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宋代文学.doc

20页
  • 卖家[上传人]:20****03
  • 文档编号:155210001
  • 上传时间:2020-12-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3K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国文学史(袁)之宋代文学宋代文学谈谈宋初三体1)“白体”诗人:是宋初效法白居易作诗的一批诗人,代表作家有李昉、徐铉等人宋初朝廷优待文臣,且提倡诗赋酬唱,所以当时的馆阁之臣唱酬成风,且编成了许多唱酬诗集,例如李昉与李至的《二李唱和集》,李昉等人的《禁林宴会集》、徐铉等人的《翰林酬唱集》等他们的诗歌主要是模仿白居易与元稹、刘禹锡等人互相唱和的近体诗,内容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切清雅显然,这种诗风仅仅是模仿了白居易诗风的一个方面,而且与五代诗风一脉相承2)“晚唐体”:“晚唐体”诗人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由于宋人常常把贾、姚看成是晚唐诗人,所以名之为“晚唐体”诗人中最恪守贾、姚门径的是“九僧”,即希昼、保暹、文兆、行肇、简长、惟凤、惠崇、宇昭、怀古等九们僧人,其中惠崇的成就比较突出九僧作诗,继承了贾岛、姚合反复推敲的苦吟精神,内容大多为描绘清邃幽静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形式上特别重视五律,尤喜在五律的中间二联表现其镂句鉥字的苦心孤诣3)西昆体:是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的《西昆酬唱集》行世后,西昆体风行一时,成为当时诗坛上独领风骚的诗歌流派全集70个诗题中,主要有三类题材:一是怀古咏史。

      二是咏物咏物诗本是闭门觅句的诗人最喜爱的题材,即使缺乏诗情也能从周围事物中找到无穷的诗题,所以西昆集中此类题目甚多三是描写流连光景的生活内容,由于馆阁生活比较单调杨亿等人最推崇唐代诗人李商隐,兼重唐彦谦西昆集中的诗大多师法李商隐诗的雕润密丽、音调铿锵简述西昆体衰歇的真正原因1)一是诗歌题材范围狭窄,缺乏时代气息;二是诗歌艺术立足于模仿,缺乏自立精神带有这些缺点的诗风虽然也能风行一时,但它所取得的成就肯定难以超越前人的藩篱,所以绝不能承担起在唐诗之外另辟艺术新境的历史任务2)尽管西昆体的成就高于白体和晚唐体,但它们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是晚唐五代诗风的沿续从白体、晚唐体到西昆体,宋代诗人先后在唐代诗歌中选择白居易、贾岛、和李商隐作为学习的典范由于宋初诗人在艺术上还缺乏必要的经验积累,还没有树立创建一代诗风与唐诗争雄的信心,所以他们未能取法乎上,以李白、杜甫为典范,而只能先以白居易等中晚唐诗人为学习对象但是这种摸索过程事实上为后来的诗文革新提供了经验和教训,所以宋初诗歌仍是宋诗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晏殊《珠玉词》的艺术特色对五代词风的因革,“北宋倚声初祖”)(1)绝大部分作品的内容是抒写男女之间的相思爱恋和离愁别恨。

      但是,晏殊词写男女恋情,已过滤了五代“花间”词所包含的轻佻艳冶的杂质,而显得纯净雅致他往往略去对女性容貌色相的描写,而着重表现抒情主人公的恋情其词的情感基调是雍容和缓,淡淡的忧愁中时而透露出自我解脱的气度;语言也一洗五代“花间”词的脂粉气和浓艳色彩,而变得清丽淡雅,温润秀洁2)晏殊则经常表现对生命的忧思优裕闲逸的生活和多愁善感的个性,使他常常反思和体悟人生他从圆满的生活中体悟到一种不圆满,即想延长这圆满的人生而苦于人生的短暂,因而他在词中反复抒发“细算浮生千万绪,长于春梦几多时”(《木兰花》)、“可奈光阴似水声,迢迢去未停”(《破阵子》)这类忧思而这人生有限的忧思又常与情爱的缺失交融在一起(如《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两种苦闷相互生发映衬,加深了词中情感的浓度,而这又构成了晏殊词“情中有思”,即浓中渗透着理性沉思的特质欧阳修对词作的革新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沿着李煜词所开辟的方向,进一步用词抒发自我的人生感受;二是改变了词的审美趣味,朝着通俗化的方向开拓,而与柳永词相互呼应1)欧阳修一生宦海浮沉,曾三遭贬谪,对人生命运的变幻和官场的艰险有较深的的体验,因而不时地在词中流露出人生感叹。

