、悲观、最初烦躁,后来变得冷淡、悲观、颓废、陷入抑郁状态颓废、陷入抑郁状态 •人类的习得性无助人类的习得性无助–无解字谜无解字谜–老年公寓里的老人老年公寓里的老人Q:举一个生活中:举一个生活中习得性无助的例子?习得性无助的例子? 要战胜习得性无助感,请注意:要战胜习得性无助感,请注意:u首先,不要放弃希望,有希望才能不感到首先,不要放弃希望,有希望才能不感到无助u其次,可以通过训练,战胜无助感和抑郁,其次,可以通过训练,战胜无助感和抑郁,如野外生存训练、拓展训练等如野外生存训练、拓展训练等u第三,学会正确而积极的第三,学会正确而积极的归因归因 •有人遭遇失败会彻底丧失斗志,而有的人有人遭遇失败会彻底丧失斗志,而有的人会越挫越勇,会越挫越勇,whywhy??•对失败的解释方式:对失败的解释方式:–乐观的解释方式乐观的解释方式 VS VS 悲观的解释方式悲观的解释方式 一、本能论一、本能论二、认知论二、认知论三、社会学习论三、社会学习论四、需要层次与自我实现论四、需要层次与自我实现论第四节 动机理论 一、本能论一、本能论•观点:将个体行为的动力归结为本能,即生来观点:将个体行为的动力归结为本能,即生来就有的倾向。

      就有的倾向•代表人物:代表人物:Ø麦独孤麦独孤: 特殊本能和普通本能特殊本能和普通本能Ø弗洛伊德:生本能(性本能、自我本能)、死本能弗洛伊德:生本能(性本能、自我本能)、死本能Ø洛伦兹的习性学:本能是某种动物所特有的天生的洛伦兹的习性学:本能是某种动物所特有的天生的固定动作模式固定动作模式 二、认知论二、认知论1、认知失调论、认知失调论–当个体对同一事物产生两种(或多种)彼此当个体对同一事物产生两种(或多种)彼此矛盾的认知时,就会产生认知失调矛盾的认知时,就会产生认知失调–个体有一种寻求平衡的倾向,即认知失调会个体有一种寻求平衡的倾向,即认知失调会导致紧张和不适,这种力量驱使个体去恢复导致紧张和不适,这种力量驱使个体去恢复平衡 •认知失调状态认知失调状态–“吸烟危及我的健康吸烟危及我的健康”和和“我吸烟我吸烟”矛盾矛盾•改变途径改变途径–改变或否定其一:改变或否定其一: “我不再吸烟我不再吸烟”或或“如果如果停止吸烟将使我超重停止吸烟将使我超重”–降低重要性降低重要性/强度:强度:“吸烟对我的健康可能有吸烟对我的健康可能有一些影响一些影响”或或“要少抽点烟要少抽点烟”–增加新认知或理由:增加新认知或理由:“抽烟可提高工作效率抽烟可提高工作效率”或或“世界上抽烟而长寿者不乏其例世界上抽烟而长寿者不乏其例”认知失调论示例认知失调论示例 实验:强制顺从的认知性后果实验:强制顺从的认知性后果实实验验程程序序结果:只获得结果:只获得1美元者认为工作有趣。

      美元者认为工作有趣让大学生做让大学生做一小时枯一小时枯燥乏味的燥乏味的绕线工作绕线工作阶段阶段1 要求告诉要求告诉下下 一个一个“被被试试” 工作很有工作很有趣 报酬为报酬为1或或20美元美元阶段阶段2问卷调查被试问卷调查被试对这项工作的对这项工作的态度:喜欢-态度:喜欢-不喜欢;愿意不喜欢;愿意-不愿意再参加-不愿意再参加阶段阶段3 生活中的认知失调生活中的认知失调•我选择,我喜欢我选择,我喜欢•既来之,则安之既来之,则安之 2、归因论、归因论•归归因因( (attribution) ) ::对对自自己己或或他他人人的的行行为为原原因给予解释的心理过程因给予解释的心理过程•主要代表人物:海德、罗特、韦纳主要代表人物:海德、罗特、韦纳 海德的归因理论海德的归因理论•海德海德认为行为的归因有两种:认为行为的归因有两种:◇ 情境归因情境归因/ /外向归因:外向归因:如他人影响、奖励、运气、工作难易等,个人对其行为结果可不必负责任;◇ 个人归因个人归因/ /内向归因:内向归因:如动机、情绪、态度、能力、努力程度等,个人对其行为结果应当负责。

