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广东省安全生产领域风险点危险源.doc

22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552127591
  • 上传时间:2023-08-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2.50K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广东省安全生产领域风险点危险源排查管控工作指南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指引和规范全省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领域各类风险点、危险源排查管控工作(如下简称“风险排查管控”),构建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避免机制,有效防备各类重特大事故发生,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和我省《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有关全省集中开展都市风险点危险源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的告知》(粤办函〔〕406号,如下简称《告知》)等规定,制定本指南第二条 风险排查管控工作是指对涉安全生产领域各类也许导致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其她不良社会影响的单位、场合、部位、建设项目、设备设施和活动等(范畴见附件1)进行风险排查、评估和管控工作第三条 风险排查管控工作坚持“分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第四条 本指南提出了风险排查管控工作的组织分工、风险排查、分析与评级、风险管控以及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指引性规定,旨在规范风险排查管控工作的基本工作流程,提高风险排查管控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第五条 本指南合用于全省行政区域内风险排查管控工作已有风险排查、分析与评级有关规定的行业领域,按其规定执行第二章 组织与分工第六条 省安委会负责指引协调、检查督促风险排查管控工作,并将风险排查管控工作纳入省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内容。

      第七条 省有关单位和中直驻粤有关单位按照《告知》规定组织本行业领域的风险排查管控工作,重点开展如下工作:(一)制定本行业领域风险排查管控工作的方案和指引性配套文献,进一步明确排查的责任主体、范畴、风险点、危险源具体分级原则、各个风险级别的管控措施二)组织本行业领域开展风险排查管控的培训工作三)负责对本行业领域风险排查管控工作的实行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四)负责编制本行业领域的风险排查管控报告广州铁路监管局、国家能源局南方监管局、民航广东安全监管局等中直驻粤单位负责组织对本行业领域的风险点、危险源排查、分析、评级和管控工作第八条 地级以上市政府组织贯彻省有关风险排查管控工作的部署,重点开展如下工作:(一)负责汇总本辖区内风险点、危险源清单,审核、校正并统筹拟定本辖区内风险点、危险源级别,编制辖区内风险点、危险源排查管控清单和风险排查管控报告并上报二)组织绘制风险点、危险源分布电子图,标注位置分布、风险类别、风险特性等基本信息三)根据风险评级成果,贯彻不同风险级别的差别化动态管理,明确管控和监管责任单位第九条 县(区、市)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负责具体实行风险点、危险源的排查和管控,重点开展如下工作:(一)收集、填报辖区内风险点、危险源的数据信息。

      二)按照各行业领域风险点、危险源排查管控的清单范畴和评估分级措施,组织技术力量对风险点、危险源进行科学评估,结合实际状况,分析风险引起事故的概率和后果,拟定其风险级别,编制辖区内风险点、危险源排查管控清单和风险排查管控报告并上报三)负责督促风险点、危险源的责任主体贯彻相应的管控措施,切实减少安全风险对存在隐患和违法行为的风险点、危险源,依法贯彻行政执法措施四)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风险警示、预警信息第十条 镇(街道)级人民政府协助开展辖区内风险点、危险源数据采集、调查、建档等工作,将风险点、危险源的管控纳入基层“网格化”管理内容第三章 风险排查、分析与评级 第十一条 风险排查风险排查是动态发现、筛选并记录各类风险点、危险源的过程风险排查应基于“全面系统”的原则,对风险点、危险源进行普查和辨认,系统掌握风险点、危险源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状况,摸清安全风险底数各地区、各行业可根据实际状况,参照有关行业原则进行辨认(附件2中提供的措施可供参照) 第十二条 风险分析风险分析涉及也许性分析和后果严重性两部分风险分析可采用定性、定量或定性定量相结合等方式进行计算和描述分析成果按照附件3中表3-1和表3-2提供的度量原则进行描述。

      第十三条 风险评级风险评级是将风险分析成果对不同级别的风险按照需关注限度进行排序的过程风险评级建议采用风险矩阵法(见附件3中表3-3),风险点、危险源的风险级别原则上分为红、橙、黄、蓝四个级别(其中“红”色代表最高风险级别)第十四条 鉴于风险点、危险源数据记录、分析技术的差别化,各地区、各行业可结合实际状况和工作需要,组织第三方机构或者具有有关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的人员,科学选择方式措施进行排查、分析和评级 第十五条 风险点、危险源的风险排查、分析和评级成果均需建档,做到“一源一档”第十六条 建立风险点、危险源信息采集、审核和上报机制县级有关部门按照附件4的格式规定,汇总编制辖区内本行业领域风险点、危险源排查管控清单,实现各类风险点、危险源“一张表”并上报同级政府和上级部门;市、县级政府对照《风险点、危险源分类参照目录》,对收到的风险点、危险源排查管控清单进行查漏审核和归并整合;省、市行业主管部门对下级部门报送的风险点、危险源排查管控清单进行审核校正上下级之间要建立科学高效的信息报送反馈机制,保持管控清单在纵横传递过程中的一致性风险点、危险源信息采集、审核和报送基本流程见附件5。

