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圣叹对《水浒传》传播的重大贡献.doc
28页金圣叹对《水浒传》传播的重大贡献摘 要:金圣叹删改《水浒传》大致使用了删、改、增三种手法他对《水浒传》的品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抬高《水浒传》 ,与儒家经典分庭抗礼;揭出了典型形象塑造之妙;从不放过对现实的批判金圣叹的删改批点增强了《水浒传》人物形象的艺术魅力、认识作用和思想意义,提高了《水浒传》的地位,扩大了其社会影响贯华堂本《水浒传》一经问世,便立即风行海内,甚至出现了“一本独尊、诸本皆废”的刊行现象关键词:金圣叹 《水浒传》 典型性一、金圣叹对《水浒传》的腰斩与删改金圣叹自叙:“余尝集才子书六,其目曰《庄》也, 《骚》也,马之《史记》也,杜之律诗也, 《水浒》也, 《西厢》也,已谬加评订 ”(《三国演义序》 ,据《水浒传资料汇编》 )据周锡山先生考证:“他的第一才子书《庄子》未及动笔,第二才子书《离骚》仅有一篇论文(收在《才子书汇稿》中) ,第三才子书《史记》仅有零星篇章(主要是司马迁写的太史公论赞)收在《天下才子必读书》中。
圣叹绝命诗有‘且喜唐诗略分解,庄骚马杜竟何如!’即悲前四才子书和唐诗未及批完 ”[1]至今可见完全批点的只有《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和《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 ,本文只讨论他对《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的批点《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 ,明崇祯十四年(1641 年)贯华堂 刻本贯华堂是金圣叹的好友韩住的书坊贯华堂本《水浒传》是一个七十回本金圣叹自称得到一个古本,其中有一篇《贯华堂所藏古本水浒传序》 ,序中说:“是《水浒传》七十一卷,则吾友散后,灯下戏墨为多风雨甚,无人来之时半之然而经营于心,久而成习不必伸纸执笔,然后发挥盖薄莫篱落之下,五更卧被之中,垂首捻带,睇目观物之际,皆有所遇矣……东都施耐庵序 ”针对这篇序的伪撰及金圣叹对《水浒传》的腰斩,学界已达成共识,只是对这个删改的七十回本,褒贬誉毁竟大相庭径褒誉者说金圣叹删改有功,以张国光先生为代表,认为金圣叹删改批评的七十回本“改变了它的反动主题,并在艺术上净化了之后,才能列入古典文学名著之林” ;贬毁者以何满子先生为代表,具体开列了三大罪状:伪托古本,行为卑鄙;砍去后半,思想反动;胡批乱点,手段拙劣。
因此我们就有必要看看金圣叹到底是怎样删改了《水浒传》 ,删改得怎样了金圣叹删改《水浒传》大致使用了删、改、增三种手法人们常说金圣叹“腰斩《水浒传》 ”,所谓腰斩,就是大刀阔斧地删研究者也经常把金本《水浒传》列入繁本系统,认定他是以百回本为原本那我们就对照百回本,看看他的七十一回本是怎样删成的首先是整块地删,把百回本七十一回后的二十九回、百二十回本的后四十九回全删了即在梁山泊大聚义之后便打上句号 金圣叹删的理由是:“一部书七十回,可谓大铺排,此一回可谓大结束读之正如千里群龙一齐入海,更无丝毫未了之憾笑煞罗贯中,横添狗尾,徒见其丑也 ”(《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 ,第七十回回前)真中肯,真透彻,大手笔,大气派!这一砍,砍出了金圣叹高超的小说美学,它至少从三个方面保证了《水浒传》的艺术效果:第一,众所周知,梁山泊大聚义以前,一个个英雄被逼上梁山的故事都是曲折生动的,这许多血肉丰满的英雄历尽磨难,齐聚水泊梁山,自然是全书高潮,在高潮部分戛然而止,既保留了水浒故事的全部精华,又让读者觉得意犹未尽,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
