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健康评估(全套课件596P).ppt

596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578711240
  • 上传时间:2024-08-2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7.78MB
  • / 59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健康评估健康评估》》课件课件 主编主编 张淑爱(河南省卫生学校) 编者编者 (以姓氏笔画为序) 孙秀敏(黑龙江省林业卫生学校) 刘 巧(华北煤炭医学院秦皇岛分院) 安胜利(河南省卫生学校) 苏君燕(海南省卫生学校) 李国才(河南省卫生学校) 张功劢(北京护士学校) 胡晓迎(珠海市卫生学校) 制作设计制作设计 李国才 前言前言•《《健康评估健康评估》》是护理基础课程与临床护理学科的桥桥梁课,梁课,是护理专业的重要课程本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中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培养目标,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技以服务为宗旨,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根本,满足岗位需要、教学需要和社会需能培养为根本,满足岗位需要、教学需要和社会需要•全书按全书按5454学时进行编写,学时进行编写,正文共1010章,章,内容包括绪论、健康史评估、心理评估、社会评估、身体状况评估、常用实验检查、心电图评估、影像检查评估、资料分析与护理诊断、护理病历书写 《《健康评估健康评估》》目录目录•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第二章第二章 健康史评估健康史评估 •第三章第三章 心理评估心理评估 •第四章第四章 社会评估社会评估 •第五章第五章 身体状况评估身体状况评估 •第六章第六章 常用实验检查常用实验检查 •第七章第七章 心电图评估心电图评估 •第八章第八章 影像检查评估影像检查评估 •第九章第九章 资料分析与护理诊断资料分析与护理诊断 •第十章第十章 护理病历书写护理病历书写 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绪论绪论 学习重点学习重点 •健康评估的内容健康评估的内容•健康评估的方法健康评估的方法•健康评估的学习目的和要求健康评估的学习目的和要求 健康评估的内容健康评估的内容•健康史评估•心理评估•社会评估•身体状况评估•常用实验检查•心电图评估•影像检查评估•资料分析与护理诊断•护理病历书写 重点:重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健康评估的方法健康评估的方法•交谈:交谈:交谈是通过评估者与被评估者或知情人之间的交流而进行评估的一种方法,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是收集主观资料的主要方法是收集主观资料的主要方法 •检查身体状况:检查身体状况:基本方法有视诊、触诊、叩诊、听诊、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嗅诊,操作性及技巧性很强 •查阅资料:查阅资料:包括目前或以往的健康记录或病历、实验健康记录或病历、实验室和其他器械检查资料、医护记录或其他的医学文献室和其他器械检查资料、医护记录或其他的医学文献等 健康评估的学习目的健康评估的学习目的•掌握掌握健康评估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能从护理的角度评估护理对象的健康状况,发现健康发现健康问题问题,提出护理诊断 健康评估的学习要求健康评估的学习要求•掌握掌握健康评估的基本方法,熟悉身体状况评估的内容、结果判断及临床意义,具有独立进行健康史和身体状况评估的能力,能正确采集各种健康资料•熟悉熟悉常用实验检查的标本采集方法、参考值及临床意义•学会学会心电图检查的操作方法,能初步识别正常心电图和常见异常心电图。

      •能能进行常用影像学检查前后的准备与护理指导•具有具有将健康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作出初步护理诊断的能力,并能正确书写护理病历•具有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维权意识 测试题测试题1 1.收集主观资料的方法是.收集主观资料的方法是 A.交谈 B.观察 C.触诊 D.听诊 E.查阅2 2.护士采集客观资料的主要方法是.护士采集客观资料的主要方法是 A.交谈 B.检查身体状况 C.实验检查 D.心电图检查 E.影像学检查 答案:答案:1.A 2.B 第二章第二章 健康史评估健康史评估 第二章第二章 健康史评估健康史评估Ø掌握健康史的采集方法、询问技巧掌握健康史的采集方法、询问技巧Ø健康史内容健康史内容Ø熟悉问诊注意事项熟悉问诊注意事项Ø了解健康史评估的临床意义及目的 评估技巧既是本章学习的重点又是难点评估技巧既是本章学习的重点又是难点 第一节第一节 健康史评估方法与注意事项健康史评估方法与注意事项•健康史评估的方法与技巧健康史评估的方法与技巧•健康史评估的注意事项健康史评估的注意事项 健康史采集方法与技巧健康史采集方法与技巧 交谈是健康史采集的主要方法。

      交谈的方式有:•正式交谈:正式交谈:指预先通知被评估者,进行有目的、有层次、有顺序的交谈 谈话对象:谈话对象:病人、家属或病史知情者 谈话阶段:谈话阶段:准备阶段、交谈阶段、结束阶段准备阶段、交谈阶段、结束阶段•非正式交谈:非正式交谈:评估者在护理工作中和病人随意交谈,谈话内容不受限制,让病人自由表达,可了解病人多种信息,从中选择有价值的资料记录 交谈的技巧交谈的技巧•应用合适的提问方式应用合适的提问方式 开放式提问:开放式提问:问题比较笼统、范围较广,不具有暗示性,多应用于交谈开始或转换话题时 封闭式提问:封闭式提问:将病人的回答限制在特定范围之间,回答问题选择性较少,提问方式比较直接简单,易于回答•灵活应用肢体语言灵活应用肢体语言•巧用过渡语言,掌控交谈速度巧用过渡语言,掌控交谈速度•及时核实资料:及时核实资料:复述,澄清,反问,质疑,解析 •特殊病人的交谈:特殊病人的交谈:老年人,焦虑者,情绪低落者,愤怒者,病情危重者的交谈 健康史评估注意事项健康史评估注意事项•尊重病人尊重病人 •避免套问及诱问避免套问及诱问 •避免使用医学术语避免使用医学术语•认真倾听,避免重复提问认真倾听,避免重复提问•注意文化差异注意文化差异 •参考外院资料参考外院资料 第二节第二节 健康史内容健康史内容•一般资料一般资料•主诉主诉•现病史现病史•既往史既往史•用药史用药史•生长发育史生长发育史•家族史家族史 一般资料一般资料  包括病人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婚姻、籍贯、文化程度、工作单位、家庭住址及、入院日期、记录日期、入院方式、入院诊断、病史供述人、可靠程度等。

      主诉主诉•概念:概念:主诉是病人感受到最痛苦最明显的症状、最痛苦最明显的症状、体征及其持续时间,体征及其持续时间,也是本次就诊的最主要原因•主诉的描述与记录:主诉的描述与记录:简明扼要,一般不超过不超过2020个个字字,或不超过3个主要症状症状在前,持续的时症状在前,持续的时间在后,间在后,若主诉包括前后不同时间出现的几个症状,应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记录如如“发热发热1 1天天”,,“活动后心慌气短活动后心慌气短2 2年,下肢水肿年,下肢水肿1 1月月” 现病史现病史•概念:概念:是病史中的主体部分,是围绕主诉详细描述病人自发病后疾病的发生、发展、演变的全过程•内容内容 患病时间与起病情况;患病时间与起病情况; 主要症状特点及演变情况;主要症状特点及演变情况; 伴随症状;伴随症状; 诊疗及护理经过;诊疗及护理经过; 病后一般情况病后一般情况 既往史既往史 既往史既往史包括被评估者既往的健康状况、曾患疾病及其求医经过•既往健康状况及患病史既往健康状况及患病史 •外伤、手术史外伤、手术史 •预防接种史预防接种史 •过敏史过敏史 用药史用药史•包括包括被评估者过去及目前使用药物的名称、剂型、用法、用量、效果及不良反应等。

      •特别要询问特别要询问是否有药物过敏史药物过敏史,对过敏者,应记录过敏时间、过敏反应情况等了解用药史有助于正确适时指导用药,避免发生药物过敏反应及因使用不当或过量而致的毒性反应 生长发育史生长发育史•出生及成长情况出生及成长情况 •日常生活形态:日常生活形态:受教育情况,经济和社交状况,职业及工作条件,生活习惯与嗜好,活动与休息情况等 •月经史月经史 记录格式:记录格式:•婚姻史婚姻史 •生育史生育史 家族健康史家族健康史 包括父母、同胞兄弟、姐妹及子女包括父母、同胞兄弟、姐妹及子女的目前身体健康情况及曾患过疾病情况,特别要询问特别要询问是否患有与病人类似的疾病及遗传有关的疾病是否患有与病人类似的疾病及遗传有关的疾病对已死亡亲属,还要询问死亡的病因和年龄 测试题测试题1..对发热病人的询问,正确的是对发热病人的询问,正确的是 A.“发热前有寒颤吗?” B.“您除了发热还有哪里不舒服吗?” C.“您体温上升都在下午吗?” D.“您发热时有无头痛?” E.“您发热时有谵妄吗?”2 2.健康史采集错误的是.健康史采集错误的是 A.最好病人自已叙述病史 B.先问感觉最明显最易回答的问题 C.避免套问提示性诱问 D.语言要通俗易懂 E.其他单位病情介绍作为护理诊断的主要依据3 3.主诉的基本内容应反映.主诉的基本内容应反映 A.主要症状和发病时间 B.主要症状或体征及其持续时间 C.症状和发病时间不包括体征 D.病人就诊时的症状和体征 E.主要症状体征及伴随症状 答案:答案:1.B 2.E 3.B 测试题测试题4 4.现病史内容不包括.现病史内容不包括 A.起病时的情况 B.主要症状特点 C.伴随症状 D.病情发展与演变 E.习惯与嗜好 5 5.病史的主体部分是.病史的主体部分是 A.主诉 B.现病史 C.既往史 D.家族史 E.个人史6 6.护理病史采集中,正确的方法是(多项选择).护理病史采集中,正确的方法是(多项选择) A.让病人按自己的方式叙述发病经过 B.在病人说不清病史的情况下可提示性诱问 C.注意文化差异 D.婴幼儿可向家属了解护理病史 E.病人一入院就采集护理病史,然后安排其他入院事宜 答案:答案:4.E 5.B 6.ACD 第三章第三章 心理评估心理评估 学习内容学习内容•第一节第一节 心理评估的目的、意义与方法心理评估的目的、意义与方法•第二节第二节 心理评估的内容心理评估的内容 第一节第一节 心理评估的目的、意义与方法心理评估的目的、意义与方法•心理评估的目的、意义心理评估的目的、意义•心理评估的方法心理评估的方法 心理评估心理评估•心理评估心理评估是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人的心理品质及对人的心理品质及其水平做出的综合评定。

      其水平做出的综合评定所谓心理品质包括心理过程、心理品质包括心理过程、人格特征和自我认知等内容,人格特征和自我认知等内容,如情绪状态、气质特点、智力水平、性格特征、自我评价等•心理过程: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人格特征:人格特征: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等)和人格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自我概念:自我概念:人的生理自我(体像)、社会自我、心理自我和自尊 感觉 认识过程 知觉 心理过程 情感过程 记忆 意志过程 思维 想象 需要 人格倾向性 兴趣心理现象 动机 人格特征 价值观 能力 人格心理特征 气质 性格 生理自我 自我认知 社会自我 心理自我 心理评估的目的与意义心理评估的目的与意义 •探索病因,利于临床医学和心理学诊断探索病因,利于临床医学和心理学诊断•为明确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提供依据为明确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评价治疗与护理效果评价治疗与护理效果 •是重要的科研手段是重要的科研手段 心理评估的方法心理评估的方法•心理测验法心理测验法•观察法观察法•会谈法会谈法•调查法调查法•医学检测法医学检测法 心理测验法心理测验法•是心理评估最常用的方法。

      是指在标准情境下,采集个体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样本进行分析、描述和解释的一种方法 观察法观察法•是心理评估的最基本方法之一是心理评估的最基本方法之一观察者运用感觉器官对被观察者的可观察行为(如表情、动作、言语、服饰、身体姿势等),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和记录并根据观察结果做出评估•观察法观察法可分为自然观察法自然观察法和控制观察法控制观察法两种形式自然观察法自然观察法是指被观察者的行为在不受观察者干扰的自然情景中进行观察的方法控制观察法控制观察法是在预先设置的特殊观察情境和条件下进行观察,其结果带有一定的规律性规律性、倾向性倾向性和必必然性然性 会谈法会谈法 又称为“晤谈法晤谈法”或“交谈法交谈法”,是评估者与被评估者以面对面的交谈方式而进行的评估会谈法可分为结构式会谈和自由结构式会谈和自由式会谈式会谈两种形式•结构式会谈结构式会谈:是根据特定的目标预先编制好会谈程序及提纲与内容进行交谈,谈话内容重点突出,主题明确,节省时间,但缺缺乏灵活性,内容受限制乏灵活性,内容受限制•自由式会谈自由式会谈:是完全开放式的自由交谈,谈话氛围轻松,内容灵活真实,但易偏离易偏离主题,浪费时间主题,浪费时间。

      调查法调查法 主要通过全面收集了解个体的各方面情况,如过去和现在的生活情况、身体健康状况、家族病史情况、家庭背景、婚姻状况、工作环境等情况对被评估者进行心理评估的一种方法 医学检测法医学检测法 包括各种实验室检查和身体状况评估,如测量呼吸、血压、心率、体液、血浆肾上腺激素水平等,可为心理评估 提供辅助的客观资料 思考题思考题1 1.心理评估最常用的评估方法是.心理评估最常用的评估方法是 A.交谈法 B.观察法 C.心理测验法 D.医学检测法 E.调查法2 2.个体对自己的性别、职业、社会地位、名誉等的认识与估计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性别、职业、社会地位、名誉等的认识与估计是指个体的个体的 A.自尊 B.体像 C.自我形象 D.自我认同 E.社会认同3 3.个体表现为追求事业上、政治上的发展和发挥自己的潜能是.个体表现为追求事业上、政治上的发展和发挥自己的潜能是 A.社会的自我阶段 B.生理的自我阶段 C.崇拜的自我阶段 D.心理的自我阶段 E.成功的自我阶段4 4.情绪情感产生的基础是.情绪情感产生的基础是 A.认知 B.态度 C.行为 D.需要 E.自尊 答案答案:1.C 2.E 3.D 4.D 第二节第二节 心理评估的内容心理评估的内容•病人的自我认知病人的自我认知•病人的情绪与情感病人的情绪与情感 病人的自我认知病人的自我认知•自我认知的概念:自我认知的概念:自我认知也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感知、看法和评价。

      •自我认知的形成:自我认知的形成:生理的自我生理的自我、社会的社会的自我自我和心理的自我心理的自我三个阶段 自我认知的形成自我认知的形成•生理的自我阶段:生理的自我阶段:主要表现为个体对自己身体、衣着、物品、父母、家庭对自己的态度来评价判断,个体可直接通过镜子和照片来感受自我形象,直接通过镜子和照片来感受自我形象,表现出自豪或自卑的情绪情感体验•社会的自我阶段:社会的自我阶段:主要表现在对自己的社会地位、名誉、威望,社会中其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来评价判断,追求他人对自己的重视与注意,追求名誉地位以及他人对自己的情感,表现出自尊或自卑的情绪情感体验•心理的自我阶段:心理的自我阶段:是自我认知发展的最高阶段,主要表现在个体对自己才能、性格、智慧、道德水平等方面的评价与判断,追求事业上、政治上、道德上的发展和发挥自己的潜能,维护自己的人格和尊严,不容他人任意歧视、侮辱、诽谤,从而产生自我优越感或自尊等自我道德感体验 影响自我认知形成的因素影响自我认知形成的因素•环境环境•经济条件经济条件•角色角色•期望期望•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正常生理变化、生活经历、自身认识水平、主观经验、有重要意义的人物对自己的评价、身体健康状况等。

      病人的自我认知紊乱病人的自我认知紊乱•概念:概念: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的感知、看法的消极评价或不适应状态,包括对自己的体像(身体心像)、社会角色(社会身份)、生理功能及自尊的消极认知评价•体像:体像:体像又称身体心像,是指个体对自己身体的形态、功能和感觉的主观心理体验任何形式的体像改变都会影响个体的自我认知,如容貌缺陷、毁容、截肢、感知觉障碍等•社会角色改变的认知:社会角色改变的认知:指无能力承担或履行个体应有的特定角色功能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病人的自我认知紊乱病人的自我认知紊乱•生理功能认知改变:生理功能认知改变:主要源于病理性病变表现为主观感觉异常,注意力由外部世界集中到自身的感受和体验,过分关注身体自觉症状•自尊的认知改变:自尊的认知改变:个体的自尊源于对自我认知的客观正确的评价以及对自我价值、能力和成就的恰当估价认知改变表现为自我贬低、自卑、信心不足、犹豫不决、窘迫感、推诿责任、敏感多疑等 自我认知评估方法自我认知评估方法•交谈法交谈法 •调查法调查法•观察法观察法•评定量表法评定量表法 病人的情绪与情感病人的情绪与情感•概念:概念:情绪与情感指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体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产生需要不同;反映特点不同;表现形式不同•情绪与情感的联系:情绪与情感的联系: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形式,情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形式,情感是情绪的内在本质内容感是情绪的内在本质内容情绪和情感相互依存交融为一体,彼此不可分割内在的情感体验需要通过外在的情绪呈现出来,外在的情绪表现受内在稳定的情感制约、调节和监督在特殊情境条件下,同一种情感可能出现不同的情绪表现 情绪与情感的分类情绪与情感的分类•基本的情绪情感形式:基本的情绪情感形式:原始情绪、感知情绪、人际情绪、自我评价情绪•情绪状态:情绪状态:心境、激情和应激 心境:心境:是一种微弱而持久的具有笼罩性和弥散性特点的情绪状态 激情:激情:是一种迅速强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它具有爆发爆发性、冲动性、激动性性、冲动性、激动性的特点 应激: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下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社会情感社会情感 是由社会需要引起的人类所特有的高级情感形式,包括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病人情绪变化的特征病人情绪变化的特征•主导心境:主导心境:较差,多表现为郁郁寡欢、紧张不安、萎靡不振、忧心忡忡、寝食难安。

      •情绪活动的强度:情绪活动的强度:病人的情绪反应强度大于正常人•情绪活动的持续时间:情绪活动的持续时间:病人的情绪体验以消极情绪为主,持续的时间也较长•情绪活动的稳定性:情绪活动的稳定性:不稳定,表现出易激惹、冲动、急躁,或易愤怒争吵,悲伤哭泣,无理取闹,情感脆弱易受伤害 病人常见的不良情绪病人常见的不良情绪•恐惧:恐惧:个体意识到面临威胁或危险刺激时而产生的强烈情绪体验,可伴有生理变化如血压升高、出汗、心悸、呼吸加快、尿急、尿频、厌食、声音颤抖等症状•焦虑:焦虑:是一种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不利情况而又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体验•抑郁:抑郁:抑郁和焦虑是有密切关系的两种精神病理状态在等级制诊断系统中,焦虑是较低等级,抑郁是较高等级抑郁的显著特征是心情低落,持续时间较长,社会功能受损•愤怒:愤怒:多发生于个体在追求目标愿望受阻时出现的一种负性情绪反应 焦虑焦虑•焦虑情绪的特点焦虑情绪的特点 与处境不相称的痛苦情绪体验;与处境不相称的痛苦情绪体验; 伴有躯体运动性不安;伴有躯体运动性不安; 伴有身体不适感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伴有身体不适感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焦虑的分类焦虑的分类 分离性焦虑;分离性焦虑; 期待性焦虑;期待性焦虑; 阉割性焦虑。

