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建筑施工扣件式脚手架规范JGJ130.ppt

96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589910433
  • 上传时间:2024-09-1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10MB
  • / 9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11))宣讲稿宣讲稿::010-64517765 13911732397 信箱信箱:16855002@.com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一、规范修订的背景一、规范修订的背景•《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的编写工作于1986年开始,经历了调研、统计、实验研究、结构分析、总结和讨论后,于1993年定稿上报,2001年修改后批准实施•规范使用期内国家的建设规模、建筑工地的安全管理和脚手架使用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规范内容应适应变化 •和本规范配套的相关规范在内容作了修订,规范之间在内容上应该一致•施工现场高大模板工程数量增多,事故频发在技术上亟待给予指导和规范•2005年开始对《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规范进行修订 二、本次规范修订的主要内容二、本次规范修订的主要内容 修订了钢管的规格取消φ51×3.0钢管;为符合《焊接钢管尺寸及单位长度重量》(GB/T 21835-2008),将原标准中φ48×3.5的脚手架用钢管改为φ48.3×3.6,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8kg。

      脚手架钢管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中规定的Q235普通钢管;钢管的钢材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级钢的规定 对钢管壁厚的下差限制更严格将原规定壁厚下差为0.5mm改为0.36mm当所用钢管的壁厚不符合规范规定时,可以按钢管的实际尺寸进行设计计算 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 与竹芭脚手板自重标准值,宜按表4.2.1-1取用表表4.2.1-1 脚手板自重标准值脚手板自重标准值类别标准值(kN/m2)冲压钢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木脚手板竹芭脚手板(原规范提过,但没重量)0.300.350.350.10 表表4.2.1-2 栏杆、挡脚板自重标准值栏杆、挡脚板自重标准值类别标准值(kN/m)栏杆、冲压钢脚手板挡板栏杆、竹串片脚手板挡板栏杆、木脚手板挡板0.11(0.16)0.14(0.17)0.14(0.17) 单、双排与满堂脚手架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标准值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且不应低于表4.2.2的规定表表4.2.2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类别标准值(kN/m2)装修脚手架混凝土、砌筑结构脚手架轻型钢结构及空间网格结 构脚手架普通钢结构脚手架2.03.02.03.0 注:斜道上的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不应低于2.0 kN/m2。

      当在双排脚手架上同时有2个及以上操作层作业时,在同一个跨距内各操作层的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总和不得超过5.0kN/㎡ 支模、粉刷、砌墙等各工种进行立体交叉作业时支模、粉刷、砌墙等各工种进行立体交叉作业时,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作,下层作业的位置下层作业的位置,必须处于上层高度确定的可能坠落的范围之外必须处于上层高度确定的可能坠落的范围之外.不符合以上不符合以上条件时条件时,应设置安全防护层应设置安全防护层.摘自摘自《《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2009年年3月月24日,位于江苏镇江日,位于江苏镇江闹市区一幢闹市区一幢6层楼层楼脚手架突然坍塌,脚手架突然坍塌,造成正在拆楼改造造成正在拆楼改造的工人的工人1死死3伤事故原因主要是因为故原因主要是因为工人将拆下的废弃工人将拆下的废弃物堆积在脚手架上,物堆积在脚手架上,堆积物过于沉重,堆积物过于沉重,加上砸墙时造成脚加上砸墙时造成脚手架晃动,导致脚手架晃动,导致脚手架被压趴手架被压趴 双管立杆脚手架由于经济性不好,很少使用,双管立杆脚手架由于经济性不好,很少使用,本次修订中予以取消。

      本次修订中予以取消 单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应超过单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应超过24m;双排脚;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宜超过手架搭设高度不宜超过50m,高度超过,高度超过50m的的双排脚手架,应采用分段搭设等措施双排脚手架,应采用分段搭设等措施 (单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应超过24m;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宜超过50m,高度超过50m的双排脚手架,应采用分段搭设等措施 •柔性连墙件的做法粗糙,可靠性差,本次修订中予以取消 规定脚手架高度不宜超过规定脚手架高度不宜超过50m的依据:的依据:1 根据国内几十年的实践经验及对国内脚手架的调查,立杆采 用单管的落地脚手架一般在50m以下当需要的搭设高度大于50m时,一般都比较慎重地采用了加强措施,如采用双管立杆、分段卸荷、分段搭设等方法国内在脚手架的分段搭设、分段卸荷方面已经积累了许多可靠、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2 从经济方面考虑搭设高度超过50m时,钢管、扣件的周转使用率降低,脚手架的地基基础处理费用也会增加3 参考国外的经验美国、日本、德国等也限制落地脚手架的搭设高度:如美国为50m,德国为60m.日本为45m等 与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内容统一。

