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语文真题(含解析).docx
22页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座位号等信息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指定位置请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相关信息后,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3.答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本题包括1~7题,共2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兴(xìng)味 荤(hūn)菜 顷(qǐng)刻 否(pǐ)极泰来B. 选聘(pìn) 狩(shòu)猎 盘桓(huán) 金戈(gé)铁马C. 吝啬(sè) 鲜妍(yán) 锵(qiāng)然 囫(hú)囵吞枣D. 露(lù)宿 应和(hè) 诘难(nàn) 殚(dān)精竭虑【答案】B【解析】【详解】B.金戈(gé)铁马——gē;故选B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门槛 派谴 附庸风雅 鹦鹉学舌B. 怠漫 逞能 墨守成规 草长莺飞C. 坍塌 序幕 销声匿迹 虎视眈眈D. 歌谣 追溯 故弄悬虚 画龙点睛【答案】C【解析】【详解】A.派谴——派遣;B.怠漫——怠慢;D.故弄悬虚——故弄玄虚;故选C。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以熊猫、灯笼为原形设计的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在赛会期间赢得了海内外众多粉丝的喜爱B. 美学家朱光潜认为:在文学作品中,言语之先的意象和情绪意旨所附丽的语言都要尽美尽善,才能引起美感C. 袁隆平的心中装着广袤无垠的神州大地,也装着十几亿的炎黄子孙,而他称自己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那一个D. 明珠湖、文萃湖、汇智湖三个自然生态湖相映成趣,锦绣川、未来畔、风尚洲、同乐溪等多个主题公园引人入胜答案】A【解析】【详解】A.原形:原来的形状,本来面目(贬义)句中指的是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吉祥物的原型,没有贬义的感情色彩故与语境不相符;B.附丽:依附,附着意象”和“意旨”依附于“语言”与语境相符合,使用正确;C.广袤无垠:形容广阔得望不到边际,辽阔无边比喻非常广阔句中用来形容“神州大地”与语境相符合,使用正确;D.相映成趣: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句中形容三个自然生态湖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与语境相符合,使用正确;故选A4.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谁能否认,杨利伟的“太空一日”,既是个人价值的实现,也是社会价值的实现;②“一个有前途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诚哉斯言,英雄是时代的脊梁,是时代的楷模。
③他们不仅志存高远,更甘于奉献,无所保留,他们就是时代的脊梁,他们就是时代的楷模!④时代洪流静狂都是常态,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对社会的无私奉献片非矛盾对立,英雄可在追求家国理想中实现个人价值,个人价值实现之时常常也有利于国家⑤谁又能否认,老将苏炳添以9秒83刷新了亚洲纪录,既突破了自我,又振奋了时代精神⑥时代洪流或静或狂,英雄自是勇立潮头,乘风踏浪,奋楫笃行,指引着人们精神航向A. ⑤⑥①④③② B. ①③②⑤⑥④ C. ②⑥④①⑤③ D. ③⑤②④①⑥【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序解答此类题,一般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读四个句子,这些语句都是围绕“时代的脊梁,时代的楷模”展开的根据“英雄是时代的脊梁,是时代的楷模”可知,第②句为总起句,应该先说;根据第⑥句“时代洪流或静或狂,英雄自是勇立潮头”紧承②句的“时代”,同时引出下面的“英雄”,即第④句“英雄可在追求家国理想中实现个人价值,个人价值实现之时常常也有利于国家”,根据“谁能否认”“谁又能否认”可知,①在前⑤在后,根据“他们就是时代的脊梁,他们就是时代的楷模”可知,此句为总结句,应该在结尾。
所以,正确顺序应该为:②⑥④①⑤③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写的一首豪放词B. 茅盾写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散文《白杨礼赞》运用了象征手法C. 施耐庵的《水浒传》是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章回体长篇小说D. 《谈创造性思维》是英国哲学家、作家弗朗西斯·培根的随笔答案】D【解析】【详解】D.《谈创造性思维》的作者是美国实业家罗迦·费·因格6. 根据下联写出上联长城——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长达一万余里,是我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上下两千余年,以万里长城为代表的中华伟绩,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有对联赞长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下两千年,中华伟迹,风流人物看今朝答案】 ①. 东西一万里 ②. 世界奇观 ③. 巍峨屏障连古塞【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拟写对联对联写作上要做到词性相同、结构一致;平仄对应、音韵协调;内容相关、意境完美本题给了材料,所以尽量根据材料填写根据“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长达一万余里”“上下两千年”可知,此处方位+数量;根据“中华伟迹”可知,此处为评价;根据“是我国古代伟大防御工程”可知,此处为作用。
