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火作业安全规程111.docx
10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动火作业安全规程111 石油工业动火作业安好规程 l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石油企业工业动火的根本原那么、技术要求、分类等级及其管理内容与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陆上石油与自然气勘探、开发、储运、油田根本创办和其他易燃易爆区域的动火作业 2模范性引用文件 以下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只要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全体的修改单〔不包括校正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激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只要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J 5025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爆炸和火灾危害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模范 3术语和定义 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工业动火hotwork 在油气、易燃易爆危害区域内和油气容器、管线、设备或盛装过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上,使用焊、割等工具,能直接和间接产生明火的施工作业 3.2 置换displacement 用清水、蒸汽、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将作业管道、设备内可燃气体替换出来的一种方法。
3.3 现场监视monitoring in fields 在动火作业中,按照动火措施举行施工现场检查监视 4总那么 4.1工业动火实行工业动火申请报告书制度申请报告书应细致说明动火作业范围、确定危害和评估风险、制定交错作业防范措施 4.2动火作业申请报告书只在签发的一个场所、一个作业班次有效一级工业动火申请报告书有效时间不超过8h,如在动火作业本班不能完成,作业应在交接班时重新确认,举行技术交底,并由接班相应人员签字后面可持续有效二级工业动火申请报告书有效时间不超过3d,三级、四级工业动火申请报告书有效时间不超过5d 4.3在易燃易爆危害区域内,应严格限制动火,凡能拆下来的设备、管线应移到安好地方动火 4.4油气集输泵站举行多处动火时,相连通的各个动火部位不应同时举行上一处动火部位的施工作业完成后,方可举行下一个部位的施工作业 4.5在动火作业打定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与生产单位紧密合作,举行危害识别、制定动火方案、做好变更管理及应急预案 4.6生产单位和施工单位应指定动火作业监视人和监护人,负责动火现场的协调和管理,并检查和确认动火措施的落实。
4.7动火施工现场应根据动火级别、应急预案的要求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和消防车 4.8动火作业期间,如察觉奇怪处境,应立刻中断动火作业 5工业动火等级划分 5.1动火分级原那么 根据动火部位爆炸危害区域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及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工业动火分为四级 5.2一级动火 a)原油储量在10000m以上〔含10000m〕的油库、联合站,围墙以内爆炸危害范围内的在用油气管线及容器本体动火; b)容量大于5000m储罐〔含5000m包括原油罐、污油罐、含油污水罐、含自然气水罐等〕、容器本体及附件动火; c)自然气柜和容量大于400 m〔含400m〕的石油液化气储罐动火; d)容量大于1000m〔含1000 m〕成品油罐和轻烃储罐的动火; e)直径大于426mm(含426mm)长输管线、在输油〔气〕干线上停输动火或带压不停输更换管线设备的动火; f)自然气净打扮置、集输站及场内的加热炉,溶剂塔、分开器罐、换热设备的动火; g)自然气压缩机厂房、流量计间、阀组间,仪表间、自然气管道的管件和仪表处动火; h)自然气井井口无控片面动火。
5.3二级动火 a)原油储量在1000m~10000m的油库、联合站,围墙以内爆炸危害区域范围内的在用油气管线及容器本体动火; b)容量小于5000m储罐、容器本体及附件的动火; c)容量小于400m石油液化气储罐的动火; 33 3 3 3 3 3 3 3 3 3 3 d)容量小于1000m成品油罐和轻烃储罐的动火; e)容量1000~10000m原油库的原油计量标定间、计量间、阀组间、仪表间及原油、污油泵房的动火; f)铁路槽车油料装卸栈桥、汽车罐车油料灌装油台及卸油台、输油码头及油轮码头内外设备及管线上的动火; g)输油〔气〕站、石油液化气站站内外设备及管线上以及液化气充装间、气瓶库、残液回收库等的动火 5.4三级动火 a)原油储量小于1000m〔含1000m〕的油库、集输站围墙以内爆炸危害区域范围内的在用油气管线及容器动火; b)容量小于1000m,〔含1000m〕的油罐和原油库的计量标定间、计量间、阀组间、仪表间、污油泵房的动火; c)在油气生产区域内的油气管线穿孔正压补漏动火; d)采油井单井联头和采油井井口处动火; e)钻穿油气层时没有发生井涌、气侵条件下的井口处动火; f)输油〔气〕干线穿孔微正压补漏、腐蚀穿孔部位补焊加固的动火; g)焊割盛装过油、气及其他易燃易爆介质的桶、箱、槽、瓶的动火; h)制作和防腐作业中,使用有挥发性易燃介质为稀释剂的容器、槽、罐等处的动火。
