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大学生职业决策中的妥协策略高等教育论文.doc
5页简析大学生职业决策中的妥协策略_高等教育论文 论文 关键词:妥协策略;社会声望;性别类型;兴趣 论文摘要:职业决策是大学生面临的重要的现实问题之一通过预实验之后,随机选取89名大学生参加正式实验采用2×3的混合实验设计探明大学生妥协策略的特点,结果表明:(1)大学生在三种妥协情境中的妥协次序基本支持Gottfredson的假设,但有其自身特点,社会声望始终是优先考虑的因素2)兴趣是职业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受东西方文化因素的影响 1问题提出 职业决策是大学生面临的最重要的现实问题之一Gottfredson指出,职业决策是社会自我与心理自我的表达当选择一个职业路径时,个体运用性别类型、职业社会声望、职业领域这样的社会标准要多于运用兴趣、人格这样的个性特征也有研究认为个体追求的首先是社会认同,其次才是个人认同在做出职业决策之前,职业抱负的 发展 是一个不断缩小的过程,人们逐渐淘汰和放弃那些不能接受的选择,建立一个自己认为可以接受的社会空间(限定)简言之,职业决策就是“放弃最爱,接受可行”的职业自我概念发展过程 职业自我概念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性别类型、社会声望和职业兴趣有研究表明,在个体不断限定职业范围的过程中,妥协会遵循一定的次序进行:首先让步的是职业兴趣,其次是社会声望,最后是性别类型;即妥协的优先次序假设。
然而Blanchard和Lichtenberg(2003)的研究结果表明,妥协的优先次序仅在男、女被试的单独检验中部分支持这一优先次序假设,还有部分研究没有取得与此一致的结果本文所关注的妥协是指在职业决策过程中对这三个维度的逐个妥协的策略问题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择业压力,然而,“就事论事”的就业指导多数只能提供一些面试技巧类的指导因此,从生涯发展角度提出的职业决策理论更有可能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然而在众多的职业决策研究中,以大学生为被试的妥协策略却无人研究本文试图以大学生为被试检验国外有关职业决策的妥协策略,以期寻找我国大学生职业决策中的妥协策略,为更好地开展就业与生涯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2方法 2.1预测 通过预测,让大学生评估研究者选取的职业清单, 计算 两次让同一批被试评估的每一项职业的相关性,选出相关较高,即大学生有稳定认识的职业组成正式实验所用的职业清单 2.1.1被试 选取西北师范大学本科生33名参加第一阶段的预测,并且约定两周后参加第二阶段的预测,最终遵守实验约定,连续参加两次测试的被试为30名 2.1.2材料 采用专为本研究设计的《大学生职业评估问卷》。
首先,根据Holland(1992)提出的职业兴趣的六种领域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选取116项职业构成问卷,保证职业兴趣的六个方面同等呈现;其次,为了更好的和美国同类研究比较,保证实验材料的一致性,根据美国劳动部网站2005年公布的全职工作者的周工资和每项工作的男性和女性百分比为筛选出的116项职业赋值最后确定的职业清单包括19种常规型职业、16种研究型职业、19种 艺术 型职业、20种探险型职业、19种社交型职业、23种现实性职业,其中31项职业为高声望职业,37项职业为低声望职业;男性性别职业为40项,女性性别职业为36项 2.1.3程序 在两周的间隔时间内用同样的问卷对同一批被试施测两次其目的是评估个体在性别类型、声望和兴趣三个维度上评价一项职业的一致性前后两次评估一致性达到中等水平的职业被保留,其他的则被放弃 给被试发放职业清单,让被试填写必要的背景信息,随后运用5点量表要求被试在性别类型、声望水平和兴趣上评估每一项职业职业以随机顺序呈现给被试 2.1.4结果 经对两次预测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16项职业中只有68项职业在三个维度上的平均相关达到中等水平(r>0.4),且至少在两个维度上显著相关。