      将作用于脚与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内容统一将作用于脚手架上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公式手架上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公式wk=0.7μz·μs·w0(w0取n=50的值)修改为:修改为:wk=μz·μs·w0wk——风荷载标准值(kN/m2);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规定采用;μs——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应按本规范表4.2.6的规定采用; wo——基本风压值 (kN/m2),应按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附表D.4的规定采用,取重现期n=10对应的风压值 •将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由单排架取3kN改为2kN,双排架取5kN改为3kN ; (约束平面外变形)•强调连墙件的重要性,对连墙件的计算写得更明确(计算部分)•根据现场施工脚手架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全封闭的安全管理规定,此次修订弱化了开敞式脚手架,对常用脚手架的允许搭设高度做了调整 常用密目式安全立网全封闭式双排脚手架的设计尺寸常用密目式安全立网全封闭式双排脚手架的设计尺寸(m)连墙件设置立杆横距lb步距h下列荷载时的立杆纵距la(m)脚手架允许搭设高度[H]2+0.35(kN/m2)2+2+2×0.35(kN/m2)3+0.35(kN/m2)3+2+2×0.35(kN/m2)二步三跨1.051.52.01.51.51.5501.801.81.51.51.5321.301.51.81.51.51.5501.801.81.21.51.2301.551.51.81.51.51.5381.801.81.21.51.222三步三跨1.051.52.01.51.51.5431.801.81.21.51.2241.301.51.81.51.51.2301.801.81.21.51.217注:地面粗糙度为B类,基本风压Wo =0.4kN/m2 。

      表表4.3.1 荷载效应组合荷载效应组合计算算项目目荷荷载效效应组合合纵向、横向水平杆向、横向水平杆强强度与度与变形形永久荷永久荷载+ +施工荷施工荷载脚手架立杆地基承脚手架立杆地基承载力力型型钢悬挑梁的挑梁的强强度、度、稳定与定与变形形永久荷永久荷载+ +施工荷施工荷载永久荷永久荷载+ +0.90.9(施工荷(施工荷载+ +风荷荷载))立杆立杆稳定定永久荷永久荷载+ +可可变荷荷载(不含(不含风荷荷载))永久荷永久荷载+ +0.90.9(可(可变荷荷载+ +风荷荷载))连墙件件强强度与度与稳定定单排架,排架,风荷荷载+ +2.0kN2.0kN双排架,双排架,风荷荷载+ +3.0kN3.0kN将荷载效应组合表中的可变荷载组合系数修改为0.9原来是0.85) 满堂支撑架用于混凝土结构施工时,荷载组合与荷载设计值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的规定 •补充了与满堂脚手架和满堂支撑架相关的内容包括结构体系、构造要求、荷载取值、设计计算等规范中将此类支架体系划分为满堂脚手架(顶部荷载通过纵、横向水平杆传至立杆)和满堂支撑架(顶部荷载通过立杆顶端的可调顶撑传至立杆)二种体系。

      满堂支撑架根据剪刀撑的间距(5m)细分为普通型满堂支撑架和加强型满堂支撑架 三、双排脚手架的结构性能及其规范修订内容三、双排脚手架的结构性能及其规范修订内容 1、双排脚手架的结构性能•在作用极限荷载时,双排脚手架结构的可能破坏形式是以连墙件为反弯点的脚手架平面外大波整体失稳或脚手架较大步距间立杆段的局部弯曲失稳二种形式通常情况下,脚手架的破坏表现为前种形式,其承载力由平面外大波整体失稳时的承载力值确定但是,如果脚手架的步距过大(超过二米),立杆段的稳定承载力可能低于整体失稳时的承载力 影响脚手架结构承载力的主要因素:跨距和排距连墙件的布置方式和间距立杆截面面积和步距 2、双排脚手架的设计计算公式(以不组合风荷载为例)•脚手架立杆稳定性的计算公式: ;•式中:•N—脚手架立杆的轴力设计值;A—脚手架立杆的毛截面面积,f—钢材的设计强度值φ—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系数,由考虑脚手架整体稳定因素的换算长细比λ0查表或由公 式: 确定; ,l0=k•μ•h,扣件的偏心距很小,脚手架有一定高度,底部立杆扣件的偏心距很小,脚手架有一定高度,底部立杆接近轴心受力,计算时视为轴心受压构件。

      接近轴心受力,计算时视为轴心受压构件 其中:k—计算长度附加系数,μ—考虑整体稳定因素的计算长度系数,它们可以通过规范查得;h—立杆步距根据以上公式,可以验算计算部位立杆的稳定性•钢结构设计规范中,轴心压杆的稳定承载力设计值可以由公式: 表达,式中:φ—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系数,A—轴心压杆的毛截面面积,f—钢材的设计强度值轴心压杆的稳定承载力设计值=稳定承载力极限值/(γR • γs ),式中:γR—钢材的抗力分项系数, γR =1.165 •脚手架立杆的极限承载力值通过结构实验和结构计算分析确定根据建筑施工脚手架结构安全度的要求,脚手架立杆的设计承载力=脚手架立杆的极限承载力/K,式中:K—安全系数,根据工作条件取2.0~3.0 •由于扣件的偏心距很小,脚手架有一定高度,底部立杆接近轴心受力此外,由于脚手架的工作条件较差,施工误差大,其安全系数显然应该高于钢结构按照钢结构设计规范的表示方法,同时考虑脚手架在安全系数上和钢结构的差别,脚手架立杆的设计承载力可以表达为: 或: ,式中:γ’R—立杆的抗力调整系数,应由计算确定,fy—钢材的屈服强度。

