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肺功能相关指标分析及临床应用幻灯片资料.ppt

39页
  • 卖家[上传人]:youn****329
  • 文档编号:241887805
  • 上传时间:2022-01-1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26.50KB
  • / 3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肺功能相关指标分析及应用吕会来 肺脏的呼吸功能是维持人体生命的重要环节,人体组织、细胞必须不断地进行氧化代谢,并不断产生大量的CO2,因此肺脏必须不断地进行呼吸,从外界摄入O2,及排出机体内过多的CO2,吸入氧,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称为气体交换,是呼吸系统的重要生理功能 呼吸功能与血液循环功能密切配合,肺循环进行着血液与外环境的气体交换,称为外呼吸; 体循环进行组织细胞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称为内呼吸 重点讨论与临床关系最为密切的肺通气功能及换气功能5、深吸气量(inspiratorycapacity,IC):平静呼气后能吸入的最大气量,由VT+IRV组成,判断吸气代偿的能力,正常值:男性约2600ml,女性约1600ml6、肺活量(vitalcapacity,VC):最大吸气后能呼出的最大气量,由IC+ERV组成,判断肺扩张能力的主要指标,正常值:男性约3500ml,女性约2500ml7、功能残气量(functionresidualcapacity,FRC):平静呼气后肺内含有的气量,由ERV+RV组成是判断肺内气体潴留的主要指标,正常值:男性约2300ml,女性约1500ml8、肺总量(totallungcapacity,TLC):深吸气后肺内所含有的总气量,由VC+RV组成,正常值:男性约5000ml,女性约3500ml。

      胸肺部疾患引起呼吸生理的改变常表现为肺容量的变化二、肺通气量 肺通气量为单位时间进出肺的气量,显示时间与容量的关系,并与呼吸幅度、用力大小有关,是一个较好的反映肺通气功能的动态指标1、每分钟通气量(minuteventilation,VE):静息状态下每分钟所呼出的气量,即维持基础代谢所需的气量,正常值:男性约6700ml,女性约4200ml每分钟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 2、肺泡通气量(alveolarventilation,VA):静息状态下每分钟吸入气能达到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的有效通气量,为潮气量(VT)与生理死腔量(VD)之差,即VA(VTVD)*f,潮气量包括可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的肺泡气量、不能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的肺泡死腔量及在气道内未能进行气体交换的解剖死腔量肺泡死腔加上解剖死腔合称生理死腔量(VD),肺泡通气正常情况下解剖死腔量与生理死腔量基本一致,生理死腔量的增加可反映通气功能的异常 肺泡通气量能确切反映有效通气的增加或减少 3、最大自主通气量(maximalvoluntaryventilation,MVV):是指在单位时间内以尽快的速度和尽可能深的幅度重复最大自主努力呼吸所得的通气量,是一项简单而实用的负荷试验,用以了解肺组织的弹性、气道阻力、胸廓的弹性和呼吸肌的力量,常用于胸腹部手术前肺功能的评价。

      正常男1042.71L女82.52.17L判定:实测值预计值,80为降低 4、用力呼气量(forcedexpiratoryvolume,FEV):指用力呼气时容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1)用力肺活量(forcedvitalcapacity,FVC):指最大吸气至TLC位后以最大的努力、最快的速度呼气至RV位的呼出气量,正常情况下与肺活量一致2)一秒量(forcedexpiratoryvolumeinonesecond,FEV1):指最大吸气至TLC位后1秒内的最快速呼气量,既是容量测定,也是一秒之内的平均流速测定,是肺功能受损的主要指标,判断气道阻塞常以FEV1/FVC或FEV1/VC表示无论男女,均应大于80% (3)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aximalmidexpiratoryflow,MMEF),又称用力呼气中期流速(FEF2575):指用力呼气2575肺活量时的平均流速,是判断气道阻塞(尤为小气道病变)的主要指标4)流速与容量的关系:容量的时间微分即为流速,流速与容量的关系见流速容量曲线(flow-volumecurve),本节重点讨论其呼气相(maximalexpiratoryflow-volumecurve,MEFV)。