示例:东西一万里,民族骄傲,雄伟屏障御强敌7. 默写(请用正楷书写)1)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2)__________________?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饮酒》(其五)](3)峰峦如聚,__________________ ,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4)_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5)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君子为政,要与民同乐,更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苦己为人的奉献精神范仲淹也曾在《岳阳楼记》中假托古圣立言,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言壮语7)每当危难时刻,医护工作者选择一次次逆行出征,他们“不独亲其亲,__________________”,用责任与担当书写了人间大爱《礼记·大道之行也》)(8)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朋友之间可以互相帮助,共同成长,这是人生的乐事在《论语·学而》中,孔子也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 在河之洲 ②. 问君何能尔 ③. 波涛如怒 ④. 无可奈何花落去 ⑤.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⑥. 先天下之忧而忧 ⑦. 后天下之乐而乐 ⑧. 不独子其子 ⑨. 有朋自远方来 ⑩. 不亦乐乎【解析】【详解】诗词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
注意:洲、庇、俱二、阅读(本题包括8~21题,共45分)(一)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快说(节选)金圣叹夏七月,亦无风,亦无云前后庭赫然如洪炉,无一鸟敢飞来汗出遍身,纵横成渠,置饭于前,不可得吃于朱红盘中,自拔快刀切绿沉西瓜,不亦快哉!重阴匝月,如醉如病朝眠不起,忽闻众鸟毕作弄晴之声,急引手搴帷,推窗视之,日光晶荧,林木如洗,不亦快哉!子弟背诵书烂熟,如瓶中泻水,不亦快哉!夜来似闻某人素心,明日试往看之,入其门,窥其闺,见所谓某人方据案面南看一文书顾客入来,默然一揖,便拉袖命坐,曰:“君既来,可亦试看此书相与欢笑日影尽去,既已自饥,徐问客曰:“君亦饥耶?”不亦快哉!坐小船,遇利风,苦不得张帆一快其心忽逢艑舸疾行如风试伸挽钩,聊复挽之,不意挽之便着,因取缆,缆向其尾,口中高吟老杜“青惜峰峦,黄知桔柚”之句,极大笑乐,不亦快哉!(选自黄卓越编《闲雅小品集观》有改动)8.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1)顾客入来 (2)相与欢笑9. 翻译下面的句子忽闻众鸟毕作弄晴之声10. 通过阅读本文,你能看出作者是个怎样的人?11. 仿照本文写法(可不使用文言文),描写一件你感到“不亦快哉”的趣事答案】8. (1)看,视(2)共同,一起 9. 作答示例:忽然听到许多鸟儿都在晴空下欢快地鸣叫。
10. 有生活情趣(童趣),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积极乐观(知足常乐),能从读书中悟得快乐 11. 作答示例:晨光斜照,微风轻拂,三圈晨跑已是常态一圈汗珠下坠,两圈气喘吁吁,三圈疾步终点,精神振奋,快乐之感充溢心间晨跑三圈,神清气爽,不亦快哉!【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为:(他)看到有客人来了顾:看,视2)句意为:于是和他一起欢笑相与:共同,一起9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句中重点词有:闻,听到;毕,一起,全;作,发出10题详解】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结合文段“前后庭赫然如洪炉,无一鸟敢飞来……于朱红盘中,自拔快刀切绿沉西瓜,不亦快哉”可知,炎热的七月,作者在闷热中寻找到快刀切西瓜的乐趣,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富有生活乐趣,善于发现生活美好的人;结合文段“子弟背诵书烂熟……不亦快哉”“‘君既来,可亦试看此书’……相与欢笑日影尽去”可知,作者热爱读书,在书中感受乐趣;结合文段“苦不得张帆一快其心。
忽逢艑舸疾行如风试伸挽钩,聊复挽之,不意挽之便着”可知,作者本来烦闷因大风而不能张帆,但转眼便借挽钩挽住大船,开心畅游,可见作者聪明机智,懂得变通,富有童趣;结合文段各段结尾的“不亦快哉”可看出作者是个知足常乐的人11题详解】本题考查拓展延伸参考文章写出自己生活中“不亦快哉”的趣事即可示例:白露剔透,日光微亮,在院子里的路灯下大声朗读已是习惯读第一遍时,偶有生僻字,稍有不顺;再读二遍,抑扬顿挫,情绪饱满,精神振奋,这样的畅意朗读,不亦快哉!【点睛】参考译文:夏日七月,又没风,又没云前庭、后庭简直像烘炉一样,连鸟都不敢飞出来浑身上下淌汗,横的竖的像小河一样饭送到面前来了,也没得胃口吃在朱红的盘子中,亲自拿快刀切开浓绿色的西瓜,不也很快活吗!天气阴了足足一个月了,搞得人像醉了像病了,睡觉总睡不醒忽然听到群鸟一起鸣叫天晴了,急忙伸手拉开帘帷,推窗一看,日光晶荧,林木像被水洗了一样,不也很快活吗!子侄们背书背得烂熟,就像瓶中泻水,不也很快活吗!夜来听说某人是个素心人,第二天试着去探访进了他家的门,偷偷看了看他的卧室,见到所说的这个人,正坐在书桌前,面朝南,看一封文书他看到有客人来了,默默地作了一揖,就拉着我的袖子叫我坐下,说:“先生既然来了,那就一起看看这封文书吧。
于是和他一起欢笑,直到日落这时他自己觉得饿了,于是缓缓问客人道:“先生也饿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