      •脚手架立杆的轴力设计值根据脚手架自重和外荷载计算求得由于脚手架属于临时性结构,安全等级为三级,结构重要性系数取0.9其轴力设计值可以表达为:0.9(1.2NGk+∑1.4NQk)式中:NGk—结构自重和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力,∑NQk—施工荷载等的标准值产生的轴力之和•脚手架立杆的设计计算应满足: 0.9(1.2NGk+∑1.4NQk)≤ •为符合现行规范的表达习惯,使用上将上式改写为:(1.2NGk+∑1.4NQk)≤ = •γ’R的值根据脚手架安全系数K与现行规范的可靠度相一致的条件求得,即:•( NGk+∑NQk)≤ 应等效于 (1.2NGk+∑1.4NQk)≤ 可以求出:γ’R = × 可见,γ’R是反映脚手架安全性与脚手架上作用的恒、活荷载比例关系的系数扣件式脚手架的安全系数取为:K=2.0对于不同的NGk和∑NQk的比值,经统计0.9•γ’R≈1.33 脚手架立杆的整体稳定系数由考虑脚手架整体稳定因素的换算长细比λ0查表或公式: 确定。

      ,l0—脚手架大波失 稳时的半波长度或连墙件的竖向间距,由脚手架的搭设方式确定 •以步距h表示l0,可以写为单榀架体大波失稳的计算长度系数和步距的乘积:μ•h同时将 考虑为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来调 整结构安全度,并写入l0立杆计算长度就写成为如下形式,即:l0=k•μ•h 故: 经比较可见: 经以上变换,脚手架立杆设计计算公式写为:1.2NGk+∑1.4NQk≤ 允许搭设高度计算: 结构自重和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力NGk=NG1k+NG2k,其中NG1k—脚手架结构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力,其值等于脚手架立杆承受的每米结构自重标准值gk 和架体总高度H的乘积:NG1k=gk·H;NG2k—脚手架上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力代入脚手架立杆设计计算公式: 1.2(gk·H+ NG2k)+∑1.4NQk≤ •可以求出:[H] =•取消了当26m《 HS《 50m时,对允许搭设高度限制的调整,原来是参照的英国标准,当代入50m时影响不大:•密目式安全立网自重标准值不应低于0.01kN /㎡。

      •双排脚手架的使用经验丰富、成熟,本次修订中改动很少单排脚手架的使用已经很少,接近淘汰 四、悬挑脚手架挑梁结构及其锚固•规范中推荐以双轴对称截面钢梁做悬挑梁结构悬挑脚手架的搭设高度不超过20米悬挑梁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60mm每个型钢悬挑梁外端宜设置钢丝绳或钢拉杆与上一层建筑结构斜拉结,钢丝绳、钢拉杆作为附加保险措施,不参与悬挑钢梁受力计算悬挑梁尾端应在两处及以上固定于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上锚固型钢悬挑梁的U型钢筋拉环或锚固螺栓直径不宜小于16㎜ •挑梁结构及其锚固的验算内容:悬挑梁的强度;悬挑梁的挠度;当无有效支撑体系时悬挑梁的稳定性;悬挑梁锚固段压点处U型钢筋拉环或螺栓的强度;压点处楼板承受锚固负弯矩时的抗弯强度;悬挑梁前端支点下混凝土梁(板)的承载力 1——木楔楔紧 图6.10.5-3 悬挑钢梁楼面构造图6.10.5 -2 悬挑钢梁穿墙构造 •型钢悬挑梁的抗弯强度计算公式:•型钢悬挑梁的整体稳定性验算公式:•锚固型钢悬挑梁的U型钢筋拉环或螺栓的强度计算公式: 式中:Nm——型钢悬挑梁锚固段压点U型钢筋拉环或螺栓的拉力设计值; Al ——U型钢筋拉环的净截面面积或螺栓的有效截面面积(mm2),一个U型钢筋拉环或一对螺栓按两个截面计算; fl ——U型钢筋拉环或螺栓抗拉强度设计值,应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取fl =50N/mm2。

