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探析常家庄园柱础石的装饰艺术.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69538372
  • 上传时间:2022-03-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89.95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探析常家庄园柱础石的装饰艺术                      山西榆次常家庄园是中国民居中儒商建筑的典型代表,其柱础石造型考究、雕刻精美、纹样丰富,在三晋特有的地域文化中呈现出独特的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常家庄园柱础石艺术有着儒商文化影响下的显明特征,其在晋商三雕中有着重要地位一、 常家庄园柱础石现状  原常家庄园庞大的建筑群,先后遭受了战争的破坏与“文化大革命”的浩劫,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损失惨重,保留下来的只有常家庄园不足1/4的半条残街,其规模与气势同往日无法相比经过榆次区委、政府大规模的修复,北常部分又恢复了昔日的雄姿耿彦波先生这样写道:“修复后的常家庄园主要建筑和景观有:一山、一阁、两轩、四园、五院、六水、八贴、九堂、十三亭、二十五廊、二十七宅院就修复后的景区面积而言,仍不失为中华庄园民居中规模之最”  常家庄园的柱础石分布于每个房屋的柱基处,石料全部来自附近的山脉,主要以砂石和青石为主,砂石又分为粗砂石和细砂石柱础石的装饰图案题材丰富,变化多样,整个装饰达到了:“有石必有图,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美学特色;雕刻手法把圆雕、浮雕、透雕、线刻等各种形式发挥得淋漓尽致。

      二、 常家庄园柱础石艺术特征  柱础,建筑构件名称,亦称础、礩、石碇,清称柱顶石是柱下承托柱脚的石块柱础下部一般作方形,埋于阶基之内或室内地面以下,上部露明部分常呈覆盆形、仰覆莲花、宝装莲花等各种形式柱础上面正中一般凿有凹孔,与柱下管脚榫相卯合,可起固定柱身作用常家庄园柱础石突破了《营造法式》规定的方石、覆盆、盆唇等造型要求在常家庄园大量石柱础中,采用圆鼓形、宝瓶形、瓜形、包袱形、覆莲形等形式,在雕饰题材手法上几乎不受任何限制,造型丰富多样除最常见的莲瓣、如意纹外,草龙、拐子龙、狮、鸟、花草外,还有暗八仙、人物故事组成的图案在雕刻手法上,用圆雕、剔地起突、压地隐起浅浮雕相结合的手法,工艺精细,技法娴熟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石柱础,笔者把常家庄园柱础的造型分为以下六种:  (一) 圆鼓形   常家庄园的柱础主要以圆鼓形为主,重要建筑部位的柱础直径是柱身的1.5倍以上,每个院落房屋的柱础纹样各有特色,变化丰富,大多都是吉祥寓意的图案圆鼓形柱础都以青石为主,造型手法以浅浮雕和线刻为主圆鼓形柱础中最为精美的是宗祠二门前的柱础,柱高40厘米,直径55厘米,柱础腰间雕有四只狮头,面向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位。

      狮子造型优美,用在门前的柱础石上,起到辟邪的作用两狮子中间是蝙蝠、回纹、梅花组成的适合纹样,其余地方是梅花的连续纹纹样的变化灵活多样在雕刻技法上高浮雕、浅浮雕、线刻相结合(图一)  (二) 包袱形   常家庄园的柱础石中,包袱形柱础的数量仅次于圆鼓形柱础宗祠献厅柱础、正厅前柱础、贵和堂藏书楼前柱础都为包袱形在常家庄园石雕馆也陈列着两件包袱形柱础此柱础呈方圆形,类似一包袱,“袱”与“福”谐音,取“包福”之意四面分别雕 “桃”、“宝鼎”、“香炉”、“石榴”的主题图案献厅的柱础四面分别以不同的吉祥文字为主题图案(图二)正厅的柱础四面分别以香炉、石榴、佛手为主题图案(图三)贵和堂前的柱础石四面都是以人物为主题图案(图四)  (三) 宝瓶形   宝瓶形柱础在常家庄园中应用得较少,在现存的庄园中只是在贵和堂新二院门前柱础高57厘米,采用“减地平级”的手法,纹样是拐子龙拱寿和张仙图在王家大院中也有宝瓶形柱础,但风格各异常家庄园宝瓶形柱础石为青石雕刻,王家大院的为砂石,在雕刻和纹样上,常家庄园的雕刻较细腻,纹样以张仙图为主,王家大院的风格较粗犷,纹样是“喜”字的变形图案张仙是民间传说中颇为灵验的生育神,吉祥神张仙在送子时,要张弓挟弹,“弹”与“诞”谐音,暗含“诞生”之意。