      •自利归因偏差:自利归因偏差:人们常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为内部因素,把别人的成功归因为外部因素;而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为外部因素,把别人的失败归因为内部因素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罗特根据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罗特根据“控制点控制点” 将人分为两种类型:将人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一是“内控型内控型”的人:的人:即认为自己可以控制周围环境,不论成败,都是由个人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造成;•二是二是“外控型外控型”的人:的人:即感到自己无法控制周围环境,不论成败,都归因于他人的压力以及运气等外部因素 韦纳韦纳(B. Weiner)的归因理论模的归因理论模式式•三个维度:三个维度: ◎ ◎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 ◎ ◎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 ◎ ◎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归因•六个因素:六个因素: 能力高低、努力程度、能力高低、努力程度、 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 身心状态、外界环境身心状态、外界环境 个体对自身行为结果的归因6因素•能力:能力:根据自己评估,个人应付此项工作有无足够的能力•努力:努力:个人反省此次工作是否尽了最大的努力。

      •工作难度:工作难度:凭个人经验,对此次工作感到困难还是容易•运气:运气:个人自认此次工作成败是否与运气好坏有关•身心状况:身心状况:凭个人感觉工作当时的心情及身体健康状况•别人反应别人反应/外界环境:外界环境:在工作当时及以后别人对自己工作表现的态度•三维度与六因素相互结合进行系统地考察行为归因三维度与六因素相互结合进行系统地考察行为归因 韦纳三维度六因素归因模式 维度 关系因素 稳定性 内外在性 可控制性 稳 定不稳定 内在 外在 可控不可控能力高低努力程度 任务难度 运气好坏 身心状态 外界环境 积极和消极归因模式积极和消极归因模式积极的归因模式积极的归因模式:成功成功→→能力高能力高→→自豪、自尊自豪、自尊/ /增强对成功的期望增强对成功的期望→→愿意从愿意从事有成就的任务事有成就的任务失败失败→→缺乏努力缺乏努力→→内疚内疚/ /相对的对成功的高期望相对的对成功的高期望→→愿意并愿意并坚持从事有成就的任务坚持从事有成就的任务消积的归因模式消积的归因模式:成功成功→→运气运气→→不在乎不在乎/ /很少增强对成功的期望很少增强对成功的期望→→缺乏从事缺乏从事有成就任务的愿望。

      有成就任务的愿望失败失败→→缺乏能力缺乏能力→→羞愧、无能感、沮丧羞愧、无能感、沮丧/ /降低对成功的期降低对成功的期望望→→避免或缺乏对有成就任务的坚持性避免或缺乏对有成就任务的坚持性 归因理论的实际应用归因理论的实际应用•了解心理与行为的因果关系了解心理与行为的因果关系•根据行为者当前的归因倾向预测他以后的动机根据行为者当前的归因倾向预测他以后的动机•通过归因训练,让学生学会正确而积极的归因,通过归因训练,让学生学会正确而积极的归因,克服习得性无助克服习得性无助Q:如何帮助后进生转变?:如何帮助后进生转变? 三、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三、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 ::个体对自己是否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吸烟者说,吸烟者说,“我想戒烟,可是我戒不掉我想戒烟,可是我戒不掉减肥者说,减肥者说,“我老是管不住自己的嘴我老是管不住自己的嘴•自我效能感强则动机强:自我效能感强则动机强:“艺高人胆大艺高人胆大” •自我效能的来源:自我效能的来源:–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经验:替代经验:“如果他能,我也能如果他能,我也能”–言语劝说:言语劝说:“你能行你能行”–生理和情绪状态生理和情绪状态 古代民谣古代民谣忙碌为充肚子饥,刚得饭饱又思衣。