因此,正式实验中使用的问卷包括68项职业 2.2正式实验 正式实验中,被试将在限定和妥协任务下完成对初测形成的职业清单的评估所谓限定任务是要求被试对初测问卷中的职业归类,把每一项职业归为“可接收”,“不可接受”,模棱两可的职业归为“不确定”;而妥协任务则是要求被试最终做出职业偏好的选择,但在选择之前要给被试设置障碍,以增加被试不同妥协程度的区分度 2.2.1被试 随机抽取s9名本科生为被试参加第一阶段的职业评估,并且约定两周以后参加第二阶段的实验,最终遵守实验约定,符合实验要求的被试为70名 2.2.2实验设计 本实验采用2(性别:男、女)x3(妥协程度:高、中、低)的混合实验设计,其中性别为组间变量,妥协程度为组内变量因变量为被试分别在三种妥协程度下所选择的最偏好的职业的性别类型、声望水平和兴趣,即职业自我概念 2.2.3实验程序 首先,被试完成对每一项职业在性别类型、声望与兴趣三个维度上的评估采用的五点量表为:你认为谁适合从事这项工作?(1=仅限女性,5=仅限男性);你如何评估这项工作的声望水平?(1=非常低,5=非常高);这项工作在多大程度上符合你的兴趣?(1=根本不符合,5=非常符合)。
要求不能漏评一项 其次,要求被试将逐一呈现在计算机上的68项职业归为三类:接受、不接受和不确定,被试可以勾选且只能选择一类设置的职业选择数目为)2且(8,被试若在某一类别上归类时所选职业小于2,那么计算机会自动终止实验,并且感谢被试的参与 第三,计算机为被试逐一呈现决策情景三类决策情景分别是低妥协情景、中等程度妥协情景、高度妥协情景三种决策情景之间和对职业清单归类后都呈现休息界面,每次休息30秒 3结果与分析 3.1对Gottfredson假设的检验结果 3.1.1低妥协决策情景中的妥协策略 Gottfredson假设在低妥协决策情境中,被试首先考虑兴趣,其次是社会声望,最后是性别类型本研究的实验结果经方差分析表明,职业自我概念的被试内主效应显著,F(2,68)=16.373,p<0.001;职业自我概念与性别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2,68)=1.013,p>0.05;性别的被试间主效应显著,F(2,68)=4.390,p<0.05;职业自我概念三个维度的成对比较结果显示:兴趣均分高于社会声望均分,但差异不显著,MD=0.108,p>0.05;兴趣均分显著高于性别类型均分,MD=0.717,p<0.001;社会声望均分显著高于性别类型,MD=0.608,p<0.001。
3.1.2中等妥协决策情境中的妥协策略 Gottfredson假设在中等程度的妥协决策情境中,社会声望是最先考虑的,其次是兴趣、性别类型本研究的实验结果经方差分析表明,职业自我概念的被试内主效应显著,F(2,68)=3.760,p<0.05;职业自我概念与性别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2,68)=0.388,p>0.05;性别的被试间主效应不显著,F(2,68)=1.670,p>0.05职业自我概念三个维度的成对比较结果显示:社会声望均分显著高于兴趣均分,MD一0.317,p<0.05;社会声望均分显著高于性别类型均分,MD=0.312,p<0.05;兴趣均分与性别类型均分基本无差异,MD=0.034,p>0.5 3.1.3高妥协决策情境中的妥协策略 Gottfredson假设在高妥协决策情境中,人们会首先牺牲兴趣,其次是声望,最后是性别类型的界限本研究的实验结果经方差分析表明,职业自我概念的被试内主效应显著,F(2,68)=17.690,p<0.01;职业自我概念与性别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2,68)=0.404,p>0.05;性别的被试间主效应显著,F(2,68)=6.839,p<0.01。
