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战时期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doc
11页抗战时期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抗日战争时期,以安徽省皖北地区为中心,苏鲁豫皖交 界形成了一个介于国民政府与日伪军之间的中间地带19 4 2 — 1 9 4 5年,随着韩国临时政府下属的光复军征募六 分处、第三支队、韩国青年训练班先后在皖北阜阳地区成立 韩国独立运动力量驻皖北各部在中国军民的帮助支持下,以 各种方式参加中国的抗日战争,并在抗战中做出了一定的贡 献作为抗战时期韩国光复力量的驻地,安徽省应该在中韩 睦邻友好关系的前提下,处理好韩国光复军旧址的保护与开 发笔者结合安徽地区的实际状况,从历史文化遗产的角度 对相关旧址保护与管理对策等方面作些探析为了进一步发展韩国爱国武装力量,1 9 4 2年春, 韩国光复军派高级参谋金学奎赴安徽北部地区设韩国光复 军招募委员会,以后又成立了光复军第三支队,金学奎被任 命为韩国光复军招募委员会主任和第三支队支队长开始在 安徽北部一带活动金学奎这样的韩国独立运动中的资深人 物被派往皖北工作,并身兼韩国临时政府特派代表和韩国独 立党安徽支部执行委员长,表明了抗战时期韩国独立运动力 量对安徽的重视[1 ]韩国独立运动力量把安徽地区视为 发展壮大自身力量的重要地区,派出重要骨干、设立各种机 构、借助第三种力量在此地区招募人员、筹建军队、安抚侨 民、举办培训班,等等。
在安徽地区活动的韩国独立运动力 量主要是光复军的第三支队、征募六分处以及朝鲜义勇军 之所以韩国独立运动力量把安徽北部作为重要活动基地,主 要原因有二:一是皖北地区交通优越、自然资源丰富阜阳、 蚌埠等皖北地区,是南北交通的要脉所在,地处苏鲁豫皖四 省交界,而且人口稠密,有着丰富矿产资源,韩侨在此地居 住较多全面抗战爆发后,从华北地区流入安徽的韩侨便有1 1 7户,其他如淮南有2 5户、宿县3 9户,韩侨在此主要从事谷物贸易、食品杂货贸易等[2] 16大量韩侨的 迁入,有利于韩国独立运动力量在皖北地区征募兵员二是 皖北地区在抗战时期战略位置重要1 9 3 8年冬,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强调“游击战重于正规战=决定各战区划分若干 游击区皖北各地多被划为游击区1 9 4 0年冬,第一战 区鲁苏豫皖边区游击总司令部成立于皖北临泉,主要辖有第 三十一、十五集团军、山东挺进军等部和数十个游击纵队1 9 4 4年,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决定以平汉路以东、长江以 北、黄河以南地区划为第十战区,李品仙为司令长官这样 以皖北为中心,麋集了大量军队这些部队集中驻扎在以阜 阳为中心的皖北地区此外,随同这些军队来阜阳的还有江 苏、山东两个省政府以及其下属机构,相关工作人员与家属、 工厂企业、商贸人士、学生团体等[3 ]。
随着抗战的深入, 苏鲁豫皖交界处的皖北地区也出现了韩国独立运动力量的 活动[4] 10 1韩国光复军征募六分处在皖北的发展以 及展开的工作引起了多方的关注,美国战略事务局也注意到 在阜阳频繁活动的韩国光复军1 9 4 2年韩国光复军征募 第六分处在安徽阜阳成立后,那些侨居在皖北的韩侨纷纷来 投,举起抗日复国的大旗甚至周边的山东、江苏、河南等 省的韩侨子弟也被吸引过来1 9 4 3年1 1月开罗会议之 后,国统区及中国沦陷区等地的韩国民众纷纷打电报给临时 政府,希望临时政府能通过整训韩籍青年,为日后复国积聚 力量,“久蛰思动之国内外民众,如死囚之蒙释放恩典,如痴 如狂,跃跃欲试……而自国内及中国沦陷各区,设法脱出敌 网分别投入较近之自由中国地事者,日见增加彼等函电纷 至,要求临时政府实施敌后扩大组织,招抚侨胞,加紧训练, 预事布置,伺机总动员之工作网” [5]1 9 4 4年3月8 日,金九[5]代表韩国临时政府向重庆政府递交《韩国临 时政府工作大纲》,表示将“选派干员,分别设置机构,于接 近敌区的自由中国地带,派人深入敌后各地,扩大组织,实 行招抚训练等工作” [4 ] 10 1根据大纲,韩国临时政府 决定:为加速筹备战后复国事宜,在韩侨或韩国光复军力量 较集中的地区设置招抚敌后侨胞事务委员会总办事处,总办 事处以下设招待所,分别负责各地区招抚韩侨的工作。
