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分析解决物流联运短路.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556592680
  • 上传时间:2022-09-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9.51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分析解决我国物流联运短路小组成员:钱立炜 段金权 但跃冬 杨欣欣 左海波一、我国物流联运现状所谓联运,通俗来说就是多种运输方式连贯运行:一次托运、一次计算、一票到底,最终实现“门到门”服务,实现全程供应链服务然而目前国内80%以上的货物运输仍然仅仅依赖公路,而公路、铁路、水运、航空之间的联网运输能力很差,这也导致物流成本居高不下虽然海铁联运在我国已经有了良好起步,但是,通过铁路到达港口的集装箱运输量比重还非常低,占全国港口集装箱运输量的比重还不到1%这说明仍有很多因素制约着我国海铁联运业务的进一步拓展,例如铁路运力较为紧张,集装箱海铁联运存在着障碍,集装箱海铁联运运输组织缺乏有效协调,基础设施滞后等等像上海洋山港这样由于规划原因没有通铁路的港口只能通过公路运输或者水水联运,但仍以公路运输为主,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然而像大连港这样铁路和港口连接的海铁联运港口,海铁联运只占了10%铁路运输成本会减少20-30%,但是很多物流公司依然选择公路运输,原因就在于铁路无法做到像公路运输那样的灵活性货少了不运、货急了还运不了,这对于奉行JIT生产的企业来说根本就无法接受,不得不选择运费高昂的公路运输。

      目前我国海运和铁路的联合运输量占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比重不到5%,而欧美国家海路铁路联运的比重能达到40%左右据了解,我国铁路供需矛盾一直比较突出近年来,我国铁路90%的货运能力都被用来保障煤炭、石油、粮食、化肥、农药等重点物资运输,对发展快捷货运力不从心在发达国家,集装箱铁路运输货运量占铁路运输总货运量比重在30%-50%,而我们国家仅占不到5%运力不足成为制约集装箱铁路运输的主要瓶颈而正是因为运能有限,铁路班期须达到一定货量之后才能发送,而船公司有固定班期,这样一来,铁路运输灵活性差的短处就凸显出来二、物流联运存在的问题1.海铁运输能力不配套,货物运输主要靠公路海铁方面中国不少港口和铁路部门联手建立了一些集装箱场站,也开始对海铁联运一体化进行尝试,但由于大部分港区没有与铁路直接衔接,加上“港站”单独经营和管理,实际上集装箱场站处于“港站分离”状况江海联运衔接不够顺畅 部分港口对于支线驳船的挂靠泊位和时间不能有效保障,而且有些港口有多个港区,干线船和支线船挂靠不同港区,存在港内中转环节,影响了干支线的顺利衔接,也增加了企业的运输成本2.水路、公路、铁路、航空各自为政,联运缺乏合作机制通常情况下,500公里以上的路程,铁路运输成本比公路占有优势,运输距离越长,铁路成本优势越明显。

      而目前的客观现状是,国内各种物流资源的配置不合理,以及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信息不对称等因素,造成有时候铁路比公路运输成本还高运输部门之间缺乏协调配合,水路、公路、铁路、航空以及港口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各有各的经营模式,各有各的利益诉求,很难有大家都认同的合作机制这也是制约海铁联运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都要靠这个箱子来换取收入,那么在固定的同一空间里头必要的合理利益如何划分,这个应该说没有一个有效地机制当这个问题谈不好的时候,想谈联合,想谈合作,那就是空谈而没有一个合作意愿,没有一个合作的基础,没有一个合作的机制,就算设施设备连上了,恐怕也没用目前我国只有大连港、宁波港等极少数几个港口实现了港口与铁路的无缝衔接而在辽东半岛南端的大连湾内的大连港,由于铁路直接修道港口,使得报关、装货、卸货几乎都能同时进行,应该说海路铁路联运应该是作为当地的主导运输方式,但是海路铁路联运只占到了货物运输总量的10%,有30—40%的运输量靠海路之间运输,剩下50—60%的运输量依然靠海路和公路联运这说明,公路运输依然是主要的运输途径 3.跑不起的公路:运费成本高我国的收费公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收费公路的总体规模过大,占了全世界的70%;收费公路等级较低,有75%属于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站点设置过多过密,目前全国有收费站点3200多个,收费人员15万人。