5.5四级动火 a)在自然气集输站〔场〕、输油泵站、计量站、接转站等生产区域内非油气工艺系统动火; b)钻井作业过程中未开启油气层、试油作业采射孔前,距井口10m以内的井场动火; c)除二级、二级、三级动火外,其他非重要油气区生产和在严禁烟火区域的生产动火 6工业动火审批程序及权限 6.1一级动火前,由施工单位填写动火申请报告书〔见图A l〕,经二级生产单位主管安好技术的领导或其授权人组织有关部门审查后上报,由局级安好部门审查,报主管安好技术的局领导或其授权人批准 6.2二级动火前,由施工单位填写动火申请报告书〔见图A.2〕,经二级生产单位生产技术部门、安好部门组织审查后,报二级生产单位主管安好技术的领导或其授权人批准 6.3三级动火前,由施工单位填写动火申请报告书〔直图A.3〕,经二级生产单位技术、安好部门组织审查后,报二级生产单位安好技术部门批准 3 3 3 3 3 6.4四级动火前,由施工单位填写动火申请报告书〔见图A4〕,经生产单位上一级安好部门组织审查后,报生产单位上一级安好技术部门批准。
7动火条件 7.1动火作业人员要求 7.1.1加入动火作业的焊工、电工、起重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7.1.2动火作业人员应遵守生产单位的动火作业安好制度执行“申请报告书没有批准不动火,防火监护人不在现场不动火,防火措施不落实不动火〞的原那么 7.1.3动火作业人员应正确穿戴符合安好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 7.2动火监护人员要求 7.2.1动吠监护人员有责任守护动火佧业人员的安好 7.2.2动火监护人员应经过严格培训,做到持证上岗 7.2.3动火监护人员应熟谙井掌管常用的急救方法,其备消防学识,会纯熟使用消防器材,熟知应急预案 7.2.4动火监护人员在接到动火申请报告书后,应逐项检查落实防火措施 7.2.5动火过程中假设察觉奇怪处境,动火监护人员应立刻通知动火人员中断动火,并实时采取补救措施 7.2.6动火完工后,动火监护人员应对现场举行检查,确认无火种存在方可搬离 7.3动火监视人员要求 7.3.1 动火监视人员砬经过培训,做到持证上岗。
动火监视时应佩藏明显标志 7.3.2动火监视人员应熟谙动火区域或岗位的生产过程、工艺流程和设备状况,具有应对突发事故的才能 7.3.3动火监视人员在接弼动火申请报告书后,应逐项检查落实防火措施 7.3.4当察觉动火部位与动火申请报告书不相符合,或者动火安好措施不落实时,动火监视人员有权制止动火 7.3.5当动火展现奇怪处境时,动火监视人员有权·中断动火 7.3.6对动火人不执行“三不动火〞又不听劝阻时,动火监视人员有权收回工业动火申请报告书,并报告安好管理部门 7.3.7动火监视人员动火过程中不得离开现场动火完工后,动火监视人员应对现场举行检查,确认无火种存在方可撤离 7.4机具要求 7.4.1采用电焊举行动火施工的储罐、容器及管道等应在焊点邻近安装接地线,其接地电阻应小于10Ω施工现场电气线路布局与要求应符合GBJ 50257的要求 7.4.2电焊机等电器设备应有良好的接地装置,并安装漏电养护装置 7.4.3各种施工机械、工具、材料及消防器材应摆放在指定安好区域内 8动火作业要求 8.1动火作业隔离要求 8.1.1工业动火前应首先切断物料来源并加好盲板,经彻底吹扫、清洗、置换后,开启入孔,通风换气,经检测气体分析合格后面可动火。
如超过1h后,应对气体举行再次检测,合格后面可动火作业 8.1.2需动火施工的设备、设施和与动火直接有关阀门的操纵由生产单位安置专人操作,作业未完成前不得擅离岗位 8.1.3应除掉距动火区域周边5m之内的可燃物质或用阻燃物品隔离 8.1.4动火施工区域应设置防备,严禁与动火作业无关人员或车辆进入动火区域 8.1.5动火作业人员在动火点的上风作业,应位于避开油气流可能喷射和封堵物射出的方位但在特殊处境下,可采取围隔作业并操纵火花飞溅 8.2动火作业气体测试要求 8.2.1凡需要动火的储罐、容器等设备应举行内部和周边环境气体分析,气体分析应包括可燃气体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氧气和氮气浓度检测分析分析报告单附在工业动火申请报告书上 8.2.2动火施工中,动火点及操作区域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应低于其爆炸下限的25%假设采取强制通风措施,其风向应与自然风向一致 8.2.3在动火施工全过程中,动火监护人应跟踪检测可燃气体浓度 8.3动火作业进入有限空间要求 8.3. 1进入设备、设施及油罐内部动火应举行气体检测和复查,测试合格后面可入内 8.3.2全体可能影响该有限空间的物料来源都应被切断。
8.3.3制定应急预案,并有专人监护 8.4高处动火作业要求 8.4.1高处动火作业应具有有围栏和扶手的固定作业平台,并经专业人员确认;设立防落物设施;佩戴全身安好带,使用自动锁定连接、人造纤维绳索 8.4.2在架空管线及脚手架上藏工的人员,应系安好带 8.4.3遇有五级以上〔含五级〕大风不应举行高处动火作业,遇有六级以上〔含六级〕大风不应举行地面动火作业 8.5动火作业动土作业要求 —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