      •当型钢悬挑梁锚固段压点处采用2个(对)及以上U型钢筋拉环或螺栓锚固连接时,其钢筋拉环或螺栓的承载能力应乘以0.85的折减系数 •构造要求:•U型钢筋拉环或螺栓应采用冷弯成型U型钢筋拉环、锚固螺栓与型钢间隙应用钢楔或硬木楔楔紧•型钢悬挑梁固定端应采用2个(对)及以上U型钢筋拉环或锚固螺栓与梁板固定,U型钢筋拉环或锚固螺栓应预埋至混凝土梁、板底层钢筋位置,并应与混凝土梁、板底层钢筋焊接或绑扎牢固,其锚固长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中钢筋锚固的规定 •6.10.6 当型钢悬挑梁与建筑结构采用螺栓钢压板连接固定时,钢压板尺寸不应小于100mm×10mm(宽×厚);当采用螺栓角钢压板连接时,角钢的规格不应小于63mm×63mm×6mm•6.10.7 型钢悬挑梁悬挑端应设置能使脚手架立杆与钢梁可靠固定的定位点,定位点离悬挑梁端部不应小于100mm•6.10.8 锚固位置设置在楼板上时,楼板的厚度不宜小于120mm如果楼板的厚度小于120mm应采取加固措施 •悬挑钢梁前端应采用吊拉卸荷,吊拉卸荷的吊拉构件有刚性的,也有柔性的,如果使用钢丝绳,其直径不应小于14㎜,使用预埋吊环其直径不宜小于20㎜(或计算确定),预埋吊环应使用HPB235级钢筋制作。

      钢丝绳卡不得少于3个•悬挑钢梁悬挑长度一般情况下不超过2m能满足施工需要,但在工程结构局部有可能满足不了使用要求,局部悬挑长度不宜超过3米大悬挑另行专门设计及论证•在建筑结构角部,钢梁宜扇形布置;如果结构角部钢筋较多不能留洞,可采用设置预埋件焊接型钢三角架等措施•悬挑钢梁支承点应设置在结构梁上,不得设置在外伸阳台上或悬挑板上,否则应采取加固措施•定位点可采用竖直焊接长0.2m、直径25mm-30mm的钢筋或短管等方式 •悬挑梁间距应按悬挑架架体立杆纵距设置,每一纵距设置一根不允许有连梁)•悬挑架的外立面剪刀撑应自下而上连续设置•锚固悬挑梁的主体结构混凝土实测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0•悬挑钢梁支承点应设置在结构梁上,不得设置在外伸阳台上或悬挑板上,否则应采取加固措施 五、满堂脚手架和满堂支撑架 满堂脚手架和普通型满堂支撑架 加强型满堂支撑架 1、满堂脚手架和满堂支撑架结构体系 •满堂脚手架定义为在纵、横方向,由不少于三排立杆并与水平杆、水平剪刀撑、竖向剪刀撑、扣件等构成的脚手架该架体顶部作业层的施工荷载通过水平杆传递给立杆,顶部立杆呈偏心受压状态•满堂支撑架定义为在纵、横方向,由不少于三排立杆并与水平杆、水平剪刀撑、竖向剪刀撑、扣件等构成的承力支架。

      该架体顶部的施工荷载通过可调托撑传给立杆,顶部立杆呈轴心受压状态 •满堂支撑架可分为普通型和加强型二种•当架体沿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隔5m~8m,设置由底至顶的连续竖向剪刀撑,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且水平剪刀撑距架体底平面或相邻水平剪刀撑的间距不超过8m时,定义为普通型满堂支撑架;•当连续竖向剪刀撑的间距不大于5m,连续水平剪刀撑距架体底平面或相邻水平剪刀撑的间距不大于6m时,定义为加强型满堂支撑架 •当架体高度不超过8m且施工荷载不大时,扫地杆布置层可不设水平剪刀撑•满堂脚手架的支撑布置同普通型满堂支撑架•满堂脚手架的搭设高度不宜超过36m;施工层不得超过一层满堂脚手架的高宽比不宜大于3当高宽比大于2时,应在架体的四周和内部,水平间隔6m~9m,竖向间隔4m~6m设置连墙件与建筑结构拉结,当无法设置连墙件时,应采取设置钢丝绳张拉固定等措施 •满堂支撑架搭设高度不宜超过30m满堂支撑架的高宽比不应大于3当高宽比超过本规范附录C所给限值(>2或2.5)时,应在支架的四周和内部与建筑结构刚性连接,连墙件水平间距应为6m~9m,竖向间距应为2m~3m;自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顶撑顶面的立杆段长度a不应超过0.5m。

      2、满堂脚手架和满堂支撑架的结构性能•支撑体系设置完善的满堂脚手架或满堂支撑架,在极限荷载作用下的可能破坏形式为:•以水平剪刀撑设置层为反弯点的沿较弱方向的架体大波整体失稳•架体较大步距间立杆段的局部弯曲失稳•通常情况下,架体的极限承载力由架体大波整体失稳时的承载力值确定当架体的步距过大时,立杆段的稳定承载力可能低于整体失稳时的承载力 •满堂脚手架和满堂支撑架的破坏形式和脚手架结构很相似,都是以某一水平刚度较大的支撑层做为反弯点,发生结构的大波失稳因此,在计算方法上可以归为同一类 •满堂脚手架和满堂支撑架结构的破坏特点显示,剪刀撑体系及其布置决定了其对架体大波失稳的约束作用,从而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架体的极限承载力分析表明:影响架体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有:•立杆的纵、横向间距(立杆的横截面面积/所支撑架体的面积)•竖向剪刀撑和水平剪刀撑的布置方式和数量•纵、横向水平杆的步距•架体上活荷载的加载方式 3、满堂脚手架和满堂支撑架立杆稳定性的计算部位:•当满堂脚手架采用相同的步距、立杆纵距、立杆横距时,应计算底层立杆段;•当架体的步距、立杆纵距、立杆横距有变化时,除计算底层立杆段外,还必须对出现最大步距、最大立杆纵距、立杆横距等部位的立杆段进行验算;•当架体上有集中荷载作用时,尚应计算集中荷载作用范围内受力最大的立杆段;•满堂支撑架尚应计算顶层立杆段。