      流速容量曲线的特点是呼气相早期流速迅速增至最高值(最高呼气流速,PEF),峰值点约位于肺总量位至75肺总量位之间,其值与受试者的努力程度有关(高肺容量呼气流速用力依赖性),在呼气相中后期,即低肺容量时呼气流量与用力无关(低肺容量呼气流速用力非依赖性),流速容量曲线随肺容积降低而缓慢下降,逐渐向下倾斜至残气位,这种现象可用等压点学说阐明 MEFV的几个常用指标:最高呼气流速(peakexpiratoryflow,PEF):用力呼气时的最高流速,是反映气道通畅性及呼吸肌肉力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与FEV1呈高度直线相关用力呼气25肺活量的瞬间流速(余75肺活量)(forcedexpiratoryflowafter25oftheFVChasbeenexhaled,FEF25,V75):反映呼气早期的流速指标用力呼气50肺活量的瞬间流速(余50肺活量)(FEF50,V50):反映呼气中期的流速指标用力呼气75肺活量的瞬间流速(余25肺活量)(FEF75,V25):反映呼气末期的流速指标V50,V25的下降反映有气道阻塞或小气道病变等 (5)用于判断肺通气量的其他常用指标:气速指数airvelocityindex,AVI):是反映气道阻塞或肺扩张受限的指标。

      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VV)气速指数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VC)正常值为1左右,气道阻塞时最大通气量百分比的降低较肺活量下降更显著,故气速指数1;气道阻塞和肺扩张受限均存在时由于MVV及VC均降低,AVI可在正常范围,须结合其它指标判定 通气储量百分比(ventilationreserve,VR)MVVVEVR100MVVVR作为通气储备功能的指标,用于胸腹部外科手术术前肺功能评估正常值95 (三)影响肺通气功能的因素:1、呼吸中枢及其支配神经通路; 2、呼吸肌肉功能(主要为膈肌); 3、气道通畅性; 4、肺顺应性(肺泡可扩张及可回缩性); 5、胸廓顺应性三肺换气功能 (一)弥散功能气体分子(有呼吸生理意义的主要为O2及CO2)通过弥散膜(呼吸膜)由高浓度区移向低浓度区的过程称为弥散,是气体的被动扩散过程, 1、肺内气体弥散的决定因素:(1)呼吸膜两侧的气体分压差 (2)气体的溶解度 (3)弥散距离 (4)弥散面积 2、常用的测试指标: (1)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指CO气体在单位时间(1min)及单位压力差(1mmHg,0.133KPa)条件下所能转移的量(ml),是反映弥散功能的主要指标。

      2)一氧化碳弥散量与肺泡通气量比值(DLCO/VA):由于弥散量受肺泡通气量影响,肺泡通气量减少可致DLCO减少,故临床上常以DLCO/VA比值作矫正,一口气测定法该比值判断较DLCO更有意义3)一氧化碳弥散量与血红蛋白的比值(DLCO/Hb)弥散值亦受Hb影响,严重贫血时(Hb减少),CO从毛细血管壁到红细胞Hb间的弥散距离增加,及Hb与CO的结合量减少,使CO反馈压产生而影响CO的继续弥散因而常以LCO/Hb比值矫正,有作者报道Hb每下降1g,肺弥散量约下降7 (二)血气分析血气分析是肺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引起肺通气或/和换气功能下降的任何因素都可能引起血气分析的异常,而血气分析异常则说明病者的呼吸功能已处于失代偿状态四、临床肺功能评价与应用 表1临床上较为常用的肺功能检查项目及指标检查项目指标通气功能:肺容量测定VC,TV,IC,FRC,RV,TLC,RV/TLC,时间肺容量FVC,FEV1,FEV1/FVC,FEF25-75,FEF200-1200 流速容量环PEF,FEF75,FEF50,FEF25,FEF50/FIF50 通气量MVV,VE,VA 换气功能:弥散功能DLCO,DLCO/VA血气分析pH,PaO2,PaCO2,SaCO2辅助检查:支气管舒张试验FEV1,FVC,PEF支气管激发试验FEV1,PEF 肺功能检查通常包括通气功能、换气功能、呼吸调节功能及肺循环功能,临床上开展较为广泛的是肺的通气功能及弥散功能检查,其它一些辅助检查如支气管舒张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等亦较常用(表1),肺功能结果的判断应结合临床病史、体检及其它辅助检查(如胸部影象学、纤维支气管镜等)综合分析,对临床能提供极有价值信息或依据,孤立地以肺功能检查作出临床诊断乃至病情判断,则其价值有限,单就肺功能而言,应作出是否在正常范围,异常的类型,异常的程度等判断,并相应提出可能的病因或病变部位。

