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质量安全管理论文 有关质量监督的论文 实行抽检分离 以公正促进发展.doc
8页质量安全管理论文有关质量监督的论文质量安全管理论文有关质量监督的论文实行抽检分离实行抽检分离,以公正促进发展以公正促进发展摘要:文章分析了抽样和检验分离后抽检运作基本情况,探索行政监督与技术监督有效结合的方式,以提高产品监督效能,以便于更有效地服务政府,更广泛地服务社会关键词:质量管理;抽验分离;监督抽样;产品抽验2008 年,广州市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下称“广州质检院”)加强对各级政府部门委托的监督抽样工作和检验工作的组织领导,规范单位(个人)委托检验检测业务的接样工作和检验工作,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 《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管理办法》 、《广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条例》以及广州质检院制定的《抽样管理程序》 、 《抽样工作管理制度》 、 《抽检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 《抽样员廉政建设责任书》等文件,创新产品抽验工作思路,推行抽样和检验分离,坚持技术监督为产品监督管理工作服务,行政监督和技术监督紧密结合,突出重点抽验与针对性抽验并重的抽验模式明确产品监督抽样由业务管理部负责,产品委托检验由各业务部负责,产品检验检测工作由各检验中心承担,做到合理分工,密切协作,更有效服务政府,更广泛服务社会,取得更好的成效。
一、业务基本情况2003 年广州质检院虽然开始实行监督抽样工作人员与检验人员分离,抽样人员不得参与所抽取样品的检验工作,但还归属同一部门;从 2008 年开始,不仅实行监督抽样工作人员与检验人员分离,而且归属不同的部门管理,不仅做到抽样与检验分离,而且做到业务、仓库、检验三者分离,从制度上彻底杜绝腐败的根源,为实现数据公正性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抽检分离不但没有影响业务的开展工作,而且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2005 年全年共完成 42243 份报告书,2006 年为 48495 份报告书,比上年增加 6252 份报告书,同比增长率为 14.80%;2007 年为 55073 份报告书,比上年增加6578 份报告书,同比增长率为 13.56%;2008 年为 77448 份报告书,比上年增加 22375 份报告书,同比增长率为 40.63%;2009 年为86310 份报告书,比上年增加 8862 份报告书,同比增长率为111.44%;2010 年为 98236 份报告书,比上年增加 11926 份报告书,同比增长率为 13.82%由此可见,除 2008 年外,其他年度的增长率均在 10%到 15%之间,而 2008 年增长率达到 40.63%,正是抽检分离制度保障实验室检测的独立性,提高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从而保证检测报告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国际品牌公司和国内知名企业委托广州质检院作检测的业务迅速发展,广州质检院的检测业务出现持续增长的态势二、监督检验情况广州质检院作为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下属的检验机构,拥有国家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州)、国家化妆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州)和国家包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州)等 3 个国家级检验中心,承担着广州地区大部分产品的监督检验任务,下面是近几年食品和化妆品类抽检的部分数据第一,2007 年抽检情况:2007 年度抽查食品和化妆品等 19 类产品共 5820 批次,经检验合格的 4998 批次,不合格的 822 批次,批次合格率为 85.88%;剔除纯标识不合格,产品实物质量合格的5435 批次,批次合格率为 93.38%第二,2008 年抽检情况:2008 年度抽查食品和化妆品等 18 类产品共 5352 批次,经检验合格的 4835 批次,不合格的 517 批次,批次合格率为 90.34%;剔除纯标识不合格,产品实物质量合格的5118 批次,批次合格率为 95.63%第三,2009 年抽检情况:2009 年度抽查食品和化妆品等 19 类产品共 6110 批次,经检验合格的 5505 批次,不合格的 605 批次,批次合格率为 90.1%;剔除纯标识不合格,产品实物质量合格的5811 批次,批次合格率为 95.1%。
三、分 析第一,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好 2008 年产品抽检工作精神,明确了2008 年实行产品抽样由业务管理部负责,产品检验工作由各检验中心承担,使抽检工作程序法,规范了产品质量抽查检验工作,真正体现了监督抽验是产品监督工作的需要,而不是产品检验工作的需要第二,2008 年初广州质检院开始彻底实施抽验分离方案,列出了监督抽样的重点地区、重点单位和重点品种以及重点检测项目结合“奶制品三聚氰安”不良事件,加强了对产品生产企业购进的原材料、辅料的监督抽样和生产过程的监督检查全年监督抽验涉及生产企业 4247 个,抽验不合格率 9.66%,与 2007 年相比下降 5 个百分点尤其是在大米和饮用水等主要日常生活产品不合格率的大幅下降(大米抽检不合格率比 2007 年下降 9 个百分点、饮用水抽检不合格率比 2007 年下降 10 个百分点)其主要原因可能为:(1)2008年广泛讨论《食品安全法》的立法并在 2009 年 6 月 1 日开始实施,加大了造假制假的处罚;(2)奶制品三聚氰安事件的影响,促使生产企业的管理者高度重视产品质量;(3)市质监局加强对生产企业的原材料和生产过程的监督检查;(4)市质监局重点监督检查人们生活密切联系的产品。