      4、满堂脚手架和满堂支撑架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满堂脚手架和满堂支撑架的设计承载力确定方法和双排脚手架完全相同•满堂脚手架和满堂支撑架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上也和双排脚手架完全一致立杆 稳定性的计算公式: ;式中: φ—由考虑架体整体稳定因素的换算长细比λ0查表或由公式: 确定; , l0=k•μ• h 或 l0= k•μ• (h+2a)(用于满堂支撑架顶部立杆段)其中:h—立杆步距,k—计算长度附加系数,μ—满堂脚手架和满堂支撑架考虑整体稳定因素的计算长度系数,由规范查得,a —立杆自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顶撑顶面的长度,其值应不大于0.5m,当0.2m<a<0.5m时,相应的μ值按线性插入确定,并取其较大值 根据以上公式,可以验算计算部位立杆的稳定性 •所不同的是满堂脚手架和满堂支撑架在计算立杆轴力时考虑的施工荷载相对复杂,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结构体系在布置上和脚手架结构不同,应根据不同结构布置查得相应的立杆计算长度系数μ和计算长度附加系数k •目前对高大满堂脚手架和满堂支撑架的研究尚少,对结构特性-特别是剪刀撑的数量及布置方式对结构承载力的影响认识不足,规范尚不能很好地总结归纳出不同架体立杆考虑整体稳定因素的计算长度系数的变化规律。

      •规范中架体的可计算范围:•满堂脚手架:立杆间距0.9~1.3m,架体高宽比≤2.0,结构跨数不少于4~5跨•满堂支撑架:立杆间距0.4~1.2m,架体高宽比≤2.0~2.5,结构跨数不少于4~8跨 •此范围基本涵盖了结构施工的常用范围如所使用架体不满足以上条件,应采取加大架体范围或设置与建筑结构刚性连接的方法•满堂脚手架尚应计算支撑工作平台的纵、横向水平杆的抗弯以及水平杆与立杆间连接扣件的抗滑移能力 5、满堂脚手架和满堂支撑架的设计荷载•满堂脚手架和满堂支撑架立杆所受轴力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规范中给出了常用满堂脚手架和满堂支撑架立杆承受的每米结构自重标准值,供施工查询支撑架上工作平台重量应按照实际构造计算,规范中给出了常用情况的参考值•用于轻型钢结构及空间网格结构施工的满堂脚手架的均布荷载最低值为2.0 kN/m2,用于普通钢结构施工的满堂脚手架的均布荷载最低值为3.0 kN/m2•规范规定了满堂脚手架上的施工均布荷载的最低值当架体用于混凝土结构施工时,作业层上的荷载标准值和《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的规定一致 6、满堂脚手架和满堂支撑架的构造•规范中给出了常用满堂脚手架和满堂支撑架的最大搭设高度。

      限制条件: 1)最少跨数应符合本规范附录c的规定 2)脚手板自重标准值取0.35 kN/m2 3)地面粗糙度为B类,基本风压W0=0.35kN/m2 4)立杆间距不小于1.2m×1.2m,施工荷载标准值不小于3kN/m2时,立杆上应增设防滑扣件,防滑扣件应安装牢固,且顶紧立杆与水平杆连接的扣件 序号序号步距步距((m m))立杆立杆间距距((m))支架最支架最大高大高宽比比下列施工荷下列施工荷载时最大最大允允许高度(高度(m))2 kN/m23 kN/m211.7~~1.81.2×1.22×1.22 21792 21.0×1.00×1.02 230243 30.9×0.99×0.92 236364 41.51.3×1.33×1.32 21895 51.2×1.22×1.22 2231661.0×1.00×1.02 2363170.9×0.99×0.92 2363681.21.3×1.33×1.32 2201391.2×1.22×1.22 22419101.0×1.00×1.02 23632110.9×0.99×0.92 23636120.91.0×1.00×1.02 23633130.9×0.99×0.92 23636常用敞开式满堂脚手架结构的设计尺寸常用敞开式满堂脚手架结构的设计尺寸 •满堂脚手架的搭设高度不宜超过36m;满堂脚手架的高宽比不宜大于3;施工层不得超过1层。