      忙碌为充肚子饥,刚得饭饱又思衣恰得衣食两分足,家中缺少美貌妻恰得衣食两分足,家中缺少美貌妻家娶三妻和两妾,出门走路少马骑家娶三妻和两妾,出门走路少马骑骡马成群任驱使,身无官职被人欺骡马成群任驱使,身无官职被人欺七品六品官太小,四品三品官亦低七品六品官太小,四品三品官亦低朝中一品当宰相,又想面南坐皇帝朝中一品当宰相,又想面南坐皇帝 《不知足》《不知足》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买得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买得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 槽头拴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槽头拴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 县丞主薄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县丞主薄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四、需要层次与自我实现论四、需要层次与自我实现论•代表人物:马斯洛代表人物:马斯洛•人的基本需要(五种人的基本需要(五种/七种)七种):1)生理需要)生理需要 5)求知的需要)求知的需要2)安全需要)安全需要 6)审美的需要)审美的需要3)归属与爱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 7)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生理需要生理需要 进食、饮水、运动、进食、饮水、运动、休息、睡眠、觉醒、休息、睡眠、觉醒、排泄和性等。

      排泄和性等 安全需要安全需要 生命、财产、职业和心理安全生命、财产、职业和心理安全 爱与归属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 归属、关怀、归属、关怀、归属、关怀、归属、关怀、温暖、友谊、温暖、友谊、温暖、友谊、温暖、友谊、爱情、奉献等爱情、奉献等爱情、奉献等爱情、奉献等 尊重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被被人人尊尊重重、、赏赏识识、、认认可可,,有有声声誉誉、、成成就就、、有影响等有影响等 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自我自我实现实现尊重需要尊重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安安 全全 需需 要要生生 理理 需需 要要人的基本需要具人的基本需要具有层次性有层次性 低低高高 • 需要的层次性是以力量的强弱和出现的先后为需要的层次性是以力量的强弱和出现的先后为根据的–越是低层次的需要,力量越强,越力求优先得到满越是低层次的需要,力量越强,越力求优先得到满足只有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只有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一定程度一定程度的的满足之后,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需要层次颠倒的现象需要层次颠倒的现象–越是高级需要,越能体现人的特征和人的价值。

      越是高级需要,越能体现人的特征和人的价值• 马斯洛估计一般的美国人中,马斯洛估计一般的美国人中,85%生理需要、%生理需要、70%安全需要、%安全需要、50%归属和爱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40%自尊%自尊需要和需要和10%的自我实现需要得到了满足%的自我实现需要得到了满足 为了不断地获得新的为了不断地获得新的满足,使自己的潜能满足,使自己的潜能得到更多的发挥得到更多的发挥由缺乏所引由缺乏所引起,如果得起,如果得到满足,紧到满足,紧张就减弱张就减弱 •自我实现(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自我实现乃是一种人类的本性,任何生命生来自我实现乃是一种人类的本性,任何生命生来就具有实现其潜能的倾向就具有实现其潜能的倾向–个体使自己身心各方面的潜能获得充分发展的个体使自己身心各方面的潜能获得充分发展的过程和结果过程和结果–自我实现者经历着心灵满足的最高境界自我实现者经历着心灵满足的最高境界——高高峰体验:峰体验:一种心灵上的满足感和完美感,充满一种心灵上的满足感和完美感,充满着敬畏、迷狂和极度的幸福之感,自我与世界着敬畏、迷狂和极度的幸福之感,自我与世界融为一体,不再有时空限制和矛盾冲突。

      融为一体,不再有时空限制和矛盾冲突 Maslow指出,通往高峰体指出,通往高峰体验的道路有千万条,高峰体的道路有千万条,高峰体验完全是自然完全是自然产生的高峰体生的高峰体验“可以来自可以来自爱情、和异性情、和异性结合,合,来自来自审美感受(特美感受(特别是是对音音乐),来自),来自创造冲造冲动和和创造激造激情(情(伟大的灵感),来自意大的灵感),来自意义重大的重大的顿悟与悟与发现,来自女,来自女性的自然分娩和性的自然分娩和对孩子的慈孩子的慈爱,来自与大自然的交融(在,来自与大自然的交融(在森林里、在海森林里、在海滩上、在群山中等等),来自某种体育运上、在群山中等等),来自某种体育运动(如潜水),来自翩翩起舞(如潜水),来自翩翩起舞时……”((Maslow,,1987,,p.368)例如,当我)例如,当我们面面对夕阳西下,彩霞夕阳西下,彩霞满天的景色天的景色时,,就会就会领略到一种崇高感,略到一种崇高感,获得一种宇宙人生的高峰体得一种宇宙人生的高峰体验;;甚至,在春雨中,在晨露浸甚至,在春雨中,在晨露浸润的草地上,在看的草地上,在看见阳光下孩阳光下孩子子们自由自在的自由自在的欢笑笑时获得的那种欣喜的生命的体得的那种欣喜的生命的体验,也,也是一种高峰体是一种高峰体验。