      阉割性焦虑 情绪与情感的评估方法情绪与情感的评估方法•会谈法:会谈法:通过与病人和病人家属及同事、朋友谈话,收集了解病人情绪情感变化的主客观资料•观察与测量:观察与测量:观察情绪的外部表现和测量生理指标的变化情绪的外部表现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量表评定法:量表评定法:是对情绪情感较为客观的评估方法 AvilloAvillo的情绪情感形容词量表;的情绪情感形容词量表; ZungZung自评焦虑量表自评焦虑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 ZungZung自评抑郁量表自评抑郁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 1 1.最有说服力的自我评价标准是.最有说服力的自我评价标准是 A.幸福感 B.他人的评价 C.与他人比较 D.活动成果的分析 E.高等学历2 2.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并反映人与客观事.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并反映人与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是物之间关系的是 A.情绪情感 B.需要 C.人格 D.动机 E.态度3 3.情绪的基本表现形式是.情绪的基本表现形式是 A.高兴与悲伤 B.激动与平静 C.喜、怒、哀、乐 D.快乐、悲伤、愤怒和恐惧 E.高兴、悲伤、激动、平静 答案:答案:1.B 2.A 3.D1.B 2.A 3.D 测试题 4 4.病人常见的不良情绪包括.病人常见的不良情绪包括 A.害怕、焦虑、烦躁 B.惊恐不安、犹豫、抑郁 C.抑郁、犹豫、害怕 D.焦虑、抑郁、担心 E.恐惧、焦虑、抑郁、愤怒5 5.心理过程包括(多项选择).心理过程包括(多项选择) A.认知 B.情绪情感 C.意志 D.人格 E.自我6 6.病人自我认知紊乱包括(多项选择).病人自我认知紊乱包括(多项选择) A.体像改变 B.社会角色改变 C.生理功能改变 D.自尊的消极认知 E.压力的体验7 7.评估情绪的常用方法有(多项选择).评估情绪的常用方法有(多项选择) A.医学检测法 B.投射法 C.会谈法 D.观察法 E.量表评定法 答案:答案:4.E 5.ABC 6.ABCD 7.CDE4.E 5.ABC 6.ABCD 7.CDE测试题 第四章第四章 社会评估社会评估 学习内容学习内容第一节第一节 社会评估的目的、意义与方法社会评估的目的、意义与方法第二节第二节 社会评估的内容社会评估的内容 第一节第一节 社会评估的目的、意义与方法社会评估的目的、意义与方法•社会评估的目的与意义社会评估的目的与意义•社会评估的方法社会评估的方法 社会评估的目的与意义社会评估的目的与意义•评估病人的角色功能评估病人的角色功能 •评估病人的人际关系评估病人的人际关系 •评估病人的社会支持状态评估病人的社会支持状态 社会评估的方法社会评估的方法•观察法观察法 •交谈法交谈法•量表评定法量表评定法•其他:寻访、实地观察和抽样调查。

      其他:寻访、实地观察和抽样调查 第二节第二节 社会评估的内容社会评估的内容•角色评估角色评估•人际关系评估人际关系评估•社会支持状态社会支持状态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社会制度社会制度•文化教育文化教育•社会生活条件社会生活条件•经济状况经济状况•卫生保健卫生保健•家庭结构家庭结构•职业职业•社会地位社会地位 角色评估角色评估•第一角色:第一角色:也称基本角色,它决定个体的主体行为,是由每个人的性别、年龄所赋予的角色•第二角色:第二角色:又称一般角色,是个体在生长发育的特定阶段所必须承担的、由所处的社会情形和职业所确定的角色•第三角色:第三角色:也称独立角色,是个体可自由选择的,为完成暂时性任务而临时承担的角色,有时也是不可选择的,如病人角色角色的种类 角色评估角色评估•角色期待:角色期待:是指社会公众对其角色行为方式的期望与要求,即他人与社会对这一角色的期待•角色领悟:角色领悟:是个体对角色的理解和认识个体在现实环境中会根据他人的期待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使之与他人期待相符合,避免非议•角色实践:角色实践:在角色期待和角色领悟的基础上,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实际表现其社会角色的过程。

      角色扮演 角色评估角色评估•脱离或部分脱离脱离或部分脱离日常生活中的其他社会角色,免除或减轻其社会责任与义免除或减轻其社会责任与义务务•病人对自己的病情没有直接责任,病人对自己的病情没有直接责任,个体处于需要照顾的状态,病人享有享有医疗护理、知情同意、寻求健康保健信息、要求保密的权利权利•有积极配合有积极配合医疗护理、促进康复的义义务务 病人角色 角色评估角色评估•病人角色冲突病人角色冲突•病人角色缺如病人角色缺如•病人角色强化病人角色强化•病人角色消退病人角色消退•病人角色隐瞒病人角色隐瞒•病人角色假冒病人角色假冒病人角色失调 角色评估角色评估•生理反应:生理反应:心率异常,头晕,头痛,睡眠障碍,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等•心理反应:心理反应:焦虑、紧张、怀疑、依赖、易激惹、抑郁、伤感、悲观等角色失调的反应 病人角色评估方法病人角色评估方法•交谈法交谈法•观察法:观察法:主要观察病人角色适应不良的身心行为反应 人际关系评估人际关系评估•概念:概念:人际关系是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以个人情感为基础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反映人与人之间在心理反映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的亲疏远近距离上的亲疏远近距离。

      人际关系评估人际关系评估•人际关系的结构人际关系的结构 人际关系形成的前提条件前提条件——认知认知 人际关系的主要调节因素主要调节因素——情感情感 人际关系沟通的手段沟通的手段——行为行为•人际关系的特点人际关系的特点 复杂性复杂性 情感性情感性 直接性直接性 人际关系评估人际关系评估•社会认知社会认知•人际吸引人际吸引 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相近吸引相近吸引相似吸引相似吸引互补吸引互补吸引相悦吸引相悦吸引仪表吸引仪表吸引敬仰性吸引敬仰性吸引 •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是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心理特征、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及意向做出的理性分析与判断的过程,包括感知、判断、推测和评价等一系列的心理过程心理过程人际关系评估 人际关系的评估方法人际关系的评估方法•会谈法会谈法•观察法观察法•调查法调查法•社交测量法社交测量法•常用的人际关系评定量表:常用的人际关系评定量表: 人际关系自评量表 莫里诺(J.L.Moreno,1934)提出的“社交测量法” 人际关系矩阵分析 社会支持状态评估社会支持状态评估•概念:概念:社会支持是指作为个体在其社会网络中获得的帮助和支持。

      社会支持状态评估社会支持状态评估 内容上的内容上的4 4个维度个维度•第一个维度第一个维度为物质支持、工具性支持或物质支持、工具性支持或有形支持有形支持•第二个维度第二个维度为情感支持情感支持•第三个维度第三个维度为信息支持信息支持•第四个维度第四个维度为评价性支持或肯定性支持评价性支持或肯定性支持 •社会支持与健康社会支持与健康•影响社会支持的因素:影响社会支持的因素: 与个体是否体验到是否体验到社会支持有关 与个体对社会支持的利用程度利用程度有关 与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有关社会支持状态评估 社会支持状态评估社会支持状态评估•在社会联系中满足个体的归属感满足个体的归属感•在社会接触中获得信息支持获得信息支持•社会中他人对自己的积极评价有利于自我了解,满利于自我了解,满足个体自尊心的需要足个体自尊心的需要•能提供生活必需品供生活必需品和日常生活中的劳务合作劳务合作•能促进个体遵守必要的社会道德规范,增进健康的增进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行为生活方式•缓冲应激的作用缓冲应激的作用 社会支持与健康 社会支持的评估方法社会支持的评估方法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客观支持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对支持的利用度 测试题测试题1 1.护士角色属于.护士角色属于 A.第一角色 B.第二角色 C.第三角色 D.基本角色 E.独立角色2 2.病人角色属于.病人角色属于 A.第一角色 B.第二角色 C.第三角色 D.基本角色 E.独立角色3 3.个体对角色的理解和认识是.个体对角色的理解和认识是 A.角色领悟 B.角色实践 C.角色期待 D.角色准备 E.角色冲突4 4.光环效应产生的认知偏差是一种.光环效应产生的认知偏差是一种A.社会感应的现象 B.以偏概全的现象C.信息干扰的现象 D.先入为主的现象E.社会适应的现象 答案:答案:1.B 2.C 3.A 4.B 测试题测试题5 5.矩阵分析法是评估.矩阵分析法是评估 A.情绪的方法 B.社会角色的方法 C.社会支持的方法 D.自尊的方法 E.人际关系的方法6 6.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 A.生理上的联系 B.空间上的距离 C.心理上的联系 D.社会上的联系 E.工作上的联系7 7.影响个体吸引力最稳定、最重要的因素是.影响个体吸引力最稳定、最重要的因素是 A.熟悉 B.人格品质 C.外貌 D.相似性 E.邻近8 8.熟悉能增加吸引力的程度,但交往的频率与喜欢的程度呈.熟悉能增加吸引力的程度,但交往的频率与喜欢的程度呈 A.倒U型曲线关系 B.U型曲线关系 C.线性关系 D.指数关系 E.互补关系 答案:答案: 5.E 6.C 7.B 8.A 第五章第五章第五章第五章 身体状况评估身体状况评估身体状况评估身体状况评估 身体状况评估的内容身体状况评估的内容u身体状况评估的准备与基本方法身体状况评估的准备与基本方法 u一般状态评估一般状态评估 u皮肤黏膜及浅表淋巴结评估皮肤黏膜及浅表淋巴结评估 u头面部及颈部评估头面部及颈部评估 u胸部评估胸部评估 u腹部评估腹部评估 u脊柱、四肢评估脊柱、四肢评估 u神经反射评估神经反射评估 第一节第一节 身体状况评估的准备身体状况评估的准备与基本方法与基本方法一、评估前准备一、评估前准备 二、评估基本方法二、评估基本方法 评估前准备评估前准备•器材准备•环境准备•知识准备•态度准备 评估基本方法评估基本方法•视诊视诊•触诊触诊•叩诊叩诊•听诊听诊•嗅诊嗅诊 视诊视诊•全身视诊•局部视诊•特殊部位的视诊 触诊触诊•浅部触诊法•深部触诊法 ①深部滑行触诊法 ②双手触诊法 ③深压触诊法 ④冲击触诊法Ø注意事项 冲击触诊法 叩诊叩诊•叩诊体位 卧位、坐位 •叩诊方法 直接叩诊法、间接叩诊法•叩诊音 清音清音 鼓音鼓音 过清音过清音 浊音浊音 实音实音 Ø注意事项  间接叩诊法 各种叩诊音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叩诊音音响强度音调持续时间正常存在部位临床意义实音最弱最高最短心、肝大量胸腔积液、肺实变浊音弱高短心、肝被肺覆盖部分肺炎、肺不张、胸膜增厚清音强低长正常肺部无过清音更强更低更长正常人不出现阻塞性肺气肿鼓音最强低最长胃泡区气胸、肺空洞 听诊听诊•直接听诊法•间接听诊法Ø注意事项 嗅诊嗅诊•嗅诊方法•常见气味及意义 痰液恶臭味:痰液恶臭味:支气管扩张或肺脓肿 恶臭的脓液:恶臭的脓液:气性坏疽 尿液呈浓烈的氨味:尿液呈浓烈的氨味:膀胱炎及尿潴留 呼气出现刺激性蒜味:呼气出现刺激性蒜味:有机磷农药中毒 烂苹果味:烂苹果味:糖尿病酮症 肝臭味:肝臭味:肝性脑病 Ø注意事项 思考题思考题 1 1.身体状况评估的基本方法包括(多项选择).身体状况评估的基本方法包括(多项选择) A.视诊 B.触诊 C.叩诊 D.听诊 E.嗅诊2 2.深部触诊法包括(多项选择).深部触诊法包括(多项选择) A.深部滑行触诊法 B.浅部触诊法 C.冲击触诊法 D.深压触诊法 E.双手触诊法3 3.浊音可在以下哪个部位叩出.浊音可在以下哪个部位叩出 A.正常肺部 B.胃泡区 C.心、肝被肺覆盖部分 D.心、肝 E.阻塞性肺气肿 答案:答案:1.ABCDE 2.ACDE 3.C 第二节第二节 一般状态评估一般状态评估•生命体征生命体征 T、P、R、Bp•意识状态•面容与表情•发育与体型•营养状态•体位•步态 体温(体温(T T))•参考范围:参考范围: 口测法36.3~37.2℃ 肛测法36.5~37.7℃ 腋测法36~37℃•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生理情况:生理情况:24h内波动幅度不超过1℃ ①①发热:发热:见于感染、创伤、恶性肿瘤、脑血管意外及各种体腔内出血等 ②②体温过低:体温过低:见于休克、严重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低下及过久暴露于低温环境下 脉搏(脉搏(P P))•脉率•脉律•紧张度•动脉壁状态•强弱•波形 常见异常脉搏波形常见异常脉搏波形•水冲脉:水冲脉:脉搏骤起骤落,急促有力。

      提示脉压增大,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严重贫血、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动静脉瘘等 •奇脉:奇脉: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又称吸停脉见于大量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等 •交替脉:交替脉:指节律规则而强弱交替出现的脉搏是早期左心功能不全的重要体征之一,常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等 呼吸(呼吸(R R))•呼吸运动•呼吸频率与深度•呼吸节律 呼吸运动呼吸运动•呼吸运动的类型:呼吸运动的类型:腹式呼吸、胸式呼吸 ①胸式呼吸减弱、腹式呼吸增强:胸式呼吸减弱、腹式呼吸增强:肺炎、重症肺结核和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肋骨骨折 ②胸式呼吸增强、腹式呼吸减弱:胸式呼吸增强、腹式呼吸减弱:腹膜炎、大量腹水、肝脾极度肿大、腹腔内巨大肿瘤及妊娠晚期 •呼吸困难:呼吸困难: 吸气性呼吸困难 呼气性呼吸困难 混合性呼吸困难 呼吸频率与深度呼吸频率与深度•正常呼吸•呼吸过缓 •呼吸过速•呼吸深快 •呼吸浅快 呼吸频率与深度的变化呼吸频率与深度的变化 呼吸节律呼吸节律•正常成人呼吸节律均匀、整齐 •潮氏呼吸:潮氏呼吸: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再由深快转为浅慢,继而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周而复始。

      可见于药物所致的呼吸抑制,脑损伤(脑皮质水平),提示中枢性呼吸衰竭,偶见于脑动脉硬化的老年人深睡时 •间停呼吸:间停呼吸:伴长周期呼吸暂停的不规则呼吸可见于颅内压增高、药物所致的呼吸抑制,脑损伤(延髓水平),常于临终前发生 •叹气样呼吸:叹气样呼吸:在正常呼吸节律中出现一次深大呼吸,并常伴叹息声,多为功能性改变见于神经衰弱、精神紧张或抑郁症 血压(血压(BpBp))•血压标准•血压变化的临床意义 正常成人血压标准和高血压分类正常成人血压标准和高血压分类 类类 别别 收缩压收缩压(mmHg) (mmHg) 舒张压舒张压(mmHg)(mmHg)理想血压 <120 <80正常血压 <130<85正常高值 130~13985~891级高血压(轻度)140~15990~99亚组:临界高血压 140~14990~942级高血压(中度) 160~179100~1093级高血压(重度) ≥180≥110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90亚组:临界收缩期高血压 140~149<90注: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不在一个级别时,按较高的级别分类 血压变化的临床意义血压变化的临床意义 •高血压:高血压:在安静、清醒的条件下用标准测量方法,至少3 3次非同日血压次非同日血压的收缩压达到收缩压达到或超过或超过140mmHg140mmHg和和( (或或) )舒张压达到或超过舒张压达到或超过90mmHg90mmHg为高血压;为高血压;如果仅收缩压达到标准则称为收缩期高血压。

      •低血压:低血压:血压低于90/60mmHg者多见于休克、急性心肌梗死、极度衰弱等 血压变化的临床意义血压变化的临床意义•血压不对称:血压不对称:两上肢血压相差大于10mmHg见于血管闭塞性脉管炎、多发性大动脉炎、先天性动脉畸形等 •上下肢血压差缩小:上下肢血压差缩小:正常时下肢血压高于上肢血压20~40mmHg,当下肢血压等于或低于上肢血压时称上下肢血压差缩小常见于主动脉缩窄、胸腹主动脉型大动脉炎等 血压变化的临床意义血压变化的临床意义•脉压增大:脉压增大:正常成人脉压为正常成人脉压为3030~~40mmHg40mmHg,超过40mmHg称为脉压增大,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动脉导管未闭、动静脉瘘、严重贫血等 •脉压减小:脉压减小:脉压低于30mmHg常见于主动脉瓣狭窄、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严重心力衰竭病人 意识状态意识状态•正常人意识清晰正常人意识清晰•意识障碍意识障碍 嗜睡:嗜睡:是程度最轻的意识障碍病人处于持续睡眠状态,可被唤醒,醒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及作出各种反应,刺激停止后又很快入睡,属病理性倦睡 意识模糊:意识模糊:较嗜睡为深的意识障碍。

      病人能保持简单的精神活动,但对时间、地点、人物等的定向力发生障碍 昏睡:昏睡:病人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强刺激下虽可被唤醒,但很快入睡,醒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 昏迷:昏迷:为意识的持续中断或完全丧失,是最严重的意识障碍 面容与表情面容与表情•急性病容•慢性病容•甲状腺功能亢进面容•粘液性水肿面容•二尖瓣面容•肢端肥大症面容•满月面容•苦笑面容 常见异常面容常见异常面容 发育与体型发育与体型•发育的评价:发育的评价:年龄、身高、体重、性征、智力之间的关系•发育正常:发育正常:胸围=½身高、指距=身高、坐高=下肢长度•发育异常:发育异常:巨人症、垂体性侏儒症、呆小病•体型:体型:体型体型特点颈肩胸廓腹上角无力型体高肌瘦 细长垂扁平< 90 正力型介于两者之间超力型体格粗壮粗短平宽阔> 90 营养状态营养状态•评估方法:评估方法:观察皮下脂肪充实的程度 •评估等级:评估等级:良好、中等、不良 •常见异常:常见异常:营养不良、营养过度 体位•自主体位自主体位•被动体位被动体位•强迫体位强迫体位 强迫仰卧位强迫仰卧位 强迫俯卧位强迫俯卧位 强迫侧卧位强迫侧卧位 强迫坐位(端坐呼吸)强迫坐位(端坐呼吸) 强迫蹲位强迫蹲位 强迫停立位强迫停立位 辗转体位辗转体位 角弓反张位角弓反张位 步态步态•蹒跚步态:蹒跚步态:佝偻病、大骨节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或先天性双侧髋关节脱位等 •醉酒步态:醉酒步态:小脑疾病、酒精及巴比妥中毒等 •共济失调步态:共济失调步态:脊髓疾病 •慌张步态:慌张步态:震颤麻痹•跨阈步态:跨阈步态:腓总神经麻痹 •剪刀步态:剪刀步态:脑性瘫痪、截瘫 常见的异常步态 测试题测试题1 1..“三凹征三凹征”见于见于 A.气管异物 B.支气管哮喘 C.大量胸腔积液 D.阻塞性肺气肿 E.重症肺炎2 2.提示病情危急,常在临终前出现的呼吸改变是.提示病情危急,常在临终前出现的呼吸改变是 A.潮式呼吸 B.间停呼吸 C.抑制性呼吸 D.库什摩呼吸 E.叹气样呼吸3 3.理想血压是.理想血压是 A.<120/80mmHg B.<140/90mmHg C.<130/85mmHg D.<90/60mmHg E.130~139/85~89mmHg4 4.下夜巡视时,发现傍晚平车入院的病人正坐在床沿上,下.下夜巡视时,发现傍晚平车入院的病人正坐在床沿上,下肢下垂,两手扶持床边,其体位是肢下垂,两手扶持床边,其体位是 A.自主体位 B.被动体位 C.强迫坐位 D.辗转体位 E.角弓反张位 答案:答案:1.A 2.B 3.A 4.C 5 5.起步时必须抬高下肢才能行走,属于何种步态.起步时必须抬高下肢才能行走,属于何种步态 A.醉酒步态 B.蹒跚步态 C.剪刀步态 D.慌张步态 E.跨阈步态6 6.混合性呼吸困难多见于.混合性呼吸困难多见于 A.喉头水肿 B.重症肺炎 C.喉头异物 D.支气管哮喘 E.阻塞性肺气肿7 7.成人正常脉率为.成人正常脉率为 A.60~100次/分 B.60~90次/分 C.90~100次/分 D.60~80次/分 E.80~100次/分8 8.某男性病人,因急性脑出血入院两天,连续睡眠.某男性病人,因急性脑出血入院两天,连续睡眠1919小时,期间呼小时,期间呼之能醒,可进行简单对话,过后很快又入睡,此时病人处于之能醒,可进行简单对话,过后很快又入睡,此时病人处于 A.昏迷状态 B.昏睡状态 C.意识模糊状态 D.嗜睡状态 E.清醒状态 答案:答案:5.E 6.B 7.A 8.D测试题测试题 9 9.李某,男,.李某,男,4444岁,车祸后岁,车祸后1 1小时入院。

