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室常见有毒试剂课件.ppt
39页实验室常见有毒试剂实验室常见有毒试剂 毒物进人体内过程的几种形式ü1.经皮肤粘膜吸收ü2.经呼吸道吸入ü3.经胃肠道进入ü4.经眼、耳、胸膜腔、直肠等进入ü5.经皮下注射、静脉注射等进入中毒常见的症状 3.消化系统 由于多种毒物经口进入由消化道排泄而刺激和破坏消化道组织,而出现明显的胃肠道症状:剧烈的腹痛、恶心、呕吐和腹泻由消化道进入的毒物部分经肝脏解毒,故肝脏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而出现中毒症状1.呼吸系统毒物对呼吸器官的损害,可导致呼吸中枢抑制或呼吸肌麻痹,可发生剧烈的咳嗽、失音、肺水肿、呼吸困难等2.循环系统急性中毒病人致死原因为心力衰竭和休克有些毒物是通过对血管和神经系统的作用或电解质紊乱,而继发心力衰竭、休克或心血管功能障碍中毒常见的症状6.血液系统某些毒物抑制骨髓造血,破坏红细胞等,可出现贫血、溶血、血小板减少等4.泌尿系统 肾脏为毒物排泄的重要脏器,中毒时出现程度不同的肾损害其中以急性肾功能衰竭最严重5.神经系统常出现神经系统因受损害而发生功能失调,如幻视、幻听、乱语、烦躁、惊厥等常见有毒试剂溴化乙锭(C21H20N3Br,EB)Ø性质:EB是分子生物学常用染料Ø毒性:强诱变剂、中度毒性Ø注意:通风橱中配制,接触时需戴手套,勿将该染色剂洒在桌面及地上,凡是污染有溴化乙锭的器皿或物品,必须经专门处理后,才能进行清洗或弃去。
棕色瓶保存溴化乙锭(C21H20N3Br,EB)溴化乙锭溶液的净化处理 :(1) 对于EB含量大于0.5mg/ml的溶液,可如下处理: Ø将EB溶液用水稀释至浓度低于0.5mg/ml; Ø加入一倍体积的0.5mol/L KMnO4,混匀,再加入等量的25mol/L HCl,混匀,置室温数小时; Ø加入一倍体积的2.5mol/L NaOH,混匀并废弃 (2) EB含量小于0.5mg/ml的溶液可如下处理: Ø按1mg/ml的量加入活性炭,不时轻摇混匀,室温放置1小 时; Ø用滤纸过滤并将活性碳与滤纸密封后丢弃苯 酚(C6H5OH)•性质:白色晶体,氧化后呈粉红色有毒且易燃,加热到80℃以上时,其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易燃物•毒性:高毒类可经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吸收•中毒症状:头痛、头昏、恶心、虚脱、呼吸困难、失去知觉乃至死亡苯酚(C6H5OH)急救方法:Ø皮肤污染:由于苯酚能局部麻醉,所以皮肤的烧伤往往不能迅速察觉,以后会产生剧烈的灼热感一旦苯酚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切忌使用乙醇Ø眼睛污染:苯酚溅到眼睛上,应该用流水冲洗约15分钟,并请医生帮助苯酚(C6H5OH)使用注意:•重蒸酚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不宜使用制冷方式冷凝,否则会使苯酚结晶,从而压力上升产生爆炸•建议重蒸酚充氮气保存•酚溶液在4℃下迅速氧化,需-20℃储存甲醛(HCHO)•性质: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挥发、是一种致癌剂•毒性:甲醛对眼和皮肤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中毒症状:①吸入甲醛蒸气,有头疼、灼烧疼、流泪、气促、窒息感、气管炎等吸入高浓度甲醛蒸气可发生喉头水肿或喉痉挛、支气管痉挛等②过敏病人可出现面部红肿、支气管哮喘等症状③长期接触甲醛,易出现哮喘样症状皮肤发红、干燥、僵硬、指甲软化、皮炎及各种皮疹甚至坏死头疼、食欲不振、乏力、失眠、体重减轻等 甲醛(HCHO) 急救方法:•1.口服中毒者立即用0.1%-0.2%氨水洗胃,然后注入30%活性炭的混悬液,再用硫酸镁导泻服蛋清、牛奶、豆浆等以保护胃黏膜•2.皮肤污染后用清水冲洗,再以肥皂水或2%碳酸氢钠液冲洗干净严重过敏反应者,予氢化可的松100-200mg或地塞米松5-10mg静滴,口服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25-50mg/次,每日3次•3.吸入中毒者立即移至空气新鲜处,给淡氨气吸入,吸氧甲醛(HCHO) 使用注意:•含有甲醛的溶液应在通风橱内配制。
•装有甲醛的器皿及电泳槽等应尽可能加盖严封•有条件应穿着防护服(塑料围裙、橡胶手套及化学级护目镜),通风良好情况下使用•甲醛能与氧化剂剧烈反应生成爆炸性产物,与盐酸反应生成强致癌物(二氯甲醚)•浓甲醛21℃易变浑浊,固应于21℃-25℃保存乙醚(C4H10O)•性质:无色、透明、高度挥发,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并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化学性质不稳定日光下去空气接触,易形成爆炸性过氧化物过氧化乙醚应小心使用•广泛用作麻醉剂乙醚(C4H10O)•毒性: 乙醚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全身麻醉对呼吸道有轻微的刺激作用乙醚经呼吸道吸入,在肺泡很快被吸收,由血液迅速进入脑和脂肪组织中乙醚对人的麻醉浓度为3.6%-6.5%,超过10%可引起生命危险大鼠吸入的LC50为73000ppm/2h, 小鼠吸入LC50为31000ppm/30min•中毒表现: 急性吸入乙醚后,早期出现兴奋,继而嗜睡、呕吐、脸色苍白、脉率减少;暂时性头痛呼吸道刺激症状及胃肠道功能紊乱、轻度肝功能异常长期及反复接触可以引起皮肤干燥并引起刺激,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 