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一化学必修一课后习题答案(2022年整理).pdf

5页
  • 卖家[上传人]:xiang****la438
  • 文档编号:241684440
  • 上传时间:2022-01-17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396.47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化学化学(必修)(必修)1课后习题参考答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第一节第一章第一节 1C2C3CD4略 5乳化原理或萃取原理 6利用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 7不可靠,因为碳酸钡也是白色沉淀,碳酸根干扰了硫酸根的检验 由于硫酸钡是难溶的强酸盐,不溶于强酸,而碳酸钡是难溶弱酸盐,可溶于强酸,因此可先取样取样,再滴入氯化钡溶液和几滴稀硝酸或稀盐酸,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硫酸根 第一章第二节第一章第二节 1D2B3B4B 565mg/dL110mg/dL(1mmol=10-3mol) 6这种操作会使得结果偏低,因为倒出去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相当于容量瓶内的溶质有损失 714mL 8n(Ca):n(Mg):n(Cu):n(Fe)=224:140:35:2 91)0.2mol2)Cu2+:0.2molCl-:0.4mol 1040(M=40g/mol,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0 ) 第一章复习题第一章复习题 1C2B3A4BC5C 6(1)不正确 (标况下) (2)不正确 (溶液体积不为 1L) (3)不正确 (水标况下不是气体) (4)正确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即为物质的量之比,也就是分子个数比) 7 (1)5%(2)0.28mol/L 8 91.42g,操作步骤略。

      第二章第一节第二章第一节 12树状分类法略 5 分散系 分散质粒子大小 主要特征 举例 浊液 100nm 不稳定,不均一 泥浆水 溶液 1nm 稳定,均一 饱和 NaCl 溶液 胶体 1100nm 较稳定,均一 豆浆 6BD 7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得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大小在 1100nm 范围 胶体的应用,例如明矾净水、豆浆加石膏成豆腐、静电除尘、江河入海口易形成沙洲、血液透析、饱和氯化铁溶液用于应急性止血等 第二章第二节第二章第二节 1水溶液熔融状态电离阴阳离子阳离子 H+阴离子 OH- 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酸根离子 H+OH-=H2O 2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生成难溶物、易挥发物质、弱电解质 3C4C5C6B7D 铁 粉 过 滤 Fe、Cu FeSO4溶液 稀硫酸 过 滤 FeSO4溶液 蒸发 结晶 2 8(1)NaOH=Na+OH-(2)CuCl2=Cu2+2Cl- (3)Fe2(SO4)3=2Fe3+3SO42-(4)Ba(NO3)2=Ba2+2NO3- 9(1)SO42-+Ba2+=BaSO4(2)2Al+3Hg2+=3Hg+2Al3+ (3)CO32-+2H+=H2O+CO2(4)不反应。

      10 (1)可溶铜盐+强碱=可溶盐+Cu(OH)2(2)强酸+强碱=可溶盐+H2O (3)强酸+CaCO3=可溶钙盐+H2O+CO2(4)强酸+可溶盐=可溶盐+H2O+CO2 (5)可溶铜盐+Fe=可溶铁盐+Cu 11金属导电的原因是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下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于水后发生电离,电离出来的阴阳离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形成电流 金属是单质,不属于化合物,因此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第二章第三节第二章第三节 1电子氧化还原失去氧化还原得到还原氧化 2O2KClO3KMnO4HNO3H2O2Fe3+等 H2CCO 金属单质等 3氧化 S+O2=点燃=SO2还原 4C5D6C7CB8BC 9 (1)还原剂 H2氧化剂 O2转移电子 4e- (2)还原剂 P 氧化剂 O2 转移电子 20e- (3)KClO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转移电子 12e- (4)还原剂 H2氧化剂 WO3转移电子 6e-10略 第二章复习题第二章复习题 1 (1)A 组 CO2;B 组非金属单质或气体等;C 组 O2;D 组酸或强电解质等 (2)2Cu+O2+H2O+CO2=Cu2(OH)2CO3转移 4e- 2还原性 3C;S 和 KNO3 4A5C6D7B8C9A10B 11稀硫酸 H+OH-=H2OCO32-+2H+=H2O+CO22H+SO42-+2OH-+Ba2+=2H2O+BaSO4 12该白色粉末中肯定含有氯化钙和碳酸钾,可能含有硝酸钡。

