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疗性ERCP对胆胰疾病的治疗价值.doc
4页1治疗性 ERCP 对胆胰疾病的治疗价值【摘要】目的:探讨治疗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对胆胰疾病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2001 年 6 月至 2006 年 6 月经 ERCP 治疗的胆胰疾病 100 例资料结果:100 例中,肝外胆管结石 51 例,取石成功 49 例,2 例巨大结石碎石困难行 ERBD 治疗后,结石缩小或消失27 例恶性胆道梗阻行 ENBD 或 ERBD 后,黄疸均有不同程度缓解20 例良性乳头狭窄行 EST 后治愈 2 例乳头蛔虫嵌顿用网篮取出结论:治疗性 ERCP 对胆胰疾病的治疗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治疗胆胰疾病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已越来越多地用于胆胰疾病的治疗本文对我院近 5 年所做的 100 例治疗性ERCP 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评价治疗性 ERCP 对胆胰疾病的治疗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 100 例治疗性 ERCP 中,男 41 例,女 59 例,年龄 25岁~83 岁,平均年龄 62.6 岁临床表现主要有上腹痛、黄疸、发热、皮肤瘙痒等既往有胆囊切除或胆总管探查史者 39 例。
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腹部 B 超、CT 或 MRCP 检查,确诊或拟诊为胆胰系统疾病本组中肝外胆管结石 51 例(单发 21 例,多发 30 例),包2括 7 例胆总管残留结石 (T 管不能拔除) ;胆管、壶腹、胰头癌共 27例;良性乳头狭窄 20 例;胆道蛔虫 2 例 1.2 治疗 术前准备:空腹 6h 以上,术前咽部麻醉,肌肉注射山莨菪碱 10mg,地西泮 5mg~10mg,哌替啶 50mg器械:OLympusTJF240 电子十二指肠镜,拉式乳头切开刀、针状刀,取石网蓝、碎石器、取石球囊,PSD 20 型高频发生器,塑料支架、金属支架等方法:患者取左侧半俯卧位,内镜进入十二指肠降段后拉直镜身,使乳头位于视野中央先行 ERCP 检查,根据胰胆管病变情况采取相关治疗对于胆总管结石患者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和取石术,术后多数行鼻胆管引流术(ENBD)对胆道恶性梗阻患者行胆道内支架置入术(ERBD)或手术前行 ENBD 减黄对良性乳头狭窄行 EST 治疗 2 结果 本组肝外胆管结石 51 例,取石成功 49 例,其中 1 次取净 46 例,2 次取净 3 例,包括机械碎石 7 例其余 2 例胆总管巨大结石(直径≥2.0cm)碎石困难行 ERBD 治疗,分别随访 0.5a、1.5a 无症状,其中 1 例 B 超检查提示结石消失,1 例结石缩小。
27 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中,17 例行 ERBD,其中置入塑料支架 15 例,金属支架 2 例10 例行 ENBD 术,其中 3 例为手术前减黄置入支架或 ENBD 术后,患者黄疸均有不同程度缓解,其中 1 例胆管癌患者 ERBD 术后存活期达 27 个月20 例良性乳头狭窄患者行 EST 术后治愈2 例3乳头蛔虫嵌顿用网蓝取出并发症:并发穿孔 1 例,经内科保守治疗后痊愈,无一例死亡3 讨论胆管结石是常见病,临床上 15%~18%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1] ,本组 100 例治疗性 ERCP 中,肝外胆管结石 51 例(包括T 管不能拔除的 7 例残余结石)除 2 例因巨大坚硬结石碎石困难而行 ERBD 术,后经 B 超证实结石缩小或消失外,其余 49 例均经EST 及网蓝取石治愈,说明经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疗效确切,具有微创、安全等优点并且对胆总管巨大结石碎石、取石困难及不宜手术或不愿手术者,行内支架置入术不失为一种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对良性乳头狭窄的诊治,本组 20 例良性乳头狭窄中有 15 例既往有胆道手术史,其中有 3 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后,右上疼痛不缓解,B 超提示肝外胆管轻度扩张,于 LC 术后 3 d~5 d 行ERCP 检查,诊断为本病,同时行 EST 术后症状缓解,因此,对可疑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者应想到本病的可能。
并且对既往有黄疸、胰腺炎、B 超提示胆总管直径>0.8 cm 或其内可疑有结石者,在行 LC 术前应行 ERCP 检查,这样对进一步明确诊断,选择手术方式,预防 LC 的并发症和提高 LC 的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ERCP 除表现胆总管末端狭窄及狭窄以上扩张外,且能观察造影剂排空情况及手感插管是否困难,更重要的是同时能行相关性治疗本组 20例行 EST 后治愈,说明 ERCP 和 EST 为诊治本病的最佳方法4本组 27 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均以无痛性黄疸为主要表现,有25 例年龄>60 岁(平均年龄 69.5 岁)因此,对老年无痛性黄疸患者应想到本病的可能,对不宜手术者行 ERBD 或 ENBD 可解除梗阻,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对于治疗性 ERCP 的并发症,文献报道主要为出血、穿孔及化脓性胆管炎[2] ,本组并发穿孔 1 例,分析其原因是因 ERCP 插管困难,针状刀行预切开过深所致本组无胆管炎发生,可能与取石后多数行 ENBD 使胆汁引流通畅有关另外,本组有 4 例 ENBD 管引流过程中见血性胆汁,由于 BD 管插入过深所致,调整其位置后出血停止参考文献】[1]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274.[2]李兆申.ERCP 临床应用进展[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4,21 : 223 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