职业自我概念三个维度的成对比较结果显示:社会声望均分高于性别类型均分,接近显著性边缘,MD=0.238>p=0.062;性别类型均分显著高于兴趣均分,MD=0.588,p<0.001;社会声望均分显著高于兴趣均分,MD=0.825,p<0.01o 3.2三种妥协决策情境的横向比较 本研究混合设计的方差分析表明:性别的被试间主效应不显著,F(1,68)=0.168,p>0.05;妥协程度的被试内效应显著,F(2,68)=46.852>p<0.001;职业自我概念(即性别类型、社会声望和兴趣)的被试内效应显著,F(2,68)=10.601,p<0.001;妥协程度和性别的交互作用显著,F(2,68)_7.298,p<0.01;职业自我概念和性别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2>68)=0.562,p>0.05;妥协程度和职业自我概念的交互作用显著,F(4,68)=14.820,p<0.001;妥协程度、职业自我概念和性别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4,68)=0.626,p>0.05 通过平均数的多重比较表明,职业性别类型在低妥协情境和中度妥协情境之间的差异不显著,t(69)=1.040>p>0.05;在中度妥协情境和高妥协情境中的差异不显著,t(69)=0.644,p>0.05;在低妥协情境和高妥协情境中的差异也不显著,t(69)=1.667,p>0.05;职业社会声望在低妥协和中度妥协情境中的差异显著,t(69)=3.635,p<0.01;在中度妥协和高妥协情境中的差异不显著,t(69)-1.565>p>0.05;在低妥协和高妥协情境中的差异显著,t(69)=4.639,p<0.001;职业兴趣在低妥协和中度妥协情境中的差异显著,t(69)=5.832>p<0.001;在中度妥协情境和高妥协情境中的差异显著,t(69)=4.522,p<0.001;在低妥协和高妥协情境中的差异显著,t(69)=9.993>p<0.001。
4讨论 4.1我国大学生职业决策妥协策略的特点 本研究以 中国 大学生为被试,结果对Gottfredson的假设不完全支持,有其自身特点结果表明无论何种决策情境,职业的社会声望都是中国大学生优先考虑的因素横向比较发现中国大学生从接受的职业到不接受的职业,社会声望是逐步下降的,即往往乐于接受那些社会声望高的职业,不愿接受社会声望低的职业,若在不感兴趣的职业或者与自身性别不符的职业中做决策时,社会声望是优先考虑的因素,男女大学生无性别差异事实上,有关就业调查报告表明,无论是在校大学生还是应届毕业生都对三类用人单位感兴趣:外企、国企、政府机关,三者所占比例接近70%而上述三类用人单位均享有较高的社会声望这一妥协策略是符合中国人的特点的,从 历史 文化角度分析,中国历来以久的“官本位”思想影响着中国人的就业观念,而Gottfredson理论中涉及的“职业社会声望”与中国文化背景中“面子”,尤其是能力层面的“面子”存在着很大程度的语义重叠Hu(1944)称“面子”代表因达成社会认可的实质成就而获得的声望.是属于社会地位的拥有Ho(1975)从社会学角度分析面子,强调社会地位决定个人面子的份量,但面子应是持有该身份地位的个人本身〕。
作为一种心理现象,面子因社会互动而产生,又因拥有种种社会资源进而影响人际互动的关系;为了追求面子以及有利的自我意象,个体逐渐习得各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模式因此,重视面子的国人在职业决策中也同样重视社会声望就不足为奇了只是若大学生在职业决策中优先考虑了社会声望因素,那么他们就很有可能舍弃兴趣,出现决策困难现象已有研究表明,缺乏职业偏好(兴趣)是职业选择中职业决策困难的主要原因因此,针对于这一现象开展相应的就业工作很有意义 4.2我国大学生与美国大学生职业决策妥协策略的比较 Blanchard和Lichtenberg(2003)以美国大学生为被试的研究发现,低妥协情境中,美国大学生优先考虑的是兴趣,其次是社会声望、性。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