      测一测:自我实现测一测:自我实现对下面的陈述,按以下标准选择与你最符合的分数对下面的陈述,按以下标准选择与你最符合的分数1=1=不同意,不同意,2=2=比较不同意,比较不同意,3=3=比较同意,比较同意,4=4=同意同意1、我不为自己的情绪特征感到丢脸、我不为自己的情绪特征感到丢脸2、我觉得我必须做别人期望我做的事情、我觉得我必须做别人期望我做的事情3、我相信人的本质是善良的、可信赖的、我相信人的本质是善良的、可信赖的4、我觉得可以对所爱的人发脾气、我觉得可以对所爱的人发脾气5、别人应该赞赏我做的事情、别人应该赞赏我做的事情6、我不能接受自己的弱点、我不能接受自己的弱点7、我能够赞许喜欢他人、我能够赞许喜欢他人8、我害怕失败、我害怕失败9、我不愿意分析那复杂问题并把它们简化、我不愿意分析那复杂问题并把它们简化10、做一个你想做的人比作一个随大流的人更好、做一个你想做的人比作一个随大流的人更好11、在生活中,我没有明确的并要为之奋斗的目标、在生活中,我没有明确的并要为之奋斗的目标12、我由着性子表达自己的情绪,不管后果会怎样、我由着性子表达自己的情绪,不管后果会怎样13、我没有帮助别人的责任、我没有帮助别人的责任14、我总是害怕自己不够完美、我总是害怕自己不够完美15、我被别人爱是因为我对别人付出了爱、我被别人爱是因为我对别人付出了爱 •计分时,将下列题目反向计分计分时,将下列题目反向计分((1=41=4,,2=32=3,,3=23=2,,4=14=1)) 2 2,,5 5,,6 6,,8 8,,1111,,1313,,1414•然后把然后把1515题的得分相加题的得分相加•可以把你的得分与下列大学生的常模相比较可以把你的得分与下列大学生的常模相比较平均数标准差男生45.024.95女生46.74.79 •马斯洛研究了他所能接触到的一些杰出人马斯洛研究了他所能接触到的一些杰出人物,包括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和优秀的大学物,包括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和优秀的大学生。

      同时他还研究了一些历史人物,包括生同时他还研究了一些历史人物,包括斯宾诺莎、歌德、林肯、爱因斯坦等人斯宾诺莎、歌德、林肯、爱因斯坦等人通过这些研究,马斯洛归纳出自我实现的通过这些研究,马斯洛归纳出自我实现的人所具备的如下人所具备的如下1616种人格特征种人格特征 : 1.1.客观地认识现实自我实现的人能客观地看待周客观地认识现实自我实现的人能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而不是把世界看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围的人和事,而不是把世界看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他们对事实、对真伪具有很强的洞察力他们对事实、对真伪具有很强的洞察力2.2.全面接纳自己、他人及周围的世界自我实现的全面接纳自己、他人及周围的世界自我实现的人能接受自己的天性,宽恕他人的缺点,但对阻人能接受自己的天性,宽恕他人的缺点,但对阻碍人格成长的缺点很敏感,并力图克服它们,如碍人格成长的缺点很敏感,并力图克服它们,如懒惰、思想贫乏、嫉妒和偏见等懒惰、思想贫乏、嫉妒和偏见等3.3.自然地表达思想感情,而不是矫揉造作自然地表达思想感情,而不是矫揉造作4.4.专注并热爱工作,有责任感和献身精神,很少考专注并热爱工作,有责任感和献身精神,很少考虑金钱、名望和权势等个人利害得失。

