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试论述产生电子政务的根源与背景.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498747309
  • 上传时间:2023-02-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7.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试论述产生电子政务的根源与背景(姓名:张晓磊 学号: 1011491002)“电子政务”这个概念最早出自于 1993 年美国前副总统戈 尔所领导的全国绩效评估委员会(NPR的两份报告随后便在 世界各国兴起, 那促使电子政务产生的根源与背景究竟是什么呢 我感觉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一、理论基础(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电子政务的产生源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 是 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 随着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以计算机网络和 现代通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因其具有渗透力强、高倍增性、对 信息产业和其他产业的强大带动性以及高创新性的特点, 在全球 得到迅猛发展,使得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分析和传播变得 更为便利,政府、企业及公民个人之间的相对距离缩短了,管理 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信息反馈变得密切了, 从而增强了 管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同时,信息技术也 增强了公民和社会在信息和知识方面的占有量, 从而削弱了传统 政府的优势地位, 对于传统的政府官僚管理体制提出了挑战, 使 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共同管理、民主管理、参与管 理成为一种需求和可能 而 1979-1982 年发生的那场严重的世界 经济危机成了导火索, 导致了传统的工业经济走向衰落, 从而引发了社会变革,尤其是政府部门的改革。

      为此,在 20 世纪 50 年 代诞生的以信息技术、系统科学、行为科学等学科为支柱,以减 轻人们的劳动强度、 提高办公质量和效率为目的一门叫 《办公自 动化》(0A的课程,在经济危机之后得到了迅速发展到了 80年代后期,在行政管理 / 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中设臵了《办公自 动化》(0A这门课程而20世纪末MPA教育开始兴起的时候, 开设的 《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课程就是从信息技术角度阐述办公 自动化的相关知识而此时,网络技术发展到了成熟阶段,互联 网得到了普及, 促使了电子政务概念的提出并真正在技术上成为 现实到了 2008年初,在MPA教学中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改为了《电子政务》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的需求从20世纪7 0年代开始,传统的公共行政遭受到新的外部 环境的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其近乎刻板、 僵化的科层体制愈来愈 不能适应迅速变化的信息和知识密集型社会和经济生活, 政府面 临着日益严重的问题和困难: 政府财政危机, 社会福利政策难以 为继,政府机构日趋庞大臃肿,效率低下,公众对政府能力失去 信心等,“政府失败”论开始占主导地位因此,在 80 年代,一 种新公共管理理论在英美两国应运而生, 并迅速扩展到西方各 国。

      这种新公共管理理论区别于传统的以威尔逊、 古德诺的政治 与行政的二分法和以韦伯的科层制理论为基础的官僚制的行政 管理理论, 它是以现代经济学和企业的管理理论与方法为理论基础,不强调利用集权、监督以及加强责任制的方法来改善行政绩 效,而是主张在政府管理中采用企业化的管理方法来提高管理效 率,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来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强调公共管理以市场或顾客为导向, 以期达到改善行政绩效目的的一 种理论思潮 而要实践新公共管理理论,不是对现存行政管理 体制和方式进行某种程度的局部调整,而是对传统的公共行政模 式的一种全面清算和否定, 是对政府流程的再造而政府流程再 造的实质就是政府的信息化改造 对政府流程再造,离开了电子政务,几乎是不可能的信息化在这里不再是电子,而是政务本 身,是政府从工业化行政方式向信息化行政方式的彻底转变 变革的手段是按流程再造组织,变革的矛头是指向摒弃官僚制在新公共管理理论发展需求下, 应运而生的电子政务要求政 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政府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 术进行集成,对政府需要的和拥有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地开发和 管理,改进、优化政府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工作方式,打破 时间、空间和部门分割的制约,加强政府业务运作的有效监管, 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决策质量、调控能力、廉洁程度,节约行 政开支,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高效、优质、规范、透明的管理和 服务。

      二、国际背景(一)政府转型的背景八十年代,就如前面所述,经济危机后世界各国都在推动改 革,而改革的重点是政府的改革关于政府改革,当时出现了两 条线索 第一个线索是八十年代初期, 英国的撒切尔和美国的里 根一起推动了“放松管制”的改革它的主要背景是:战后各国 加强了政府的宏观干预, 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到了 八十年代初期,各国普遍地出现了通货膨胀加剧、失业率上升、 国际收支恶化、 财政赤字增加的情况, 于是大家开始反思这种政 府的干预是否有效,应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因 “马岛之战” 威信倍增的撒切尔在国内推动电讯的非国有化、 放 松管制的改革;而里根政府则放松了金融、交通管制,放松了电 讯的管制,鼓励竞争 第二个线索是九十年代克林顿政府上台以 后推动了新一轮的政府改革 在那个时代的政治家希望政府能够 从传统的官僚主义体制中解脱出来,以满足民众、社会的需求, 为此提出了很多新的理念,如建立更有代表性、回报性、责任感 的政府等等克林顿想实现这些理念, 进行了一系列的政府改革, 而在改革政府的过程中发现电子政务它可能一种非常好的形式 为此,克林顿政府于 1993 年宣布实施“永久改变美国人生活、 工作和沟通方式”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 ,并公布了《国 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纲领》 ,希望通过信息技术提升人们生活 质量、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改善政府的服务水平等。