      其呼吸呈由浅慢逐渐加小时入院其呼吸呈由浅慢逐渐加深加快,又由深快逐渐变为浅漫,继之暂停深加快,又由深快逐渐变为浅漫,继之暂停3030秒再度出现前述秒再度出现前述状态,该病人的呼吸是状态,该病人的呼吸是 A.鼾声呼吸 B.毕奥呼吸 C.呼吸困难 D.间停呼吸 E.潮式呼吸1010.评估成人发育正常的指标包括(多项选择).评估成人发育正常的指标包括(多项选择) A.脂肪充实的程度 B.坐高等于下肢的长度 C.一定时间内比较体重的变化 D.胸围等于身高的一半 E.双上肢展开后,两中指距等于身高1111.脉压增大见于(多项选择).脉压增大见于(多项选择) A.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B.动静脉瘘 C.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D.心包炎 E.心包积液 答案:答案:9.E 10. BDE 11.ABC测试题测试题 第三节皮肤黏膜及浅表淋巴结评估第三节皮肤黏膜及浅表淋巴结评估皮肤及黏膜评估皮肤及黏膜评估•颜色颜色•湿度:湿度:多汗、少汗或无汗、冷汗、盗汗。

      •弹性:弹性:正常、减弱、增加•皮疹:皮疹:斑疹、玫瑰疹、丘疹、斑丘疹、荨麻疹•皮下出血:皮下出血:瘀点、紫癜、瘀斑、血肿•蜘蛛痣与肝掌:蜘蛛痣与肝掌: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水肿:水肿:轻度、中度、重度•皮下结节:皮下结节:风湿小结、欧氏小结•毛发:毛发:毛发脱落、毛发增多 皮肤、黏膜的颜色皮肤、黏膜的颜色•苍白:苍白:贫血、休克 •发红:发红:发热、饮酒、阿托品中毒 •发绀:发绀:还原血红蛋白增多、异常血红蛋白血症•黄染:黄染:溶血、肝胆疾患等•色素沉着:色素沉着: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肝硬化 •色素脱失:色素脱失:白癜风、白化症 常见皮肤黏膜黄染的评估要点常见皮肤黏膜黄染的评估要点 要点要点黄疸黄疸胡萝卜素增高胡萝卜素增高药物影响药物影响原因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超过34mmol/L血清胡萝卜素增高,超过2.5g/L长期服用含黄色素的药物,如阿的平、呋喃类黄染出现部位先出现于巩膜、硬腭后部及软腭黏膜上,后出现于皮肤手掌、足底、前额及鼻部皮肤皮肤,重者巩膜黄染特点近角巩膜缘轻,远处重无巩膜、口腔黏膜黄染近角巩膜缘重,远处轻其他有致黄疸原发病,如肝细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胆汁淤积性黄疸等停止食用富含胡萝卜素的蔬菜或果类后,皮肤黄染逐渐消退停药后皮肤黄染逐渐消退 浅表淋巴结评估浅表淋巴结评估•正常淋巴结:正常淋巴结:0.2~0.5cm,质软、光滑、无粘连、无压痛。

      •检查方法:检查方法:手指并拢、由浅入深、左右交叉、滑行触摸 •检查顺序:检查顺序:颌下、耳前、耳后、颈后、颈前、锁骨上、腋窝、腹股沟、腘窝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局限性淋巴结肿大 局限性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局限性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大小大小 数目数目硬度硬度活动度活动度 表面表面压痛压痛炎症性小 单个软活动光滑有结核性小 多个软固定成串可有肿瘤性大单个硬固定不平无 测试题测试题1 1.皮疹和出血点的区别在于.皮疹和出血点的区别在于 A.颜色不同 B.是否高出皮面 C.有无局部压痛 D.多发或孤立存在 E.压之是否褪色2 2.皮肤出血点的特征是.皮肤出血点的特征是 A.稍高出皮面 B.直径3~5mm C.压之不褪色 D.表面光亮 E.周围有辐射小血管网3 3.发绀是由于.发绀是由于 A.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B.红细胞量增多 C.红细胞量减少 D.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 E.毛细血管血流加速4 4.肺癌的淋巴转移常为.肺癌的淋巴转移常为 A.左锁骨上窝淋巴结群 B.左颈部淋巴结群 C.右颈部淋巴结群 D.右锁骨上窝淋巴结群 E.颏下淋巴结群5 5.观察发绀的常用部位包括(多项选择).观察发绀的常用部位包括(多项选择) A.口唇 B.面颊 C.肢端 D.巩膜 E.耳廓 答案:答案:1.E 2.C 3.D 4.D 5.ABCE 第四节第四节 头面部及颈部评估头面部及颈部评估 头面部评估头面部评估•头发•头颅•眼•耳•鼻•口 头发头发•颜色•疏密度•是否脱发•脱发的类型•脱发的特点 头颅头颅•头颅大小及外形改变头颅大小及外形改变 小颅:小头畸形 巨颅:脑积水 方颅:佝偻病 尖颅:先天性尖颅并指(趾)畸形•头部运动异常:头部运动异常:颈椎疾患、震颤麻痹等 眼眼•眼睑眼睑•结膜结膜•眼球眼球•角膜角膜•巩膜巩膜•瞳孔瞳孔•视力视力 眼球评估眼球评估•眼球突出:眼球突出:双侧眼球突出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单侧眼球突出多因局部炎症或眶内占位性病变所致,偶见于颅内病变。

      •眼球下陷:眼球下陷:双侧下陷见于老年人、严重脱水、消瘦;单侧下陷,见于Honer综合征 •眼球震颤:眼球震颤:是指双侧眼球发生一系列有规律的快速往返运动自发的眼球震颤见于耳源性眩晕、小脑疾患、视力严重低下等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眼部特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眼部特征 瞳孔评估瞳孔评估•形状与大小形状与大小 正常瞳孔:正常瞳孔:直径3~4mm、等圆等大、对光反射灵敏 瞳孔缩小:瞳孔缩小:有机磷农药中毒、吗啡中毒等 瞳孔扩大:瞳孔扩大:外伤、阿托品中毒等 瞳孔大小不等:瞳孔大小不等:颅内病变,如外伤、肿瘤、脑疝等•对光反射:对光反射:对光反射迟钝见于浅昏迷,完全消失见于深昏迷 •调节与集合反射:调节与集合反射:动眼神经功能损害时,调节反射和集合反射均消失 耳、鼻耳、鼻•耳廓与外耳道•乳突•鼻的外观•鼻腔•鼻窦(上颌窦、额窦、筛窦、蝶窦) 鼻窦位置示意图鼻窦位置示意图 口口•口唇口唇•口腔黏膜口腔黏膜 麻疹黏膜斑:麻疹早期特征 白色假膜:口腔念珠菌病•牙齿:牙齿:色泽、形状,有无龋齿、残根、缺齿等•牙龈:牙龈:肿胀、出血、溢脓、铅线 •舌:舌:质、舌苔、活动状态。

      •咽部及扁桃体咽部及扁桃体 咽部的评估方法 扁桃体肿大分度 临床意义:急、慢性咽炎 牙列牙列 例:左上侧切牙、右下第二前磨牙为龋齿,则记录为 异常舌的特点及临床意义异常舌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类型类型特特 点点临临 床床 意意 义义干燥舌干燥舌地图舌地图舌草莓舌草莓舌牛肉舌牛肉舌镜面舌镜面舌重度干燥可有舌体缩小,出重度干燥可有舌体缩小,出现纵沟现纵沟舌面出现黄色上皮细胞堆积舌面出现黄色上皮细胞堆积而成的隆起部分,状如地而成的隆起部分,状如地图图舌乳头肿胀、鲜红、似草莓舌乳头肿胀、鲜红、似草莓舌面绛红,形如生牛肉舌面绛红,形如生牛肉舌体变小,舌乳头萎缩,舌舌体变小,舌乳头萎缩,舌面光滑呈粉红色或红色面光滑呈粉红色或红色鼻部疾患、大量吸烟、阿托品作鼻部疾患、大量吸烟、阿托品作用、放射治疗后、严重脱水等用、放射治疗后、严重脱水等核黄素缺乏核黄素缺乏猩红热、长期发热者猩红热、长期发热者菸酸缺乏菸酸缺乏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慢性萎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慢性萎缩性胃炎缩性胃炎 扁桃体肿大分度扁桃体肿大分度 颈部评估颈部评估•颈部运动颈部运动 •颈部血管颈部血管 颈静脉怒张:颈静脉怒张:提示体循环静脉压升高,见于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等。

      颈动脉搏动:颈动脉搏动: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严重贫血病人•甲状腺甲状腺•气管气管 甲状腺评估甲状腺评估•检查方法:检查方法: 触诊:单手、双手 听诊:杂音 •甲状腺肿大分度甲状腺肿大分度 Ⅰ度:能触及不能看出 Ⅱ度:能触及又能看出 Ⅲ度: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常见疾病:常见疾病:单纯性甲状腺肿、甲亢、甲状腺癌从前面触诊甲状腺 气气 管管 •正常气管正常气管•评估方法评估方法•临床意义:临床意义:单侧甲状腺肿大、大量胸腔积液、积气、纵隔肿瘤可将气管推向健侧;肺不张、胸膜粘连等可将气管拉向患侧 测试题测试题1 1.脑积水常常出现.脑积水常常出现 A.方颅 B.尖颅 C.巨颅 D.塔颅 E.长颅2 2.结膜苍白见于.结膜苍白见于 A.沙眼 B.黄疸 C.高血压 D.贫血 E.结膜炎3 3..GraefeGraefe征是指征是指 A.上视时无额纹出现 B.眼球下转时,上睑不能相应下垂 C.瞬目减少 D.上眼睑退缩,睑裂增宽 E.目标由远处逐渐移近眼球时,两侧眼球不能适度内聚4 4.口唇疱疹见于.口唇疱疹见于 A.严重脱水 B.大叶性肺炎 C.心肺功能不全 D.核黄素缺乏 E.面神经麻痹 答案:答案:1.C 2.D 3.B 4.B 5 5.气管移向患侧见于.气管移向患侧见于 A.气胸 B.胸腔积液 C.单侧甲状腺肿大 D.胸膜粘连 E.纵隔肿瘤6 6.正常瞳孔直径为.正常瞳孔直径为 A.3~4mm B.0.5~1mm C.6.5~7mm D.4.5~6mm E.1.5~2mm7 7.评估上睑结膜翻转眼睑的要领为(多项选择).评估上睑结膜翻转眼睑的要领为(多项选择) A.嘱被评估者向下看 B.示指向下压迫睑板上缘,并与拇指配合 C.动作应轻巧、柔和 D.操作后轻柔向下牵拉上睑,同时嘱其上视 E.示指和拇指捏住上睑中部边缘,轻轻向前下方牵拉8 8.能在体表评估的鼻窦包括(多项选择).能在体表评估的鼻窦包括(多项选择) A.上颌窦 B.矢状窦 C.额窦 D.蝶窦 E.筛窦 答案:答案:5.D 6.A 7. ABCDE 8. ACE 测试题测试题 第五节第五节 胸部评估胸部评估胸部的体表标志胸部的体表标志•胸骨角胸骨角•肋间隙:肋间隙:是两个肋骨之间的空隙,用以标记病变的水平位置。

      •乳头:乳头:正常儿童及成年男子乳头约位于锁骨中线第4肋间隙,有助于计数肋间•脊柱棘突:脊柱棘突:为后正中线的标志第7颈椎棘突最突出,低头时明显,其下即为胸椎的起点,常以此作为计数胸椎的标志 胸骨角胸骨角•位置位置 胸骨上切迹下约5cm,又称Louis角,为胸骨柄与胸骨体的连接处向前突起而成,两侧分别与左右第2肋软骨相连•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计数肋骨和肋间隙的主要标志计数肋骨和肋间隙的主要标志 标志支气管分叉标志支气管分叉 标志心房上缘标志心房上缘 标志上下纵隔交界标志上下纵隔交界 相当于第相当于第5 5胸椎的水平胸椎的水平 胸廓的骨骼结构胸廓的骨骼结构 前胸壁的自然陷窝与人工划线前胸壁的自然陷窝与人工划线 侧胸壁的自然陷窝与人工划线侧胸壁的自然陷窝与人工划线 后胸壁的分区与人工划线后胸壁的分区与人工划线 胸壁、胸廓评估胸壁、胸廓评估•胸壁胸壁 静脉曲张静脉曲张 皮下气肿皮下气肿 胸壁压痛胸壁压痛•胸廓胸廓•乳房乳房 检查方法检查方法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胸廓评估胸廓评估 •正常胸廓正常胸廓 对称,前后径与横径之比为 1﹕1.5。

      •异常胸廓异常胸廓 扁平胸:扁平胸:前后径1/2横径见于肺结核 桶状胸:桶状胸:前后径=横径见于肺气肿 鸡胸:鸡胸:前后径横径见于佝偻病 胸廓单侧变形:胸廓单侧变形:胸廓单侧膨隆常见于大量胸腔积液、气胸、一侧严重代偿性肺气肿胸廓单侧平坦或下陷多见于肺不张、肺纤维化、广泛性胸膜增厚和粘连等 胸廓外形的改变胸廓外形的改变 肺和胸膜评估肺和胸膜评估 •视诊•触诊•叩诊•听诊 视诊视诊•胸式呼吸胸式呼吸减弱减弱::肺炎、胸膜炎•腹式呼吸减弱:腹式呼吸减弱:腹水、腹膜炎•呼吸的频率、节律和深度呼吸的频率、节律和深度 触诊触诊•胸廓扩张胸廓扩张 双侧增强:双侧增强:发热、代谢性酸中毒、大量腹水、肝脾肿大等 双侧降低:双侧降低:阻塞性肺气肿、双侧胸膜增厚等 单侧降低:单侧降低:单侧大量胸腔积液、气胸、肺不张等•语音震颤语音震颤 减弱:减弱:肺气肿、气胸、胸腔积液 增强:增强:肺实变、肺空洞 胸廓扩张度测定胸廓扩张度测定 语音震颤检查手法(背部)语音震颤检查手法(背部) 叩诊叩诊 •叩诊的方法:叩诊的方法:直接叩诊法、间接叩诊法•正常肺部叩诊音:正常肺部叩诊音:清音•肺界的叩诊肺界的叩诊•胸部异常叩诊音胸部异常叩诊音 实音:实音:胸腔积液 浊音:浊音:肺炎 过清音:过清音:肺气肿 鼓音:鼓音:气胸、肺空洞 正常前胸部叩诊音正常前胸部叩诊音 肺界的叩诊肺界的叩诊•肺上界:肺上界:4 4~~6cm6cm。

      变窄:变窄:肺结核 变宽:变宽:阻塞性肺气肿•肺肺下下界界::分别位于锁骨中线、腋中线、肩胛线第6、8、10肋间隙 降低:降低:阻塞性肺气肿 上升:上升:肺不张、胸腔积液、肝脾肿大等•肺下界的移动范围:肺下界的移动范围:6~8cm 减减小小见于阻塞性肺气肿、肺不张、局部胸膜粘连等 正常肺尖宽度正常肺尖宽度(Kronig(Kronig峡峡) ) 肺下界移动范围肺下界移动范围 听诊听诊 •正常呼吸音 •异常呼吸音 •啰音•胸膜摩擦音 三种正常呼吸音的分布三种正常呼吸音的分布 三种正常呼吸音比较三种正常呼吸音比较 支气管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支气管肺泡呼吸音支气管肺泡呼吸音肺泡呼吸音肺泡呼吸音发生机制正常听诊区域听诊特点空气在声门、气管、主支气管形成湍流喉部、胸骨上窝、背部第6、7颈椎及第1、2胸椎附近似舌尖顶上腭的“哈”音,音调高、呼气时相较长兼有支气管呼吸音和肺泡呼吸音的形成机制胸骨角附近、肩胛间区第3、4胸椎水平介于两者之间空气在细支气管及肺泡内进出除支气管呼吸音与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听诊区域外的大部分肺野似上齿咬下唇的“夫”音,音调低、吸气时相较长 异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 •异异常常肺肺泡泡呼呼吸吸音音::主要指肺泡呼吸音的减弱或增强,其其临临床床意意义义同同胸胸廓廓扩扩张张度度减减弱弱或增强。

      或增强 •异异常常支支气气管管呼呼吸吸音音::又称管样呼吸音,指在正常肺泡呼吸音部位听到的支气管呼吸音其临床意义同语音震颤增强其临床意义同语音震颤增强•异异常常支支气气管管肺肺泡泡呼呼吸吸音音::指在正常肺泡呼吸音的区域内听到的支气管肺泡呼吸音见见于于支气管肺炎、肺结核、大叶性肺炎初期、胸腔积液上方肺膨胀不全的区域 啰音啰音 •概念:概念:呼吸音以外的附加音•干性啰音干性啰音 原理:原理:气道狭窄 特点:特点:调高响亮,呼气时明显,易变性大 分类:分类:鼾音、哨笛音(哮鸣音) 意义:意义: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心源性哮喘等•湿性啰音湿性啰音 原理:原理:气道有“水” 特点:特点:调低,水泡破裂声,吸气时明显,易变性小 分类:分类:大、中、小水泡音 意义:意义:肺炎、肺结核、急性肺水肿等 胸膜摩擦音胸膜摩擦音•特特点点::似两手背相擦的声音;屏气时消失•意义:意义:胸膜炎 测试题测试题1 1.正常成年男性右锁骨中线第.正常成年男性右锁骨中线第3 3肋间的叩诊音是肋间的叩诊音是 A.清音 B.实音 C.浊音 D.鼓音 E.过清音2 2.肺部闻及呼气延长的哨笛音称为.肺部闻及呼气延长的哨笛音称为 A.鼾音 B.大水泡音 C.小水泡音 D.哮鸣音 E.肺泡呼吸音3 3.计算肋间隙顺序时,找到胸骨角,对应.计算肋间隙顺序时,找到胸骨角,对应 A.第1肋骨 B.第2肋骨 C.第3肋骨 D.第4肋骨 E.锁骨4 4.支气管肺泡呼吸音的特点为.支气管肺泡呼吸音的特点为 A.像哨笛样的声音 B.呼气与吸气时间大致相等 C.像水泡似的声音 D.呼气时间小于吸气时间 E.呼气时间大于吸气时间 答案:答案:1.A 2.D 3.B 4.B 测试题测试题5 5.女性,.女性,1919岁,骑车与人碰撞后呼吸困难前来急诊,考虑为左侧气胸。

      岁,骑车与人碰撞后呼吸困难前来急诊,考虑为左侧气胸其触诊符合其触诊符合 A.右侧呼吸增强语颤消失 B.右侧呼吸及语颤均消失 C.左侧呼吸增强语颤消失 D.左侧呼吸及语颤均消失 E.双侧呼吸及语颤均增强6 6.张某,男,提重物时突感左胸刺痛,查体左胸叩诊鼓音,气管移向右.张某,男,提重物时突感左胸刺痛,查体左胸叩诊鼓音,气管移向右侧考虑为侧考虑为 A.胸腔积液 B.气胸 C.肺气肿 D.肺炎 E.胸膜增厚7 7.湿啰音的特点包括(多项选择).湿啰音的特点包括(多项选择) A.出现于吸气时或吸气终末 B.部位较恒定,性质不易变 C.瞬间内数量可明显增减 D.断续而短暂,常连续多个出现 E.有时不用听诊器即可听及 答案:答案:5.D 6.B 7. ABD 心脏评估心脏评估•视诊•触诊•叩诊•听诊(难点) 心脏视诊心脏视诊•心前区外形心前区外形 隆起:隆起:先天性心脏病、大量心包积液等 凹陷:凹陷:马方综合征等•心尖搏动心尖搏动Ø正常正常 位置:位置:左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侧0.5~1.0cm。