第二,避免了大杂烩式的拼凑无论百回本还是百二十回本,所谓破辽、平田虎、平王庆、征方腊,不过是四个独立成篇的故事,全部凑拼在一起,结构上便显得拖沓、松散第三,保护了形象的典型性在所谓破辽、平田虎、平王庆、征方腊的故事中,既没有精彩的情节设计,又没有对典型形象的树立,相反却出现了许多人物塑造的矛盾和性格的前后不一,影响了原有形象的典型性删了七十一回后面的内容,这些弊端也就全部避免了不仅如此,金本《水浒传》又同时在三个方面保证了历史的真实性,避免了大大小小的革命家所批判的思想上的反动——投降: 第一,无论是历史演义还是英雄传奇,其作者都要找到一点历史的依据,以表明自己并不是虚构小说,而是有史为据,以免被人瞧不起,而获得“小说家”的称号既然这样,如果任由人才济济、势不可挡的梁山泊自由发展,以他们两赢童贯、三败高俅的绝对优势,必然会一如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革命派所期望的、书中人物如李逵所向往的——推翻赵宋王朝,让宋江做皇帝但是,历史上可没有这样一个王朝,怎么能呢?何如大聚义就此结束,让读者尽情想象去。
第二,大聚义之后,倘不夺取宋朝江山,让 108 条好汉蛰居梁山泊,他们将干些什么?他们一个个都是天不怕地不怕谁也不服的血性大汉,怎样和平相处?能不矛盾重重酿成血腥斗争吗?第三,梁山泊大聚义之后,只要继续写下去,倘不夺取宋室江山,那个小小的水泊,绝对容纳不了这伙人,接受招安乃是他们唯一的出路只要接受了招安,则必然要听从朝廷的派遣,必然要承担镇压农民起义的责任,必然会成为今天的革命家所批判的对象金圣叹砍了!这一切也就全部避免了其次是删去累赘,把与情节描述无甚关系的诗词、骈语、描写全部删掉这些诗词骈语不过是对说话形式的保留,有的是为了活跃气氛,有的是为了稳住先来的听众,有的是为了起到现场调节的作用但是,出现在白纸黑字的书本中,就显得罗嗦、累赘 了,删了则会使全书情节更集中,结构更严谨,即是说为阅读清除了累赘诸如林冲被高俅送去开封府,原本有一段称赞开封府的骈文:“户婚词讼,断时有似玉衡明;斗殴相争,判处有如金镜照虽然一郡宰臣官,果是四方民父母。
”明知林冲冤屈,却屈从高俅淫威的开封府,哪值得如此称赞呢?金圣叹将此全部删去,避免了干扰读者阅读又如“宋江怒杀阎婆惜”一回,有一段宋江与婆惜两人静夜相对干坐的描写:却说宋江坐在杌子上,只指望那婆娘似比先时,先来偎依陪话,胡乱又将就几时谁想婆惜心里寻思道:“我只思量张三,吃他搅了,却似眼中钉一般那厮倒直指望我一似先前时来下气,老娘如今却不要耍只见说撑船就岸,几曾见撑岸就船你不来睬我,老娘倒落得!”……看看天色夜深,窗间月上,但见:银河耿耿,玉漏迢迢穿窗斜月映寒光,透户凉风吹夜气谯楼禁鼓,一更未尽一更催;别院寒砧,千捣将残千捣起画檐间叮当铁马,敲碎旅客孤怀;银台上闪烁清灯,偏照闺人长叹贪淫妓女心如火,仗义英雄气似虹这段话不仅多余,而且与前面的描写相重,全部删去,不仅简洁明了,且丝毫不改变原意原本第四十五回(“杨雄醉骂潘巧云,石秀智杀裴如海” )有一段议论和尚好色的闲话:“看官听说,原来但凡世上的人,惟有和尚色情最紧,……因此苏东坡学士道:‘不秃不毒,不毒不秃 转秃转毒,转毒转秃。