在这 项招抚工作中,皖北地区又是颇受重视并积极展开工作的重 点地区根据临时政府决定,招抚委员会共设总办事处三处 其中皖北界首属于华北总办事处工作区域,下设了一个招待 所,负责招抚皖北及周边地区的韩侨[6 ]由于皖北地区 长期处于游击区的形势,故征募处人员能相对较自由地出入 抗战前线开展活动,加上金学奎的积极努力,光复军征募六 分处的招募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经过三年的发展,总人 数已达2 0 5人之多[2] 1 6为了积聚力量复国,韩国 临时政府也意识到培训韩国青年的重要性,在呈递给中国国 民政府的信函中请求给予帮助,“扩大实施国内及敌后有系统 的组织后,继即开始相当训练,况值思想派系纷杂之此际, 不可不紧密注力于严格的训练但敝临时政府过去因种种难 题,未克设置训练机构,实属极大的缺陷除即速设法筹设 机构,实施训练外,拟尽先选拔较优青年若干人,由敝临时 政府负责保送于中央训练团分别施以相当的训练,对党务、 政治、军事掌握后,分派各地,与各该地中国国民党战地工 作人员,结成密切的联络,扩大实行敌后工作,此拟请特准 施行者也临时政府还拟定了训练工作计划:在敌后实行扩 大组织后,必须分地训练其初步工作,因限于教材及预算, 暂先分设于甲、乙、丙三办事处,在各该地中国战地党政工 作机关协助之下,次第实行” [7]。
1 945年5月28日, 金九致函蒋介石请求在西安、阜阳设立韩国来归青年训练 班,电文称“有志青年源源来归,翘首待命于阜阳一带者无未 可计西安、阜阳两方面现已准备成立训练班,不日即行开 始业敦请盟国及侨美侨中著名之军事教授从事积极训导, 以期早日成功” [5 ] 4 1 6并请求西安、阜阳军政当局予 以协助6月1 1日,蒋介石正式批准了金九的请求,同时 电令西安、阜阳军政当局“随时协助” [5 ] 4 1 61 9 4 5年6月1 6日,国民政府秘书长吴铁城致函金九,“顷奉总 裁代电,以关于阁下请在西安、阜阳成立训练班并电该两处 军政当局随时协助一节,经准照办,饬转达等因,特此奉达,,[2] 1 60吴铁城又以中国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名义 给中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函,要求他们速办光复军训练班,安置来归青年查关于韩国来归青年之安置一案,前经 函复韩国临时政府径与贵会洽办,在光复军中予以安置,并 以渝机字第3 5 0号函达在案现据报,韩国青年陆续逃来后方者为数颇多……韩国临时政府尚无妥善安置办法,彼等 颇感失望等语,拟请贵会迅即设立光复军训练班,在西安、 老河口等处就地收容,予以训练,分派前方各部队服务,俾 得有所效力。
相应函达,查照核办,讯予见复为荷[8] 后经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下属第十战区司令李品仙与金学 奎协商,决定在第十战区干部训练班临泉分团内特设韩国光 复军训练班,由金学奎任韩国光复军训练班主任,学员们接 受政治和军事技术的培训在短短的几个月里,阜阳训练班 共培训了三期学员第一期就有5 0名毕业生,全部被派往前线,开展反日复国的工作第二期学员毕业后,留在光复 军招募处工作,协助培训新入伍的韩国光复军战士第三期 学员毕业后被派往重庆,充实韩国光复军总司令部和韩国临 时政府培养了相当一批政治军事干部,使韩国光复军不仅 在数量上有了发展,而且运动骨干的军事素质也有所提高[9]征募六分处设立后,光复军总司令部派金学奎赴皖 北地区,负责征募人员,后在征募六分处的基础上筹建韩国 光复军第三支队1 9 4 5年6月3 0日,在阜阳剧场举行 了成立典礼,金学奎任支队长[10]除此以外,1 9 4 5年美国陆军战略作战部专门邀请以阜阳为主要活动基地 的光复军征募六分处主任金学奎前往昆明,讨论韩美军事合 作的问题[11]从此,安徽阜阳地区成为抗战时期韩国 光复军活动的重点地区之一综上所述,以皖北为中心的苏 鲁豫皖交界地区是抗战时期韩国临时政府及韩国光复军等 韩国独立运动力量在华活动的重点区域之一,驻地在阜阳的 主要为金学奎所领导的征募六分处。