乙醚(C4H10O)•急救措施①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②保持呼吸通畅,如有必要及时输氧或人工呼吸③眼睛接触时,立即流水或生理盐水冲洗5分钟以上④皮肤接触者脱去被污染衣服,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⑤严重者立即就医乙醚(C4H10O)•使用注意:①良好的通风环境处使用②运输和储存时要防火,与强氧化剂分开,保持阴凉干燥,储存在阴暗处③使用时注意个人防护,带化学护目镜和橡皮手套④神经系统疾病、器质性精神病、严重皮肤病和肾脏疾病患者不得接触⑤注意防毒、防火、防爆十二烷基硫酸钠[CH3(CH2)11OSO3Na,SDS]•性质:①白色或浅黄色结晶或粉末②在湿热空气中分解③易溶于水,溶于热醇④与阴离子、非离子配伍性好,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乳化、发泡、渗透、去污和分散性能 十二烷基硫酸钠[CH3(CH2)11OSO3Na,SDS]•毒性: 对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对眼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可引起呼吸系统过敏性反应 •急救措施①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②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③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④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 十二烷基硫酸钠[CH3(CH2)11OSO3Na,SDS]•使用注意:①呼吸系统防护:SDS微细结晶粒易于扩散,称量时应戴面罩。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②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③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④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二甲基亚砜(DMSO)•性质①无色无臭吸湿性液体②是溶于水又溶于有机溶剂的极为重要的非质子极性溶剂 ③DMSO是一种透皮促进剂,能够降低细胞冰点,减少冰晶的形成,减轻自由基对细胞损害,改变生物膜对电解质、药物、毒物和代谢产物的通透性二甲基亚砜(DMSO)•毒性 一般二甲亚砜对人体无毒但是现代研究表明,DMSO可与蛋白质疏水集团发生作用,导致蛋白质变性,具有血管毒性和肝肾毒性•中毒表现①吸入:高挥发浓度可能导致头痛,晕眩和镇静②皮肤: DMSO与含水的皮肤接触会产生热反应,能够灼伤皮肤并使皮肤有刺痛感,如同皮疹及水泡一样③吸收:吸收危险性很低 二甲基亚砜(DMSO)•使用注意:①远离火源、禁止吸烟,不要吸入蒸汽或雾汽,避免其与眼睛、皮肤、衣服接触②燃烧二甲基亚砜会产生一种有毒气体(氧化硫)需戴上手套、呼吸器具③用的时候要避免其挥发,要准备1%-5%的氨水备用,皮肤沾上之后要用大量的水洗以及稀氨水洗涤.④要避免接触含有毒性原料或物质的二甲基亚砜溶液,因二甲基亚砜可能会渗入肌肤,在一定条件下会将有毒物质代入肌肤。
氯仿(CHCl3)•性质 带有特殊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挥发•毒性 是一种致癌剂,可损害肝、肾及中枢神经系统 对皮肤、眼睛、黏膜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中毒表现 头疼、恶心、轻微黄疸、食欲不振、昏迷;长期或慢性暴露可致癌氯仿(CHCl3)使用注意•由于它易挥发,要注意避免吸入挥发的气体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口罩和安全眼镜并始终在化学通风橱里进行 •强碱与氯仿或其他氯代烷混合会引起一系列爆炸,应注意避免与其接触•加热降解时可形成光气,能侵蚀塑料、橡胶•纯氯仿对光敏感,棕色瓶中保存丙酮(C3H6O)性质:•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易燃,有特殊的愉快气味•蒸气能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易引起燃烧 •基本的有机原料和低沸点溶剂 丙酮(C3H6O)毒性:•低毒类•主要经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也可缓慢经皮肤吸收•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麻醉作用,对肝、肾、胃等也可能有损害•蒸汽对眼睛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吸收入血后迅速分布到全身中毒表现•流泪、畏光及角膜上皮浸润等眼刺激症状•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和麻醉•头痛、恶心、气促、痉挛甚至昏迷•长期接触头晕失眠、意识减退丙酮(C3H6O)急救措施:•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输氧或人工呼吸,并立即就医。