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秋声赋教学设计.pdf

9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3784146
  • 上传时间:2018-09-0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8.05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秋声赋》教学设计( 2010 年 5 月 20 日)【教学目标】1.了解“赋”的文体知识;2.感悟并理解欧阳修在本文中所抒发的情感;3.学习本文拟声摹形的基本技巧;4.学习掌握解读“赋”的基本技巧教学重点】1.感悟并理解欧阳修在本文中所抒发的情感;2.学习本文拟声摹形的基本技巧;【教学难点】1.学习掌握解读“赋”的基本技巧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5 分钟)学生回顾 《赤壁赋》 的内容导入——作者借先后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的见闻,借以抒发自己被贬谪后内心的苦闷和对宇宙、人生的感悟借此引出: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刘勰《文心雕龙·诠赋》根据刘勰的理解,善于铺陈是赋的特点,“体物”与“写志”是赋的功能他为我们解读“赋”这种文体指明了方向:要抓住“体物”“写志”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欧阳修的《秋声赋》,去感受欧阳修耳中的秋风,领略欧阳修眼中的秋天,去聆听欧阳修心中的秋意二.学生初读文本,解决疑难字词,谈谈初读感受下面请大家自读文本,字词上的疑难和心得感悟请随手写在书本上,准备交流学生交流,师生合作解疑三.再读文本,结合赋的特征解读文本内容1. 再读文本,划出文中“体物”的句子2 现在我们按照刘勰的指点来研习文本。

      首先,我们看看文章是如何“体物” 的所谓“体物”就是要描绘事物的形象请同学们跳读文本,找出相关体物的句子明确:文中主共有两处“体物”,分别是:①——绘秋声:突然猛烈多变②——描秋状:惨淡萧条寂寥可能会有学生指出“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这一点也可包含在第一点中2.请大家根据注释,翻译两处体物得句子,并说说分别体现了对象怎样的特点,怎样体现的翻译参考:①起初,那声音如雨淅淅沥沥,还夹杂着萧萧飒飒的声音;忽而又如万水奔腾,汹涌澎湃,像是江河夜间波涛涌起,风雨骤然而至;(那声音)碰到物体便枞枞铮铮,犹如金属相击一般再听,又像奔赴战场的军队正衔枚疾进,听不到到任何号令,只有人马行进的声音分析: 结合课后练习2,用形象化的比喻,借有形绘无形,生动鲜明地写出了作者听觉中的秋声的个性特点——突然猛烈多变,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②秋天所表现出来的一起容貌是:它的色调凄凄惨淡,烟霭浓重,云气密集; 它的形貌爽朗清新, 天空高远, 日色晶明; 它的气候清冷萧瑟,悲风凛冽, 刺人肌骨; 它的意境冷落苍凉,川流寂静,山林空旷分析:从秋之色、 容、气、意四个方面把秋天的到来之后万物所呈现的风貌描绘得具体可感,其容貌黯然 似乎呈现眼前,其栗冽之气 似乎穿透衣服直刺肌肤,其萧条 之意似已围裹全身。

      写秋状为一方面为写秋声做铺垫,使写秋声的笔触不至于太突兀;二是烘托,使“秋之声”更为形象而有声势,通过写秋天的悲凉,来表现秋声 凄切愤发 , 是烘托的写法 古人云:“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3. 请大家齐诵第二段余下的文字,思考:这些文字在表达方式上属于什么?中心话题又是什么?明确:对,属于议论话题是秋声插入:诗经——大赋——骈赋——律赋——文赋受古文运动的影响,唐宋文赋往往融写景、抒情、叙事、论论于一体,用相当整饬的古文语言写作铿锵和谐的韵文3 “一片之文 , 押几个韵尔 《古赋辨体》 )4.本段文字从内容上可以分为哪两个层次?从哪些方面突出了秋风的特征?明确:第一层次:“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析秋心:萧条肃杀刚烈主观感受——凄切、呼号愤然对草木的催败肃杀而刚烈阴阳、日历、五行的对应第二层次:“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感秋律:物过盛而当杀感慨万物均不可逃脱的自然规律,悲伤之情溢于言表,融入人生感悟以上是本文的体物与议论,接下来我们看看“写志”所谓“写志”一般认为就是抒发情感4. 请大家齐诵第三段,思考:作者借秋风抒发怎样的情感?明确: ——叹忧劳:世事艰难人生易老——抒真情:与世无争自我解脱欧阳修为人刚正,敢于直言,但他的一生历尽艰辛,宦海升沉20 多年, 29 岁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主张被贬夷陵;39 岁再度因参与“庆历新政”被贬滁州;48 岁那一年,又被宦官诬陷,几乎出知同州他本来体弱多病,40 岁就白发萧疏了虽然自至和元年开始结束贬谪外放的生活,重新获得朝廷重用,官职也一路升迁,但长年的政治斗争使他感到心力交瘁,所以在这篇53 岁时写成的《秋声赋》流露出了这种希望与世无争,修身养性的思想,当然这只是历经沧桑后的顿悟和淡薄而已,实际上融人了作者对宦海沉浮、人生苦短深沉的感慨4 5.文中两次写“ 童子 ” 、文末写 “ 虫声 ” 有何妙处?明确:—— 叙秋事:人不解情虫助兴童子少不更事不解风情—— 欧阳子历经沧桑感慨良多(衬托)秋虫唧唧声悲壮—— 人逢秋声悲寂寥(衬托)四.听读文本,体会文章思想内涵五、板书设计叙秋事:人不解情虫助兴绘秋声:突然猛烈多变描秋状:惨淡萧条寂寥析秋心:萧条肃杀刚烈感秋律:物过盛而当杀叹忧劳:世事艰难人生易老抒真情:与世无争自我解脱六.教学反思作为一节公开课,表演的成分较多,没有真正引导学生抓住文本深入分析,加上时间较紧,所以有灌输的嫌疑。