      范围:范围:直径2.0~2.5cm Ø异常异常 位置改变位置改变 向左移位:右室增大 左下移位:左室增大 强度改变强度改变 搏动增强:心室增大 搏动减弱:心包积液 心脏触诊心脏触诊•触诊目的触诊目的 验证验证视诊内容的准确性 发现发现心脏病特有的震颤和心包摩擦感 判断判断有无左心室肥厚的指征 准确定位准确定位并判断心脏搏动的时期•触诊内容触诊内容 心尖及心前区搏动:心尖及心前区搏动:左室肥厚可有心尖抬举性搏动 震颤:震颤:器质性心脏病的特征性体征之一 心包摩擦感:心包摩擦感:心包炎 心脏叩诊心脏叩诊•叩诊方法及顺序叩诊方法及顺序•正常心脏相对浊音界正常心脏相对浊音界 •心脏浊音界改变及临床意义心脏浊音界改变及临床意义 心脏以外因素:心脏以外因素: 一侧大量胸腔积液、气胸:一侧大量胸腔积液、气胸:心界向健侧移位 一侧胸膜粘连、增厚与肺不张:一侧胸膜粘连、增厚与肺不张:心界向病侧移位。

      大量腹水、腹腔巨大肿瘤:大量腹水、腹腔巨大肿瘤:心界向左增大 阻塞性肺气肿:阻塞性肺气肿:心浊音界变小 心脏本身病变:心脏本身病变: 左心室增大(靴形心):左心室增大(靴形心):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血压性心脏病等 右心室增大:右心室增大:肺源性心脏病 左、右心室增大:左、右心室增大:全心衰竭、扩张型心肌病等 左心房增大(梨形心):左心房增大(梨形心):多见于二尖瓣狭窄 心浊音界随体位改变:心浊音界随体位改变:心包积液 心脏左界与右界的组成心脏左界与右界的组成 正常成人心脏相对浊音界正常成人心脏相对浊音界右界(右界(cmcm))肋间肋间左界(左界(cmcm))2~3Ⅱ2~32~3Ⅲ3.5~4.53~4Ⅳ5~6Ⅴ7~9注:正常成人左锁骨中线距前正中线的距离为注:正常成人左锁骨中线距前正中线的距离为8 8~~l0cml0cm 心脏相对浊音界与绝对浊音界心脏相对浊音界与绝对浊音界 靴形心靴形心 梨形心梨形心 心脏听诊心脏听诊•心脏瓣膜听诊区心脏瓣膜听诊区 •听诊顺序听诊顺序•听诊内容听诊内容 瓣膜听诊区瓣膜听诊区•二尖瓣区:二尖瓣区:心尖搏动最强点 •肺动脉瓣区:肺动脉瓣区:胸骨左缘第2肋间•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胸骨右缘第2肋间 •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胸骨左缘第3肋间 •三尖瓣区:三尖瓣区:胸骨下端左缘 心脏瓣膜听诊区简图心脏瓣膜听诊区简图 听诊顺序听诊顺序 按逆时针方向听诊:按逆时针方向听诊:•二尖瓣听诊区•肺动脉瓣听诊区•主动脉瓣听诊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听诊区 听诊内容•心率心率•心律心律•心音心音•额外心音额外心音•心脏杂音心脏杂音•心包摩擦音心包摩擦音 心心 率率•每分钟的心跳次数为心率。

      每分钟的心跳次数为心率•正常成人心率:正常成人心率:60~100次/分•心动过速心动过速 成人成人心率100次/分 婴幼儿婴幼儿心率150次/分•心动过缓:心动过缓:60次/分 心心 律律•概念:概念:心脏跳动的节律 •正常表现:正常表现:规则、整齐 •心律失常心律失常 ①期前收缩:期前收缩:在规则心律基础上,突然提前出现一次心脏搏动,其后有一较长间歇频发者多见于器质性病变 ②心房颤动心房颤动 听诊特点听诊特点::心律绝对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脉率少于心率(脉搏短绌)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二尖瓣狭窄、冠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心音心音•心音产生机制心音产生机制 第一心音第一心音S S1 1::二尖瓣、三尖瓣关闭(收缩期) 第二心音第二心音S S2 2::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关闭(舒张期) 第三心音第三心音S S3 3::血流冲击室壁(舒张早期) 第四心音第四心音S S4 4::心房收缩(舒张末期) •心音的特点心音的特点•心音改变及其临床意义:心音改变及其临床意义:心音强度改变、 心音性质改变、心音分裂 。

      正常心音的特点正常心音的特点 心音心音音调音调音响音响性质性质持续时间持续时间最佳听诊部位最佳听诊部位其他其他S S1 1S S2 2S S3 3较低较低较高较高更低更低较强较强较弱较弱更弱更弱低钝低钝清脆清脆更钝更钝较长(约较长(约0.1s0.1s))较短(约较短(约0.08s0.08s))更短(约更短(约0.04s0.04s))心尖部心尖部心底部心底部心尖部及其内心尖部及其内上方上方与心尖搏动与心尖搏动同时出现同时出现在心尖搏动在心尖搏动之后出现之后出现左侧卧位、左侧卧位、呼气末、呼气末、运动后易运动后易听到听到 心音强度改变的临床意义心音强度改变的临床意义心音强度改变心音强度改变临床意义临床意义S S1 1增强增强S S1 1减弱减弱S S1 1强弱不等强弱不等A A2 2增强增强A A2 2减弱减弱P P2 2增强增强P P2 2减弱减弱S S1 1、、S S2 2同时增强同时增强S S1 1、、S S2 2同时减弱同时减弱运动、情绪激动、发热、贫血、甲亢、二尖瓣狭窄运动、情绪激动、发热、贫血、甲亢、二尖瓣狭窄心力衰竭、心肌梗死、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力衰竭、心肌梗死、二尖瓣关闭不全心房颤动、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房颤动、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高血压、主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主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肺心病、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肺动脉高压肺心病、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肺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运动、情绪激动、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运动、情绪激动、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肥胖、肺气肿、休克、心肌严重受损、心包积液等肥胖、肺气肿、休克、心肌严重受损、心包积液等 心音性质的改变心音性质的改变•钟摆律钟摆律•胎心律胎心律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重症心肌炎、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

      心音分裂心音分裂•S S1 1分裂:分裂:青少年、儿童、肺动脉高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S S2 2分裂:分裂:青少年、二尖瓣狭窄伴肺动脉高压等 额外心音额外心音•舒张早期奔马律:舒张早期奔马律: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重症心肌炎等•开瓣音:开瓣音:二尖瓣狭窄(提示瓣膜弹性尚好、二尖瓣分离术指征)•医源性额外音:医源性额外音:人工瓣膜音、人工起搏音 心脏杂音心脏杂音•杂音产生机制杂音产生机制•分析要点分析要点 部位:部位:瓣膜听诊区 时期:时期:收缩期(SM)、舒张期(DM) 性质:性质:吹风样、隆隆样、叹气样、机器样、乐音样 传导:传导:顺血流方向 强度:强度:1~6级 杂音强度杂音强度1 1级级(Ⅰ、1/6):难听到2 2级级(Ⅱ、2/6):可听到 3 3级级(Ⅲ、3/6):易听到 4 4级级(Ⅳ、4/6):较响亮 5 5级级(Ⅴ、5/6):很响亮 6 6级级(Ⅵ、6/6):极响亮 心包摩擦音心包摩擦音•心包摩擦音与心包摩擦感的产生方式、临床意义基本相同•前者用听诊辨别,后者用触诊感知 常见心脏瓣膜病变的杂音特点常见心脏瓣膜病变的杂音特点 瓣膜病变瓣膜病变最响部位最响部位时时 期期性性 质质传传 导导二尖瓣狭窄二尖瓣狭窄心尖部心尖部舒张期舒张期隆隆样隆隆样局局 限限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尖部心尖部收缩期收缩期吹风样吹风样左腋下左腋下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收缩期收缩期喷射样喷射样颈颈 部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舒张期舒张期叹气样叹气样心尖部心尖部 血管评估•脉搏脉搏•血压血压•周围血管征周围血管征 项目:项目:水冲脉、枪击音、毛细血管搏动征。

      意义:意义:阳性见于阳性见于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贫血、动脉导管未闭等 测试题测试题1 1.正常成人心尖搏动位于.正常成人心尖搏动位于 A.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0.5~1.0cm B.第4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0.5~1.0cm C.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2.0~2.5cm D.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外侧0.5~1.0cm E.第6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0.5~1.0cm2 2.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最主要体征是.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最主要体征是 A.第一心音减弱 B.心尖区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C.可闻及第三心音 D.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分裂 E.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3 3.二尖瓣狭窄最具特征性的体征是.二尖瓣狭窄最具特征性的体征是 A.心尖部可扪及震颤 B.二尖瓣面容 C.心尖区 S1 亢进 D.心尖区可闻及局限的隆隆样舒张期杂音 E.P2亢进并分裂 答案:答案:1.A 2.B 3.D 测试题测试题4 4.心脏听诊,先从哪里开始.心脏听诊,先从哪里开始 A.心尖区 B.肺动脉瓣听诊区 C.主动脉瓣听诊区 D.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 E.三尖瓣听诊区5 5.体检某病人,心率.体检某病人,心率9494次次/ /分,吸气时心率增快,呼气时心率减分,吸气时心率增快,呼气时心率减慢,心尖部有舒张期杂音,心底部第二心音亢进。

      反映有病理慢,心尖部有舒张期杂音,心底部第二心音亢进反映有病理变化的特征是变化的特征是 A.心率 B.心律 C.呼吸 D.杂音 E.第二心音6 6.关于听诊房颤的描述正确的是(多项选择).关于听诊房颤的描述正确的是(多项选择) A.第二心音分裂 B.心律绝对不齐 C.心室率快而规则 D.脉率少于心率 E.第一心音强弱不等7 7.第一心音的特点包括(多项选择).第一心音的特点包括(多项选择) A.音调较低 B.音响较强 C.低钝 D.在心底部最清楚 E.持续时间较长 答案:答案:4.A 5.D 6.BDE  7. ABCE 第六节第六节 腹部评估腹部评估u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u腹部评估要点腹部评估要点 腹部体表标志腹部体表标志 腹部分区腹部分区 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 肋弓下缘肋弓下缘 腹上角腹上角 脐脐髂前上棘髂前上棘腹直肌外缘腹直肌外缘腹中线腹中线耻骨联合耻骨联合腹部体表标志腹部体表标志 Ø四区分法四区分法Ø九区分法九区分法腹部分区腹部分区 Ø四区分法四区分法通过脐分别做一水平线和一垂直线,两线相交后将腹部分为:右上腹部右上腹部、、右下腹部右下腹部、、左上腹左上腹部部和和左下腹部左下腹部四区四区 腹部分区腹部分区 Ø九区分法九区分法用用两条水平线两条水平线和和两两条垂直线条垂直线将腹部分为“井”字形,形成九个区。

      即:即:左右季肋部左右季肋部、、左右腰部左右腰部、、左右髂左右髂部部、、上腹部上腹部、、脐部脐部及及耻骨上部耻骨上部腹部分区腹部分区 腹部评估要点腹部评估要点u视视 诊诊u触触 诊诊u叩叩 诊诊u听听 诊诊 注意:注意:ü视诊前,嘱病人排空膀胱;排空膀胱;ü视诊时,环境应温暖,光线充足而柔和;ü病人取仰卧位仰卧位,充分暴露全腹;ü评估者通常站在病人右侧,右侧,自上而下按一自上而下按一定的定的顺序顺序进行观察u视视 诊诊 ü腹部外形腹部外形ü呼吸运动呼吸运动ü腹壁静脉腹壁静脉ü胃肠型与蠕动波胃肠型与蠕动波u视视 诊诊 ü腹部外形腹部外形u视视 诊诊ü正常腹部外形正常腹部外形ü异常腹部外形异常腹部外形 ü腹部外形腹部外形u视视 诊诊正正常常腹腹部部外外形形腹部平坦:腹部平坦:仰卧位时,前腹壁大致位于肋缘至耻骨联合同一平面或稍凹陷,见于正正常成年人常成年人腹部饱满:腹部饱满:前腹壁稍高于肋缘至耻骨联合水平面,见于小儿及肥胖者小儿及肥胖者腹部低平:腹部低平:前腹壁稍低于肋缘至耻骨联合水平面,见于老年人和消瘦者老年人和消瘦者 ü腹部外形腹部外形u视视 诊诊腹部膨隆腹部膨隆 全腹膨隆(弥漫性膨隆) 局限性膨隆 腹部凹陷腹部凹陷 全腹凹陷 局部凹陷 异异常常腹腹部部外外形形 ü腹部外形腹部外形u视视 诊诊腹部膨隆:腹部膨隆:指仰卧位时前腹壁明显高于肋缘至耻骨联合水平面。

      全腹膨隆:全腹膨隆:常见于常见于腹腔大量积液、胃肠胀气、巨大腹部肿块、妊娠晚期、过度肥胖等 局限性膨隆:局限性膨隆:常见于常见于脏器肿大、肿瘤、炎性包块、胃或肠胀气、腹壁肿物或疝等 ü腹部外形腹部外形u视视 诊诊腹部凹陷:腹部凹陷:指仰卧位时,前腹壁明显低于肋缘至耻骨联合的水平面全腹凹陷:全腹凹陷:常见于常见于显著消瘦、严重脱水等病人严重者可呈舟状腹 局部凹陷:局部凹陷:多为多为手术后腹壁瘢痕收缩所致 呼吸运动:呼吸运动:腹壁随呼吸而上下起伏,称为腹式呼吸ü正常男性及儿童以腹式呼吸腹式呼吸为主;成年女性以胸式呼吸胸式呼吸为主ü腹式呼吸运动减弱或消失:腹式呼吸运动减弱或消失:见于腹膜炎症、膈肌麻痹或腹腔大量积液等ü腹式呼吸增强腹式呼吸增强较少见较少见u视视 诊诊 ü腹壁静脉腹壁静脉 正常人腹壁正常人腹壁一般见不到静脉,只有肤色白皙和较瘦者可隐约见到腹壁静脉 当门静脉、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回流受阻,致腹壁静脉显著扩张或迂曲,称为腹壁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 u视视 诊诊腹腹壁壁静静脉脉 u视视 诊诊ü腹壁静脉腹壁静脉评评估估血血流流方方向向 u视视 诊诊ü腹壁静脉腹壁静脉判判断断静静脉脉曲曲张张的的来来源源 门静脉高门静脉高压压时腹壁时腹壁曲张静脉曲张静脉血流分布血流分布和方向和方向 u视视 诊诊ü腹壁静脉腹壁静脉判判断断静静脉脉曲曲张张的的来来源源 下腔静脉下腔静脉阻塞阻塞时腹时腹壁曲张静壁曲张静脉血流分脉血流分布和方向布和方向 u视视 诊诊ü腹壁静脉腹壁静脉判判断断静静脉脉曲曲张张的的来来源源 上腔静脉上腔静脉阻塞阻塞时腹时腹壁曲张静壁曲张静脉血流分脉血流分布和方向布和方向 ü胃肠型与蠕动波胃肠型与蠕动波 正常人正常人除极度消瘦及腹壁菲薄的老年人外,一般看不到胃肠的轮廓和蠕动波形。

      当当胃肠道梗阻胃肠道梗阻时,时,可在腹部见到明显的胃型或肠型,并伴有蠕动波 u视视 诊诊 u触触 诊诊注意:注意: 病人头垫低枕,取仰卧位,两腿稍屈曲,仰卧位,两腿稍屈曲,以使腹壁肌肉松弛,两上肢平放于身体两侧,并嘱病人作缓慢的腹式呼吸运动 评估者立于病人右侧,右侧,面向病人,以便观察其表情与反应 触诊时,手要温暖,动作轻柔,以避免因腹肌紧张,而影响评估效果 u触触 诊诊注意:注意: 如病人精神紧张,可边触诊边与其交谈,以转移其注意力,使腹肌放松腹肌放松 触诊顺序触诊顺序一般自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进行,由下而上,由浅入深;触诊原则触诊原则是先从健康部位开始,逐渐移向病变区域 内容:内容: 腹壁紧张度腹壁紧张度 有无压痛及反跳痛有无压痛及反跳痛 腹腔脏器腹腔脏器 腹部包块腹部包块 u触触 诊诊 腹腹壁壁紧紧张张度度u触触 诊诊正常人正常人:腹壁:腹壁柔软柔软病理病理:腹肌的紧张度:腹肌的紧张度增加增加 腹肌的紧张度腹肌的紧张度减弱减弱 腹壁紧张度腹壁紧张度u触触 诊诊腹肌的紧张度腹肌的紧张度增加:增加: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板状腹。

      板状腹 结核性腹膜炎:揉面感 急性阑尾炎:右下腹肌紧张右下腹肌紧张 急性胆囊炎:右上腹肌紧张右上腹肌紧张 腹壁紧张度腹壁紧张度u触触 诊诊 腹壁紧张度减弱:腹壁紧张度减弱:慢性消耗性疾病、老年体弱者、经产妇等 压压痛痛及及反反跳跳痛痛u触触 诊诊压痛:压痛:压痛的部位常提示病变所在部位压痛点压痛点::压痛局限于一点位置较固定的压痛点常为特定疾病的重要诊断依据如:麦氏(如:麦氏(McBurneyMcBurney)点)点压痛→提示阑尾的病变;胆囊点胆囊点压痛→胆囊病变的标志 压压痛痛及及反反跳跳痛痛u触触 诊诊反跳痛评估方法反跳痛评估方法:触诊腹部出现压痛后,手指可压于原处稍停片刻,使压痛感觉趋于稳定,然后将手突然抬起,手突然抬起,如病人感觉腹痛骤然加重,并伴有痛苦表情,称为反跳痛称为反跳痛Ø反跳痛表示壁层腹膜己受炎症累及反跳痛表示壁层腹膜己受炎症累及Ø急性腹膜炎病人常有腹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称为腹膜刺激征腹膜刺激征 肝肝脏脏触触诊诊u触触 诊诊触诊方法:触诊方法:单手触诊,双手触诊.触诊的内容:触诊的内容:触及肝脏时,应注意其大小、大小、质地、表面状态及边缘、压痛质地、表面状态及边缘、压痛等。

      肝肝脏脏触触诊诊u触触 诊诊触诊的内容及临床意义:触诊的内容及临床意义:大小:大小:正常正常在右锁骨中线的肋缘下触及范围在1cm1cm以内以内;剑突下可触及范围在3cm3cm以内以内常见异常:常见异常:右侧胸腔大量积液、肺气肿等所致的肝下移;肝炎、肝瘀血、脂肪肝、肝脓肿、肝肿瘤等所致的肝大 肝肝脏脏触触诊诊u触触 诊诊质地质地:一般分为三个等级:一般分为三个等级•质软:质软:如触口唇,见于正常肝脏•质韧质韧:如触鼻尖,见于急性肝炎、脂肪肝、慢性肝炎、肝瘀血等•质硬:质硬:如触前额,见于肝硬化、肝癌等 肝肝脏脏触触诊诊u触触 诊诊表面状态及边缘表面状态及边缘::•正常:正常:肝脏表面光滑,边缘整齐且厚薄均匀一致•异常:异常:急性肝炎急性肝炎时表面光滑,边缘钝; 脂肪肝、肝瘀血脂肪肝、肝瘀血时表面光滑,边缘圆钝; 肝硬化肝硬化时表面不光滑,可触及小结节,边缘锐利; 肝癌肝癌时表面高低不平,边缘不整,厚薄不一 肝肝脏脏触触诊诊u触触 诊诊压痛压痛::正常正常肝脏无压痛•异常:异常:如肝包膜有炎症反应或因肝大使肝包膜受到牵拉,则有压痛常见于急性肝炎、肝瘀血、肝脓肿等。

      脾脾脏脏触触诊诊u触触 诊诊触诊方法:触诊方法:单手触诊,双手触诊脾大的测量及记录方法脾大的测量及记录方法 脾大的分度及临床意义脾大的分度及临床意义 脾脾脏脏双双手手触触诊诊法法u触触 诊诊仰仰卧卧位位右右侧侧卧卧位位 脾脾脏脏触触诊诊u触触 诊诊脾大的测量及记录方法脾大的测量及记录方法 脾脾脏脏触触诊诊u触触 诊诊分度分度范围范围临床意义临床意义轻度肿大不超过肋下2cm急性和慢性肝炎、伤寒等中度肿大超过肋下2cm,但在脐水平线以上肝硬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高度肿大超过脐水平线或前正中线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疟疾、淋巴瘤等 脾大的分度及临床意义脾大的分度及临床意义 胆胆囊囊触触诊诊u触触 诊诊Ø正常正常: :胆囊不能触及Ø胆囊肿大胆囊肿大: :在右肋缘与腹直肌外缘交界处可触到肿大的胆囊呈梨形或卵圆形梨形或卵圆形,一般张力较高,可随呼吸上下移动常见于常见于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癌等Ø如胆囊虽有炎症,但还不能触及时,可进行胆囊触痛检查胆囊触痛检查 胆胆囊囊触触诊诊u触触 诊诊MurphyMurphy征检查法:征检查法:MurphyMurphy征阳性征阳性,常见于急性胆囊炎。