这些产品销量大,生产企业具有一定的规模第三,近几年的监督抽查发现个别食品存在一些重要指标不合格的质量问题如罐头食品个别批次检出隐色孔雀石绿;饮料类产品菌落总数、酵母菌、大肠菌群等指标超标;糕点、面包和馅料等食品出现大肠菌群、菌落总数、霉菌等指标超标;休闲食品类的甜蜜素、过氧化值、酵母、柠檬黄和二氧化硫残留量等指标超标;肉制品类食品的山梨酸或山梨酸钾等指标超标;食用油出现棕榈酸、亚麻酸、过氧化值等指标超标;饮用水出现电导率、溴酸盐、菌落总数和酵母菌等指标超标护肤品类产品主要出现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等指标超标第四,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涉及整个食物链,食品生产是个复杂的过程,可能源自原料、加工、仓储、运输、销售以及消费等某一个环节或者某几个环节,这里仅从食品加工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造成微生物超标的主要原因有:(1)企业职工卫生质量意识差,未对生产灭菌工艺进行有效监控;(2)生产环境卫生条件差,车间的空气净化未达到要求;(3)管道设备、容器清洁消毒不彻底;(4)企业的出厂检测水平不高;(5)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灭菌不完全或包装不严密,包装材料不符合卫生要求;(6)贮藏、运输环节控制不力;(7)获证企业在获证后思想有麻痹大意现象,未能充分贯彻执行已制订的质量管理制度,行动上有“偷工减料”之嫌,未能完全按已实施的生产过程作业指导书或操作规程来操作。
如大肠菌群超标的情况,通常是由工作人员不卫生等原因造成大肠菌群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组与粪便污染有关的细菌,多存在于温血动物粪便、人类经常活动的场所以及有粪便污染的地方食品中发现大肠菌意味该食品可能曾受到人与温血动物的粪便污染,同时大肠菌群是肠道致病菌污染食品的指示菌,说明该厂的生产加工条件存在不洁因素食用霉菌、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超标的食品会引起人体出现不适,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能造成中毒性细菌感染酵母超标会引起食物变质,食用酵母超标的食物可能会引起腹泻又如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的问题生产企业使用了一些质量较差的原料,为了使生产出来的产品卖相好,并延长保质期,可能会在增白和延长保质期这方面下功夫,违反有关规定使用漂白剂漂白剂常用的是亚硫酸钠或亚硫酸氢钠等盐,它们的防腐、漂白作用以及保色作用都是由于其还原作用所引起的因还原作用可以阻断微生物的正常生理氧化过程,故能抑菌;又能抑制植物组织中氧化酶的活性;防止维生素 c 的氧化破坏和颜色改变;使有些色素还原为无色产物,漂白食物漂白剂的分解产物多含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对人体有一定的毒性作用,人们长期食用这些产品,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损害再如饮用水出现溴酸盐超标的问题,主要是饮用水生产过程中由于采取臭氧消毒工艺,臭氧与水体中的溴化物氧化生成溴酸盐。
目前,饮用水化学消毒法主要有液氯消毒、二氧化氯消毒和臭氧消毒,其中,臭氧消毒工艺因其副产物的危害明显低于液氯消毒副产物的危害,且成本较低,正被广泛应用,尤其是桶装水和瓶装水工业但用臭氧对矿泉水、天然净水消毒的过程中,会将水体中自然存在的溴化物氧化为对人体有害的溴酸盐造成溴酸盐不合格的原因是企业为了控制菌落总数而加大臭氧投放量,从而增大了致癌物溴酸盐产生的几率建议科研人员尽快研制出既安全又低成本有效的饮用水消毒设备和工艺,投放市场,同时,希望饮用水生产企业为了人们的身体健康,造福人类,通过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以保证产品质量,减少臭氧投放量四、建 议(一)制定科学的监督抽样方案为提高监督抽样人员的综合素质,应制定了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和操作指引,科学地分类列出监督抽查的产品目录,按照监督抽样方案进行抽样二)产品抽验涉及抽样和检验两个方面要提高产品监督抽检的效率,首先应提高产品监督检查的效率这就要求抽样人员具备较强的业务素质和丰富的抽样实践经验,熟悉产品质量标准,对假劣产品具有较强的敏感性,通过对产品外观性状的鉴别锁定抽验对象三)建立重要指标管理体系分析近几年监督抽样的检验结果的有关信息,重点是产品的重要指标,建立易出现质量问题的产品类别、易出现质量问题的生产企业、易出现质量问题的重要指标等信息体系,并就相应的问题建立质量监督的方式和方法。
四)加强产品质量信息的收集和利用多途径收集产品质量信息,抽样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收集生产企业的生产环境等信息,检验人员一项重要工作是收集生产企业产品的质量指标等信息分析人员可以依据有关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判断,预测不合格产品类别和其不合格指标,以及易出现质量问题的重点生产企业,作为制定抽样方案的主要依据,做到有的放矢把有限的检验资源最大限度地用在发现假劣产品上,切实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五)引导消费者购买质量有保障的产品广大消费者在选购物品时,应注意:(1)首选在正规的商店购买,这些经销企业对经销的产品都有进货把关,经销的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有保证;(2)选择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产品;(3)对纳入“QS”管理的产品,尽量选购有“QS”标志的产品;(4)尽量选购标签标注齐全的产品,标签通常应标注:产品的名称、配料表、执行标准、生产单位名称、地址、规格、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具体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贮存条件、产地、QS 标志和证号等;(5)留意有关政府部门(如质监、工商、卫生等)公布的质量不合格的产品;(6)不购买过了保质期的产品,尽量购买近期生产的产品。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