      第十七条 鉴于风险点、危险源的动态变化性,各级政府及有关主管部门参照如下状况对风险点、危险源进行动态复查、监测、分析、评级一)风险点、危险源自身发生变化;(二)风险点、危险源周边环境发生变化;(三)同类型风险点、危险源或有关行业发生事故灾害;(四)国家、地方和行业有关法律、法规、原则和规范发生变化;(五)其她实际状况第四章 风险管控第十八条 风险点、危险源所属公司或单位是风险管控的主体,应及时、如实提供本单位有关信息,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原则规范制定并贯彻相应风险级别的具体管控措施各级政府和部门按照分级、属地管理原则,积极采用制度、原则、技术、经济、管理等措施,依法督促有关公司和单位加强风险管控,有效防备各类风险点、危险源安全风险 第十九条 实行安全风险差别化管控对不同级别的风险点、危险源实行差别化管控,加大高风险级别风险点、危险源监督管理频率和力度对红色、橙色风险点、危险源定期进行分析、评估、预警,强化风险管控技术、制度、管理措施,把也许导致的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范畴之内 第二十条 完善风险点、危险源的源头管控措施完善城乡规划、设计和建设的安全准入原则,建立重大规划、重大项目安全风险评估与论证机制,从源头上减少重大风险点、危险源的产生。

      针对排查管控中发现的风险点、危险源管理法规原则缺陷,加强有关法规和原则研究制定,运用法治手段从严治理风险点、危险源加强风险点、危险源安防技术保障,加大安全科技支撑力度,精确、高效建设生命防护工程 第二十一条 履行安全风险整体管控省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及市、县政府根据风险点、危险源排查管控状况,编制行业性、地区性的风险管控报告(报告可参照附件6编制) 第五章 信息化建设第二十二条 省安委办统筹建设“广东省安全生产风险点、危险源排查管控信息系统”(如下简称省信息系统)各地市、各部门应结合自身风险点、危险源排查管控工作需求,在省信息系统的框架下,建设本地区、本部门的风险点、危险源有关信息系统第二十三条 风险点、危险源信息系统应实现的基本目的涉及:(一)实现风险点、危险源的清单化、动态化管理,保证风险点、危险源清单信息的精确性、风险级别可调节性和风险可预警性;(二)建成分辖区、分行业领域、分种类的多图层地图信息系统,实现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一定地理范畴均可查询、显示和管理的风险点、危险源电子地图三)实现风险点、危险源数据库与其她有关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关联和交互功能自行开发建设风险点、危险源排查管控有关信息系统的地市和部门要与省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进行关联或交互。

      第六章 附则第二十四条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可根据本指南,制定或完善本地区、本行业领域风险排查管控工作指南、工作原则东莞、中山等行政区域划分特殊的地区,应结合实际明确风险排查管控工作流程和分工  第二十五条 风险排查管控工作中波及的秘密信息和敏感信息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解决 第二十六条 本指南由省安委办负责解释附件1 风险点、危险源分类参照目录1. 单位类:涉及各类生产经营单位2. 场合类:都市综合体、客运车站、地铁站、渡口、码头、民用机场、商场(市场)、医院、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福利院、养老院、宾馆、饭店、体育场馆、会堂、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寺庙、教堂和公共娱乐场合等人员密集场合3. 部位类:交通事故易发多发路段、余泥渣土(建筑垃圾)受纳场、垃圾填埋场和焚烧站、危房危楼、老旧房屋、烂尾楼、人防工程,以及易发生滑坡、泥石流、塌陷、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和内涝灾害等重点区域和部位4. 活动类:体育赛事、户外运动、文艺表演、演唱会、游园、灯会、庙会、花会、焰火晚会等大型群众性活动现场5. 建设项目类:建筑工程、都市交通设施、水利工程、电力工程、市政工程、地下空间等大型建设项目;6. 设施设备类:轨道交通、电力设施、隧道桥梁(含高架桥)、管线管廊(燃气、石油、天然气、水、电等)、通信、建筑用升降机、电梯及游乐设施、煤气瓶、玻璃幕墙、户外广告牌、都市旧挡土墙等重点设备设施;商船、游船、渡船、渔业船舶、客运班车、旅游包车、重型货车和汽车列车、建设施工单位散装物料车、校车、教练车等重点交通运送设备设施。

      7. 其她类:上述分类中未能波及但的确存在风险隐患的其她风险点和危险源附件2 风险辨认和风险分析的常用措施一、 风险辨认可采用如下一种或几种措施的组合: 询问与交流、现场检查、查阅有关记录、检查表法、头脑风暴法、流程图法、系统分析法、场景分析法、历史个例排序、综合推断法等二、 风险分析可采用如下一种或及几种措施的组合:1. 定性措施 检查表法、类比法、现场调查法、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故障类型与影响分析法、经验分析法等2. 半定量措施 风险矩阵法、层次分析法、影响图分析法、事件树、故障树、历史演变法等3. 定量措施 概率法、指数法、灰色理论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机模拟分析法、信息扩散法等附件3 风险分析、风险评级成果的体现表3-1 事故发生的也许性分析级别阐明描述I极有也许发生全国范畴内发生频率极高II很也许发生全国范畴内发生频率较高III也许发生全国范畴内发生过,类似区域/行业也偶有发生;评估范畴未发生过,但类似区域/行业发生频率较高IV较不也许发生全国范畴内未发生过,类似区域/行业偶有发生V基本不也许发生全国范畴内未发生过,类似区域/行业也很少发生表3-2 事故发生的后果严重性分析级别阐明描述1影响特别重大导致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重伤(涉及急性工业中毒,下同),巨大财产损失,导致极其恶劣的社会舆论和政治影响2影响重大导致10人以上30人如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如下重伤,严重财产损失,导致恶劣的社会舆论,产生较大的政治影响3影响较大导致3人以上10人如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如下重伤,需要外部援救才干缓和,较大财产损失或补偿支付,在一定范畴内导致不良的舆论影响,产生一定的政治影响4影响一般导致3人如下死亡或10人如下重伤,现场解决(第一时间救济)可以立即缓和事故,中度财产损失,有较小的社会舆论,一般不会产生政治影响5影响很小无伤亡、财产损失。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