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并用大量流动的清水进行冲洗,至少15分钟;严重的立即就医•如果眼睛接触,立即翻开眼睑,并用大量流动的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严重的立即就医丙酮(C3H6O)使用注意:•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间内;•最高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包装必须密封坚固二苯胺(C12H11N)性质:•无色至灰色结晶体•不溶于水,溶于二硫化碳、苯、乙醇、乙醚等 •遇明火、高热可燃粉末与空气结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用于鉴定DNA,使溶液呈蓝色二苯胺(C12H11N)毒性•中毒,•口服,大鼠LD50为1120mg/kg; 小鼠LD50为1230mg/kg救助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 二苯胺(C12H11N) 操作注意: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切忌混储•储存于阴凉、通风处 常见有毒试剂•叠氮钠:有剧毒性,可阻断细胞色素电子转运系统含此药物的溶液要明确标记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并小心使用此药品为氧化剂,故保存时要远离可燃物品 •二甲苯(二甲苯腈):可燃,高浓度有麻醉作用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始终远离热源、火花和明火•放线菌素D:是一种畸胎剂和致癌剂,有剧毒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甚至是致命的应避免吸入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并始终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放线菌D见光分解常见有毒试剂•甲醇:有毒,可致失明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要有足够的通风以减少挥发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 •焦碳酸二乙酯(DEPC):是一种潜在的蛋白质变质剂,且为可疑的致癌剂开启时瓶口不要指向操作者或其他人,瓶内压可导致喷溅戴好手套并穿实验室工作服,在通风橱内操作 •二硫苏糖醇(DTT) ,很强的还原剂,散发难闻的气味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危害健康当使用固体或高浓度储存液时,戴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中操作•考马斯亮蓝: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常见有毒试剂•三氯乙酸:有很强的腐蚀性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多聚甲醛:有剧毒易通过皮肤吸收,并对皮肤、眼睛、黏膜和上呼吸道有严重破坏性避免吸入尘埃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亚精胺:有腐蚀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有刺激性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过氧化氢:有腐蚀性、毒性,对皮肤有强损害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只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常见有毒试剂•氨基乙酸: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避免吸入尘埃•丙烯酰胺(未聚合的):为一种潜在的神经毒素,可通过皮肤吸收(有累积效应)避免吸入尘埃,称量丙烯酰胺和亚甲基双酰胺粉末时,戴好手套和面罩,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聚合的丙烯酰胺是无毒的,但是使用时也应小心,因为其中可能喊有少量未聚合的丙烯酰胺•聚乙二醇(PEG):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避免吸入粉末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强碱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1).吞食时立刻用食道镜观察,直接用1%的醋酸水溶液将患部洗至中性然后,迅速饮服500ml稀的食用醋(1份食用醋加4份水)或鲜橘子汁将其稀释•2).沾着皮肤时立刻脱去衣服,尽快用水冲洗至皮肤不滑止。
接着用经水稀释的醋酸或柠檬汁等进行中和但是,若沾着生石灰时,则用油之类东西先除去生石灰•3).进入眼睛时撑开眼睑,用水连续洗涤 15 分钟 强酸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1).吞服时立刻饮服 200毫升氧化镁悬浮液,或者氢氧化铝凝胶、牛奶及水等东西,迅速把毒物稀释然后,至少再食10几个打溶的蛋作缓和剂因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故不要使用•2).沾着皮肤时用大量水冲洗15分钟如果立刻进行中和,因会产生中和热,而有进一步扩大伤害的危险因此,经充分水洗后,再用碳酸氢钠之类稀碱液或肥皂液进行洗涤此外,也可以用镁盐和钙盐中和•3).进入眼睛时撑开眼睑,用水洗涤 15 分钟 请注意实验安全!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