      因此,民间图案中的张仙手中就有一张弓常家庄园中的张仙图,造型更为大胆,张仙左手持弓,右手持宝香花,脚踩蟾蜍,集多种吉祥寓意于一身(图五)  (四) 覆莲形   覆莲形柱础在常家庄园的建筑中已不多见,仅在庄园的石雕展馆中呈现着一件,此柱础为方形底,四面都有莲花的浮雕纹样,顶部形似莲花覆盖,所以称为覆莲形  (五) 六方垒鼓形柱础  石半亭为四根石柱支撑,每根石柱下为六方垒鼓柱础,此柱础是六边形底座,每个立面都雕一朵莲花,底座上为莲花瓣覆盖,顶部为扁鼓形础与石柱相接在鼓身上雕莲花纹装饰,上下边延都有鼓钉装饰(图六)  (六) 狮座鼓墩础   养和堂门前两石柱下方为狮座鼓墩础,此柱础的造型复杂,柱础基座为方墩形须弥式,四个角都雕一只小狮子,正面两狮子间还配有绣球;狮子上方是圆鼓,圆鼓上雕双龙拱寿图,圆鼓上方为莲花瓣覆盖并支撑石柱整个柱础的雕刻精美,是常家庄园保留下来的清代晚期柱础中的精品(图七)养和堂偏院二门的石柱下也有狮座鼓墩础,在构造上与养和堂门前的较相似,但纹样有很大区别,主要以植物花卉纹样装饰三、 常家庄园柱础石的文化内涵  常家庄园作为清代时期的建筑物,装饰题材非常丰富,除花鸟, 缠枝、散点、折枝、锦上添花、一枝花等外。

      庄园内吉祥图案的应用也非常普遍, 所以庄园内建筑石构件的装饰题材可分为:吉祥文字、吉祥动物、吉祥植物、民间神祇、寓意图形  (一) 题材的分类及文化寓意  1. 吉祥文字  福、禄、寿、喜、祥、祯常作为吉祥文字出现,常氏宗祠前的六根立柱柱础上,装饰纹样是以“福、禄、祯、祥、寿”为主题图案展开在常氏宗祠院内的献厅中,每个柱础雕刻纹样分别以不同写法的“寿”字作装饰   2. 吉祥动物  龙,常家庄园宗祠前的旗杆石上的“双龙送喜”图和“拐子龙闹珠”图,都是关于龙的形象的应用贵和堂大门前的柱础纹样是“如意龙纹”,龙的形象是螭龙的造型  狮,常家庄园石构件装饰形态中,对狮尤显钟爱,门礅石、抱鼓石、柱础石拴马桩、望柱、旗杆上面都有狮的形象,几乎遍及了所有石构件装饰  蝙蝠,祠堂前的旗杆基座上的“五福奉寿”图,“蝠”取“福”的谐音还有“蝙蝠”的各种变形图,在常家庄园石雕纹样里应用最多宗祠游廊柱础石上有“蝠”“寿”纹样,献厅柱础上也有蝙蝠图形  斑鸠,斑鸠头小尾秃额、头侧刻淡红色,浑身羽毛有白斑纹斑鸠与菊花、石组成的图案,“菊”与“居”谐音,称为“九世同居”,表示大家庭和睦安康的生活常家庄园石雕展览馆中就有刻有“九世同安”的柱础石。

        喜鹊,喜上眉梢:画面上是一只喜鹊立在梅花枝上,“梅”与“眉”谐音,常家庄园石雕展览馆中就有刻有“喜上眉梢”的柱础石  3. 吉祥植物  牡丹,牡丹色绝天下,具丰腴之姿,有富贵之态,被称为花中之王,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被视为繁荣昌盛、幸福和平的象征,又被称为富贵花在常家庄园观稼阁的柱础纹样都是牡丹的图形组成  梅花,色香并绝,为我国的传统名花之一中国文人以梅花作人格的比拟,为最高理想的象征梅花五个花瓣,象征五福吉祥,有“梅花开五福,竹声报三多”“梅花送子,清竹送孙”的诗句常氏宗祠过二道门门前柱础,静园门前的柱础,都刻有梅花的图案  竹,竹子,节坚心虚,笔直不屈,历四时而常茂,严寒不凋为此,人们赞誉它高风亮节,是风度潇洒的“君子”贵和堂正房前的柱础上就有刻竹子的图案,但已不太清晰  吉祥草,吉祥草又名忍冬草、观音草、松寿草、玉带草等,是蔓生植物忍冬草不易开花,开则主喜传说如果哪家种植的忍冬草开出花来,必是喜庆临门的好兆头,故在常家庄园石构件的装饰中多用此图,作为图形的补充,以示吉祥  宝相花,宝相花“宝相”一词,出自佛教,称佛像庄严之相,所谓“神仪内莹,宝相外宜”宝相花又名“宝仙花”,相传它是一种寓有“宝”和“仙”之意的花形,因此应用面很宽,常用于寺院及佛教的装饰中,饱满、繁复、庄重。

