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别狠心 特别爱.doc
11页特别狠心特别狠心 特别爱特别爱今年五十七岁的沙拉,生在上海、长在上海,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让她如此与众不同的,是她从父亲身上继承的犹太血统二战时期,沙拉的父亲历尽波折,从德国逃亡到上海避难直到病逝,一直生活在上海1992 年,沙拉结束了一段不愉快的婚姻,带着三个孩子开始新的生活当时,三个孩子最大的十四岁,最小的只有三岁如何让三个孩子在一个不完整的家庭里健康长大,成了摆在沙拉面前最重要的问题因为我离异了,我旁边没有丈夫,孩子我缺少一份父亲的坚强,我有母亲的慈祥,但是我没有父亲的坚强,这一块缺的地方我怎么办我就想办法给孩子弥补一下我不能给他百分之百的完整,但是最起码我可以给他创造一个比较完整的环境,沙拉下定决心,不让婚姻的不幸影响到孩子的成长而就在她离婚的 1992 年,中国和以色列正式建交沙拉终于有机会到以色列——这个全世界犹太人的故乡走一走看一看而考虑到三个孩子的教育问题,沙拉更是有了一个在外人看来,根本是异想天开的念头我就想好吧孩子们,咱们换一个环境按照中国历史的人物孟母,我就做一下孟母三迁,我把你们迁到以色列,中以建交,使沙拉带着三个孩子移居到以色列生活一段时间的想法,成为可能但是 1992 年,正是巴以冲突最为剧烈的一段时间,以色列境内笼罩在战争的硝烟之中。
很多朋友都劝沙拉,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到以色列去冒险如果认为一个非常安宁的环境,我想别人不一样,我想我的孩子我就失去了我来的意义了,我不是找一个非常舒适的环境,如果找舒适在上海比哪都舒适,我有很好的房子,我有很好的经济状况,因为以色列的美国政府每个月要寄给我 1680 块钱港币,在那个时候的生活水准那么低我是完全够用的,我不是去寻找舒适作为二战犹太遗孤,沙拉每个月都能收到 1680 个港元的生活补助在九十年代初的上海,用这笔钱,沙拉和三个孩子足以过上衣食无忧的安逸生活但是为了给孩子们创造一个相对艰苦的生活环境,沙拉在1992 年孤身一人来到了以色列的一座边境小城一年后,已经站稳脚跟的沙拉,把三个孩子接到了身边到了以色列以后我觉得这个环境太棒了,战争会让人成熟,会让孩子们成长,会让他们不怕风不怕浪,如果孩子们见过风见过浪,见过炸弹什么都见过了,你说他们还会怕在生活道路上的一些障碍吗,不会了,这些障碍对他们来说这是太容易,一跨就跨过去,在以色列生活了十年之后,2002 年,沙拉带着孩子回到上海定居十年的海外生活,沙拉和她的孩子们究竟有着怎样不同寻常的经历,他们又从中收获到什么样的人生财富呢?主持人:您好,您现在收看的是《心理访谈》,我是阿果,为大家介绍我们两位心理专家,这位是杨凤池杨老师你好。
杨凤池:你好主持人:另外一位是陈慧,陈老师你好陈慧:你好主持人:我觉得您这个母亲的想法挺有意思,要一般的母亲,肯定是希望给孩子提供安稳的,安宁的这么一个环境来成长,您是有意的给他们寻找到这么样一个比较动荡的,甚至战乱的环境,让他们在这个环境中里成长,来学会一些东西,当时这个想法是吧?沙拉:是沙拉:以色列那段时间非常动乱,不停地有炸弹,刚去的时候,孩子们从大都市一下子到了边境小城,炸弹就啪啪啪的掉起来,孩子们都进防空洞,在防空洞下面,上面是炸弹,上面啪啪啪在扔,我一直是笑嘻嘻的主持人:心里不慌吗,担心、恐惧?沙拉:没有,我觉得如果说你走带大街上,走得好好,哪个酒鬼给你把车往上一开,你不也撞死吗,不用害怕的主持人:但是被车撞的这个比例太小,但是在这个战争打仗的时候,这个比例很高的?沙拉:但是因为以色列的防空措施非常好,是几层的主持人:觉得很安全沙拉:炸不死主持人:坐里边很安全沙拉:真的炸不死你,就是说有一次以色列也是两架飞机,就是到了黎巴嫩边境下去的时候,可能没有拴好,两个飞机一撞,70 多个以色列的精英的精英都是突击队员,都是(英文),就被炸死了,70 多个,我和孩子们就在房间里看见,黑烟,红光。