      •当高宽比大于2时,应在架体的四周和内部水平间隔6m~9m,竖向间隔4m~6m设置连墙件与建筑结构拉结,当无法设置连墙件时,应采取设置钢丝绳张拉固定等措施•当当满堂脚手架立杆间距不大于1.5m×1.5m,架体四周及中间与建筑物结构进行刚性连接,并且刚性连接点的水平间距不大于4.5m,竖向间距不大于3.6m时,可按双排脚手架的规定进行计算 •满堂支撑架搭设高度不宜超过30m;满堂支撑架的高宽比不应大于3;立杆自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托撑顶面的长度a不应超过0.5m•当高宽比超过本规范附录所给限值(大于2或2.5)时,应在支架的四周和内部与建筑结构刚性连接,连墙件水平间距应为6m~9m,竖向间距应为2m~3m•当满堂支撑架小于4跨时,宜设置连墙件将架体与建筑结构刚性连接当架体未设置连墙件与建筑结构刚性连接,立杆计算长度系数μ按本规范附录C采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支撑架高度不应超过一个建筑楼层高度,且不应超过5.2m;2)架体上永久荷载与可变荷载(不含风荷载)总和标准值不应大于7.5kN/m2;3)架体上永久荷载与可变荷载(不含风荷载)总和的均布线荷载标准值不应大于7kN/m 满堂脚手架和满堂支撑架的搭设构造规定和单、双排脚手架相同。

      •立杆接长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水平杆长度不宜小于3跨杆件的接头布置规定和单、双排脚手架相同•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水平杆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竖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应为45º~60º,水平剪刀撑与支架纵(或横)向水平杆的夹角应为45º~60º,剪刀撑的固定与接长的规定和单、双排脚手架相同 •满堂支撑架顶部可调托撑的螺杆外径不得小于36mm,直径与螺距应符合《梯型螺纹》的规定;支托板厚不应小于5㎜,螺杆与支托板应焊牢,焊缝高度不得小于6㎜;螺杆与螺母旋合长度不得少于5扣,螺母厚度不得小于30mm可调托撑的抗压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小于40 kN满堂支撑架的可调底座、可调托撑螺杆伸出长度不宜超过300mm,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0mm 7、满堂脚手架和满堂支撑架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当架体平台上的施工荷载集中于一侧,分布很不均匀时,架体的承载力下降较大•当架体高度不大,施工荷载很大时,底部立杆可能受偏心力作用,影响承载力 六、规范中的强制性条文六、规范中的强制性条文•3.4.3 可调托撑抗压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小于可调托撑抗压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小于40 kN,支托板厚不应小于,支托板厚不应小于5㎜㎜。

      •6.2.3 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6.3.3 脚手架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脚手架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图(图6.3.3) 图图6.3.3 纵、横向扫地杆构造纵、横向扫地杆构造1——横向扫地杆;横向扫地杆;2——纵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6.3.5 单排、双排与满堂脚手架立杆接长除顶单排、双排与满堂脚手架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6.4.4 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且不应大于并且不应大于4m6.6.3 高度在高度在24m及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及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全立面连续设置剪刀撑;高度在侧全立面连续设置剪刀撑;高度在24m以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两端、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两端、转角及中间间隔不超过转角及中间间隔不超过15m的立面上,各的立面上,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图(图6.6.3)。

      图6.6.3 高度24m以下剪刀撑布置6.6.5 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均必须设置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均必须设置横向斜撑横向斜撑 7.4.2 单、双排脚手架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单、双排脚手架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连墙件必须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大于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大于两步时,应增设连墙件加固两步时,应增设连墙件加固•7.4.5 卸料时各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卸料时各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8.1.4 扣件进入施工现场应检查产品合格证,扣件进入施工现场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并应进行抽样复试,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并应进行抽样复试,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的规的规定扣件在使用前应逐个挑选,有裂缝、变定扣件在使用前应逐个挑选,有裂缝、变形、螺栓出现滑丝的严禁使用形、螺栓出现滑丝的严禁使用 •9.0.1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装与拆除人员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装与拆除人员必须是经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

      架子工必须是经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架子工应持证上岗应持证上岗•9.0.4 钢管上严禁打孔钢管上严禁打孔•9.0.5 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求,不得超载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泵送混凝土和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架体泵送混凝土和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架体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严禁拆除或移动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严禁拆除或移动架体上安全防护设施架体上安全防护设施•9.0.7 满堂支撑架顶部的实际荷载不得超满堂支撑架顶部的实际荷载不得超过设计规定过设计规定 •9.0.13 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下列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下列杆件:杆件: 1 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扫地杆; 2 连墙件•9.0.14 当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开挖脚手架当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开挖脚手架基础下的设备基础或管沟时,必须对脚手基础下的设备基础或管沟时,必须对脚手架采取加固措施架采取加固措施 其它修改的内容其它修改的内容•当为回填土地基时,应对地质勘察报告提供的回填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乘以折减系数0.4 ; •每根立杆底部宜设置底座或垫板。