      常见于急性胆囊炎 膀膀胱胱触触诊诊u触触 诊诊正常:正常:膀胱空虚时位于盆腔内,不被触及方法:方法:单手滑行触诊法单手滑行触诊法膀胱胀大:膀胱胀大:常见于尿潴留,如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癌、脊髓病变、昏迷病人等 腹腹部部包包块块u触触 诊诊腹部包块腹部包块::脏器肿大或异位、肿瘤、囊肿、炎性肿块、肿大的淋巴结以及肠内粪块等注意注意::部位、大小、形态、质地、有无压痛、搏动、波动及移动度等,以鉴别其来源于何种脏器及其性质如如有显著压痛的包块多为炎症性炎症性;;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大多形态不规则、表面凹凸不平且质地坚硬 u叩叩 诊诊方法:方法:ü直接叩诊法直接叩诊法ü间接叩诊法(更常用)间接叩诊法(更常用) u叩叩 诊诊内容:内容:ü腹部叩诊音腹部叩诊音ü肝脏叩诊肝脏叩诊ü移动性浊音移动性浊音 u叩叩 诊诊腹腹部部叩叩诊诊音音正常正常::为鼓音,肝脏、脾脏、充盈的膀胱、增大的子宫等部位叩诊呈浊音或实音鼓音范围明显扩大鼓音范围明显扩大::胃肠高度胀气、人工气腹和胃肠穿孔鼓音范围缩小,病变部位出现浊音或实音:鼓音范围缩小,病变部位出现浊音或实音:肝、脾等实质脏器极度肿大、腹腔内肿物、腹腔大量积液。

      u叩叩 诊诊肝肝脏脏叩叩诊诊 叩诊肝脏上、下界的方法 正常肝上、下界 肝浊音界变化的临床意义 u叩叩 诊诊肝肝脏脏叩叩诊诊• 肝脏上、下界的叩诊方法肝脏上、下界的叩诊方法• 正常肝上、下界:正常肝上、下界: 正常匀称体型者:正常匀称体型者:肝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肝下界位于右季肋下缘肝上下径:约为肝上下径:约为9 9~~11cm11cm 矮胖体型者:矮胖体型者:肝上、下界均可高一个肋间 瘦长体型者:瘦长体型者:可低一个肋间 u叩叩 诊诊肝肝脏脏叩叩诊诊异异常常肝浊音界扩大:肝浊音界扩大:肝癌、肝脓肿、肝瘀血、肝炎、多囊肝等肝浊音界缩小:肝浊音界缩小:肝硬化、急性肝坏死、胃肠胀气肝浊音界消失:肝浊音界消失:常代之以鼓音,见于急性胃肠穿孔肝浊音界上移:肝浊音界上移:右肺纤维化、右肺不张、严重腹水肝浊音界下移:肝浊音界下移:慢性肺气肿,右侧张力性气胸等 u叩叩 诊诊移移动动性性浊浊音音移动性浊音移动性浊音:指因体位不同而出现浊音区变动的现象l对移动性浊音的评估是临床检查腹腔内游检查腹腔内游离液体离液体的重要方法l当腹腔内游离液体超过超过1000ml1000ml以上时,即可叩出移动性浊音。

      u听听 诊诊 ü肠肠 鸣鸣 音音 ü振振 水水 音音 u听听 诊诊 肠肠鸣鸣音音Ø肠鸣音:肠鸣音:肠蠕动时,肠管内气体和液体随之流动所产生的一种断断续续的咕噜声(或气过水声)Ø正常正常情况下,肠鸣音约每分约每分钟钟4 4~~5 5次 u听听 诊诊 肠鸣音肠鸣音 种类种类表现表现临床意义临床意义肠鸣音活跃 肠鸣音每分钟达10次以上,但音调不特别高亢急性肠炎、胃肠道大出血或服泻药后等肠鸣音亢进 肠鸣音每分钟达10次以上,且音调响亮、高亢机械性肠梗阻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持续3~5min以上听到一次或未听到肠鸣音老年性便秘、腹膜炎、肠麻痹或低血钾 Ø常见异常肠鸣音及临床意义常见异常肠鸣音及临床意义 u听听 诊诊 振振水水音音 振水音:振水音:指胃内气体与液体相撞击而发出的“咣啷、咣啷”的声音正常:正常:进食较多量的液体后可出现振水音异常:异常:空腹或饭后空腹或饭后6 6~~8h8h以上以上仍可闻及振水音,表示胃排空不良,有较多液体潴留,常见于常见于幽门梗阻、胃扩张等幽门梗阻、胃扩张等 u测试测试一、一、A A型题型题1 1.仰卧位时,前腹壁大致位于肋缘至耻骨联合同一平.仰卧位时,前腹壁大致位于肋缘至耻骨联合同一平面称面称 A.腹部低平 B.腹部平坦 C.腹部饱满 D.腹部膨隆 E.腹部凹陷2 2.仰卧位时腹部呈蛙腹状见于.仰卧位时腹部呈蛙腹状见于 A.巨大腹部肿块 B.妊娠晚期 C.大量腹腔积液 D.胃肠胀气 E.卵巢囊肿BC u测试测试3 3.腹壁曲张静脉的血流方向以脐为中心向四周放射,见于.腹壁曲张静脉的血流方向以脐为中心向四周放射,见于 A.门静脉高压 B.下腔静脉阻塞 C.上腔静脉阻塞 D.门静脉和下腔静脉阻塞 E.上、下腔静脉阻塞4 4.触诊腹部揉面感常见于.触诊腹部揉面感常见于 A.化脓性腹膜炎 B.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C.急性胆囊炎 D.结核性腹膜炎 E.急性阑尾炎5 5.腹部触诊出现反跳痛表示炎症已.腹部触诊出现反跳痛表示炎症已 A.累及壁层腹膜 B.波及大网膜 C.累及脏层腹膜 D.波及邻近脏器 E.并发穿孔ADA u测试测试6 6.在右锁骨中线上叩诊肝上下径约为.在右锁骨中线上叩诊肝上下径约为 A.11~13cm B.10~12cm C.9~11cm D.8~11cm E.7~9cm7 7.可叩出移动性浊音,表明腹腔内游离液体至少在.可叩出移动性浊音,表明腹腔内游离液体至少在 A.600ml B.800ml C.1000ml D.1200ml E.1500mlCC u测试测试二、二、X X型题型题1 1.进行腹部视诊时应注意.进行腹部视诊时应注意 A.环境温暖 B.光线充足而柔和 C.病人仰卧位 D.充分暴露全腹 E.嘱病人憋尿2 2.饭后.饭后6 6~~8h8h仍可闻及振水音常见于仍可闻及振水音常见于 A.大量饮水 B.胃扩张 C.幽门梗阻 D.急性腹膜炎 E.肠梗阻ABCDBC u脊脊 柱柱 评评 估估u四四 肢肢 评评 估估 第七节第七节 脊柱、四肢评估脊柱、四肢评估 脊柱评估脊柱评估 脊柱弯曲度脊柱弯曲度 脊柱活动度脊柱活动度 脊柱压痛与叩击痛脊柱压痛与叩击痛 评估方法:评估方法:用手指沿其脊柱的棘突,由上由上向下向下以适当压力划压,皮肤可出现一条红色充血线,观察此线是否正直,即可判断脊柱有无侧弯。

      生理性弯曲生理性弯曲: :侧面→ 4个弯曲(颈曲、胸曲、腰曲和骶曲),使脊柱呈“S”形背面→脊柱无侧弯脊柱弯曲度脊柱弯曲度 脊柱弯曲度脊柱弯曲度 •脊柱后凸脊柱后凸(驼背)(驼背)::佝偻病、胸椎结核、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退行性病变等•脊柱前凸:脊柱前凸:晚期妊娠、大量腹腔积液、腹腔巨大肿瘤等•脊柱侧凸:脊柱侧凸:姿势性侧凸和器质性侧凸姿势性侧凸和器质性侧凸 ① ①姿势性脊柱侧凸:姿势性脊柱侧凸:脊柱结构无异常,改变体位可将其纠正原因原因::儿童发育期姿势不良,椎间盘突出,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等 ② ②器质性脊柱侧凸:器质性脊柱侧凸:改变体位不可将其纠正病病因:因:佝偻病、佝偻病、慢性胸膜增厚、胸膜粘连、肩或胸廓畸形等 病病理理性性变变形形 脊柱活动度脊柱活动度 •正常活动度:正常活动度:颈段和腰段最大,胸段较小,骶、尾段几乎无活动性•评估方法:评估方法:嘱病人作前屈、后伸、侧弯和旋转等动作•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年龄、运动训练、脊柱结构差异•脊柱活动受限的病因:脊柱活动受限的病因:脊柱相应节段软组织受损、脊椎增生性关节炎、结核或肿瘤浸润、外伤、骨折或关节脱位等 脊柱压痛与叩击痛脊柱压痛与叩击痛 Ø脊柱压痛:脊柱压痛:正常脊柱无压痛。

      常见病因:常见病因:脊椎结核、椎间盘脱出、脊椎外伤或骨折等;椎旁肌肉压痛的病因常为腰背肌劳损Ø叩击痛叩击痛: :正常脊柱无叩击痛 常见病因:常见病因:脊柱结核、脊椎骨折、椎间盘突出等 四肢评估四肢评估 Ø正常四肢左右两侧对称,正常四肢左右两侧对称,形态正常,活动不受限形态正常,活动不受限 四肢评估四肢评估 常见异常:常见异常:形态异常形态异常 运动障碍运动障碍 形态异常形态异常 匙状甲(反甲)匙状甲(反甲) 特点:特点:指(趾)甲中央凹陷,边缘翘起,指甲变薄,表面粗糙且有条纹 常见病因:常见病因:缺铁性贫血、高原疾病等 形态异常形态异常 杵状指(趾)杵状指(趾) 特点:特点:手指或足趾末端指节增宽、增厚,指甲从根部到末端拱形隆起呈杵状膨大常见病因:常见病因:慢性肺脓肿、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癌、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肝硬化等 形态异常形态异常 梭形关节梭形关节特点:特点:近端指间关节呈梭形畸形,伴活动受限,严重者手指和腕部向尺侧偏移,且多为双侧对称性改变常见病因:常见病因:类风湿性关节炎 形态异常形态异常 爪形手爪形手特点:特点:手呈鸟爪样,其大小鱼际肌、骨间肌萎缩,掌指关节过伸,指间关节屈曲。

      常见病因:常见病因:尺神经损伤、进行性肌萎缩、脊髓空洞症、麻风病等 形态异常形态异常 肢端肥大症肢端肥大症 特点:特点:骨末端及其韧带等软组织增生、肥大,肢体末端明显粗大为成人腺垂体功能亢进,使生长激素分泌增多所致常见病因:常见病因:腺垂体嗜铬细胞瘤、嗜酸细胞增生 形态异常形态异常 膝关节红、肿、热、痛,运动障碍:膝关节红、肿、热、痛,运动障碍: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腔内积液时,膝关节腔内积液时,视诊其周围明显肿胀,呈对称性,触诊有“浮髌现象浮髌现象” 形态异常形态异常 膝内、外翻:膝内、外翻:①①膝内翻膝内翻(“O”型腿):双踝并拢时,双膝分离,小腿向内偏斜②②膝外翻膝外翻(“X”型腿):双膝并拢时,双踝分离,小腿向外偏斜常见病因常见病因为佝偻病为佝偻病 形态异常形态异常 足内、外翻:足内、外翻: ①①足内翻:足内翻:足呈固定内翻、内收位,足不能踏平,仅外侧负重常见于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先天畸形②②足外翻:足外翻:足呈固定外翻、外展位,足不能踏平,仅内侧负重常见病因:常见病因:胫前胫后肌麻痹 形态异常形态异常 •肌肉萎缩肌肉萎缩 特点:特点:病人肌肉的体积缩小,肌纤维病人肌肉的体积缩小,肌纤维变细,肌肉松弛无力。

      变细,肌肉松弛无力 常见病因:常见病因: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周围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周围神经损伤、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偏瘫等神经损伤、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偏瘫等•下肢静脉曲张下肢静脉曲张 特点:特点:小腿静脉呈蚯蚓状迂曲、怒张,小腿静脉呈蚯蚓状迂曲、怒张,重者有肿胀感,局部皮肤暗紫色、有色素重者有肿胀感,局部皮肤暗紫色、有色素沉着,甚至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沉着,甚至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 常见病因:常见病因:栓塞性静脉炎、持久站立栓塞性静脉炎、持久站立 运动障碍运动障碍 Ø评估方法:评估方法:嘱病人作各个关节的主动和被动运动,以便观察其活动范围、有无活动受限、疼痛等 运动障碍运动障碍 Ø运动障碍:运动障碍:常见于中枢或周围神经损害、关节的炎症、软组织损伤、肿瘤、退行性病变等,可导致关节疼痛、肌肉痉挛、关节囊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或粘连,从而使关节的主动或被动运动出现障碍 u测试测试ED一、一、A A型题型题1 1.匙状甲常见于.匙状甲常见于 A.慢性肺脓肿 B.支气管肺癌 C.支气管扩张 D.肝硬化 E.缺铁性贫血2 2.梭形关节见于.梭形关节见于 A.进行性肌萎缩 B.尺神经损伤 C.风湿性关节炎 D.类风湿性关节炎 E.脊髓空洞症 u测试测试A3 3.爪形手见于.爪形手见于 A.尺神经损伤 B.类风湿性关节炎 C.桡神经损伤 D.风湿性关节炎 E.风湿热二、二、B B型题型题 A.膝内翻 B.足内翻 C.膝外翻 D.足外翻 E.浮髌现象4 4.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病人可见.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病人可见 5 5.胫前胫后肌麻痹病人可见.胫前胫后肌麻痹病人可见 BD u测试测试ABE三、三、X X型题型题6 6.脊柱前凸常见于.脊柱前凸常见于 A.晚期妊娠 B.大量腹腔积液 C.佝偻病 D.脊柱退行性病变 E.腹腔巨大肿瘤 u生理反射生理反射u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第八节第八节 神经反射评估神经反射评估 生理反射生理反射 浅反射浅反射 深反射深反射 浅反射浅反射 概念:概念:指通过刺激皮肤或粘刺激皮肤或粘膜膜而引起肌肉收缩反应的反射。

      浅反射浅反射 角膜反射角膜反射腹壁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提睾反射跖反射跖反射 角膜反射角膜反射浅反射浅反射 评估方法:评估方法:嘱病人眼睛向内上方向内上方注视,评估者将棉签絮捻成细束,用其末端轻触一侧角膜外缘角膜外缘,正常反应为眼睑迅速眼睑迅速闭合Ø直接角膜反射直接角膜反射Ø间接角膜反射间接角膜反射 角膜反射角膜反射浅反射浅反射 异常反应及临床意义:异常反应及临床意义:ü一侧三叉神经病变一侧三叉神经病变→直接和间接角膜反射均消失ü一侧面神经病变一侧面神经病变→直接角膜反射消失,间接角膜反射存在ü深昏迷病人深昏迷病人→双侧角膜反射完全消失 腹壁反射腹壁反射浅反射浅反射 分为:分为:上腹壁反射上腹壁反射 中腹壁反射中腹壁反射 下腹壁反射下腹壁反射 腹壁反射腹壁反射浅反射浅反射 评估方法:评估方法:嘱病人取仰卧位,两下肢稍屈曲,使腹壁松弛,评估者用钝头竹签由外向内由外向内轻划腹上部轻划腹上部、、腹中部、腹下部腹中部、腹下部的皮肤正常反应正常反应: :受刺激部位腹腹肌收缩 腹壁反射腹壁反射浅反射浅反射 异常反应及临床意义:异常反应及临床意义:ü脊髓不同节段受损脊髓不同节段受损→相应部位的腹壁反射消失;ü一侧锥体束受损一侧锥体束受损→同侧腹壁反射减弱或消失;ü昏迷、急腹症、经产妇、肥胖及老年人等,可因腹壁松弛,使腹壁反射减弱或消失。

      提睾反射提睾反射浅反射浅反射 评估方法:评估方法:评估评估者用钝头竹签者用钝头竹签由由下向上下向上轻划股内轻划股内侧上方皮肤侧上方皮肤正常反应正常反应: :同侧同侧提睾肌收缩,使提睾肌收缩,使睾丸上提睾丸上提 提睾反射提睾反射浅反射浅反射 异常反应及临床意义:异常反应及临床意义: 一侧一侧提睾反射减弱或消失→→同侧同侧锥体束受损、腹股沟疝、阴囊水肿及老年人等 双侧双侧提睾反射均减弱或消失→腰髓1~2节病变 跖反射跖反射浅反射浅反射 评估方法:评估方法:嘱病人仰卧位,两下肢伸直,评估者一手托其踝部,另一手持钝头竹签由足跟向小趾划足底外侧缘,至小趾跖关节再转向拇趾侧正常反应正常反应: :足趾向跖面屈曲又称巴宾斯基(Babinski)征阴性 异常反应及临床意义:异常反应及临床意义:骶髓1~2节病变,跖反射消失 深反射深反射•概念:概念:指通过刺激骨膜、肌腱,经深部感受器而完成的反射,也称腱反射•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①取得病人的合作,取得病人的合作,分散病人注意力,以免因紧张而使反射受到限制 ②使用叩诊锤时,力量应适中力量应适中 ③评估时,应进行两侧对比,两侧对比,其反射的不对称性更具有临床意义。

      深反射深反射肱二头肌反射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膝腱反射膝腱反射 跟腱反射跟腱反射 肱二头肌反射肱二头肌反射评估方法:评估方法:嘱病人前臂屈曲,评估者用左手托住其肘部,将拇指置于肱二头肌肌腱上,右手持叩诊锤叩击评估者自己的左拇指ü正常反应正常反应: :肱二头肌收缩,前臂快速屈曲深反射深反射 肱三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评估方法:评估方法:嘱病人前臂半屈半旋前位,评估者用左手托住其肘部,右手持叩叩诊锤叩击鹰嘴上方的肱三诊锤叩击鹰嘴上方的肱三头肌肌腱头肌肌腱ü正常反应正常反应: :肱三头肌收缩,前臂伸展前臂伸展深反射深反射 膝腱反射膝腱反射评估方法:评估方法:嘱病人取坐位,小腿自然下垂并完全放松,评估者持叩诊锤叩击髌骨下方的股四头肌叩击髌骨下方的股四头肌肌腱;肌腱;如取仰卧位,需评估者用左手托起其膝关节,使髋关节及膝关节稍屈曲ü正常反应正常反应: :小腿伸展小腿伸展深反射深反射 跟腱反射(跟腱反射(踝反射踝反射))评估方法:评估方法:嘱病人仰卧位,髋关节及膝关节稍屈曲,下肢外旋外展位,评估者一手将其足部背屈成直角,另一手持叩诊锤叩击跟腱叩击跟腱ü正常反应正常反应: :腓肠肌收缩,足向跖面屈曲。

      足向跖面屈曲深反射深反射 异异常常反反应应及及临临床床意意义义•深反射减弱或消失:深反射减弱或消失:常见的有周围神经炎、脊髓前角病变以及麻醉、昏迷等•深反射增强:深反射增强:常见于脑出血、脑栓塞、脑瘤等;甲状腺功能亢进、神经官能症等•深反射极度亢进者,深反射极度亢进者,还可出现霍夫曼(Hoffmann)征、踝阵挛、髌阵挛等现象深反射深反射 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病理反射病理反射 脑膜刺激征脑膜刺激征 病理反射病理反射 指锥体束病变导致大脑失去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作用所出现的异常反射异常反射 病理反射病理反射 巴宾斯基巴宾斯基((Babinski))征征 查多克查多克((Chaddock))征征 奥本海姆奥本海姆((Oppenheim))征征 戈登戈登((Gordon))征征 最典型的最典型的病理反射病理反射 病理反射病理反射 阳阳性性反反应应 拇趾缓缓背伸,其余四趾拇趾缓缓背伸,其余四趾呈扇形展开呈扇形展开 Ø一岁半以内的婴幼儿因锥体束尚未一岁半以内的婴幼儿因锥体束尚未发育完善,上述表现也会出现,但不发育完善,上述表现也会出现,但不属于病理反射,应加以鉴别。