主持人:亲自看到,那时候有没有觉得…沙拉:没有啊,我就觉得主持人:我怎么把孩子带到这个地方来?沙拉:因为你做母亲的,你不恐惧不焦虑孩子们会很坦荡的,所以现在的母亲就是不断地唠叨,你这个你那个,你那个你这个,你唠叨的那么多,我的孩子们他知道,我也知道,如果你说一遍,他听进去了,那已经起作用了,如果他没有听进去,您说 10 遍和 100 遍都是零,他不要听主持人:所以沙拉又是个很镇定的妈妈,就是在面临这种危险的时候,她表现得很镇定至少?陈慧:我觉得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她特别有安全感,这其实挺重要的,因为我们也经常发现,心理不健康的人,主要的原因是他比较在性格上来,他比较缺乏安全感,这个对培养孩子来说,也很重要,你看我们中国的妈妈吧,为什么对孩子保护的那么好,我觉得也常常是因为,我们怕这个怕那个,比如被车撞了怎么办,被坏人抓去了怎么办,学习不好上不了大学怎么办,找不到好工作怎么办,你说这个,其实都是自己人为的,给孩子设立了这样或者那样的障碍,我觉得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父母本身自己他在生活的过程当中,他就缺乏安全感,所以就使得孩子也很紧张陈慧:然后再培养孩子过程当中,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主持人:对,我感觉沙拉的母爱,她不是把孩子紧紧揽在怀里,我要用我的全身心,我所有的一切里保护他,而是把孩子推出去,保持一定的距离,杨凤池:我觉得在沙拉的个人的信念里,一个人就应该在一些坎坷当中,在一些奋斗当中,在经历痛苦当中成长,所以他不介意让孩子去付出一些劳动经历一些苦难,这样其实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很有益处的,因为我记得弗兰克尔,奥地利的一个心理学家,弗兰克尔曾经在他的书里学道,人追求生命的意义的主要的途径就两条,一个就是经历痛苦,经历苦难,第二个就是面对死亡。
杨凤池:我们不可能让孩子去面对死亡,经历苦难,这是最方便的捷径主持人:而且可能很多人在经历苦难的时候我们是不自觉的,被迫无奈的是在过一种苦难的生活,但我发现沙拉是有意的我要带着我的孩子去经历这种生活,这种有意识的一种,我觉得挺有意思杨凤池:当然是有这个层面的意思,但是如果沙拉他就能给孩子创造一个贵族子弟的生活,她仍然还让孩子吃这些苦,那境界就更高了躲避开炮弹的轰炸,只是沙拉和孩子们习惯以色列生活的第一步为了维持一家四口的开销,沙拉几乎尝试过所有能找到的工作而最让她得心应手的,还是她从上海带来的一门手艺——炸春卷每天孩子们去上学,沙拉就在家里做春卷、然后联系顾客把春卷卖出去一个春卷只有一块钱左右的盈利,虽然每天做得十分辛苦,但沙拉并没有让三个孩子插手直到有一天,邻居的一句话,让沙拉的想法有了很大的转变沙拉:在以色列,孩子都是出去打工的,住在我们下面的那个人,他的丈夫是个长途汽车司机,他母亲也是在家辛勤劳动,他们孩子一到大概 14、15 岁的时候,他们就会自己主动的去找活,当然这不包括富裕家庭,比较相对来讲,还是我们中国一句老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好像还说你孩子怎么不帮你呀你叫他们晚上也到那个酒吧去买,那边喝酒的人,吃点春卷会,你最起码能够赚到一点钱主持人:你当时有没有接受她这个说法,你是不是觉得这个父母养孩子,大人养孩子是理所当然的,就是大人挣钱,孩子读书?沙拉:没有,中国有句话叫入乡随俗。
主持人:你当时接受这个说法了?沙拉:是的,我是比较容易接受所有的新事物的,只要我认为它可以接受我马上就立刻,立马我就跟儿子们说,儿子们今天晚上去酒吧主持人:她这么说你马上接受建议了?沙拉:马上就接受了主持人:没有一个迟疑说,我就担心算了,这会影响孩子学习,孩子的正业,主要业务就是学习,只要把学习弄好,这事我来做,没这么想?沙拉:因为你包容的太多,结果学习也没学好,把你反气死主持人:很快就接受这个建议了沙拉:是,我非常快的就要,但是我提了一条,带一个小本,把白天老师教过的,没有学懂的,因为我请不起家庭教师,白天学得没学懂的,晚上在旁边问那些喝酒的老头,你问他,他挺愿意告诉你的,因为他们都是社会底层,没有人去尊重他们,那么你如果在卖春卷的过程当中,你去尊重他们这也是一个把普罗夫的心理学,你尊重他,他挺乐意的教你主持人:这一边在卖春卷的时候,一边跟你卖的对象学习,认字,认词?沙拉:是啊主持人:你这招挺有意思的,主持人:结果孩子自从问别人以后,他们的进步…沙拉:他们的进步提高很快主持人:提高很快沙拉:然后春卷也卖得非常好,两个儿子帮沙拉卖春卷的时候,还只是十二三岁的小男孩十二三岁,正是很多家长疼也疼不过来的年纪。
