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隧道工程施工方案三.doc
3页隧道工程施工方案三隧道工程施工方案三一、施工方法一、施工方法1.明洞施工:采用明挖法2.暗洞施工: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洞口加强衬砌(S5+)段采用留核心土台阶分部开挖法施工,断面开挖进尺应控制在 0.5~1.Om 为宜,施工中应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勤量测、早封闭”的基本原则V 级围岩衬砌(S5)段采用留核心土台阶分部开挖法施工,断面开挖进尺应控制在 0. 5~1. Om 为宜,施工中应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勤量测、早封闭”的基本原则IV 级围岩衬砌(S4)及 IV 级围岩加强段衬砌(S4+)段采用正台阶法施工,断面开挖进尺应控制在 1.Om 左右为宜 Ⅲ级围岩衬砌(S3)和Ⅲ级围岩加强段衬砌( S3+ )段采用全断面法施工 IV 级围岩紧急停车带衬砌(SJ4)及 IV 级围岩紧急停车带加强段衬砌(SJ4+)段采用正台阶法施工,断面开挖进尺应控制在 1.Om 左右为宜Ⅲ级围岩紧急停车带衬砌(SJ3)及Ⅲ级围岩紧急停车带加强段衬砌( SJ3+ )段采用正台阶法施工,断面开挖进尺应控制在 1.5~2.Om 为宜实际施工中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综合考虑隧道的施工方案,确保隧道结构的安全。
各级围岩地段施工时应首先施作好相应的超前支护措施,并在开挖后及时施作初期支护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超、欠挖,必须采用光面爆破技术二、施工中注意事项二、施工中注意事项1.明洞:(1)在明洞拉槽开挖前应结合路基情况事先做好排水工作,洞口环形截水沟应先期完成2)当明洞结构基础一侧在基岩上,另一侧在土层上时,为防止不均匀沉降,土层区段的明洞基础、路基床均应挖至基岩面,且基岩面应挖成台阶形,再填浆砌片石后,方可做明洞结构及路基基层2.暗洞(1)洞口开挖原则:以尽量减少洞口刷坡,争取早进洞的原则,进行因地制宜开挖,设计图纸提出的开挖进洞位置仅作参考,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经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共同确认后进行调整2)洞口仰坡及明洞开挖边坡防护设计以临时加固为主3)重视隧道掌子面前方的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施工图地质勘察不可能完全准确反映实际情况,一些特殊的地质现象随时会出现,为了安全作业,并有效的指导施工,对一些重点不良地质地段应采取措施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工作4)隧道可能与已知或推测的断层相遇,施工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如遇到,应视断层带宽度、交角、胶结等情况认真分析,及时汇报,以便及时采取对策5)对于 V 级围岩采用管棚或小导管注浆预支护的区段,在初期支护完成后,为防止过大变形,并从安全角度出发应及时施作二次衬砌。
6)设备洞室的开挖施工应在正线隧道初期支护完成后再进行7)隧道现场监控量测是新奥法原理进行隧道设计和施工必不可少的手段在施工中,应按设计要求加强量测,及时反馈,以便修正设计,指导施工量测资料作为支护隐蔽工程的重要技术内容,应纳入竣工文件,作为隧道验收的内容之一 (8)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超挖部分的处理:①在允许超挖范围内,采用同级砼回填②超挖大于允许值时,在起拱线和墙基以上 lm 范围内用同级砼回填,其余超挖部分可用同级砼或水泥砂浆回填③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的空隙应压注水泥砂浆填满9)二次衬砌正线隧道应采用液压模板台车,泵送砼浇筑工艺10)二次衬砌一次浇筑长度宜 6~9m,当必须大于 10m 时,应在长度方向中央,环向设置宽 85mm 深 60mm 的三角形凹槽,以减少衬砌后期收缩引起的环向裂缝11)软硬地层分界处及对衬砌纵向受力有不利影响处,应设置变形缝土质围岩、全风化围段落较长时,应 20~30m 左右设置一道变形缝12)应采取二衬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包括:a、采用较小的灰骨比、降低水灰比、合理选用外加剂;b、合理确定分段灌注长度及灌注速度;c、拆模时,混凝土内外温差不得大于 20℃;d、应加强养护,混凝土温度升降速度不宜大于 5℃/h。
13)为减少反弹,保证质量,喷射混凝土建议采用湿喷工艺14)施工时应注意洞内与洞外的车道布置、管沟的衔接3.隧道施工前应进行轴线控制、水准测量等复测工作,测量精度需满足技术规范的要求4.隧道施工中应经常核对其开挖断面是否符合设计尺寸,尽量减少欠挖超挖的数量5.隧道如采用双向开挖,贯通后轴线偏差不得大于 80mm,标高偏差不大于50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