韩国独立运动力量在阜 阳地区的积极活动,反映了国民政府给予韩国民族独立事业 的大力支持,同时也体现了韩国独立志士为追求祖国光复的 斗争精神其活动的主要驻地为阜阳市城郊的九里沟注重规划引领,完善保护机制注重规划引领,科学制定并完善《安徽省韩国光复军 保护管理规划》,进一步明确旧址保护的基本原则和管理措 施,协调解决旧址科学保护与群众增收致富、社会发展的关 系,推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制定系统的、科学的世界 遗产阐释和展示策略,向社会公众介绍韩国光复军的历史沿 革重视并启动相关旧址的保护工作,以创新的思路,正确 处理保护、利用与发展的关系,切实把韩国光复军驻地旧址 的保护与开发变成加强中韩友好往来的过程从国家战略高 度,建立统一协调机构,制定旧址保护的法律法规,统筹保 护与发展规划,实施有效保护,科学合理利用应强化对以 安徽地区抗战时期韩国光复军驻地旧址的保护和管理职责, 更新保护的法律理念,走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可持续发展之 路要在宪法的大原则下,进一步制定统一的文化专门立法, 并辅之以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予以补充完 善,形成保护与利用并重的法律法规体系发挥政府主导,注重科学管理历史遗迹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同时保护与开发具 有公益性质,这就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历史遗迹的保护 与开发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且资金的投入往往短期内不 能收回或者完全不能收回,这种公益性质的资金投入与商业 投资具有明显的区别所以,只有政府才能因其公益性提供 充分的资金保障在我国,历史遗迹的保护与开发主要由文 物保护单位负责,因此充分发挥其作用非常重要[12] 各级保护单位应切实负起监督和管理责任,打击各种破坏行 为要积极落实经费,及时合理有效地保护和修缮旧址注 重科学管理建立乡镇、村保护领导机构,形成省、市、县、 乡、村五级保护管理体系;成立安徽省韩国光复军旧址管理 委员会,由相关职能部门任管理委员会成员,明确工作职能 职责,促进旧址保护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加强对旧址的保 护和控制,防止破坏占用对旧址的原有风貌进行保护和技 术修复坚持可持续开发在保护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基础上,适当地将开展旅游 活动、筹措的资金用以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缮,达到自我康 复的目的总结和宣传各地在保护与发掘中韩交往深厚历史 文化内涵方面的经验对抗战时期韩国光复军在安徽的主要 驻地旧址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要遵循严格保护、合理开发、 持续发展、永续利用的原则注重旧址历史元素的发掘在 开发旧址旅游业的同时要善于发掘其历史元素,将丰富多彩 的历史元素运用到文化旅游、文化影视、文化演出上。
因此 要对光复军旧址进行深入的研究,充分挖掘其历史内涵和文 化底蕴,打造品牌旅游项目,注重旅游产品和旅游纪念品的 开发,既体现当地旅游的特色,又促进本地区旅游经济的发 展旅游产业除了追求经济效益,更应成为传播中华文化和 中韩友好交往的有力工具发挥专家积极作用,注重文化挖掘正确处理韩国光复军驻地旧址与中韩交往的关系,正确处理保护、利用与发展的关系由相关专家、城市参加, 收集资料,摸清家底,以严肃的科学态度,开展调查研究和 价值评估工作,向有关部门提出可行性建议专家在旧址开 发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渠道是听证会、恳谈会[13]当然 近年也有不少专家亲自参与了历史遗迹开发的规划工作总 的来讲,专家只有与遗迹亲密接触,才能发现问题如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专家通过调研指出,目前中国的各 类文化遗产地和民族景区普遍存在着“表演文化,,的现象不 断对遗产开发进行指导和问题纠正是专家的职责注重文化 挖掘抗战时期韩国光复军在安徽地区的斗争历史,不仅承 载了韩国民族独立的重任,同时还带动了中韩的文化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