很多人无法想象,沙拉会让两个孩子穿大街走小巷地去卖春卷挣钱这么小就挑起生活的重担,对孩子们会不会是一种伤害?时隔十多年,他们又会如何看待自己的这段童年经历?我们请到了沙拉的二儿子杰瑞,来到了我们的演播室主持人:欢迎您杰瑞杰瑞:你好阿果主持人:刚才你妈妈在跟我们聊你都听到了吧杰瑞:对,听到了主持人:我们是觉得这妈挺心狠的,一去以色列就让你卖春卷,你当时适应吗,接不接受这个做法?杰瑞:适应,很适应主持人:没有那种?杰瑞:因为我看到整个家庭的情况,然后一个客观的环境就是告诉我,这是必须做的事情主持人:家里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当时?杰瑞:家里的情况就是我妈给我的感觉就是,将快要没有钱花了主持人:家里很穷了杰瑞:就是将没有钱花了,还是将没有了,你必须去劳动,以你的双手劳动去换来自己家里日常的开销,很自觉的就出去了,第一次我去一家商店,一家卖儿童用品的商店,我去商店推销的,然后人家不太愿意买,因为他目前不需要,就是比较尴尬的,我想办法说服他怎么样去买主持人:人家还在做生意呢,人家还在卖东西在做生意,你去杰瑞:我是等他空了之后主持人:没人了以后杰瑞:是的,他不愿意买我说可以你什么时候有需要或者你周末有朋友有活动的话我可以帮你送,你可以订,你现在不买没有关系,但是建立一个机会。
主持人:建立一个联系,也种挺聪明的杰瑞:你有需要的时候我可以帮你提供,包括不光是春卷,还有很多中国小吃的东西,如果你有需要都可以帮你提供主持人:这个春卷没卖出去,但是建立了一个联系杰瑞:卖出去了主持人:最后人家也要了杰瑞:对,他没有多少个,要买了两个也可以主持人:觉得这小孩太执着了,也挺不容易的,就买了你杰瑞:后面这个卖儿童用品的老板他一直跟我买,但后面我知道,到后面我才知道,他其实并不喜欢吃,他是送给别人吃的主持人:为什么他要买你的呢?杰瑞:我很感激他,他是为了帮助我主持人:他是不是被你感动了,觉得这小孩挺杰瑞:某种程度上吧应该是这样的沙拉:那也是杰瑞的魅力主持人:你觉得他的魅力是什么?沙拉:他的魅力就是非常不气,不馁,非常文静,然后等客人都走了,告诉别人,这也是我以前教他,你不要担心,我今天做的就是让别人尝尝,你觉得好吃你就给我钱,你觉得不好吃就不给钱主持人:不要图眼前利益,但是建立一个很好的人脉关系在大半年的时间里,做春卷、卖春卷,是杰瑞和哥哥最为重要的生活内容之一仅仅靠卖春卷,一家人一个月就能有两三千元的收入虽然孩子们卖的春卷只是一两块钱的小玩意,但是妈妈沙拉却发现,两个性格很不相同的孩子,在卖春卷的过程中,都有了极大的变化。
沙拉:三个孩子都是从我独肚子里生出来的,但是就像一个手掌一样,都是有长短的,那么大儿子是比较内秀的,他也比较略微略微的,一点点惰性在卖春卷,老大会带到学校去,也会带到学校去,然后他是很压压的,就是把春卷卖掉主持人:悄悄地,悄无声息的沙拉:最好不要扩散主持人:不要吱声沙拉:不要吱声,然后什么东西挺保守的那块,这是大儿子,大儿子挺保守的这一块,老二呢,比较能够掌握着我想要的,他想做的事情主持人:他会怎么做?沙拉:他就会把所有的春卷都炸好,弄好,然后把会感觉到那边喝酒的人,可能会需要一点辣的,然后他就会提醒我,他说妈妈,你可不可以给我做 20 个辣的主持人:辣春卷,人家有的订货的,先把顾客定好,然后…沙拉:那这样,他说我去卖的时候,可能味道会有所改变,然后我会卖得更多一点,这样你给我 20个辣的,还有 10 个是不辣的,他卖完了回来主持人:全卖完全了结果沙拉:全卖完了回来,特别开心,那就是老二,他在卖的春卷的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