      Ca2+CO32-=CaCO3CaCO3+2H+=Ca2+H2O+CO2Ag+Cl-=AgCl 若还有硝酸钡,则还有下列反应: Ba2+CO32-=BaCO3BaCO3+2H+=Ba2+H2O+CO2 第三章第一节第三章第一节 1实验室中将金属钠保存在煤油里这是由于钠很容易与空气或水反应而钠密度大于煤油,沉入煤油底部,煤油将空气隔绝,使金属钠不和空气接触 4Na+O2=2Na2O(白色固体)2Na+O2=加热=Na2O2(淡黄色固体) 2Na+2H2O=2Na+2OH-+H2 2B3B4D5D6A 7(1)3Fe+4H2O(g)=高温=Fe3O4+4H2(2)2Al+6H+=2Al3+3H2 (3)2Al+2OH-+2H2O=2AlO2-+3H2(4)Zn+Cu2+=Zn2+Cu 86.72L(0.3mol) 9Al 放出的氢气多 第三章第二节第三章第二节 12Na2O2+2H2O=4NaOH+O2转移 2e-2Na2O2+2CO2=2Na2CO3+O2转移 2e- 2酸强碱两性两性 3白色沉淀沉淀不消失生成白色沉淀沉淀逐渐消失 4D5B6B7C8D9D 102Fe3+Cu=2Fe2+Cu2+转移 2e- 11先生成白色沉淀,迅速转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沉淀。

      Fe2+2OH-=Fe(OH)24Fe(OH)2+O2+2H2O=4Fe(OH)3转移 4e- 12Na2CO321.2g0.2mol 第三章第三节第三章第三节 1055%21 103t 第三章复习题第三章复习题 3 1B2C3D4D5A6C 7略 8一开始时浓烧碱溶液吸收 CO2,使罐内气压降低,易拉罐变瘪;过一会,铝和烧碱溶液反应,生成氢气,使罐内气压变大,变瘪的易拉罐又鼓起来 2OH-+CO2=CO32-+H2OCO32-+H2O+CO2=2HCO3-2Al+2OH-+2H2O=2AlO2-+3H2 9CaCO3=高温=CaO+CO2CaO+H2O=Ca(OH)2Na2CO3+Ca(OH)2=CaCO3+2NaOH 10取样取样于两支小试管中用一洁净的铁丝蘸取少量溶液,放在酒精灯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若出现紫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 K+;在其中一支试管中逐滴滴加烧碱溶液, 先出现白色沉淀, 继而沉淀逐渐消失, 说明原溶液中含有 Al3+;向另一支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和几滴稀盐酸,若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 SO42- 1153%1:1 第四章第四章第一节第一节(P80 课后习题) 1 (1)(2)(3) 2 材料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玻璃 透明、坚硬、熔点高、不溶于水 稳定。

      其实能与 HF、NaOH 溶液反应 陶瓷 不透明、 坚硬、 熔点高、不溶于水 稳定跟玻璃一样,与 HF、NaOH溶液反应 3Na2SiO3+H2SO4+H2O=H4SiO4+Na2SO4H4SiO4=H2SiO3+H2O (注:从水溶液里析出的硅酸其实都是原硅酸 H4SiO4,书上为了简便,就把它写成了硅酸) 4B(注:SiO2+4HF=SiF4+2H2O;NaOH 与 SiO2的反应太慢,故并不选 D ) 5 玻璃、 石英、 陶瓷里都含有大量的 SiO2, 熔融烧碱时有: SiO2+2NaOH=Na2SiO3+H2O反应发生,对坩埚造成腐蚀 6河沙主要成分是石英,其化学成分为 SiO2晶体,属于原子晶体,非常坚硬,可以做磨料 7SiO2+2NaOH=Na2SiO3+H2O、Na2CO3+SiO2 高温 Na2SiO3+CO2(注:其实水玻璃是指 Na2SiO3的水溶液,并非 Na2SiO3本身,Na2SiO3叫“泡花碱” ) 8半导体用于二极管、三极管及集成电路(IC)生产 9 (1)还原剂(2)化合反应置换反应还原剂 (3)SiO2(沙滩物质)Si(粗)Si(纯)集成电路产品如电脑(用户) 10 (1)同:最外层电子数都是 4;异:电子层数不同。