’和尚们还有四句言语,道是:‘一个字便是僧,两个字是和尚,三个字鬼乐官,四字色中饿鬼 ’”前后共计四百多字,与正文关系不大,也被金圣叹全部删去似这样删得好的地方还有好多,限于篇幅,恕不一一罗列自然, “删”多必有失,金圣叹也有删得不当的仅举一例,在“公孙胜芒砀山降魔”一回,有一段对三个头领的描写,原本是这样的:只见芒砀山上有三二十面锣声震地价响,三个头领一齐来到山下,便将三千余人摆开左右两边,项充、李衮中间马上,拥出那个为头的好汉,姓樊名瑞,祖贯濮州人氏幼年作全真先生,江湖上学得一身好武艺马上惯使一个流星锤,神出鬼没,斩将搴旗,人不敢近,绰号混世魔王怎见得樊瑞英雄,有《西江月》为证:头散青丝细发,身穿绒绣皂袍连环铁甲晃寒霄,惯使铜锤神妙好似北方真武,世间伏怪除妖云游江海把名标,混世魔王绰号那个混世魔王樊瑞骑一匹黑马,立于阵前金圣叹删成:“只见芒砀山上有三二十面锣声震地价响,三个头领一齐来到山下,便将三千余人摆开左右两边项充、李衮,中间马上拥出那个混世魔王樊瑞,骑一匹黑马,立于阵前 ”语言 简练了,文气也连贯,只是在删去《西江月》的同时,把樊瑞的籍贯履历也删掉了,应属失误。
二曰改相对于大刀阔斧地删,修改更需要艺术匠心金圣叹把原本第一回提出来,作为楔子放到正文之前,是极有见地的这段奇特的“误走妖魔”篇,与后面的情节并不连贯,是一个简短而独立的故事,让它独立出来,起个引子作用,不仅让正文更显得紧凑,并且还有了象征意义——扰乱宋世的“妖魔”原来就是统治者放(体现在现实社会则是“逼” )出来的——属咎由自取,起到了导读作用原本的回目有十一个被金圣叹作了改动,大多是一字之差,如“鲁智深火烧瓦罐寺”改成“鲁智深火烧瓦官寺” , “李逵斧劈罗真人”改成“李逵独劈罗真人”等,区别不大,只有“黑旋风探穴救柴进”改成“黑旋风下井救柴进” ,显得与内容一致,改得很好情节修改的地方可就太多了!有金圣叹略改几字就情神如现的,如原本第六回(“九纹龙剪径赤松林,鲁智深火烧瓦罐寺” )和尚与鲁智深的对话:原本:智深提着禅杖道:“你这两个如何把寺来废了?”那和尚便道:“师兄请坐,听小僧说 ”智深睁着眼道:“你说!你说!”那和尚道:“在先敝寺十分好个去处 ”金本: 智深提着禅杖道:“你这两个如何把寺来废了?”那和尚便道:“师兄请坐,听小僧……(按:那时没有省略号,圣叹后面注上四字:其语未毕。
是鲁智深把话打住) ”智深睁着眼道:“你说!你说!”说:“在先敝寺十分好个去处(按:后面的话全部相同,故略圣叹批曰:“说”字与上“听小僧” ,本是接着成句,智深自气忿忿在一边,夹着“你说你说”耳,章法奇绝,从古未有 ) ”稍加变动,气氛竟大不一样,鲁智深火爆的性格和愤怒的情态就活灵活现了又如原本第二十三回(“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武松打虎” )有猎户与武松的对话:那两人手里各拿着一条五股叉,见了武松,吃一惊道:“(前略)如何敢独自一个,昏黑将夜,又没器械,走过冈子来!不知你是人是鬼?”金本把后一句改作“你、你、你是人是鬼?” ,惊惧奇怪之状跃然纸上再如原本第二十六回(“偷骨殖何九叔送丧,供人头武二郎设祭” )有武松与生药铺主管的对话:原本:武松一引引到侧首僻静巷内,武松翻过脸来道:“你要死,却是要活?”主管慌道:“都头在上,小人又不曾伤犯了都头 ”武 松道:“你要死,休说西门庆去向;你若要活,实对我说西门庆在那里 ”主管道:“却才和一个相识,去狮子桥下大酒楼上吃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