      宝相花的造型综合了牡丹、荷花等诸多花卉的特点特别在花卉和花瓣的基部,像闪闪发光的宝珠,显得富丽、珍贵在常家庄园的许多柱础的纹样中应用到了宝相花,如宗祠大门前中间的柱础就以宝相花为主题  石榴,石榴果实内结子颇多,古代民间常用来寓意多子多福在贵和堂藏书楼前的柱础上刻一只老鼠正偷吃石榴的图案  蟠桃,又称之为仙桃、寿桃古人作为长寿的象征桃子、石榴和佛手并称为中国三大吉果,三样组合到一起称为“福寿三多”或“祥瑞三多”,其内涵是多子(石榴)多福(佛手)多寿(寿桃)蟠桃图案在常家庄园的柱础上也常出现  南瓜,南瓜为瓜的一种,其蔓卧地而生、绵长不断吉祥图案取其藤蔓卧入地及绵长的特点蔓带”与“万代”谐音,故南瓜为象征子孙绵延的吉祥物常与“蝴蝶”组合成图案,取“蝶”与“瓞”谐音,意为“瓜瓞绵绵”,表示子孙万代,绵绵不断宗祠东西房的柱础便是雕“南瓜和蝴蝶”的图案  4. 寓意图形  暗八仙,道教八位仙人所持的宝物,在宗祠前的东旗杆基座上和戏台的柱础石上都雕刻有暗八仙的纹样  如意,由灵芝图形演变而来常见的如意是皇宫里摆设的一种器物,作为吉祥的玩赏物多以象牙或硬木为骨,柄稍曲,头呈云朵形或灵芝形,多镶嵌玉石,下边还坠以丝带。

        (二)常家庄园柱础石的儒道文化内涵  常家庄园柱础石的雕刻题材无不受着儒家思想的影响在装饰题材上应用象征儒家思想品格的“梅兰竹菊”,象征儒家“定力”的宝鼎,和象征儒家修养的“四艺”“博古”,反映了常家庄园有着浓厚的儒家文化气息  1. 儒家思想的影响  儒家学者崇尚德性,借自然山水的客观外物来象征人的品性,正所儒家的“君子比德”如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不畏严寒的松柏成了高洁人品的象征用某种具体事物的自然属性比拟人的品格,将君子人格的内美加以形象化,这种表现方式是建立在以自然物象折射主体人格精神的审美观之上的,这种观物方式是建立在“君子比德”基础上的托物寓志,并非自由的审美联想;但其人格化的比拟方式,却成为后来中国文学艺术常用的象征手法如在中国画里,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松、竹、梅是“岁寒三友”,莲花因出于污泥而不染,有“花之君子”之称常家庄园门墩石基座上的梅、兰、竹、菊纹样,[]体现了常氏主人对儒家美学的钟爱,石匠们依据主人的意愿,以梅、兰、竹、菊、松为题材进行创作,所体现出的是常氏主人对德性和人品的不懈追求  2. 道家思想的影响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为所有的道家学者所推崇。

      就其柱础石艺术创作的个案来说,无疑寄托了民众对“道”层次的理解与生存的祈求,或者说是民众对生命世界的特殊掌握方式唯此精神的存在,唯此形而上学的存在,才能贯通民众的生命法则,才能贯通他们整个生存绵延的社会历史,因而也才是最高的本体或本质的存在如果他们背离了这种精神,离开了这一本原,离开了这个形而上的哲学宇宙观和人生观,自然就割断了柱础石装饰艺术存在的价值源头,在精神生活上也就变得没有价值和意义了宗祠戏台前的柱础石纹样中以暗八仙装饰纹样也是正是这种思想观念的体现结 语  常家庄园的柱础石雕刻艺术以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精髓,为我们研究传统美术提供了宝贵的文物资料,也为我们当今的建筑装饰提供了许多]参考资料,对于它的研究具有现实的意义参考文献1. 耿彦波《常家庄园》,太原,山西出版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第16页2. 王抗生 《中国传统艺术(1)》,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1月,第2页3. 张毅《儒家文艺美学:从原始儒家到现代新儒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70页作者工作单位:刘卓,晋中学院;刘变琴,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