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水中学政治文明历程复习提纲.doc
8页政治文明历程复习提纲三水中学高一历史备课组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一、西周的社会制度(封邦建国)分封制:⑴目的:保证周王室的强大 ⑵对象:同姓亲族(主体)、功臣、姻亲、殷商降族 ⑶作用:扩大了西周的势力,周王成为天下共主形成等级序列“周王—诸侯—卿、大夫—士”宗法制:⑴目的:巩固统治,解决 矛盾 ⑵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⑶大宗与小宗的关系:相对的,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4〕作用:(见课本P4页)确立制度、保障特权、“国”“家”结合二、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发展1.秦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1) 秦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2) 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①皇帝和中央机构:皇权至高无上,中央三公九卿 制度(三公的概念要清楚P7页)②地方上:废分封,置郡县郡县制的特点是 )③官吏的选拔与考核④法律严苛3) 历史意义: 彻底打破了 ,奠定了 基础,对产生了 影响 2、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① 西汉:(什么是王国问题?王国问题是怎样解决的?)⑴王国问题与七国之乱 建立 ,削弱相权 ⑵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设置 ,加强对地方的监督 颁布 ,解决王国问题 ②北宋:(唐末和五代十国的藩镇割据问题是怎样解决的?有何影响?)宋太祖从“钱”、“权”、“兵”三方面加强中央集权⑴措施:A、军事上—收精兵(统、调分离) B、政治上—削实权(相权一分为三、州郡直属、通判、文臣) C、经济上—制谷钱(作用: ) ⑵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改变了 分裂局面;造成了 的国家财政危机。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基本解决★ □◆注意课本P15页最后一段的结论 到北宋时,中央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处于绝对上风,政治制度上体现出新的特点: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突出 3、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皇权和相权的矛盾)(中枢决策机构是怎样演变的?)① 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度的确立 隋唐三省六部制有何内容及职能,有什么作用?见P10页 ② 宋元时期——三省六部制度的演变 ⑴宋朝:设“ ”作为宰相的办事机构; 管军政; 掌管财政 ⑵元朝:废三省,实行一省,设 ③ 明朝——丞相制度的废除 ⑴朱元璋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专制皇权发展到了高峰⑵明成祖正式设内阁,内阁权力越来越大,掌握“票拟”但票拟是否算数,取决于皇上的“朱批”内阁的性质 )④ 清朝——专制皇权发展到最高峰(军机处设立的原因、特点和影响各是什么?):Ⅰ、原因:雍正帝时,为了处理西北紧急军务Ⅱ、特点: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Ⅲ、影响:简化手续、提高行政效率,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注意课本P17页最后一段的重要结论。
唐宋以来的政治制度的变化,表现出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遭到压制的历史特点4、简述秦唐明清四朝所设立的中央机构概括中国古代中央行政机构演变的特点和趋势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一、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1、爱琴文明包括: 和 2、古希腊城邦其特征是:小国寡民,各邦长期自治根据各邦公民在公民大会中参政权利大小,城邦政体可分为若干类型,其中最为流行的是 和 二、雅典城邦民主政治1、从君主制到民主制: 雅典是民主政体的发源地2、政体演变: 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① 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② 改革:最终在雅典确立了民主制其重要措施是 陶片放逐法 3、雅典民主政治有何特点?是如何体现的?雅典民主政治有何意义与局限? (1)民主政治的特点: 和 2) 、 、 是其特征的充分体现,各自职能是 (3)意义与局限:P27页三、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1、古罗马政制发展:君主制——贵族共和制——帝制①罗马共和国:⑴三机构是 ⑵三机构的职能分别是 ⑶平民维护自身利益的机构是 ②帝制的确立: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披着共和制外衣的君主专制) ⑵戴克里先实行公开君主制2、古罗马的法律制度(1)《十二铜表法》产生的背景、内容、实质、意义分别是什么?P31页⑴是罗马共和国第一部成文法典⑵内容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维护贵族利益 ⑶是平民的胜利(按律判决和量刑)、是罗马法的渊源、是罗马的基本法(2)查士丁尼法典,又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① 四部分构成,分别是 ② 影响:P32 (标志完备)3、 何评价罗马法?P32(维系统治、立法基础)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一、渐进的制度创新(英国:君主立宪政体)1、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的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的内容和历史意义是什么?P35(历史意义: 确立政体;集体统治,人治转法治;稳定发展。