      具体存在以下问题:1、 “言”的落实不够,学生可能还是没有掌握语言知识2、幻灯片的制作有待精细化,有些结论过早地展示给了学生,导致学生思考不深入3、结论和文本之间缺少必要的分析,来的比较突然,老师理解学生不一定理解4、一节课时间不足,至少2 节课2010 年 5 月 20 日《秋声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把无形的秋声写的绘形绘色的艺术技巧2.能借助文本研习,体会作者在文中抒发的世事艰难、人生忧劳的无限感慨叙事描写议论抒情5 3.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调动起自己已有的阅读经验和审美经验,通过吟咏对文章进行鉴赏,从而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提高文学素养教学重点:1.反复诵读,学习本文把无形的秋声写的绘形绘色的艺术技巧,理解秋的意境2.能借助文本研习,体会作者在文中抒发的世事艰难、人生忧劳的无限感慨教学难点:1.文本研习,学生充分发表自己对文章的认识和体会2.学习本文把无形的秋声写的绘形绘色的艺术技巧教学方法:反复阅读、品味形成自己的认识讲读结合,学生自主探讨,用评点法研习文本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自古文人多悲秋,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就有一位文人才子,抒发了秋的悲伤 宋玉悲秋 ” 典故 ——“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 《九辨》宋玉是抒发悲秋之情的第一人后来很多文人不厌其烦地追随“ 悲秋 ” 的主题,抒写宋玉式的悲凉,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宋代文坛领袖欧阳修笔下的秋是否有新颖之处板书课题作者)作者简介( PPT)注释 1二、自由朗读课文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同时思考一下,文章哪些自然段是直接描写秋天的1.字音悚( sǒ ng)然萧飒( sà ) 鏦( cō ng)鏦铮 (zhē ng)铮 砭( biā n)人肌骨戕( qiā ng 贼2.释词义(见课文注释)3.通假字6 忽奔腾而砰湃(砰湃同澎湃,波涛汹涌的声音)有动于中(中同衷,内心)4.古今异义如赴敌之兵(兵,古义;军队今义:士兵天之于物,春生秋实(天,古义;自然今义:天空)金铁皆鸣(金铁,古义;兵器今义;金属名)5.词类活用欧阳子方夜读书(名词作状语)春生秋实(名词作动词,结果实)6.文言句式胡为而来哉?(胡⋯⋯ 哉:疑问句式,为什么⋯⋯ 呢)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所以 ⋯⋯ ,乃⋯⋯ :固定句式, 用来 ⋯⋯ 的, 是⋯⋯ )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奈何⋯⋯ :固定句式,为什么⋯⋯ )现在来回答一下,哪些自然段是直接描写秋天的?明确:1—2 节三、研读课文第一节1.第一自然段是描写的什么?明确:秋声2.再把这些句子读一读,看看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写秋声的?明确:比喻作者用一连串的比喻,把秋声比作“ 波涛夜惊 ”“风雨骤至 ”“鏦鏦铮铮 ”“金铁皆鸣 ”“衔枚疾走 ” 的人马声,通过这些恰当的比喻把难以捉摸的东西变的具体可感(化虚为实的手法)。