      二者为同主族元素 (2)晶体硅的结构与金刚石的结构非常相似,二者的硬度都很大,熔点都很高但碳元素的另一单质石墨由于结构的关系,却很软 (3)CO2、SiO2由于结构关系,物理性质差异非常大CO2常温下为气体,而 SiO2为非常坚硬的固体 但二者的化学性质非常相似, 如都是酸性氧化物, 可与碱反应,都具有一定的氧化性,能被 C 还原等 11 (1)n(Na2O) :n(CaO) :n(SiO2)=62%13:56%7 .11:60%3 .75=1:1:6 化学式为:Na2O CaO 6SiO2(2)纯碱:72t 石灰石:81t 石英:246t12略 第四章第四章第第二二节节(P87 课后习题) 1氯气溶于水后,部分与水发生下列反应 Cl2+H2O=HCl+HClO,生成的 HClO 不稳定,易分解产生新生态的氧,具有强氧化性,故可以氧化有机色素(漂白)及把细 4 菌、病毒杀死 2 实验现象 解释或离子方程式 滴入硝酸银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Cl2+H2O=HCl+HClO,Cl-+Ag+=AgCl 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 先变红后褪色 盐酸使石蕊变红,次氯酸漂白 滴入红墨水 褪色 次氯酸的漂白作用 3略 4D5C6B7C 8漂白粉与漂粉精的化学成分都是次氯酸钙与氯化钙的混合物(其实,“漂粉精”只是商人为了多赚钱给漂白粉起的新名字,并无其它含义) 。

      它们是固体,比较便于保存和运输而氯水是液体,不便于保存运输 9因为一旦发生上述反应,产生出 HClO,它不稳定易分解造成漂白粉失效故购买时应该注重看商品外包装是否破损, 若破损则不要购买 保存也是一样要注意密封 10防止过多的接触氯气,若必须大量制备和使用,最好在通风橱里进行实验 11 (1)这样可以尽快逃离氯气扩散区 (2)吸收 Cl2:Cl2+2OH-=Cl-+ClO-+H2O,减轻其污染 12 (1)Cl2+2Br-=Br2+2Cl-Cl2+2I-=I2+2Cl-(2)Br2+2I-=I2+2Br- 13 (1)可仔细观察外形,氯化钠晶体呈立方体透明,而纯碱呈不透明粉末状; (2)纯碱溶液有滑腻感,而食盐水无滑腻感; (3)分别取少量加食醋,有气泡产生的为纯碱; (4)取极少量尝一下,食盐咸而纯碱涩; (5)用石灰水鉴别 14 (1)1.43g(2)要考虑导管、烧瓶内会残留大量 Cl2故必须多取反应物(这就是理论与实际的不同之处) 15略 第四章第四章第第三三节节(P95 课后习题) 1CaO+SO2=CaSO32CaSO3+O2+4H2O=2CaSO4 2H2O 2 (1)高温下促使 N2、O2化合,另一可能原因是汽车汽缸内用于点燃汽油蒸气的电火花促使 N2、O2放电反应。

      (2)2NO+2CO 催化剂 CO2+N2(3) 3A4C5C6D7D8C 9 ( 1 ) 2SO2+O22SO3( 2 ) Cl2+2NaOH=NaCl+NaClO+H2O ( 3 )3NO2+H2O=2HNO3+NO 10 (1)1280kg=1.28t(2)448m3(3)720t11略 第四章第四章第第四四节节(P103 课后习题) 1 (1)酸性(酸的氧化性) (2)吸水性(3)脱水性(4)强氧化性(5)强氧化性 2B3C4B5AB(但要明确,这二者的红色是不同的)6A7C8D 9可以分别先加铜片微热,溶液变蓝色且有少量气泡逸出的为稀硝酸另两份溶液里直接加 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稀硫酸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Ba2+SO42-=BaSO4 10请与你的同学讨论解决 11干燥剂有酸性、中性、碱性之分,也有氧化性、非氧化性之分,还有液态、固态之分要根据被干燥物质的性质与干燥剂的性质,以二者不发生化学反应、不溶解为原则选择 SO2可用浓硫酸干燥,但不能用碱石灰; NO可选用无 CaCl2干燥注意!不能用浓硫。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