      属于病理反射,应加以鉴别 病理反射病理反射 脑膜刺激征脑膜刺激征指脑膜受激惹所出现的体征指脑膜受激惹所出现的体征 常见于:常见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压增高、脑膜转移瘤等 脑膜刺激征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颈项强直凯尔尼格(凯尔尼格(KeringKering)征)征 布鲁津斯基(布鲁津斯基(BrudzinskiBrudzinski)征)征 颈颈项项强强直直脑膜刺激征脑膜刺激征Ø检查方法:检查方法:嘱病人去枕仰卧位,两下肢伸直,评估者以右手置于其前胸,左手置于枕后,托起头部,使下颌向胸骨柄方向做被动屈颈Ø阳性反应:阳性反应:颈肌抵抗力增强或下颌不能贴近前胸 凯尔尼格征凯尔尼格征Ø检查方法:检查方法:嘱病人仰卧位,评估者先将病人一侧下肢的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呈直角,再用左手置于膝部固定,用右手抬起小腿(正常可达135°以上)Ø阳性反应:阳性反应:伸膝有抵抗感且伴疼痛及屈肌痉挛 布鲁津斯基征布鲁津斯基征Ø检查方法:检查方法:嘱病人仰卧位,两下肢伸直,评估者以右手置于其前胸,左手置于枕后,托起头部,使头部前屈Ø阳性反应:阳性反应:两侧髋关节和膝关节同时反反射性屈曲射性屈曲 u测试测试E一、一、A A型题型题1 1.用一定力量挤压腓肠肌,可见拇趾缓缓背伸,其.用一定力量挤压腓肠肌,可见拇趾缓缓背伸,其余四趾呈扇形展开,此阳性反应为余四趾呈扇形展开,此阳性反应为 A.查多克征 B.凯尔尼格征 C.奥本海姆征 D.巴宾斯基征 E.戈登征2 2.深反射减弱或消失的病因可能是.深反射减弱或消失的病因可能是 A.脑出血 B.脑栓塞 C.周围神经炎 D.甲状腺功能亢进 E.神经官能症C u测试测试A二、二、B B型题型题 A.腰髓1~2节 B.颈髓5~6节 C.腰髓2~4节 D.颈髓7~8节 E.骶髓1~2节3 3.双侧提睾反射消失其病变在.双侧提睾反射消失其病变在 4 4.跖反射消失其病变在.跖反射消失其病变在 三、三、X X型题型题5 5.腹壁反射减弱或消失可见于.腹壁反射减弱或消失可见于 A.昏迷病人 B.经产妇 C.急腹症 D.婴幼儿 E.肥胖者EABCE 第六章第六章 常用实验检查常用实验检查 学习要求学习要求•能正确采集能正确采集血液、尿液、粪便、肝肾功能及其他生化检查的标本标本。

      •熟悉熟悉血液、尿液、粪便一般检查的正常表现、异常的临床意义临床意义•了解了解肝肾功能、常用生化检查及浆膜腔积液检查的临床应用临床应用 实验检查的概念及用途实验检查的概念及用途•概念:概念:是运用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化学和物理学等实验技术和方法,对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对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以及组织细胞等标本进行检物、排泄物以及组织细胞等标本进行检验,验,以获得反映机体功能状态、病理变化或病因等方面的客观资料•用途:用途:协助诊断、观察病情与疗效、制定防护措施及判定预后 主要讲解内容主要讲解内容•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粪便检查•常用肾功能检查•肝病常用实验室检查•浆膜腔穿刺液检查•常用血液生化检查 第一节第一节 血液检查血液检查•血液常规检查•其他常用血液检查 血液常规检查血液常规检查•传统的血液常规检查包括:传统的血液常规检查包括: 红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 count,RBC) 血红蛋白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测定 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 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differential count,DC) •血液学分析仪器血液常规检查项目包括:血液学分析仪器血液常规检查项目包括: 红细胞计数 血红蛋白测定 红细胞平均值测定 红细胞形态检查 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计数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平均值测定 血小板形态检测 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RBCRBC和和HbHb)) •标本采集:标本采集:毛细血管采血。

      •参考值参考值 项目项目成年男性成年男性成年女性成年女性新生儿新生儿红细胞计数(×1012/L) 4.0~5.53.5~5.06.0~7.0血红蛋白量(g/L)120~160 110~150170~200 RBCRBC及及HbHb增多的临床意义增多的临床意义•相对性增多:相对性增多:由于血浆中水分丢失,血液浓缩所致常见于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大量出汗、尿崩症等•绝对性增多:绝对性增多:由生理、病理原因引起的组织缺氧所致①生理性生理性常见于新生儿、高原居民、剧烈运动等②病理性病理性常见于严重的慢性肺心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RBCRBC及及HbHb减少减少 单位容积的血液中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低于参考值的低限,亦称为贫血贫血,,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类 生理性贫血生理性贫血•妊娠中、后期:妊娠中、后期:血容量增加,血液稀释•某些老年人:某些老年人:骨髓造血组织逐渐减少、造血功能减退、对营养的摄取吸收及利用减少,也可致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 病理性减少病理性减少•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生成减少:①造血物质缺乏,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

      ②造血功能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伴发的贫血等•红细胞破坏过多:红细胞破坏过多:遗传性球型红细胞增多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失血:失血:急慢性失血均可致贫血 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WBCWBC及及DCDC)) •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是测定单位容积血液中各种白细胞的总数•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是将血液制成涂片,经染色后分类,求得各类型白细胞的比值(百分数)•各种类型白细胞的绝对值各种类型白细胞的绝对值=白细胞计数值×白细胞分类计数的百分数 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WBCWBC及及DCDC))•标本采集法:标本采集法:毛细血管采血•参考值参考值 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 成人(4~10)×109/L 新生儿(15~20)×109/L 婴儿(11~12)×109/L 白细胞分类计数及绝对值白细胞分类计数及绝对值 项目比值项目比值百分数百分数绝对值绝对值((×10×109 9/L/L))中性杆状核粒细胞(St)0.01~0.051%~5%0.04~0.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Sg) 0.50~0.7050%~70% 2~7 嗜酸性粒细胞(E) 0.005~0.050.5%~5%0.02~0.5 嗜碱性粒细胞(B) 0~0.010%~1% 0~0.1 淋巴细胞(L) 0.20~0.40 20%~40% 0.8~4 单核细胞(M) 0.03~0.08 3%~8% 0.12~0.8 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白细胞计数高于白细胞计数高于10×109/L称白细胞增多,白细胞增多或减少通常与中性粒细胞增多或减少有密切关系和相同意义。

      •中性粒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增多:有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情况 白细胞生理性增多白细胞生理性增多•生理性增多生理性增多见于新生儿、月经期、妊娠5个月后、剧烈运动、饱食、寒冷等•生理性增多生理性增多都是一过性的一过性的,通常不伴有白细胞质量的变化 白细胞病理性增多白细胞病理性增多•急性感染或炎症:急性感染或炎症:是最常见最常见的原因,尤其是化脓性球菌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性感染最为明显•急性失血和急性溶血急性失血和急性溶血•急性中毒:急性中毒:急性化学物质或药物、生物毒素中毒等•广泛的组织损伤或坏死:广泛的组织损伤或坏死:如大手术创伤、大面积烧伤、心肌梗死等•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其他:其他: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骨髓增殖性疾病等 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5×109/L,称为粒细胞减少症细胞减少症•低于0.5×109/L,称为粒细胞缺乏症,其白细胞计数大多低于1.0×109/L 中性粒细胞减少临床意义中性粒细胞减少临床意义•部分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部分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如伤寒、流感、病毒性肝炎等•部分血液病:部分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症、粒细胞缺乏症等。

      •理化因素损伤:理化因素损伤:放射线、解热镇痛药、抗肿瘤药、抗甲状腺药、氯霉素、磺胺类、免疫抑制剂等•脾功能亢进脾功能亢进•其他:其他: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中性粒细胞的核象:中性粒细胞的核象:指粒细胞的分叶状况,反映粒细胞的成熟程度,核象变化可反映某些疾病的病情和预后•正常人外周血正常人外周血经涂片染色后可见中性粒细胞以以2 2~~3 3叶核为主叶核为主,不分叶或分叶过多者均较少病理情况下,出现核左移核左移或或核右移核右移现象 中性粒细胞核左移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概念:概念:外周血液中不分叶核粒细胞(包括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和幼稚粒细胞)增多>5%•意义:意义: ①核左移伴有白细胞增多表示机体核左移伴有白细胞增多表示机体的反应性强,的反应性强,常见于急性化脓菌感染、急性失血、急性中毒及急性溶血反应等 ②核明显左移而白细胞不增多核明显左移而白细胞不增多甚或减少,则提示感染严重、造血功能低下 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中性粒细胞核右移中性粒细胞核右移•概念:概念:外周血液中中性粒细胞核分5叶以上者增多超过3%•意义:意义:提示造血物质缺乏或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恶性贫血、慢性感染、尿毒症及应用抗代谢药物治疗后等。

      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变态反应性疾病;寄生虫病;皮肤病;部分血液病和恶性肿瘤;传染病的恢复期和猩红热的急性期•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及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者 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减少减少无临床意义 淋巴细胞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增多:见于部分病毒或杆菌感染,如病毒性肝炎、伤寒等;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传染病恢复期•淋巴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减少:见于长期接触放射线、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等 单核细胞单核细胞•增多增多见于活动性肺结核、单核细胞白血病等•减少减少无临床意义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atelet count,,PCPC或或PltPlt)) •标本采集法:标本采集法:毛细血管采血•参考值:参考值:(100~300)×109/L 血小板增多血小板增多血小板计数超过血小板计数超过400×109/L为血小板增多 •生理性增多:生理性增多:剧烈运动、进餐、午后、妊娠中晚期等•病理性增多:病理性增多:骨髓增生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急性大出血或溶血可出现一过性反应性增多;某些癌症;脾切除术后。

      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低于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称为血小板减少,低于50×109/L有自发性出血的可能 •生理性减少:生理性减少:新生儿、女性月经期的第一天•病理性减少:病理性减少:①血小板生成障碍:再障、急性白血病②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③血小板分布异常:脾大时过多血小板淤积在脾内 其他常用血液检查其他常用血液检查•血细胞比容(Hct)测定 •网织红细胞计数(RC)•血块收缩试验(CRT)•出血时间(BT)测定•凝血时间(CT)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SR)测定 血细胞比容(血细胞比容(HctHct)测定)测定•概念:概念:血细胞比容是指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比值•标本采集法:标本采集法:静脉采血2ml2ml,注入双草酸盐抗凝抗凝血试管内,充分混匀•参考值参考值 温氏法: 成年男性0.40~0.50L/L,平均0.45L/L 成年女性0.37~0.48L/L,平均0.40L/L 新生儿0.47~0.67L/L,平均0.54L/ L HctHct临床意义临床意义•血细胞比容测定可反映红细胞的增多或可反映红细胞的增多或减少减少。

      •血细胞比容增高血细胞比容增高:血液浓缩、红细胞增多症•血细胞比容降低:血细胞比容降低:见于各种贫血贫血但由于贫血的类型不同,其血细胞比容减少的程度与红细胞计数不一定成平行关系 网织红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RCRC)) •标本采集法:标本采集法:毛细血管采血•参考值:参考值: 项目项目成人成人新生儿新生儿比值0.005~0.015 0.02~0.06 百分数 0.5%~1.5%,平均1% 2%~6% 绝对值(×109/L)(24~84)×109/L RCRC临床意义临床意义•网织红细胞增多:网织红细胞增多:①提示骨髓造血功能提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旺盛: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如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等,以溶血性贫血增多最显著②提示抗贫血治疗有效:提示抗贫血治疗有效:缺铁性贫血及巨幼细胞贫血分别给予铁剂或叶酸治疗4~5天后网织红细胞开始升高,一周左右达高峰,可作为贫血治疗的疗效判断指标•网织红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减少:提示骨髓造血功能低提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下,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血块收缩试验(血块收缩试验(CRTCRT)) •标本采集法:标本采集法:静脉采血1ml1ml,注入清洁干燥小试管内并记录时间。

      •参考值:参考值:血液凝固后0.50.5~~1h1h开始收缩,24h24h内内完全收缩,血块收缩率为48%48%~~64%64%•临床意义:临床意义:血块收缩不良见于血小板量的减少或功能异常,如血小板无力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出血时间(出血时间(BTBT)测定)测定•标本采集法:标本采集法:用采血针刺破微血管,观察出血停止所需的时间•参考值:参考值:Duke法 1 1~~3min3min,,>4min>4min为延长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延长见于血小板数量减少、血小板无力症及毛细血管壁异常 凝血时间(凝血时间(CTCT)测定)测定 •标本采集法:标本采集法:试管法静脉采血3ml,立即记录时间•参考值:参考值:4~12min•临床意义:临床意义:延长见于:①各型血友病;②严重的肝脏损害、阻塞性黄疸等引起的凝血酶原或纤维蛋白原缺乏;③抗凝物质过多或纤溶亢进 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TPT)测定)测定•凝血酶原时间是指凝血酶原时间是指在被检血浆中加入组织凝血活酶和钙离子后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主要检测外源性凝血系统有无异常•标本采集法:标本采集法:静脉采血1ml,注入干燥抗凝试管内。

      •参考值:Quick一步法 1111~~13s13s,,超过正常对照3s3s以上有诊断价值•临床意义:临床意义:①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见于外源性凝血因子缺乏如严重肝脏疾病、阻塞性黄疸、DIC晚期等②凝血酶原时间缩短凝血酶原时间缩短见于血液呈高凝状态时如DIC早期、脑血栓形成或心肌梗死等 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沉降率(ESRESR)测定)测定•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 •标本采集法:标本采集法:静脉采血1.6ml,注入含有38g/L枸橼酸钠溶液0.4ml的试管内混匀•参考值:参考值:魏氏(Westergren)法: 成年男性0~15mm/1h末 成年女性0~20mm/1h末 ESRESR增快的临床意义增快的临床意义 •生理性增快:生理性增快:月经期、妊娠期、老年人等•病理性增快:病理性增快:①各种炎症:各种炎症:血沉增快还可反映病变的活动性,如风湿病和结核病病变活动时血沉增快,病变静止时血沉正常②组织损伤及坏死:组织损伤及坏死:可作为心绞痛与心肌梗死鉴别的参考依据。

      ③恶恶性肿瘤:性肿瘤:各种恶性肿瘤血沉增快,而良性肿瘤血沉正常④各种各种高球蛋白血症、高球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贫血等高胆固醇血症、贫血等均可使血沉增快 测试测试1 1.下述哪项可引起红细胞计数减少.下述哪项可引起红细胞计数减少 A.高原居住 B.新生儿 C.慢性失血 D.慢性缺氧 E.大面积烧伤2 2.中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中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 A.病毒性肝炎 B.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C.脾功能亢进 D.类风湿性关节炎 E.再生障碍性贫血3 3.成年男性血红蛋白参考值为.成年男性血红蛋白参考值为 A.<120g/L B.<110g/L C.110~150g/L D.120~160g/L E.170~200g/L4 4.中性粒细胞核左移主要见于.中性粒细胞核左移主要见于 A.急性严重化脓菌感染 B.急性出血 C.恶性肿瘤 D.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E.心肌梗死5 5.下述哪项可引起红细胞计数增高.下述哪项可引起红细胞计数增高 A.中晚期妊娠 B.异型输血 C.慢性失血 D.慢性缺氧 E.再生障碍性贫血 答案:答案:1.C 2.B 3.D 4.A 5.D1.C 2.B 3.D 4.A 5.D 6 6.判断贫血及贫血程度最重要的指标是.判断贫血及贫血程度最重要的指标是 A.红细胞计数 B.血红蛋白测定 C.网织红细胞计数 D.血沉检查 E.红细胞脆性试验7 7.白细胞分类计数百分率最高的是.白细胞分类计数百分率最高的是 A.中性粒细胞 B.淋巴细胞 C.单核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8 8.易引起红细胞计数增高的心脏病是.易引起红细胞计数增高的心脏病是 A.冠心病 B.高血压性心脏病 C.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D.贫血性心脏病 E.心肌病9 9.能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疾病是.能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疾病是 A.支气管哮喘 B.化脓性扁桃体炎 C.急性心肌梗死 D.肺结核 E.急性阑尾炎1010.网织红细胞增多常见于.网织红细胞增多常见于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急性白血病 C.慢性白血病 D.溶血性贫血 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答案:答案:6.B 7.A 8.C 9.A 10.D6.B 7.A 8.C 9.A 10.D测试测试 1111.血小板计数参考值为.血小板计数参考值为 A.<50×109/L B.<100×109/L C.>300×109/L D.>500×109/L E.(100~300)×109/L1212.下述哪种情况血沉无明显增快.下述哪种情况血沉无明显增快 A.心绞痛 B.心肌梗死 C.恶性肿瘤 D.肺结核活动期 E.类风湿性关节炎1313.血小板减少可引起(多项选择).血小板减少可引起(多项选择) A.出血时间延长 B.出血时间缩短 C.血块收缩不良 D.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E.凝血酶原时间缩短1414.血沉增快可见于(多项选择).血沉增快可见于(多项选择) A.良性肿瘤 B.大面积心肌梗死 C.恶性肿瘤 D.风湿热活动期 E.心绞痛 答案:答案:11.E 12.A 13.ACD 14.BCD11.E 12.A 13.ACD 14.BCD 测试测试 第二节第二节 尿液检查尿液检查•尿液常规检查•其他常用尿液检查 尿淀粉酶测定尿淀粉酶测定 尿尿17-17-羟皮质类固醇(羟皮质类固醇(17-OHCS17-OHCS)测定)测定 1h1h细胞排泄率测定细胞排泄率测定 尿液常规检查标本采集尿液常规检查标本采集•用清洁容器随时留取新鲜尿液随时留取新鲜尿液100100~~200ml200ml及时送检。

      •肾脏疾患或做早期妊娠诊断试验时,以晨尿晨尿为好•糖尿病病人应空腹留尿,糖尿病病人应空腹留尿,否则应注明留尿时间•细菌培养时细菌培养时,可用0.1%的新洁尔灭消毒外阴和尿道口,留取中段尿或导尿于消毒容器中留取中段尿或导尿于消毒容器中•不可将不可将粪便或其他分泌物、消毒液等混于尿标本中;成年女性应避免月经与白带混入尿内•采集采集24h24h尿液标本尿液标本做尿蛋白或尿酮定量时,应加入防腐加入防腐剂,常用甲苯剂,常用甲苯5ml5ml 检查内容检查内容•一般性状检查:一般性状检查:尿量、颜色及透明度、气味、酸碱反应及比重 •化学检查:化学检查:尿蛋白、尿糖、尿酮体、尿胆原和尿胆红素•显微镜检查:显微镜检查:细胞、管型和结晶体 尿量尿量•正常值:正常值:成人每昼夜尿量约1000~2000ml•多尿:多尿:成人每昼夜尿量超过2500ml为多尿 ①生理性多尿:生理性多尿:饮水过多、精神紧张、受寒等 ②病理性多尿:病理性多尿:糖尿病、尿崩症、肾脏疾病、药物影响等•少尿、无尿或尿闭:少尿、无尿或尿闭:成人每昼夜尿量少少于于400ml400ml为少尿,少于少于100ml100ml为无尿,少少于于50ml50ml为尿闭。