      原来是应) (考虑当脚手架搭设在永久性建筑结构混凝土基面时,立杆下底座或垫板可 根据情况不设置 )• 单、双排脚手架底层步距均不应大于2m •立杆垫板或底座底面标高宜高于自然地坪50mm~100mm •垫板应采用长度不少于2跨、厚度不小于50mm、宽度不小200㎜的木垫板 •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墙面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原来是120-150mm) • 每搭设完6m~8m高度后 应检查(原来是10-13m)•钢管外表面锈蚀深度 由原来的0.5改为0.18mm 七、设计计算七、设计计算•脚手架的承载能力应按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的要求,采用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可只进行下列设计计算:•1 纵向、横向水平杆等受弯构件的强度和连接扣件的抗滑承载力计算;•2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3 连墙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强度的计算:•4 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计算构件的强度、稳定性与连接强度时,应采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设计值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4•脚手架中的受弯构件,尚应根据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验算变形验算构件变形时,应采用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的设计值,各类荷载分项系数均应取1.0。

      1 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2 当使用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均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单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的一端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另一端应插入墙内,插入长度不应小于180mm; 3 当使用竹笆脚手板时,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的两端,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单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的一端,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另一端插入墙内,插入长度不应小于180mm6.2.3 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去掉了内排架离墙距离的要求)接且严禁拆除去掉了内排架离墙距离的要求)横向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小横杆计算小横杆计算•以以φ48*3.5为例,排距1.05,纵距1.2,地面到女儿墙高度49m,步距1.5m•作业层间距不应大于纵距作业层间距不应大于纵距1/21/2;; •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小横杆在大横杆的上面计算简图如下所示小横杆在大横杆的上面计算简图如下所示: 小横杆荷载计算小横杆荷载计算恒荷载计算: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1=0.038kN/m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350×1.200/3=0.140kN/m活荷载计算:活荷载标准值:Q=3.000×1.200/3=1.200kN/m 小横杆荷载设计值及力学模型小横杆荷载设计值及力学模型荷载的设计值: q=1.2×0.038+1.2×0.140+1.4×1.200=1.894kN/m 力学模型: 小横杆力学模型说明小横杆力学模型说明 为什么不计算钢管的抗剪强度为什么不计算钢管的抗剪强度 纵向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纵向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 纵向水平杆应设置在立杆内侧,单根杆长度不应小于3跨; 2 纵向水平杆接长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或搭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纵距的1/3 荷载值计算:荷载值计算: 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1=0.038×1.050=0.040kN P1=0.038×1.050=0.040kN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P2=0.350×1.050×1.200/3=0.147kNP2=0.350×1.050×1.200/3=0.147kN活荷载标准值活荷载标准值Q=3.000×1.050×1.200/3=1.260kN Q=3.000×1.050×1.200/3=1.260kN 大横杆荷载的设计值:大横杆荷载的设计值: P=(1.2×0.040+1.2×0.147+1.4×1.260)/2=0.994kNP=(1.2×0.040+1.2×0.147+1.4×1.260)/2=0.994kN 大横杆计算简图大横杆计算简图大横杆抗弯强度计算:大横杆抗弯强度计算:均布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均布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集中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集中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 : M=0.08×(1.2×0.038)×1.2002+0.267×0.994×1.M=0.08×(1.2×0.038)×1.2002+0.267×0.994×1.200=0.324kN.m200=0.324kN.m;;σ=0.324×106/5080.0=63.762N/mm2σ=0.324×106/5080.0=63.762N/mm2;;大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大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205.0N/mm2,满足要求满足要求! ! 大横杆挠度计算:大横杆挠度计算:最大挠度考虑为大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集中荷载的最大挠度考虑为大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集中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均布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均布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 :大横杆均布荷载的最大挠度:大横杆均布荷载的最大挠度: 集中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集中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 : 集中荷载标准值集中荷载标准值P=0.040+0.147+1.260=1.447kNP=0.040+0.147+1.260=1.447kN;;集中荷载标准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挠度集中荷载标准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挠度 : 最大挠度和:最大挠度和:V=V1+V2=1.897mmV=V1+V2=1.897mm;;大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大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200.0/1501200.0/150与与10mm,10mm,满足要求满足要求! ! 大横杆在上的情况大横杆在上的情况 扣件抗滑移的计算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 ( (规范规范5.2.5): 5.2.5): • R ≤ Rc R ≤ Rc •其中其中 Rc——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 ,取取8.0kN8.0kN;;• R——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 用力设计值;用力设计值;•注:当直角扣件的拧紧力矩达注:当直角扣件的拧紧力矩达40--65N.m40--65N.m时时, ,试验试验表明表明: :单扣件在单扣件在12kN12kN的荷载下会滑动的荷载下会滑动, ,其抗滑承载其抗滑承载力可取力可取8.0kN8.0kN;双扣件在;双扣件在20kN20kN的荷载下会滑动的荷载下会滑动, ,其其抗滑承载力可取抗滑承载力可取12.0kN12.0kN。