2、 英国君主立宪政体有什么特点?P37(核心、元首、首相、议会、基础)二、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美国:民主共和制)1、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内容分别是什么?P392、比较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美国总统制的异同?英①君主统而不治,权力受议会限制首相掌握行政大权,对议会负责②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拥有立法、组织和监督政府的权力③国家元首世袭 美①总统总揽行政权力;统领全国军队;拥有广泛的权力;不对议会负责②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互相独立,权力互相制约③总统由选举产生共同点:民主选举、三权分立三、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法国:共和政体)简述法国1875年宪法的内容和意义P44(政体、三权分立)四、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德国)1、简述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及实质 P45德意志帝国宪法:①德国实行君主立宪制;②德意志帝国皇帝是国家最高权力的掌握者;③帝国首相对皇帝而不对议会负责;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但对政府没有行政监督权评价宪法:使帝国披上了民主的外衣,但实质上仍体现出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3、 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和法国共和制的异同?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崛起一、鸦片战争1、 鸦片战争的原因是什么?P502、 《南京条约》的内容和影响有哪些? P51其危害: 破坏, 被迫中断,被卷入 ;重大转变。
3、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什么?有何影响?P5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①中国的主权和领土进一步遭到破坏②清政府的权力结构发生变化,一部分官绅主张学西方技术,掀起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运动的开端二、太平天国运动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P57根本原因是 直接原因是 2、天国兴衰(1)《天朝田亩制度》是其纲领性文件2)《资政新篇》: 是中国最早的、也是最完整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3)太平天国的有何历史意义?P56 3、 太平天国运动有何时代特点?(反侵略、发展资本主义)三、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1、甲午中日战争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影响有哪些? P58(影响:危害、危机、救亡图存、近代化) 2八国联军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义和团运动①义和团提出的口号是 扶清灭洋 清政府的态度由剿灭 转向抚而用之②义和团运动的历史影响是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气焰,推动清朝的改革运动2)八国联军侵华① 1900年6月,帝国主义列强以救护驻华使馆,并助中国剿匪 为借口,组成八国联军,在西摩尔的领导下,开始了以镇压中国人民革命为主要目标的侵略战争。
攻陷北京后,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②《辛丑条约》的危害是:两半社会完全形成P59四、辛亥革命1、辛亥革命的条件有哪些?P60①组织:兴中会的建立标志着 的兴起 →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它是第一个全国性的 政党②思想:三民主义:对三民主义的理解见课本P60与康、梁改良派的论战③军事:多次发动武装起义: 起义最为著名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时间、内容、性质有哪些?P62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P6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 创建 , 观念深入人心五、五四爱国运动1、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是: 2、过程:先锋是 主力是 推向高潮的事件是 3、五四运动的意义有哪些?P66爱国运动、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运动、新民革命开端)4、五四精神是:(1) (2) (3) 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标志和意义是什么?P742、巴黎公社——性质:第一个工人政权,首创精神,光辉典范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的性质和意义是什么?P79三、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记住本课的黑体小标题)1、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条件有哪些?P812、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原因、实现和破裂的标志、影响有哪些?P82 (原因:共:工运教训、三大方针、国:孙中山接受)3、南昌起义与井冈山道路(1)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的意义: (2)八七会议内容: (3)井冈山道路内容: 。
4、红军长征与西安事变(1)红军长征A、原因: 王明“左”倾错误的领导、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B、遵义会议(1935年):确立正确领导,革命转危为安C、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