      可为肾前性少尿、 肾性少尿和肾后性少尿 尿液颜色及透明度尿液颜色及透明度•正常新鲜尿液:正常新鲜尿液:呈淡黄色、透明,放置后常因盐类析出而微浊•异常改变:异常改变:血尿 、血红蛋白尿和肌红蛋白尿、胆红素尿、脓尿和菌尿、乳糜尿 尿液颜色及透明度异常尿液颜色及透明度异常•血尿:血尿:每升尿液内含血量超过每升尿液内含血量超过1ml1ml即可出现淡红色称肉眼血尿常见于泌尿系统、出血性和全身性疾病•血红蛋白尿:血红蛋白尿:尿液呈酱油色或浓茶色,镜检无红细胞但隐镜检无红细胞但隐血试验阳性,血试验阳性,见于阵发性血红蛋白尿、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等•胆红素尿:胆红素尿:见于阻塞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脓尿和菌尿:脓尿和菌尿:呈白色或黄色混浊,脓尿放置后可有白色云絮状沉淀,菌尿呈云雾状且静置后不下沉此两种尿液不此两种尿液不论加热或加酸,其混浊均不消失论加热或加酸,其混浊均不消失常见于泌尿系统感染 •乳糜尿:乳糜尿:呈乳白色,见于丝虫病、肾周围淋巴管阻塞等 尿液气味尿液气味•新鲜尿液有氨味:新鲜尿液有氨味:慢性膀胱炎及尿潴留•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液有烂苹果气味•有机磷农药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尿液有蒜臭味。

      •进食较多葱、蒜后,尿液亦可有特殊气味 尿液酸碱反应尿液酸碱反应•正常正常新鲜尿液多呈弱酸性反应,pHpH约为约为6.56.5•进食肉食类进食肉食类等高蛋白膳食后尿液呈酸性,呈酸性,进食蔬菜进食蔬菜较多时尿液呈弱碱性呈弱碱性•酸中毒酸中毒、发热、糖尿病、应用大量酸性药物时尿液呈强酸性呈强酸性•碱中毒碱中毒、膀胱炎、应用大量碱性药物时尿液呈强碱性呈强碱性 尿比重尿比重•正常正常成人尿比重波动在1.015~1.025之间•尿比重增高:尿比重增高:急性肾小球肾炎、高热、脱水、心力衰竭、休克、糖尿病等•尿比重降低:尿比重降低:慢性肾炎、慢性肾衰竭、急性肾衰竭多尿期、尿崩症等若尿比若尿比重低而固定在重低而固定在1.010±0.0031.010±0.003提示肾浓缩提示肾浓缩功能严重障碍功能严重障碍 尿蛋白(尿蛋白(PROPRO)检查)检查•正常人尿蛋白定性试验呈阴性反应,定量试验0~80mg/24h尿•尿蛋白定性试验呈阳性反应、尿蛋白定量试验超过150mg/24h尿,称为蛋白尿 生理性蛋白尿生理性蛋白尿•是指无系统器质性病变,尿内暂时出现蛋白,尿蛋白一般不超过(+)•常见于剧烈运动、劳累、精神紧张、寒冷、妊娠、长时间站立后等。

      病理性蛋白尿病理性蛋白尿•肾实质病变肾实质病变•肾血液循环改变肾血液循环改变•假性蛋白尿:假性蛋白尿:尿中混有大量血液、脓液、黏液等成分•其他:其他:多发性骨髓瘤、溶血性贫血、挤压综合征等•分类:分类:①肾小球性蛋白尿:以清蛋白为主;②肾小管性蛋白尿:以β2微球蛋白为主;③混合性蛋白尿;④溢出性蛋白尿:血液循环中出现大量低分子蛋白质,超过肾小管重吸收的极限而出现于尿中,见于骨骼肌严重创伤及大面积心肌梗死等 尿糖(尿糖(GLUGLU)检查)检查•正常人正常人尿糖定性试验呈阴性呈阴性反应,定量试验为0.56~5.0mmol/24h尿尿糖定性试验阳性称为糖尿尿糖定性试验阳性称为糖尿•暂时性糖尿:暂时性糖尿:生理性糖尿、应激性糖尿等•持续性糖尿:持续性糖尿:肾性糖尿、糖尿病、甲亢、库欣综合征、肢端肥大症、嗜铬细胞瘤、胰腺炎、肝硬化等•假性糖尿:假性糖尿:尿中还原性物质如维生素C、葡萄糖醛酸、尿酸增多;使用链霉素、异烟肼、阿司匹林等 尿酮体(尿酮体(KETKET)检查)检查•酮体是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的总称•正常正常人定性试验呈阴性呈阴性反应,定量试验为0.34~0.85mmol/24h尿。

      •尿酮体阳性:尿酮体阳性:①糖尿病性酮尿;②非糖尿病性酮尿:妊娠剧吐、长期饥饿、高热、剧烈呕吐、严重腹泻、酒精性肝炎等 尿胆原(尿胆原(UBGUBG)及尿胆红素()及尿胆红素(BILBIL)试验)试验•正常人尿胆原正常人尿胆原试验试验呈阴性呈阴性或弱阳性反应,定量≤10mg/L;尿胆红素定性试验呈阴性尿胆红素定性试验呈阴性反应,定量≤2mg/L •意义:意义:鉴别黄疸类型鉴别黄疸类型 黄疸类型黄疸类型 尿胆原定性尿胆原定性 尿胆红素定性尿胆红素定性 溶血性黄疸 强阳性 阴性 阻塞性黄疸 阴性 强阳性 肝细胞性黄疸 阳性 阳性 尿亚硝酸盐(尿亚硝酸盐(NITNIT))•正常人尿亚硝酸盐测定阴性•阳性见于尿路感染阳性见于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感染检出率可达40%~80% 显微镜检查显微镜检查•细胞•管型•结晶体 细胞细胞•正常人离心沉淀尿液中可有少量上皮细胞和白细胞,无或偶见红细胞•红细胞:红细胞:离心沉淀后的尿液每高倍视野中平均见到3 3个以上个以上的红细胞称镜下血尿镜下血尿多形性红细胞>80%,称为肾小球源性血尿,多形性红细胞<50%,称为非肾小球源性血尿•白细胞和脓细胞:白细胞和脓细胞:离心沉淀后的尿液每高倍视野中平均见到5 5个以上个以上的白细胞或脓细胞称镜下脓尿,镜下脓尿,常见于泌尿系统感染。

      •上皮细胞:上皮细胞:增多见于泌尿系统炎症 管型管型•管型管型是蛋白质、细胞及其破碎产物在肾小管内凝集在肾小管内凝集而成的圆柱状体•正常正常尿液中无管型或偶见透明管型无管型或偶见透明管型;透明管型增多或出现其他管型提示有肾实质的病变•透明管型:透明管型:增多见于急、慢性肾炎、肾淤血等•颗粒管型:颗粒管型: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或急性肾炎后期•细胞管型:细胞管型:红细胞管型、白细胞管型、上皮细胞管型•蜡样管型:蜡样管型:说明肾小管病变严重,预后较差•其他管型:其他管型:脂肪管型、色素管型、肾衰竭管型等 结晶体结晶体•尿内含有盐类结晶可形成结晶体,常见的有尿酸结晶、草酸钙结晶及磷酸盐结晶,一般无临床意义•结晶体伴有较多红细胞,提示结石的可结晶体伴有较多红细胞,提示结石的可能;能;服用磺胺类药物后,尿中出现大量磺胺结晶并伴有红细胞,提示肾损伤甚至尿闭的可能,应立即停药,积极处理 尿淀粉酶测定尿淀粉酶测定•标本采集法:标本采集法:留取新鲜尿液10ml立即送检•参考值:参考值:Somogyi法1000~1200U/L•尿淀粉酶活性增高可见于:尿淀粉酶活性增高可见于:①急性胰腺炎:发病后12~24h开始升高,持续3~10天后恢复正常。

      ②胰腺管阻塞:尿淀粉酶活性增高③其他因素:腹膜炎、胃肠穿孔、休克、糖尿病等尿淀粉酶轻度增高 尿尿17-17-羟皮质类固醇(羟皮质类固醇(17-OHCS17-OHCS)测定)测定•17-OHCS主要为糖皮质激素及其氢化代谢产物•标本采集法:标本采集法:严格完整收集24h24h尿液•参考值:参考值:成年男性21.34~34.5μmol/24h 成年女性19.3~28.2μmol/24h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①增高: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②降低:提示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1h1h细胞排泄率测定细胞排泄率测定•留取病人常态下3h3h的全部尿液,测定所含各类细胞数量除以3即得出1h细胞排泄率•标本采集法:标本采集法:受检者照常饮食,不过多饮水和使用利尿剂晨6时排尿弃去,准确收集6 6时时3030分~分~9 9时时3030分分的全部尿液送验•参考值:参考值:男性红细胞<30000/1h,白细胞<70000/1h 女性红细胞<40000/1h,白细胞<140000/1h•临床意义:临床意义:肾盂肾炎和急性肾炎1h细胞排泄率增高,前者以白细胞为主,后者以红细胞为主。

      1 1.尿中出现管型提示病变在.尿中出现管型提示病变在 A.肾实质 B.输尿管 C.膀胱 D.尿道 E.肾盂2. 2. 镜下血尿常见于镜下血尿常见于 A.肾炎 B.肾盂肾炎 C.肾结核 D.肾癌 E.以上均可3. 3. 哪项检查最适用于糖尿病病人哪项检查最适用于糖尿病病人 A.尿比重 B.尿糖定性 C.尿蛋白定性 D.尿细胞和管型的检查 E.尿胆红素测定4 4.脓尿常见于.脓尿常见于 A.肾盂肾炎 B.尿路结石 C.肾癌 D.肾炎 E.肾肿瘤5. 5. 尿量明显增多尿比重低于正常可见于尿量明显增多尿比重低于正常可见于 A.糖尿病 B.尿崩症 C.急性肾小球肾炎 D.心力衰竭 E.严重脱水 答案:答案:1.A 2.E 3.B 4.A 5.B测试测试 6 6.血管内溶血可出现.血管内溶血可出现 A.血尿 B.胆红素尿 C.乳糜尿 D.血红蛋白尿 E.脓尿7.7.尿少比重高主要见于尿少比重高主要见于 A.糖尿病 B.急性肾盂肾炎 C.急性肾小球肾炎 D.慢性肾小球肾炎 E.慢性肾盂肾炎8 8.下列那种疾病不会出现管型尿.下列那种疾病不会出现管型尿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慢性肾小球肾炎 C.肾盂肾炎 D.肾结核 E.膀胱炎9. 9. 尿比重低而固定可见于尿比重低而固定可见于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 C.糖尿病 D.尿崩症 E.重度脱水10.10.尿中蜡样管型常见于尿中蜡样管型常见于 A.慢性肾衰竭 B.慢性肾盂肾炎 C.急性肾盂肾炎 D.肾结石 E.肾结核 答案:答案:6.D 7.A 8.E 9.B 10.A6.D 7.A 8.E 9.B 10.A测试测试 11.11.正常人尿液中可出现正常人尿液中可出现 A.透明管型 B.颗粒管型 C.细胞管型 D.脂肪管型 E.蜡样管型1212..24h24h尿蛋白定量检查其标本内应加入的防腐剂是尿蛋白定量检查其标本内应加入的防腐剂是 A.甲醛 B.甲苯 C.甲醇 D.苯甲酸 E.二甲苯13.13.多尿是指成人多尿是指成人24h24h尿量大于尿量大于 A.1000ml B.1500ml C.2000ml D.2500ml E.3000ml1414.少尿是指成人.少尿是指成人24h24h尿量少于尿量少于 A.50ml B.100ml C.200ml D.300ml E.400ml15.15.正常人昼夜尿量之比为正常人昼夜尿量之比为 A.1:1 B.1:2 C.2:1 D.3~4:1 E.5:1 答案:答案:11.A 12.D 13.D 14.E 15.D 11.A 12.D 13.D 14.E 15.D 测试测试 1616.镜下血尿是指尿沉渣镜检红细胞.镜下血尿是指尿沉渣镜检红细胞 A.>10个/HP B.>6个/HP C.>3个/HP D.>4个/HP E.>1个/HP17.17.尿标本采集正确的是(多项选择)尿标本采集正确的是(多项选择) A.尿液常规检查可随时留取新鲜尿液 B.尿蛋白定性应留取24h尿液 C.做早孕试验时,以晨尿为好 D.尿糖定性标本应加防腐剂 E.细菌培养应留取中段尿或导尿于消毒容器中 1818.女性病人,.女性病人,3232岁,发热、腰痛、尿频、尿痛岁,发热、腰痛、尿频、尿痛2 2天,尿液外观浑浊,天,尿液外观浑浊,镜检可见白细胞(镜检可见白细胞(+ + + ++ + + +),有白细胞管型。

      最可能的是),有白细胞管型最可能的是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急性肾盂肾炎 C.急性膀胱炎 D.急性尿道炎 E.肾病综合征 答案:答案:16.C 17.ABCE 18.B 16.C 17.ABCE 18.B 测试测试 第三节第三节 粪便检查粪便检查 •标本采集法•一般性状检查•显微镜检查•化学检查•细菌学检测 标本采集法标本采集法•采集新鲜粪便采集新鲜粪便少许置于清洁干燥不渗漏的器皿中及时送验•无粪便无粪便而必需检查时可用肛诊采集可用肛诊采集,不可用灌肠后的粪便不可用灌肠后的粪便•做细菌培养细菌培养应置标本于无菌容器无菌容器内•应挑选黏液、脓血等异常成分,应挑选黏液、脓血等异常成分,不应混入尿液、消毒剂等•用化学方法检测隐血试验化学方法检测隐血试验时,试验前试验前3 3日内日内应嘱病人禁食瘦禁食瘦肉、动物血、动物肝脏、富含叶绿素的食物,肉、动物血、动物肝脏、富含叶绿素的食物,停服铁剂和维生素C,勿咽下口咽部的出血,以免发生假阳性 一般性状检查一般性状检查 •粪便量粪便量•粪便颜色与形状粪便颜色与形状•粪便气味和寄生虫体粪便气味和寄生虫体 粪便量粪便量•正常正常成人每日排便量约100~300g。

      •进食大量粗纤维食物,胃肠、胰腺等功能紊乱或炎症时,排便量增多或伴有异常成分 粪便颜色与形状粪便颜色与形状•正常正常成人粪便为黄褐色成形软便黄褐色成形软便,婴儿粪便呈黄色或金黄色•稀糊状或稀汁样便:稀糊状或稀汁样便:各种原因引起的腹泻,尤其是急性肠炎•黏液、脓性或脓血便:黏液、脓性或脓血便: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或直肠癌•柏油样便:柏油样便:提示上消化道出血,也受食物和药物影响•鲜血便:鲜血便:提示下消化道出血,痔疮出血常在排便之后,其他疾病的出血血液常附着在粪便表面,肛裂出血常伴有肛门疼痛•白陶土样便:白陶土样便:见于阻塞性黄疸•米泔样便:米泔样便:呈白色淘米水样,可含有黏液片块,见于霍乱、副霍乱•果酱样便:果酱样便:粪便呈紫红色果酱样,见于阿米巴痢疾•胶冻状便:胶冻状便:见于肠易激综合征、慢性细菌性痢疾•细条状便:细条状便:提示直肠狭窄,多见于直肠癌•乳凝块样便:乳凝块样便:提示脂肪和蛋白质等消化不完全,常见于乳儿消化不良 粪便气味和寄生虫体粪便气味和寄生虫体 •正常粪便因含吲哚和粪臭素而有臭味消化吸收不良、直肠癌继发感染时可有恶臭•正常粪便中无寄生虫虫体病理情况病理情况下,肉眼可见的寄生虫虫体有蛔虫、蛲虫及蛔虫、蛲虫及绦虫节片绦虫节片等。

      粪便显微镜检查粪便显微镜检查•细胞:细胞:正常粪便中无红细胞无红细胞,不见或偶见白细胞肠道炎症时白细胞增多;下消化道出血、炎症、恶性肿瘤时可出现红细胞;肠癌时可发现癌细胞•寄生虫虫卵、原虫:寄生虫虫卵、原虫:主要查找各种寄生虫虫卵、阿米巴滋养体及其包囊,诊断肠道寄生虫病和原虫感染•食物残渣:食物残渣:如肌纤维、淀粉颗粒、脂肪小滴等大量出现,提示消化不良、胰腺功能不全等 隐血试验(隐血试验(OBTOBT))•隐血:隐血:肉眼及显微镜均不能发现的出血•检查方法:检查方法:化学检查法和免疫学检查方法,后者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不受动物血红蛋白干扰,不需限制饮食•正常正常人粪便隐血试验阴性阴性•阳性意义:阳性意义:各种原因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 细菌学检测细菌学检测 •正常表现:正常表现:粪便中可含有大量细菌可含有大量细菌,多数属肠道正常菌群,无临床意义•检测方法:检测方法:直接涂片直接涂片镜检和细菌培养细菌培养•用途:用途:诊断肠道感染性疾病 思考题思考题 1 1.白陶土样便可见于.白陶土样便可见于 A.细菌性痢疾 B.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C.结肠癌 D.胃溃疡 E.胆道梗阻2 2.米泔样便见于.米泔样便见于 A.急性肠炎 B.肠结核 C.霍乱 D.消化不良 E.阿米巴痢疾3 3.粪便隐血试验阳性提示.粪便隐血试验阳性提示 A.上消化道少量出血 B.上消化道急性大出血 C.下消化道少量出血 D.下消化道大量出血 E.消化道炎症 答案:答案:1.E 2.C 3.A 第四节第四节 肾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 •肾小球功能检查:肾小球功能检查: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Cr) 。

      •肾小管功能检查:肾小管功能检查:浓缩稀释试验(CDT)、尿渗量(Uosm) 内生肌酐清除率(内生肌酐清除率(CcrCcr)测定)测定 在严格控制饮食条件和肌肉活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肾在单位时间内单位时间内把若把若干毫升血液中内生肌酐全部清除出去干毫升血液中内生肌酐全部清除出去,称为内生肌酐清除率,代表肾小球滤过代表肾小球滤过率 CcrCcr标本采集及参考值标本采集及参考值•试验前低蛋白饮食试验前低蛋白饮食(<40g/d)并禁食肉食三天禁食肉食三天,避免剧烈运动•标准标准2424小时留尿法:小时留尿法:于严格控制饮食的第4天晨8时将尿排净,然后收集至次晨8时的24小时尿液于标本瓶内,并加入甲苯4~5ml防腐•4 4小时留尿改良法:小时留尿改良法:收集严格控制饮食的第4天晨6~10时的尿液•试验日晨抽取静脉血试验日晨抽取静脉血2 2~~3ml3ml(抗凝或不抗凝均可),将血、尿标本同时送验,并注明病人身高体重•参考值:参考值:8080~~120ml/min120ml/min CcrCcr临床意义临床意义•判断有无肾小球损害:判断有无肾小球损害:是较早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敏感指标,降低主要见于急、慢性肾炎、肾衰竭。

      •评估肾功能损害程度:评估肾功能损害程度:根据Ccr一般可将肾功能损害分肾功能损害分为:为:7070~~51ml/min51ml/min为轻度损害;5050~~31ml/min31ml/min为中度损害;<30ml/min<30ml/min为重度损害•指导治疗和护理:指导治疗和护理:慢性肾衰竭病人,当Ccr为30~40ml/min时,应限制蛋白质摄入;小于30ml/min,氢氯噻嗪等利尿剂治疗常无效;小于10ml/min应结合临床进行透析治疗 血清尿素氮(血清尿素氮(BUNBUN)和肌酐)和肌酐(Cr)(Cr)测定测定•标本采集法:标本采集法:抽取静脉血1ml,注入抗凝管内,充分混匀•参考值:参考值: 血清尿素氮:血清尿素氮:成人3.2~7.1mmol/L 儿童1.8~6.5mmol/L 血清肌酐:血清肌酐:男性53~106μmol/L 女性44~97μmol/L 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测定的意义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测定的意义•血清尿素氮和血清肌酐同时增高:血清尿素氮和血清肌酐同时增高:提示肾功能严重受提示肾功能严重受损,损,见于肾衰竭。

