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核素显像方法及检查前准备(一)心血管系统.doc
4页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 心血管系统1.心肌灌注显像:心肌灌注显像是正常心肌细胞具有摄取某些阳离子放射性核素的功能而显影,局部缺血或坏死心肌的摄取能力减低或丧失而表现为放射性减低区或“冷区” ,心肌摄取该药物的量与心肌血流灌注量呈正相关正常心肌在运动时冠状动脉扩张,其血流量增加 3~5 倍,某些心肌缺血患者在静息状态下,由于冠状动脉的储备功能和侧支循环形成,心肌灌注显像可无异常表现,但运动或药物负荷时,狭窄的冠状动脉不能增加血流量,致使该供血区表现为放射性减低区,故又称为心肌阴性显像或“冷区”显像1)201T1 心肌灌注显像:1)运动负荷显像:201Tl 心肌灌注显像通常先进行运动负荷显像(早期显像),然后进行再分布显像( 延迟显像) 试验方法:病人运动前先记录心率、血压及心电图,并在上臂建立好静脉通道然后进行运动试验,按运动量方案逐级增加运动量,直至达到其年龄预计的次极量运动量的最大心率,相当于 195减去病人年龄在运动中监测心率、血压及心电图,达到要求时通过静脉注入 201Tl74~ 111MBq(2~3mCi),并继续运动 1 分钟,5~10 分钟后开始进行多体位心肌平面显像或断层显像,获得负荷影像;然后嘱受检者休息,至注射后 3~5 小时在静息状态下重复显像,获得延迟影像又称静息影像。
2)静息显像:病人在检查前 3 小时禁食以减低腹腔脏器的血流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 201Tl74~ 111MBq(2~3mCi),立即推注 10~20ml 生理盐水,以冲洗粘附在血管壁上的 201Tl,注射后5~10 分钟和 3~5 小时分别开始进行多体位心肌平面显像或断层显像3)再注射显像:对于缺血或严重缺血但仍存活的心肌,如果3~4 小时的延迟显像中无再分布,有两种可能性:①心肌严重缺血,但心肌细胞仍存活;②心肌细胞已坏死为了鉴别上述情况,可由静脉再注射 201Tl37MBq(1.0mCi),15~30 分钟后再进行多体位心肌平面显像或断层显像,此时,如原缺损区无放射性充填,说明心肌细胞确已坏死,如无再填充,表明心肌存活2)99mTc-MIBI 心肌灌注显像:一般采用隔日法,病人先做运动负荷试验显像,在负荷试验显像后 1~2 天再进行静息显像负荷试验方法同前,空腹静脉注射 99mTc-MIBI555~740MBq(15~20mCi),30 分钟后进食脂肪餐(250ml 牛奶和 1 个油煎鸡蛋),注药后 1.5 小时进行心肌平面或断层显像1)显像方法及采集条件: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双上臂抱头并固定,探头贴近胸壁,视野包括全心脏。
探头从右前斜 45°至左后斜 45°旋转 180°,每 6°采集 1 帧,30 秒/帧,共采集 30 帧矩阵 64×64,Zoom1.5,探头配低能通用型或高分辨准直器能峰和能窗根据选用的核素而定2)病人准备:检查前病人应停服 β 受体阻滞剂( 心得安)和钙拮抗剂(如异搏定) 等药物两天,并向病人及家属交代试验方法检查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 3 小时3)适应证: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有胸痛或心律不齐的病人临床未能明确诊断者;无胸痛等临床表现而心电图检查为阳性者;虽做了冠状动脉造影的病人,为了解心肌有无缺血和缺血范围,以便为进一步的治疗措施提供依据;冠心病内科或外科治疗的疗效观察和评价;心肌梗死的预后评价和疗效观察; 心肌病的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室壁瘤的辅助诊断2.心肌梗死灶显像:急性坏死的心肌细胞内迅速有钙盐沉积,形成羟基磷灰石结晶,它对磷酸化合物有吸附作用静脉注射99mTc-PYP 后被吸附在羟基磷灰石结晶上,使急性心肌梗死灶内的放射性浓聚较正常心肌高,因此使心肌梗死灶得以显影一般在梗死后 12 小时开始显影,48~72 小时病灶显影最清晰,1 周后放射性逐渐减低,2 周后转阴。
1)显像方法:静脉注射 99mTc-PYP555~740MBq(15~20mCi)后 1.5~2 小时进行显像患者无需做任何准备2)适应证:心电图不能确定的急性心肌梗死; 冠脉搭桥术后心肌梗死;右心室心肌梗死;老年人无痛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检查难以确诊者;穿壁性心肌梗死;陈旧性心肌梗死基础上再发生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评估3.门电路心血池显像:采用门控血池断层的方法进行核素心室造影可以更准确的显示各个断面的心房、心室显像图,从而对各房室的形态大小及心室壁的节段运动情况进行更准确的评价同时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 PYP2 支,30 分钟后“弹丸”式静脉注射 99mTc0-洗脱液 925MBq(25mCi)以心电图 R 波作为触发讯号,每个心动周期分为 10 帧2)适应证:观察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态、大小与功能状态; 观察左右心室在负荷试验下的心功能变化;评价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状态,病变累及的范围及程度,预后的判断及药物或手术治疗的疗效评价;心肌梗死患者静息与负荷心功能的测定,对预后判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价值;心室室壁瘤的定位及大小的评估,对真假室壁瘤的鉴别诊断;监测心血管病人药物及介入性治疗前后心功能的改变; 恶性肿瘤病人某些抗肿瘤药物对心脏的毒性反应的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