      还有收费标准不一、收费期限不清、服务水平滞后、费用管理混乱等这些也直接导致了配送车辆进城难、卸货难,以及车辆运输车通行受限等几个方面调查显示,物流企业过路过桥费的支出大概占到总成本的三分之一,过高的路桥费,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影响到车辆正常通行,降低了物流效率高额的过桥过路费、交通路政的乱罚款、昂贵的仓储费用、重复征税等种种物流业的成本负担共同推高了物价成本运一趟货,不罚款几乎成为不可能而罚款的原因多是车辆超载超限罚款也好,超载也好,根本的原因都是超限这个“限”指的是运输车的标准国外对于车辆运输车的车长标准一般都限定在20米以上,欧洲一些国家是25米以上,但是中国的车辆运输车长标准是16.5米此外,中国的车要么是半挂车,要么是全挂车(拖斗式挂车),而国外的专业运输车一般都是使用中置轴车型,车身可以更长在中国,全挂车不能上高速公路行驶,这个几十年的惯例没有打破中国运输车的标准现状显然不能满足运输需求部分物流企业简单改装自己的运输车,改装之后,交通执法部门只是简单罚款,仍旧让车辆上路改装车拉货多,盈利自然好,于是所有企业都跟风行动当全行业都超限的时候,就积重难返了4.仓储规划不合理物流成本过高的另一症结在于交通运输规划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方面的政策法规相互掣肘、彼此冲突。

      各部门“自我满足”式的规则制定,导致物流总成本的不合理上涨 例如国内最大的港口上海洋山港,在规划上就不通铁路,原因之一就是公路港口和铁路有不同的主管部门,双方未能协调一致另一方面,交通运输部管不了仓储用地规划,更无法涉及鲜活产品批发市场用地规划,它们分属国土和城市规划部门管理,导致高仓储成本推高物流成本有数据显示,仓储成本占物流总成本的三分之一5.缺乏统一的信息平台 目前国内还没有实现船公司、码头和铁路的电子数据交换,多式联运承运人和客户难以掌握全程运输信息由于信息交换不畅造成联运效率和质量下降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一点也应该引起货主注意,应该保持与航运企业的及时沟通三、我国物流联运问题的解决对策1.合理规划建设综合物流基地、加强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  一体化的多式联运首先要有一体化的基础设施要实现铁路、港口、机场、公路的运输方式无缝衔接,关键在于整合现有物流基地的设施,规划物流基地在这个过程中,立足于物流规划和其他方式相结合,努力扩大现阶段的铁路辐射范围,通过货源集中实现铁路个性化物流服务铁路规划建设的物流中心欢迎企业进入,地方的物流中心铁路也将把线路延续进去,大家共同打造多式联运通道,大力发展海铁联运,形成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大能力的贯通。

        2.积极拓宽投资渠道  一体化的多式联运需要通过资产、纽带进行强化,使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业务辐射范围全方位拓展,使客户享受到一体化的物流解决方案,形成符合参与方的共同利益的态势,加快多式联运发展而实现一体化运输,必须充分调动各参与方的积极性,把这种共同的利益转化为现实的统一行动我们要建设资产纽带,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战略活动,随着海铁联运投资战略不断改革的情况,形成海铁联运的战略投资,使多式联运业务正常快速发展下一步,我国一方面要请进来,通过构建更为开放的投资融资平台,使国内外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进入中国铁路的运输市场;另一方面要走出来,探索与港口、船公司、公路运输企业建立资本合作关系的有效途径  3.加快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实现多环节的协同运作一体化的多式联运需要各参与方和各环节协同运作,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港口、船公司、铁路、民航、公路都有独立的信息系统,要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必须依靠统一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划,搞好与港口、海运的数据交换,并要采用多种方式为客户提供集装箱运输信息的服务,不断提高协同运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要进一步加强与海运、内河航运、公路、航空等运输方式的衔接,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推进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

      按照国际标准加快多式联运信息系统的建设,统一港航运输单证,向国际标准靠拢,尽快采用EDI系统,并扩大其覆盖面4. 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明确行业协会的职能多式联运商要向客户提供门到门的一体化服务,需要对全程负责,所以政府的支持和完善的政策法律法规的确立是多式联运发展的有力保障一方面,尽快建立统一的交通运输管理机构,促进各种运输方式、各部门、各地区之间的协调和统一,改变目前与运输经营本地化的倾向,通过资本运营,组建地区、跨行业的运输集团,并逐步发展成为具有规模优势的多式承运人;另一方面,在研究制定引导多式联运系统发展的政策的同时辅之以完善的法律体系,包括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如保安与安全政策、信息和通讯技术法律,以及专业法律人才的培养,是多式联运在法制的环境下健康快速地向前发展行业协会从不同角度起到沟通情况、协调关系、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的作用因此,在我国应从法律上尽快确立行业协会的地位,明确其性质、任务,积极开展工作,发挥对交通运输的服务、管理、监督等作用5.实行全程包干,改进收费在我国多式联运发展的初级阶段,为了有利于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实行鼓励政策,实行全程包干、明码标价,多式联运一次收费,简化口岸收费项目,严格规范费收制度,扶持和发展多式联运,以保证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健康发展。

      6.简化查验程序为便利集装箱的进出,应简化查验程序对多式联运集装箱转关要提高办理速度,突出海关的作用,检验、检疫机关根据有关部门规定进行必要的集中检查内陆海关应按照风险分析、抽样检查的原则进行口岸查验过程中的单证,应进一步简化并实现国际标准化;尽快推广、采用EDI,实现无纸化。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