      虑金钱、名望和权势等个人利害得失 5.5.有独处和独立的需要自我实现的人不回避与人有独处和独立的需要自我实现的人不回避与人接触,但不依附于任何人他们不害怕孤独,有接触,但不依附于任何人他们不害怕孤独,有时会主动寻求独处,而不是一味地粘连于他人时会主动寻求独处,而不是一味地粘连于他人6.6.自主地活动较低层次需要自主地活动较低层次需要( (生理、安全、归属与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爱、尊重) )的满足主要依赖于外部条件,自我实现的满足主要依赖于外部条件,自我实现者依靠的则是自己内在的潜能,受自我实现的需者依靠的则是自己内在的潜能,受自我实现的需要所驱动,因此他们能超越环境和传统的限制,要所驱动,因此他们能超越环境和传统的限制,自主地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自主地去实现自己的目标7.7.永不衰退的鉴赏力对平凡的事物不觉厌烦,对永不衰退的鉴赏力对平凡的事物不觉厌烦,对日常生活永感新鲜日常生活永感新鲜8.8.经历过高峰体验并受到震撼,感受到这种体验对经历过高峰体验并受到震撼,感受到这种体验对于自己人生具有重要意义于自己人生具有重要意义 9.9.爱人类并认同自己为全人类的一员爱人类并认同自己为全人类的一员。

      10.10.与为数不多的人有深厚而亲密的关系与为数不多的人有深厚而亲密的关系11.11.民主的态度和作风民主的态度和作风12.12.明确地分辩善恶,区别手段和目的,在不同的情明确地分辩善恶,区别手段和目的,在不同的情境下一贯地坚持自己的道德标准境下一贯地坚持自己的道德标准13.13.富于哲理的善意的幽默感富于哲理的善意的幽默感14.14.富于创造性富于创造性15.15.抵制适应现存文化在重大问题上不随波逐流、抵制适应现存文化在重大问题上不随波逐流、墨守陈规,但并不故意违反社会准则以表示独立墨守陈规,但并不故意违反社会准则以表示独立自主16.16.能弥和各种分裂和对立从而达到整合协调的状态能弥和各种分裂和对立从而达到整合协调的状态 •但自我实现的人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他们但自我实现的人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他们有时也可能愚蠢、固执、蛮横、自负,也有时也可能愚蠢、固执、蛮横、自负,也有内疚、焦虑、烦恼和冲突,只是相比较有内疚、焦虑、烦恼和冲突,只是相比较而言,自我实现的人比大多数人更接近完而言,自我实现的人比大多数人更接近完善罢了 •怎么做才能走向自我实现呢?马斯洛指出怎么做才能走向自我实现呢?马斯洛指出了通向自我实现的八条途径:了通向自我实现的八条途径:1.1.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体验生活。

      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体验生活2.2.面临选择时,总是做出朝向成长的选择,而不是面临选择时,总是做出朝向成长的选择,而不是做出趋向倒退的选择做出趋向倒退的选择3.3.倾听自己内心的呼唤,让自己的天性自发地显现倾听自己内心的呼唤,让自己的天性自发地显现出来,而不是做权威或传统的传声筒出来,而不是做权威或传统的传声筒4.4.不隐瞒自己的观点诚实地说出来意味着承担责不隐瞒自己的观点诚实地说出来意味着承担责任,每一次承担责任就是一次自我实现任,每一次承担责任就是一次自我实现 5.5.敢于面对真实的自己,敢于与众不同敢于面对真实的自己,敢于与众不同6.6.用一流的标准要求自己,并通过勤奋的努力去达用一流的标准要求自己,并通过勤奋的努力去达到这一标准自我实现不只是一种结局状态,而到这一标准自我实现不只是一种结局状态,而且是一个过程且是一个过程7.7.创造条件去经历高峰体验创造条件去经历高峰体验8.8.善于识别并有勇气放弃自己的防卫心理,揭去压善于识别并有勇气放弃自己的防卫心理,揭去压抑和遮蔽生命的层层屏障,但不是否认任何神圣抑和遮蔽生命的层层屏障,但不是否认任何神圣的价值,而是能从生命本身的存在中发现神圣、的价值,而是能从生命本身的存在中发现神圣、永恒、象征和诗意。

      永恒、象征和诗意 思考•请根据所学的有关动机的知识和理论,谈谈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