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实施情况调研.doc
11页新乡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对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情况的调硏报告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以来,在引导城镇发展、破解土地约束发展难题,实现产业和城镇互融,落实“两保一高”,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 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根据省厅的统一安排,现将具体调研 的成果汇报如下: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我市指标分配及中心城区用地规模的确定方法1 •耕地和基本农田指标的分配 在本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我市按照省政府《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以2005 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统计台帐及二调的初步成果为基础,结合各 县(市、区)耕地后备资源潜力,耕地数量、质量与生态环境建 设、中低产田改造规划、开发整理规划相衔接,参照我市经济发 展布局,产业集聚区分布、基本农田预调整等情况,采取综合平 衡的方法,对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逐一加以确定(详见表1 )b新乡市各县(市、区)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分解表表1 单位:公顷县(市、区)2005年耕地面积耕地保有量指标基本农田面积指标2010 年2020 年红旗区835038003800723卫滨区297022302230665牧野区4880370037001895凤泉区6060570057003930新乡县26640269872698721227获嘉县33110333503335028160原阳县76700776587765866646延津县54540555905559048230封丘县70970734407344066507长垣县68515686206862059262辉县市60170614306143054185卫辉市41295419954199536370新乡市4542004545004545003878002 •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分配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分配是按照国家和省下达指标分解办 法,选取上轮规划期末总人口、规划期末GDP、1997 - 2005 年新增建设用地规模、2005年人均耕地面积、单位投资用地情 况,分别赋予30%、15%. 20%和15%的权重,进行综合加权 求和,计算各县市所占份额及具体用地量,同时参考历年来各县 (市、区)经济发展状况和用地审批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最终确 定各县(市、区)建设用地量(详见表2 )o3•农村居民点和园地.林地指标的分配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按各县(市、区)新增城乡建设用地规 模,新增城镇工矿建设用地规模和居民点现状面积确定;园地、 林地根据其后备资源分布情况和新乡市林业规划和农业结构调 整布局统筹确定。
规划期间新乡市各县(市、区)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指标表表2 单位:公顷县(市、区)2005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2010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小计其中城镇工矿规模小计其中城镇工矿规模小计其中城镇工矿规模市辖区134231063615623129561973017453新乡县631524446335272462853524获嘉县685124436911262369013313原阳县155214050156714330156845463延津县100391984100792184100692864封丘县155552279156052459155853139长垣县160053443160453743159654543辉县市139345269140145549139646269卫辉市926739729327415293274852机动指标300300新乡市1069093652010960940720113809517204 •新乡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的确定 新乡市中心城区本次确定的发展规模为140平方公里,包括现状城市用地面积87.1平方公里,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52.9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规模的确定主要基于以下分析:⑴根据历年新增建设用地确定用地规模1996年末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为57平方公里,2005年 末发展到87.1平方公里,九年间新增30.1平方公里,年均增加 3.34平方公里按此发展速度 到2010年建设用地规模达103.8 平方公里,2020年建设用地规模为137.2平方公里⑵根据人均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确定用地规模根据人均建设用地水平,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 地标准》中规定,采用三级标准,即人均90-105平方米,根 据人口预测到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达到115.8万人,2020年 人口达到155.6万人;确定2010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在 99-115平方公里,2020年建设用地在139-162平方公里⑶新乡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规模2010年城市建设用地总规模106平方公里2020年城市建 设用地总规模147平方公里综合以上三种预测方法,结合国家将实行从严的土地控制政 策,确定中心城区至2010年用地规模控制在"0平方公里,人 均用地95平方米;至2020年用地规模控制在140平方公里, 人均用地90平方米新乡市中心城区人口与建设用地规模预测表3年期规模(平方公里)人口(万人)人均用地(平方米)200587.187.11002010110115.8952020140155.690二.规划修编前后主要指标的变化情况根据各县(区)规划修编前后主要指标的变化情况来看(表4),各项主要指标逐年增长的幅度较大。