      表现这类情感的词作虽然不太多,但毕竟显示出一种新的创作方向,即词既可以写传统的类型化的相思恨别,也能够用以抒发作者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心态2)他在日常私生活中也写了一些带“世俗之气”的艳词,如《玉楼春》(夜来枕上争闲事)描写一对夫妇吵驾后和解的故事,语言通俗,富有生活气息此类词作,体现出一种与五代词追求语言富丽华美的贵族化倾向相异的审美趣味,而接近市民大众的审美情趣3)欧阳修词朝通俗化方向开拓的另一表现是,他借鉴和吸取了民歌的“定格联章”等表现手法,创作了两套分咏十二月节气的《渔家傲》“鼓子词”,这对后来苏轼用联章组词的方式来抒情纪事颇有影响;而另外两首《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和“荷叶田田清照水”)词,分别写采莲女的浪漫欢乐和爱情苦恼,格调清新,也具有民歌风味在宋代词史上,欧阳修是主动向民歌学习的第一人,由此也造就了其词清新明畅的艺术风格范仲淹《渔家傲》的赏析和其词的特点开拓词的境界)范仲淹的四年军旅生活,拓展了他的艺术视野,丰富了他的人生感受,也改变了他情柔语丽的词风,如《渔家傲》广漠萧瑟的塞外景象、艰苦孤寂的边塞生活、将士们的久戍思乡之情和报国立功之志,为词世界开辟了崭新的审美境界,也开启了宋词贴近社会生活和现实人生的创作方向;而沉郁苍凉的风格,则成为后来豪放词的滥觞。

      张先词的特点1)张先常把听歌看舞的场面和感受形之于词,传神地表现出那些歌妓的才艺和表演时的情态,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减字木兰花》写舞姿:“垂螺近额走上红裀初趁拍只恐轻飞拟倩游丝惹住伊他尤其善于用形象化的语言传达出琵琶、胡琴等美妙动人的乐音,长于表现歌舞音乐艺术的精妙,是张先词的显著特色2)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张先也独具匠心他往往通过物影来表现景物的动态美和朦胧美他因善写“影”而得“张三影”的美名3)张先词的内容虽然主要是写“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并没有超越传统的相思恨别的范围,但他从两个方面改变了词的发展方向:一是大量用词来赠别酬唱,扩大了词的实用功能这类赠别唱和之作,扩大了词的日常交际功能,从而在观念上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后来苏轼等人的唱和词作日渐增多,即受张先影响和启示二是率先用题序,将日常生活引入词中缘题赋词,写眼前景、身边事,使词的题材取向逐渐贴近作者的日常生活,改变了以往词作有调而无题的传统格局,也加强了词的纪实性和现实感此后苏轼等人的词大量用题序表明创作的缘起、背景,即是直接受张先的启发正因为如此,张先词被人视为“古今一大转移”王安石词的特色及怀古、咏史词的赏析。

      1)王安石词虽仅存29首,却颇具开创性他的词已脱离了晚唐五代以来柔情软调的固定轨道,而主要是抒发自我的性情怀抱,并进一步由表现个体人生的感受开始转向对历史和现实社会的反思,使词具有了一定的历史感和现实感2)两首著名的怀古、咏史词,《桂枝香金陵怀古》、《浪淘沙令》前词通过对六朝历史兴亡的反思,表现对现实社会危机的忧虑写景如绘,意境高远后一首表层为咏叹伊尹、吕尚因君臣际遇而建立奇功,深层则是慨叹自我的怀才不遇,寄寓着风云际会以建立功勋的人生理想这些词的表现功能已由应歌娱人转向言志自娱,标志着词风正向诗风靠拢柳永对慢词发展的开创及贡献1)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2)在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词至柳永,体制始备令、引、近、慢、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长调短令,日益丰富形式体制的完备,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内容上的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3)小令的体制短小,一首多则五六十字,少则二三十字,容量有限而慢词的篇幅较大,一调少则八九十字,多则一二百字柳永最长的慢词《戚氏》长达212字慢词篇幅体制的扩大,相应地扩充了词的内容涵量,也提高了词的表现能力。