      因此,克 林顿被认为是电子政务的鼻祖二)互联网的发展 互联网自六十年代出现以来大概经历了四个非常重要的阶 段六十年代,美国的国防部建造阿帕网 ( 音) ,他们当时的想法 是:如果美国和苏联发生核战争而导致国防部的线路和指挥系统 在某一点上受到核冲击, 也能保证整个通讯系统正常工作 因此 在最初的设计理念中, 互联网是一个没有中心的, 而且能够保证 多条线路畅通的一个新型的网络七十年代,美国的国防部把 TCP/IP 协议向民众转让这个协议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能够把内 部网络结构不同的各个网通过不同的标准链接起来, 既保证内部 担对的差异,又保证整个网络运行的统一性八十年代,美国出 现了所谓的“春秋战国时代” ,大家各自建设自己的网络,搞自 己的体系,这一阶段是一个所谓盲目扩张的时代九十年代,出 现了互联网 互联网有几个非常重要的特点, 而改革后的政府平 台和政府服务在某种意义与互联网的本质特征相同: 第一,多中 心,而不是一个中心; 第二,开放式,开放式,资源共享; 第三, 既允许差异又允许统一 为此, 改革后的政府功能需要通过互联 网来实现,那就是电子政务产生的另一背景三)电子商务的驱动 电子商务的发展对政府提供新的服务越来越重要, 因此面对 电子商务的发展, 政府必须做出反应。

      我国联想为与世界商务接 轨,其电子商务,ERP系统已很完善,但却出现了一个很大的问 题,就是它们的电子商务体系与我国的金融体系、税收体系、海 关体系无法对接 其实, 这就是电子商务对我国的政府行政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政府行政与时俱进, 建立完善的电子政务系 统因此,“电子商务是电子政务的一个原动力”这个观点还是 有一定道理的四)全球化的竞争 在全球化时代, 各个国家, 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在展开 激烈的竞争,包括资金竞争、人才竞争等,而电子政务建设本身 是创造投资环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 的高速发展, 在如今全球化的商业竞争中, 企业的电子商务、 ERP 系统的重要性已非常显著, 同样,一个好的电子政务系统将为国 家建造出一个良好的商业环境, 使得政府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 和生存保障, 这样的一个国家将引来更多的外商投资入驻, 为国 家带来更多的发展 因此电子政务的产生与全球化的竞争有一定 的联系三、国内背景 我国电子政务产生的背景与国外的情况有相似之处, 但也有 我们的特性,其中有四个方面值得关注一)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本身要求政府行政与时俱进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 我们国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人 民生活总体上进入了小康阶段。

      在新时期下,对政府的服务、管 理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 政府的管理特点 也明显不同比如在农业经济阶段,政府让市场独立运作,政府 只充当守夜人的角色 到了工业阶段, 由于社会化程度在不断提 高,经济分工细化,竞争激烈程度加剧,于是我国政府在宏观经 济层面和产业结构层面进行干预 在如今服务经济的新阶段, 政 府执政的特点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重点放在创造环境上 如何 创造环境,这就要采用电子政务这个手段了二) 加入WTO要求政府转变职能我国开始发展电子政务的时段,正好是在加入 WTO前后当时,国内的理论界、经济界都有几次比较大的讨论,分析加入 WTO后会对哪些方面造成冲击,大部分都认为受冲击最大的是农 业以及资本密集型产业 而加入WTO后的这几年,事实告诉我们 真正受冲击最大的并不是产业, 而是政府本身, 包括对政府管理 体制、管理方法、管理机制的冲击等这是因为世界贸易组织推 动的贸易投资自由化, 是要求当地政府提高行政的透明度, 要求 依法行政,高效行政,显然电子政务能够实现这些不过,让我 们高兴的是我们政府也早意识到这点,在 2004 年国务院印发了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开始推进依法行政、 高效行政, 并把政府履行对世贸的承诺纳入一个执法和监管的范围。

      因此, 加入 WTO要求政府转变职能客观上也成为我国加快电子政务建 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动力系统之一三) 引导政务信息化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经过我国十几年来在网络建设方面的发展,呈现一个现象:网站数量的发展非常迅猛, 但是不少网站, 尤其是政府部门的网 站存在“重网络、轻内容、轻服务”的现象,甚至有的地方政府 网站长期不更新内容, 更别说通过网站服务民众了 而且现在还 出现了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就是各管各的建设自己单位或部门的 系统,不少单位至少有 5 个系统,而这些系统之间因标准不一, 资源无法共享,造成了较大的浪费因此,面对如今社会的这种 局面,就要求我们加快推动国家统一的电子政务建设, 以引导政 务信息化的健康发展四)拉动信息产业和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现实增长点 近几年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速度相当快, 在国民经济中所占 的比重不断上升, 在出口中所占的比重也不断上升 从某种意义 上讲,信息产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一个新的支柱产业另外,通 过政府外包,建立比较规范的服务模式,可以扩大内需,拉动增 长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 信息产业的推动作用还会不 断加强因此,这就需要我们积极推动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来 更好地推动国民经济发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