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2020年八年级上半年期末生物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含答案和解析).docx
21页2019-2020年八年级上半年期末生物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1、选择题如图所示为某一生态系统其中一条食物链的能量金字塔,其I、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I代表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Ⅳ代表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C.E1主要表示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 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主要以E2的形式散失 【答案】 B 【解析】 分析能量金字塔: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从下到上依次是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四营养级,E1太阳能、E2热能 能量来源:①生产者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②其余各营养级的能量来自上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 能量去路:①自身呼吸消耗、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和热能;②流向下一营养级;③残体、粪便等被分解者分解;④未被利用 A.在食物链中,Ⅰ中的能量最多,代表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正确 B.Ⅳ代表生态系统中的第四营养级,属于消费者,错误 C.E1主要表示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正确 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主要以E2 呼吸作用的形式散失,正确2、选择题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写有字母“A”的玻片,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像不在视野的正中央,于是他将玻片向右下方移动使物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央,那他之前看到的图像是:(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显微镜成像为倒像,所以旋转180就是物体标本位置,物像和标本移动方向是相反的,像偏哪物向哪移动就可移到视野中央。
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显微镜成像为倒像,所以旋转180就是物体标本位置,最好把这个字母或者文字写到纸上,旋转180度,也就是倒过来看,就可以了在观察物像时,物像移动的方向与标本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把视野中偏右下方的物像移动正中央的话,玻片标本应往右下方移动像偏哪物向哪移动就可移到视野中央他将玻片向右下方轻轻移动,使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那他之前看到的图象是在右下方,显微镜成像为倒像,玻片是A,像反过来就是 故选:B3、选择题如图表示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过程表示细胞分裂,首先是细胞核分裂 B.b过程表示细胞分化,其结果是形成了组织 C.神经细胞群构成的组织主要起分泌作用 D.c过程可能与该个体的饮食、生活习惯有关 【答案】 C 【解析】 生物体是通过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长大的细胞的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不同的组织,使生物体形成不同层次,据此解答图示a表示分裂,b表示分化,据此解答 A.a过程表示细胞分裂,a过程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首先是细胞核分裂,A正确。
B.b过程表示细胞分化,其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组织,B正确 C.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C错误 D.c过程细胞分化为癌细胞,可能与该个体的饮食、生活习惯、情绪状态有关,D正确4、选择题如图是根据植物的特征,对大豆、玉米、银杏、蕨菜、葫芦藓、水绵六种植物进行的分类,其中⑥和①分别表示的是( )A.玉米和蕨菜 B.大豆和水绵 C.银杏和玉米 D.水绵和玉米 【答案】 D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植物的分类,根据右边的分类索引解答 据分类索引结合题意可知,①属于被子植物,叶脉是平行脉,是单子叶植物,如水稻、玉米②是也是被子植物,但叶脉是网状脉,如大豆③是裸子植物,有种子,但种子是裸露的,无果皮包被着,如银杏④是蕨类植物,用孢子繁殖,有了根、茎、叶的分化,如蕨菜⑤是苔藓植物,也无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无根,但有茎、叶的分化,如葫芦藓⑥是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无种子,用孢子繁殖,如水绵可见D符合题意5、选择题某校兴趣小组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的实验方案及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装置小麦种子数实验条件实验结果①50粒潮湿4℃0粒萌发②50粒干燥25℃0粒萌发③50粒完全浸没在水中25℃0粒萌发④50粒潮湿25℃48粒萌发A.①与④对照,说明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 B.②与④对照,说明水分是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 C.③中种子都未萌发,是因为缺少种子萌发所需的各种条件 D.④中2粒种子未萌发,可能是种子不具备萌发的自身条件【答案】 C 【解析】 (1)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A、①与④比较,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温度,因此说明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A正确 B、②与④比较,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水分,因此说明水分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B正确 C、③中种子都未萌发,是因为缺少种子萌发所需的空气而不一定是各种条件,C错误 D、④中2粒种子未萌发,可能是种子的胚不是完整的、胚不是活的、种子在休眠期等自身条件不具备,D正确 故选:C6、选择题我市为创建文明城市,加大了植物绿化力度下列有关植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温室或拱棚培育花卉幼苗时,可采取增加光照、增施气肥法促进幼苗的生长 B.