      (一)肺功能检查的意义,适应症及禁忌症:1、肺功能检查的意义及适应症:早期检出肺、气道病变;疾病功能及病变部位诊断;评估疾患的病情及预后;评定药物等临床疗效;鉴别呼吸困难的原因;评估肺功能对手术的耐受力或劳动强度耐受力;危重病人的监护2、肺功能检查的禁忌症:近周内有大咯血、气胸、巨大肺大泡且不准备手术治疗、心功能不稳定者慎作需用力呼气的肺功能检查;对支气管舒张剂过敏者禁用该舒张剂;喉头或声带水肿、中度或以上通气功能异常者禁作支气管激发试验 (二)肺功能障碍的评价1、肺容量改变肺组织切除可直接损害肺容量,TLC,VC,RV,FRC等下降,其中以VC在临床上最常用,因其常与有功能的肺组织的切除量呈比例下降,且测定简便,其它引起肺实质损害的病变(如肺炎、肺部巨大占位性病变等),支气管病变(单侧主支气管或叶、段支气管完全性阻塞),胸腔病变(胸腔大量积液、胸膜广泛增厚硬化等),均可引起肺容量的减少,肺间质性病变(如肺间质纤维化、间质性肺炎等)使肺弹性回缩力增高亦可致TLC,VC,FRC,RV等减少;而肺气肿等使肺弹性回缩力下降的疾病则TLC,RV,FRC等增高 2、通气功能障碍通气功能障碍的类型:临床上通气功能障碍包括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限制性通气障碍及混合性通气障碍。

      (1)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是指由于气道阻塞引起的通气障碍,主要表现为FEV1及其与FVC的比值FEV1/FVC的显著下降,MVV,MMEF,V50等指标也有显著下降,但FVC可在正常范围或只轻度下降RV,FRC,TLC和RV/TLC可增高,气速指数1,流速容量曲线显示肺容量减少(图5)常见于胸或胸膜病变、肺间质病变等 (3)混合性通气障碍兼有阻塞性及限制性二种表现,主要表现为TLC,VC及FEV1/FVC的下降,而FEV1降低更明显流速容量曲线显示肺容量减少及呼气相降支向容量轴的凹陷,气速指数则可正常,大于或少于1此时应与假性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区别,后者的VC减少是由于肺内残气量增加所致,常见于慢阻肺及哮喘病者,作肺残气量测定或支气管舒张试验可资鉴别 (三)弥散功能障碍指由于弥散功能下降引起的肺换气功能不全正常LCO、DLCO/VA正常预计值的95可信限(或80预计值)轻度损害:在7960预计值之间;中度损害:在5940预计值之间;重度损害:60岁) (一)外科手术对肺功能的影响:胸腹外科手术可能引起肺功能损害的常见原因:切除有功能的肺组织;手术中过度牵拉或挤压等损伤正常肺组织;气道分泌物引流不畅致肺叶或肺段不张;膈神经受损;胸部完整性受破坏;胸腔积液或胸膜粘连;支气管胸膜瘘;术中开放性气胸致肺通气血流比失调;术后创口疼痛、创口包扎、肠腔内积气积液等限制呼吸运动;引流管放置位置不当,限制膈肌活动;胸腹术后排痰能力减弱易致肺部感染。

      (二)胸腹外科术前肺功能的评价由于胸腹外科手术可能损害肺功能,致术后肺功能不全,因此术前对肺功能的恰当评价对了解术后肺功能有重要意义常用的检查项目有时间肺活量、最大通气量、肺容量(尤为残气量或功能残气量)、通气储备力、弥散力以及血气分析, 预测术后肺功能值术前肺功能值(1将被切除的肺的通气值总肺通气值),如术前FEV1为2.00L,被切除肺组织的通气分布占全肺的30,则术后FEV1约为1.40L预计术后FEV10.8L者可较好地耐受手术此外,据其他资料,术后FVC、FEV1、MVV预计值尚与年龄及吸烟与否有关 当然,上述肺功能的评价指标亦非绝对,应结合病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