      柳永俗词的内容特点柳永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他迎合、满足市民大众的审美需求,用他们容易理解的语言、易于接受的表现方式,着力表现他们所熟悉的人物、所关注的情事1)首先是表现了世俗女性大胆而泼辣的爱情意识在其他文人词的同类题材作品中,爱情缺失的深闺女性一般只是自怨自艾,逆来顺受,内心的愿望含而不露而柳永词中的世俗女子,则是大胆而主动地追求爱情,无所顾忌地坦陈心中对平等自由的爱情的渴望2)其次是表现了被遗弃的或失恋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声在词史上,柳永也许是第一次笔端伸向平民妇女的内心世界,为她们诉说心中的苦闷忧怨3)再次是表现下层妓女的不幸和她们从良的愿望柳永这类词作,与晚唐五代以来的同类相比,不仅有内容风格的不同,更体现也一格观念的变化而作为当时一个特殊社会群体的歌妓,与市民的生活内容、消费方式密不可分,因而,柳永词真切地表现她们的命运,也非常贴近市民大众的日常生活和欣赏趣味4)柳永词还多方面展现了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市井风情柳永长期生活在都市里,对都市生活有着丰富的体验。

      柳永词的艺术风格柳永为适应慢词长调体式的需要和市民大众欣赏趣味的需求,创造性地运用了铺叙和白描的手法1)慢词则可以尽情地铺叙衍展,故柳永将“敷陈其事而直言之”的赋法移植于词,或直接层层刻画抒情主人公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或铺陈描绘情事发生、发展的场面和过程,以展现不同时空场景中人物情感心态的变化2)他善于巧妙利用时空的转换来叙事、布景、言情,而自创出独特的结构方式词的一般结构方式,是由过去和现在或加上将来的二重或三重时空构成的单线结构;柳永则扩展为从现在回想过去而念及现在,又设想将来再回到现在,即体现为回环往复式的多重时间结构,在空间结构方式上,柳永也将一般的人我双方互写的双重结构发展为从自我思念对方又设想对方思念自我的多重空间结构3)与铺叙相配合,柳永还大量使用白描手法,写景状物,不用假借替代;言情叙事,不需烘托渲染,而直抒胸臆4)柳记不仅创造和发展了词调、词法,并在词的审美趣味方面朝着通俗化的方向变化,在题材取向上朝着自我化的方向发展,表现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心态羁旅行役词,比较全面地展现出柳永一生中的追求、挫折、矛盾、苦闷、辛酸、失意等复杂心态柳永词对后世的影响1)作为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大词人,柳永对后来词人影响甚大。

      苏轼、黄庭坚、秦观、周邦彦等著名词人,也无不受惠于柳永2)柳词在词调的创用、章法的铺叙、景物的描写、意象的组合和题材的开拓上都给苏轼以启示,故苏轼作词,一方面力求在“柳七郎风味”之外自成一家;另一方面,又充分吸取了柳词的表现方法和革新精神,从而开创出词的一代新风黄庭坚和秦观的俗词与柳词更是一脉相承秦观的雅词长调,其铺叙点染之法,也是从柳词变化而出,只是因吸取了小令的含蓄蕴藉而情韵更隽永深厚周邦彦慢词的章法结构,同样是从柳词脱胎欧阳修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起了什么作用?欧阳修在北宋的诗文革新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北宋中叶文坛的领袖1)欧阳修作为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他的文论和创作实践,对当时以及后代的影响却是不容低估的,足可与韩愈相媲美①为纠正雕刻过甚的昆体偶丽之文的流弊,他身体力行地实践了自己“其道易知而可法,其言易明而可行”的主张,撰写了大量平易生动的古文,成为人们学习的典范;②在知贡举时,利用政治手段,极力排抑险恶奇涩的“太学体”,擢拔文章晓畅的二苏、曾巩等英才,将建立流畅自然、平易婉转的风格作为宋代古文运动的基本目标由此开创了一代文风,使宋代古文创作在克服了浮靡文风的同时,又避免了宗经复古的弊端,形成了一种平易自然、流畅条达的成熟风格,扭转了古文复兴之后脱离社会现实的倾向。

      这就确立了散体文的正宗地位,不但后继有人,而且更加发扬光大,避免了重蹈中唐古文运动后继乏人的复辙。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