      另外作者巧妙的利用 “ 听” 的过程写秋声, 由“ 初 ” 到“ 忽” ,再到 “ 触于物 ” ,写出了由远而近、由小到大、凭虚而来的撞击物体的动态过程,突出了秋声变化的急剧和来势的猛烈从这些秋声的 “ 形象 ” 当中,我们可以看出秋声的什么特点?明确:悲7 四、研习第二节1.第一段是写秋之声,那么第二段写的又是什么呢?讨论一下,如何来概括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提示:从表达方式上来看,我们可以把它分为2 层)明确:对 “ 秋之为状 ” 的描绘和对秋的议论2.第一部分是怎样来写秋之状的呢?明确: 分别就秋的色、 容、气、意,描绘出了秋状的四幅具有不同特征的鲜明图画,其中色、容为实,气、意为虚,手法是由实入虚,虚实结合接下去作者写道:“ 故其为声也, 凄凄切切, 呼号愤发 ” 可见作者写秋状其实还是为了写秋声,找出秋声悲的缘由,烘托秋声的“ 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接着作者用 “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以此表达自己的感慨,指出草木之所以摧败零落是秋气的余威所致,从中可以看出秋的肃杀之气引出下文 为什么说秋带有肃杀之气3.接下来我们看第二部分作者举了哪些与秋有关的事物?明确: “ 夫秋,刑官也” 到这一段结束,作者吸收前人种种说法,又运用骈偶句把秋与官制、阴阳、五行、音律等配属起来,甚至用“ 伤” 解释 “ 商” ,用 “ 戮” 解释 “ 夷” ,极力铺张,突出秋对万物的强大摧残力量,写出了秋声中永恒的悲伤,为下文进入本文主题起了铺垫作用。

      如果说第二段前半部分是在写秋之状,那么后半部分就是在议秋之心,突出秋心的肃杀4.再一起把第二段朗读一遍五、研读课文第三小节1.朗读2.面对充满肃杀之气的自然之秋,作者又会产生怎样的人生感悟呢?下面我们一起来齐读 文章第三小节这一段是全文的题旨所在作者由感慨自然转而叹人生,百感交集,黯然神伤 这一段,作者在极力渲染秋气对自然界植物摧残的基础上,着力指出, 对于人来说, 人事忧劳的伤害,比秋气对植物的摧残更为严重所以文章的主旨句应该是?明确: “ 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3.主题探讨8 对于这篇文章的主题,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这是一篇典型的悲秋之作,如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所说的“ 这是一篇以悲秋为主题的赋体散文,抒发了作者在政治上不能有所作为的郁闷心情 ” 另一种认为 “ 同以往的许多,悲秋 ? 之作相比,本文既无失意的惆怅,又无身世的感伤,体现了作者豁达超然的情怀 你更认同哪一种观点?也可以结合我们以前学过的欧阳修的作品来谈一谈讨论三分钟,然后告诉我你的观点和理由明确:刚才同学们各抒己见,谈得都非常好,那么接下来大家听听我的看法:我从这篇文章中读到的是欧阳修的一种超然情怀,但这种超然不同于那种从容地面对现实,襟怀旷达的人生态度,而是历尽沧桑之后的一种透悟一种淡泊的心境。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欧阳修的生平:欧阳修为人刚正,敢于直言,但他的一生历尽艰辛,宦海升沉20 多年, 29 岁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主张被贬夷陵;39 岁再度因参与“ 庆历新政 ” 被贬滁州; 48 岁那一年,又被宦官诬陷,几乎出知同州他本来体弱多病,40 岁就白发萧疏了虽然自至和元年开始结束贬谪外放的生活, 重新获得朝廷重用,官职也一路升迁, 但长年的政治斗争使他感到心力交瘁,所以在这篇53 岁时写成的《秋声赋》流露出了这种希望与世无争,修身养性的思想同时,作者以 “ 无形 ” 的秋声作为描写和议论的对象,采用赋的形式抒写秋感,极尽渲染铺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2 年注册测绘师考试《测绘综合能力》真题及详解【完整版】.docx 最新补考2022年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题库及答案.docx 最新补考2023年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题库及答案.docx 职业道德理论考试题库1[2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理论考试试题[2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职业道德理论考试题库[2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中式烹调师[技师]理论知识考试题库[350道]含参考答案.docx 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理论考试题库[2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中式烹调师[技师]理论知识考试题库[3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注册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考试试题[2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云南省低压电工作业证复审考试题库[3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注册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考试题库1[1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理论考试题库(200题)含参考答案.docx 中式烹调师[技师]理论知识考试题库[2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注册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考试试题[3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理论考试题库(300题)含参考答案.docx 云南省低压电工作业证复审考试题库[4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注册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考试题库[3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理论考试试题[3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育婴员专业技能证书考试题库题库[3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