分析主要原因,一是经 济复苏发展势头强劲;二是新一轮规划的实施,解决了上轮土地 利用总体与城市规划不符的尴尬局面,许多等待多年的项目上马 条件成熟,相继开工;三是新乡作为中原城市群新乡都市区重要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进入跨跃式发展的机遇期,许多好项目、大 项目相继落户新乡,因此对建设用地需求旺盛年份新增建设用地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二、三产业增加值城镇新增人口规模2006 年564.9261633.42425.15537.6811.162007 年719.3758777.90581.93662.0011.182008 年291.5826949.49767.42818.7211.312009 年305.85451054.571018.30922.7711.232010 年689.72941181.451085.441024.3022.15新乡市2006-2010年主要规划指标变化悄况表4单位:公顷、亿元.万人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衔接情况新乡市中心城区和各县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 规划确定的规模(表5 )来看,我市所有中心城区的城市规划规 模比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规模要大。
主要有以下原因:(1 )侧重点不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范围是相应的行政 级别辖区,以辖区内的全部土地资源为对象,从整体上把握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开发、整治和保护,规划是全域的、空间闭合 的;城市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依据城乡经 济社会发展水平,统筹城乡发展需要而确定,它们的侧重点不同2)弹性空间不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自上而下的指标 约束,刚性较强,出发点是确保国家确定的建设用地总规模和耕 地保有量指标不突破;城市规划没有指标控制,其发展思路和规 模建立在对城市社会、经济、历史、产业政策、人文背景等多种 因素综合分析之上,对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很少考虑,弹性较大, 各级政府都热衷于把城市做大做强3 )人口统计口径不同建设部文件([1998J161号)规定,城市人口包括居住在建成区内非农业户籍人口、农业人口和 半年以上的暂住人口 ;而国家土地管理文件[1997] 140号文规定 城镇人口应为城市和建制镇城区范围内人口的总和,不包括暂住 人口,虽然后来也要求将暂住一年以上人口一并考虑,但常做打 折处理根据人口规模计算的城市规模因此不一致为了保证两个规划的无缝对接,我们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编制时预留了有条件建设区,增加了土地规划的弹性空间,但如 何使用的有关政策不明,如何实施还有一定的困难,急需相关具 体政策的出台。
新乡市各县土地规划和城市规划确定规模情况序号县(市)土地规划确定规模城市规划确定规模备注1新乡县134116002获嘉县190221003原阳县155126004延津县165722205封丘县207227156长垣县396051307辉县市292230288卫辉市234325529中心城区1400014700合计3174836645四.中原经济区建设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影响根据市中心城区和各县(区)2006 - 2010年5年间用地报 批情况(表6)来看,市、县中心城区新增建设用地速度较快, 我市除少数几个县中心城区尚可满足外,大多县规划建设用地指标都很紧张,尤其是长垣县和辉县市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地位,势必给今后10年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料,建设用地保障方面,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新乡市规划实施以来各县中心城区规横变化情况表6 单位:公顷序号县规划确定的新増建设用地规模已批准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已批新规模和规划新增规模的%备注1新乡县50381.337216.仃2获嘉县569140.11924.633原阳县501101.571620.274延津县538130.254324.215封丘县480125.470726.146长垣县829321.825138.827辉县市354220.509362.298卫辉市47569.678214.679中心城区52901380.70326.10合计95392571.468426.96五.土地规划和二调数据的差异本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是以二调的初步成果为基础编制的,因此土地规划的用地规模和布局与二调成果大体一致。
但 由于当时用的是二调初步成果,随后二调进行了 2009年12月 31日和2010年12月3日两个时点变更和修改完善而市、县、乡三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已批准或上报待批,因此出现了不同程 度的差异,如二调增添的建设用地、纠正的行政边界错误、漏掉 地块的填补、林地耕地的互变、建设用地和耕地的互变等类似更正的问题,土地规划还没纠正建议在二调成果公示后,对土地 利用总体规划进行一。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