      荷载设计值计算:荷载设计值计算:横杆的自重标准值: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1=0.038×1.200=0.046kN P1=0.038×1.200=0.046kN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350×1.050×1.200/2=0.220kN P2=0.350×1.050×1.200/2=0.220kN 活荷载标准值:活荷载标准值: Q=3.000×1.050×1.200/2=1.890kN Q=3.000×1.050×1.200/2=1.890kN 荷载的设计值:荷载的设计值: R=1.2×0.046+1.2×0.220+1.4×1.890=2.966kNR=1.2×0.046+1.2×0.220+1.4×1.890=2.966kN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 μμ值的说明•计算长度系数计算长度系数μμ值是反映脚手架各值是反映脚手架各杆件对立杆的约束作用本规范规杆件对立杆的约束作用本规范规定的定的μμ值,采用了中国建筑科学研值,采用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机械化研究分院究院建筑机械化研究分院19641964年年~1965~1965年和年和19861986年年~1988~1988年、哈尔滨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于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于19881988年年~1989~1989年分别进行原型脚手架整体稳年分别进行原型脚手架整体稳定性试验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其定性试验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其μμ值在值在1.5~2.01.5~2.0之间。

      它综合了影响脚之间它综合了影响脚手架整体失稳的各种因素,当然也手架整体失稳的各种因素,当然也包含了立杆偏心受荷(初偏心包含了立杆偏心受荷(初偏心e=53mme=53mm)的实际工况这表明按轴)的实际工况这表明按轴心受压计算是可靠的、简便的规心受压计算是可靠的、简便的规范列出了下表以供设计者范列出了下表以供设计者在一般情况下,此偏心产生的在一般情况下,此偏心产生的附加弯曲应力不大,为了简化附加弯曲应力不大,为了简化计算,予以忽略国外同类标计算,予以忽略国外同类标准准(如英、日、法等国如英、日、法等国)对此项偏对此项偏心的影响也做了相同处理心的影响也做了相同处理 对立杆稳定性的说明对立杆稳定性的说明•考虑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是受人为操作因素影响很大的一种临时结构,设计计算一般由施工现场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故所给脚手架整体稳定性的计算方法力求简单、正确、可靠应该指出,第5.2.6条规定的立杆稳定性计算公式,虽然在表达形式上是对单根立杆的稳定计算,但实质上是对脚手架结构的整体稳定计算因为公式5.2.8中的μ值是根据脚手架的整体稳定试验结果确定的 连墙件的说明连墙件的说明 •脚手架的连墙件的计算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经常采用的形式有:扣件式连接、焊接,螺栓连接等,但涉及到施工的方便及材料的普遍性,我们最常用的扣件式连接方式,这里我们要注意两个问题。

      •1 限制连墙件偏离主节点的最大距离300mm,是参考英国标准的规定只有连墙件在主节点附近方能有效地阻止脚手架发生横向弯曲失稳或倾覆,若远离主节点设置连墙件,因立杆的抗弯刚度较差,将会由于立杆产生局部弯曲,减弱甚至起不到约束脚手架横向变形的作用调研中发现,许多连墙件设置在立杆步距的1/2附近,这对脚手架稳定是极为不利的必须予以纠正•2 由于第一步立柱所承受的轴向力最大,是保证脚手架稳定性的控制杆件在该处设连墙件,也就是增设了一个支座,这是从构造上保证脚手架立杆局部稳定性的重要措施•之一•问题的引申,我在主节点设置了连墙件后就要注意与主体结构连接的部位也要设置在受力点较好的部位 强调连墙件的重要性,计算更明确 地基承载力计算•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式的要求:•Pk = ≤fg (5.5.1)•式中:Pk ——立杆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标准值(kPa);• Nk ——上部结构传至立杆基础顶面的轴向力标准值(kN); • A——基础底面面积(m2); • fg——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应按本规范第5.5.2条规定采用。

      5.5.2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为天然地基时,应按地质勘察报告选用;当为回填土地基时,应对地质勘察报告提供的回填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乘以折减系数0.4 ;•(脚手架系临时结构,故本条只规定对立杆进行地基承载力计算,不必进行地基变形验算考虑到地基不均匀沉降将危及脚手架安全,因此,在第8.2.3条中规定了对脚手架沉降进行经常检测• 2 由载荷试验或工程经验确定 脚手架系临时结构,故本条只规定对立杆进行地基承载力计算,不必进行地基变形验算 考虑到地基不均匀沉降将危及脚手架安全,因此,在第8.2.3条中规定了对脚手架沉降进行经常检测 5.5.2 由于立杆基础(底座、垫板)通常置于地表面,地基承载力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下降,故立杆的地基计算应与永久建筑的地基计算有所不同为此,对立杆地基计算作了一些特殊的规定,即采用调整系数对地基承载力予以折减,以保证脚手架安全 有条件可由载荷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也可根据勘察报告及工程实践经验确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