人们在种植黄瓜、豆角等蔬菜时,往往要用树枝、竹杆等搭架供其生长,这样做的好处是利于植物充分地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 C.用“药物疗法”挽救濒于死亡的树木,需要“输液”时,应将“针头”扎入木质部 D.在豌豆开花以前,用纸袋套住花蕊,不让它接受外来花粉,最终也能产生种子,原因是豌豆不需要经传粉受精就能结果 【答案】 D 【解析】 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二氧化碳的浓度等,其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越高光合作用就越强,制造的有机物就越多,蔬菜的产量也越高。
A.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在大棚里增施“气肥”,“气肥”实质上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增加光照强度和增施气肥,能够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促进幼苗的生长,A正确 B.种植黄瓜、豆角等蔬菜时,一般要搭架供其生长,这样可以使植物的叶充分伸展,充分的接受阳光,扩大光合作用的面积,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增加产量,B正确 C.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下而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而筛管是植物体中由上而下输导有机物的管道,所以用“药物疗法”挽救濒于死亡的树木,需要“输液”时,应将“针头”扎入木质部中的导管,C正确 D.在植物的有性生殖中,只有经过传粉和受精之后才能产生种子,豌豆是自花、闭花授粉的植物,用纸袋套住花蕊,并不能影响其传粉和受精,D错误7、选择题下列关于脊椎动物类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青蛙成体可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以辅助呼吸 B.鸟附着在胸骨龙骨突上的胸肌很发达,它能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C.鱼通过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各种鳍起着协调作用 D.蜥蜴能终生生活在陆地上的原因之一是体表有外骨骼,能减少水分的蒸发 【答案】 D 【解析】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
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 A.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A正确 B.鸟的胸骨上有高耸的突起部分叫做龙骨突,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的肌肉--胸肌,胸肌发达收缩有力,飞行时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B正确 C.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通过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各种鳍起着协调作用,C正确 D.蜥蜴能终生生活在陆地上的原因之一是体表有角质鳞片,能防止水分的蒸发,没有外骨骼,D错误8、选择题模型构建是学习生物学的一种有效策略如图是某同学利用木板、松紧带、螺丝制作的一个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木板、松紧带、螺丝分别代表运动系统中的( )A.骨、关节、骨骼肌 B.骨、肌腹、关节 C.骨、骨骼肌、关节 D.骨、肌腱、关节 【答案】 C 【解析】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故木板、松紧带、螺丝分别代表运动中的:骨、骨骼肌、关节,如图所示: 故选:C9、选择题生殖发育是生物得以延续种族、不断进化的重要环节.下列有关生物生殖和发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要保持果树的优良性状最好采取种子繁殖法 B. 在鸟卵的结构中,将来发育成雏鸟的是胚盘 C. 有性生殖比无性生殖繁殖速度快且性状稳定 D. 所有的动物都只能通过有性生殖来繁殖后代 【答案】 B 【解析】 嫁接或扦插的方法属于无性繁殖,后代不会发生变异,可保持果树的优良性状,A错误;鸟卵的结构中,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将来发育成雏鸟,B正确;有性生殖不如无性生殖繁殖速度快,C错误;动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如蝗虫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草履虫通过分裂方式繁殖属于无性生殖,D错误10、选择题人类的直发和卷发是一对相对性状,用A、a分别表示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下表是三个家庭遗传的情况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父亲母亲子代家庭1直发卷发儿子卷发、女儿直发家庭2卷发卷发女儿卷发家庭3直发直发儿子直发、女儿卷发A.据上表分析,直发和卷发这对相对性状中卷发是隐性性状 B.家庭1子代中直发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 C.如果家庭2再生育一个孩子,此孩子为卷发男孩的可能性是1/2 D.家庭3中的直发孩子,与父母基因组成相同的可能性是2/3【答案】 B 【解析】 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AD.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相对性状,因此人类的直发与卷发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表中家庭3父母都直发,而出现了卷发的女儿,说明直发是显性性状,卷发是隐性性状如果家庭3再生育一个直发孩子,与父母基因组成相同的可能性是2/3,正确 遗传图解: B.如果用A、a分别表示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父亲Aa、母亲aa,家庭1子代中直发的基因组成是Aa,错误 C.家庭2的父母都卷发,遗传图解如图: 家庭2的子代中出现卷发的可能性是100%,而是男孩的可能性是50%,是卷发男孩的可能性是100%50%=50%,正确11、选择题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科学实验表明,原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