      血肌酐的敏感性高于血尿素氮,慢性肾衰竭时,血肌酐升高的程度与病变严重性一致血肌酐升高的程度与病变严重性一致,即肾储备能力下降期血肌酐<178μmol/L;氮质血症期178~445μmol/L;肾衰竭期445~707μmol/L;尿毒症期>707μmol/L•仅有血清尿素氮增高而血清肌酐正常或升高不明显:仅有血清尿素氮增高而血清肌酐正常或升高不明显:肾外因素肾外因素如上消化道大出血、大面积烧伤、严重创伤、尿路梗阻、严重感染、心力衰竭、休克等 浓缩稀释试验(浓缩稀释试验(CDTCDT)标本采集)标本采集•试验日照常进食试验日照常进食,每餐食物中的含水量不宜超过500~600ml,且除正常进餐外不再进任何液体•试验日晨试验日晨8 8时排尿弃去时排尿弃去,收集上午上午1010时、时、1212时、下午时、下午2 2时、时、4 4时、时、6 6时、时、8 8时、晚时、晚8 8时时至次晨至次晨8 8时时的全量尿液(共7次)分别置于有标记的清洁标本瓶内•排尿间隔时间必须准确排尿间隔时间必须准确,尿须排净,并收集全部尿液 CDTCDT参考值参考值•尿量:尿量:24小时尿量为10001000~~2000ml2000ml。

      12小时夜尿量不应超过夜尿量不应超过750ml750ml日尿量与夜尿量之比为((3 3~~4 4))∶∶1 1•尿比重:尿比重:最高比重最高比重应在1.020以上最高与最低尿比重之差不应小于0.009 CDTCDT临床意义临床意义•夜尿增多、尿比重低或固定在夜尿增多、尿比重低或固定在1.0101.010左右:左右:表明肾小管浓缩功能不全,表明肾小管浓缩功能不全,见于慢性肾损害、急性肾衰竭多尿期或其他继发性肾小管间质性病变等•少尿伴高比重尿:少尿伴高比重尿:见于血容量不足引起的肾前性少尿 尿渗量(尿渗量(UosmUosm)测定)测定•尿渗量尿渗量也称尿渗透压,指尿内全部溶质的微粒总数尿内全部溶质的微粒总数•标本采集法:标本采集法:嘱病人晚餐后禁饮禁饮8 8小时小时,次晨收集空腹尿液,同时静脉采血2ml一并送验•参考值:参考值: 范围 平均值 尿渗量(mOsm/kg·H2O) 600~1000 800 血浆渗量(mOsm/kg·H2O) 275~305 300 尿渗量/血浆渗量 (3~4.5)∶1•临床意义:临床意义:禁水8小时后尿渗量<600、尿渗量/血浆渗量≤1,提提示肾浓缩功能障碍示肾浓缩功能障碍, ,见于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等。

      1 1.下述哪项是检查肾小管功能的试验.下述哪项是检查肾小管功能的试验 A.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 B.浓缩-稀释试验 C.血液尿素氮测定 D.血液肌酐测定 E.尿管型检查2 2.血清尿素氮增高可见于.血清尿素氮增高可见于 A.上消化道出血 B.尿毒症 C. 尿路梗阻 D.休克 E.心绞痛3 3.能够较早反映肾小球功能受损的检测项目是.能够较早反映肾小球功能受损的检测项目是 A.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 B.浓缩-稀释试验 C.血液尿素氮测定 D.尿渗量试验 E.尿常规检查4 4.能使血清肌酐明显增高的疾病是.能使血清肌酐明显增高的疾病是 A.休克 B.心力衰竭 C.上消化道大出血 D.急性尿潴留 E.尿毒症 答案:答案:1.B 2.B 3.A 4.E测试测试 第五节第五节 肝脏病常用实验检查肝脏病常用实验检查•血清总蛋白、清蛋白与球蛋白比值测定 •血清蛋白电泳•血清胆红素测定•血清酶学检查•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查•甲种胎儿球蛋白测定 血清总蛋白、清蛋白与球蛋白比值测定血清总蛋白、清蛋白与球蛋白比值测定•标本采集法:标本采集法:抽取空腹静脉血空腹静脉血2 2~~3ml3ml,注入干燥试管内,勿使溶血。

      •参考值:参考值: 血清总蛋白(TP )60~80g/L 血清清蛋白(A )40~55g/L 血清球蛋白(G)20~30g/L A/G(1.5~2.5)∶1 血清蛋白比值测定意义血清蛋白比值测定意义•血清血清TPTP和和A A降低:降低:血清TP<60g/L或A<25g/L称为低蛋白血症常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亚急性重症肝炎、肝癌等也可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蛋白质摄入不足或消化吸收不良或丢失过多•血清血清TPTP及及G G增高:增高:血清TP>80g/L或G>35g/L,称为高蛋白血症见于慢性肝脏疾病、慢性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A/GA/G降低或倒置:降低或倒置:慢性肝炎、肝硬化、多发性骨髓瘤等 血清蛋白电泳血清蛋白电泳 •标本采集:标本采集:抽取空腹静脉血2~3ml,注入干燥试管内,勿使溶血•参考值:参考值:醋酸纤维素膜法清蛋白62%~71%,α1球蛋白3%~4%,α2球蛋白6%~10%,β球蛋白7%~11%,γ球蛋白9%~18%•临床意义:临床意义:清蛋白减少意义同血清清蛋白测定αα1 1球蛋白增高球蛋白增高见于发热、恶性肿瘤等。

      αα2 2球蛋白及球蛋白及ββ球蛋白增高球蛋白增高见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γγ球蛋白增球蛋白增高高见于慢性肝病、骨髓瘤等 血清胆红素测定血清胆红素测定 •标本采集法:标本采集法:抽取空腹静脉血2ml,注入干燥试管内,勿使溶血•参考值:参考值: 总胆红素(STB )1.7~17.1μmol/L 直接胆红素(CB )0~6.8μmol/L 间接胆红素(UCB )1.7~10.2μmol/L 血清胆红素测定意义血清胆红素测定意义•判断有无黄疸及黄疸的程度:判断有无黄疸及黄疸的程度:血清胆红素浓度超过正常水平称为黄疸黄疸,血清STB >17.1μmol/L<34μmol/L为隐性黄疸,34~170μmol/L为轻度黄疸,171~340μmol/L为中度黄疸,>340μmol/L为重度黄疸•判断黄疸的类型:判断黄疸的类型: 黄疸类型黄疸类型 STB STB UCB UCB CB CB CB/UCB CB/UCB 溶血性黄疸 增高 明显增高 轻度增高 <0.2 阻塞性黄疸 增高 轻度增高 明显增高 >0.5 肝细胞性黄疸 增高 中度增高 中度增高 0.2~0.5 血清酶学检查血清酶学检查•检查项目:检查项目: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或AKP)、r-谷氨酰转移酶(r-GT)。

      •标本采集法:标本采集法:抽取空腹静脉血2ml,注入干燥试管内,勿使溶血采血前避免剧烈运动和饮酒 血清酶参考值血清酶参考值•ALTALT::速率法(37℃) 10~40U/L; 终点法(Karmen法) 5~25卡门单位•ASTAST::速率法(37℃) 10~40U/L; 终点法(Karmen法) 8~28卡门单位•ALT/AST≤1ALT/AST≤1•ALPALP::磷酸对硝基苯酚速率法(30℃): 成人40~110U/L,儿童<250U/L•r-GTr-GT::硝基苯酚速率法(37℃) <50U/L 血清酶检查意义血清酶检查意义•反映肝实质损害:反映肝实质损害:ALT和 AST活力是反映肝细胞受损的是反映肝细胞受损的灵敏指标,灵敏指标,ALTALT更敏感急性肝炎转氨酶均可增高,以ALT最明显急性肝炎恢复期,如血清转氨酶活性不能降至正常或下降后又上升,提示转为慢性;急性重症急性重症肝炎,症状恶化时黄疸进行性加重转氨酶活性反而降肝炎,症状恶化时黄疸进行性加重转氨酶活性反而降低,提示肝细胞严重坏死低,提示肝细胞严重坏死慢性肝病血清转氨酶均可增高,但AST>ALT。

      •反映胆汁排泄受阻:反映胆汁排泄受阻:阻塞性黄疸时ALT、r-GT增高•反映肝外病变:反映肝外病变:急性心肌梗死时ALT、AST增高,AST>ALT;骨骼疾病如成骨细胞瘤ALP增高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查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查•检查项目:检查项目: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戊型肝炎病毒(HDV)和丁型肝炎病毒(HEV) •标本采集法:标本采集法:抽取静脉血2ml,注入干燥试管内,勿使溶血 甲型肝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HAVHAV)标志物检查)标志物检查•参考值:参考值:血清抗HAV-IgM阴性,抗HAV-IgG阴性或阳性•临床意义:临床意义:①血清抗血清抗HAV-IgMHAV-IgM阳性:阳性:说明机体正在感染HAV,是早期诊断甲型病毒性肝炎最简便而可靠的血清学标志,特异性高②抗抗HAV-IgGHAV-IgG阳性:阳性:抗HAV-IgG是一种保护性抗体,提示既往HAV感染或接种过甲肝疫苗,可作为流行病学调查的指标 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HBVHBV)标志物检查)标志物检查 •参考值:参考值:血清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 结果阴性阴性。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HBV血清标志物检查结果分析): HBsAg 抗抗-HBs HBeAg 抗抗-HBe 抗抗-HBc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 - - - - 未感染HBV + - - - - 急性乙肝潜伏后期;慢性HBV感染;HBV携带者- + - - - 乙肝恢复期;注射乙肝疫苗或抗-HBs 免疫球蛋白- - - - + 急性乙肝早期;既往感染HBV+ - + - - 急性乙肝早期,病毒复制,传染性强+ - - - + 急性或慢性乙肝- + - + +乙肝恢复期,开始产生免疫力 - + - - + 乙肝恢复期,已经产生免疫力- - - + + 乙肝恢复期,尚未产生抗-HBs+ - + - + 急性或慢性乙肝,病毒复制,传染性强+ - - + + 急性乙肝趋向恢复;慢性携带者;传染性低+ - + + + 急性或慢性乙肝,传染性中度 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HCVHCV)标志物检查)标志物检查•参考值:参考值:抗HCV-IgM、抗HCV-IgG和HCV-RNA均阴性•临床意义:临床意义:①抗HCV-IgM阳性:常见于急性HCV感染或慢性感染活动期,是诊断丙型肝炎的早期指标,也是判断有无传染性的主要依据。

      ②抗HCV-IgG阳性:是大多数血库和临床实验室的主要筛选试验,阳性表明体内已有HCV感染 丁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HDVHDV)标志物检查)标志物检查•参考值:参考值:HDAg、抗-HDV 和HDV-RNA均阴性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①HDAgHDAg阳性:阳性:表示有HDV感染,是诊断HDV最好而直接的证据,见于急、慢性丁型肝炎 ②抗抗-HDV-HDV阳性:阳性:表示急性或近期感染,用于丁型肝炎的早期诊断;抗HDV-IgG阳性是慢性HDV感染的可靠指标 ③HDV-RNAHDV-RNA阳性:阳性:是丁型肝炎确诊和疗效观察的最直接指标,HDV与HBV重叠感染的病人易迅速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戊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HEVHEV)标志物检查)标志物检查•参考值:参考值:抗HEV-IgM和抗HEV-IgG均阴性•临床意义:临床意义:抗HEV-IgM阳性是HEV近期感染的指标,可用于戊型肝炎的早期诊断抗HEV-IgG在HEV感染后出现较早,持续时间较长,但特异性较差 甲种胎儿球蛋白测定(甲种胎儿球蛋白测定(AFPAFP))•标本采集法:标本采集法:抽取空腹静脉血3ml,注入干燥试管内,勿使溶血。

      •参考值:参考值:定性试验阴性,定量试验<25μg/L•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①生理性增高:生理性增高:妊娠3~4个月AFP升高,7~8 个月达高峰,但一般低于300μg/L,分娩后3周恢复正常 ②原发性肝细胞癌:原发性肝细胞癌:超过300μg/L有诊断价值原发性胆管细胞癌和肝脏转移癌血清AFP含量正常 ③其他恶性肿瘤:其他恶性肿瘤:生殖腺胚胎癌、胃癌或胰腺癌等,血清AFP含量也可增高 ④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时血清AFP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1 1.反映肝功能损伤最灵敏的指标是.反映肝功能损伤最灵敏的指标是 A.血清胆红素增高 B.血清清蛋白减少 C.血清球蛋白增高 D.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 E.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2 2.血清清蛋白减少常见于.血清清蛋白减少常见于 A.系统性红斑狼疮 B.多发性骨髓瘤 C.慢性炎症 D.慢性肾小球肾炎 E.肝硬化3 3.下述那种疾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最明显.下述那种疾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最明显 A.急性重症肝炎 B.慢性肝炎 C.肝硬化 D.原发性肝癌 E.肝囊肿4 4.下述哪项不符合阻塞性黄疸的特点.下述哪项不符合阻塞性黄疸的特点 A.皮肤巩膜黄染 B.粪便颜色呈白陶土样 C.皮肤搔痒 D.尿胆原强阳性 E.尿胆红素阳性5 5.下述那种疾病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最明显.下述那种疾病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最明显 A.急性重症肝炎 B.慢性肝炎 C.肝硬化 D.急性心肌梗死 E.心绞痛 答案:答案:1.D 2.E 3.A 4.D 5.D测试测试 6 6.血清甲胎蛋白持续阳性对哪种疾病诊断意义最大.血清甲胎蛋白持续阳性对哪种疾病诊断意义最大 A.肝炎 B.肝硬化 C.原发性肝细胞癌 D.原发性胆管细胞癌 E.阻塞性黄疸7 7.抗.抗-HBS-HBS单项阳性的意义哪项错误单项阳性的意义哪项错误 A.曾感染过乙肝病毒 B.曾患过乙型肝炎 C.接种过乙肝疫苗 D.乙肝病毒正在体内大量复制 E.是机体对乙肝病毒产生免疫力的标志8 8.隐性黄疸时血清总胆红素不超过.隐性黄疸时血清总胆红素不超过 A.1.7μmol/L B.10.2μmol/L C.17.1μmol/L D.34μmol/L E.170μmol/L9 9.血清球蛋白增高可见于.血清球蛋白增高可见于 (多项选择)(多项选择) A.慢性肝炎 B.肝硬化 C.多发性骨髓瘤 D.自身免疫应疾病 E.肺结核 答案:答案:6.C 7.D 8.D 9.ABCDE测试测试 10.10.某病人患慢性肝炎某病人患慢性肝炎6 6年,年,1个月来感腹胀,实验室检查血清总胆红素24μmol/L,结合胆红素10μmol/L,非结合胆红素14μmol/L,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56U/L,血清总蛋白52g/L,清蛋白24g/L,球蛋白28g/L,血清甲胎蛋白阴性。

      应应考虑:考虑: A.慢性肝炎 B.肝癌 C.肝硬化 D.脂肪肝 E.腹膜炎 答案:答案:10.C测试测试 第六节第六节 浆膜腔穿刺液检查浆膜腔穿刺液检查 •标本采集法:标本采集法:在检查的相应部位行穿刺术抽取积液1010~~20ml20ml,,注入4只干燥试管,分别进行一般性状检查、化学检查、显微镜检查和细菌学检查,化学检查和细菌学检查的留取液中应加抗凝剂•检查项目:检查项目:一般性状检查、化学检查、显微镜检查和细菌学检查 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要点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要点鉴别要点鉴别要点 漏出液漏出液 渗出液渗出液 病因 非炎症性 炎症性、肿瘤性、风湿性、物理化学性刺激等 颜色 淡黄色 草黄色、红色、乳白色、绿色、脓性等 透明度 透明或微混 多混浊 比重 <1.018 >1.018 凝固性 不易自凝 易凝固 黏蛋白定性试验 阴性 阳性 蛋白定量 <25g/L >30g/L 葡萄糖定量 与血糖水平相近 低于血糖水平 细胞计数 常<100×106/L 常>500×106/L 细胞分类 以淋巴细胞、间皮细胞为主 急性炎症多为中性粒细胞,慢性炎症、恶性肿瘤以淋巴细胞为主 细菌学检查 阴性 感染性者可找到病原体 乳酸脱氢酶(LD) <200U/L >200U/L 积液/血清LD比值 <0.6 >0.6 1 1.下述哪项符合渗出液的特点.下述哪项符合渗出液的特点 A.外观黄色脓性 B.比重1.012 C.黏蛋白定性阴性 D.蛋白定量21g/L E.细胞计数50×106/L2 2.下述哪项符合漏出液的特点.下述哪项符合漏出液的特点 A.外观红色血性 B.比重1.020 C.黏蛋白定性阳性 D.蛋白定量35g/L E.细胞计数86×106/L 答案:答案:1.A 2.E测试测试 第七节第七节 常用血液生化检查常用血液生化检查 •血糖测定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血清脂类测定 •其他血清酶测定•血清电解质测定 血糖测定血糖测定•标本采集法:标本采集法:抽取空腹静脉血2~3ml,注入抗凝试管内。

      •参考值:参考值: 邻甲苯胺法3.9~6.4mmol/L 葡萄糖氧化酶法3.9~6.1mmol/L 血糖异常的临床意义血糖异常的临床意义•血糖增高:血糖增高: ①①糖尿病:糖尿病:空腹血糖增高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 ② ②内分泌疾病: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库欣病等 ③③应激性高血糖:应激性高血糖:颅脑损伤、脑出血、心肌梗死、大面积烧伤 ④④药物影响:药物影响:噻嗪类利尿剂、口服避孕药等 ⑤⑤其他:其他:高糖饮食、剧烈运动、情绪紧张、胰腺损伤等•血糖降低血糖降低 : ① ①生理性降低:生理性降低:饥饿时 ②②病理性降低:病理性降低: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过量、肝硬化、营养不良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正常人一次口服75g75g葡萄糖粉,血糖浓度仅略升高,且2h后即恢复正常,称为耐耐糖现象•当糖代谢紊乱时,口服同样剂量的葡萄糖粉后,血糖水平急剧增高,短时间内不能降至正常水平,称为糖耐量异常糖耐量异常•临床上主要用于诊断疑似糖尿病者疑似糖尿病者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标本采集法:标本采集法:①停用影响糖代谢的药物;停用影响糖代谢的药物;试验前3天正常进食及活动。

      ②试验日将试验日将葡萄糖葡萄糖75g75g(儿童按1.75/kg体重,总量不超过75g)溶于300ml水中空腹口服,分别在服用葡萄糖前、服后30min、1h、2h、3h取血测定血浆葡萄糖浓度,同时留取尿标本做尿糖定性•参考值:参考值:空腹血糖空腹血糖<6.1mmol/L;服糖后服糖后30min~1h血糖浓度达高峰,一般为7.8~9.0 mmol/L,峰值峰值<11.1mmol/L;2h2h血糖血糖<7.8mmol/L;3h3h血糖血糖应恢复至空腹水平各检测时间点的尿糖均为阴性 糖耐量异常的意义糖耐量异常的意义•糖尿病:糖尿病:空腹血糖空腹血糖>7.0mmol/L,峰值峰值>11.1mmol/L,并出现尿糖阳性,2h2h血糖血糖仍≥11.1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糖耐量减低:糖耐量减低:指空腹血糖空腹血糖<7.0mmol/L,峰值浓度峰值浓度>11.1mmol/L,2h2h血糖血糖浓度在7.8~11.1mmol/L之间多见于2型糖尿病、肥胖症、甲亢及库欣病等•糖耐量增高:糖耐量增高:指空腹血糖降低空腹血糖降低,服糖后血糖上升不明显,服糖后血糖上升不明显,2h2h后仍处于低水平后仍处于低水平。

      常见于胰岛B细胞瘤、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和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 血清脂类测定血清脂类测定•血清脂类血清脂类主要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磷酯和游离脂肪酸•标本采集法:标本采集法:素食3天,抽取空腹静脉血2ml,注入干燥试管内•参考值:参考值: 血清总胆固醇(血清总胆固醇(TCTC):):2.86~5.72mmol/L;<5.2mmol/L为合适水平,>5.72mmol/L为升高 血清甘油三酯(血清甘油三酯(TGTG):):0.56~1.70mmol/L;≤1.7mmol/L为合适水平,>1.7mmol/L为升高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DL-C):):成人>1.04mmol/L为合适水平,<0.91mmol/L为降低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LDL-C):):成人≤3.12mmol/L为合适水平,>3.64mmol/L为升高 血脂异常的意义血脂异常的意义•血脂增高:血脂增高:见于原发性高脂血症、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血脂降低:血脂降低:见于甲亢、重症肝病、慢性消耗性疾病•HDL-CHDL-C降低:降低:HDL-C是抗动脉硬化脂蛋白,其含量与冠心病的发病呈负相关,HDL-C降低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也可见于脑血管病、糖尿病和肝硬化等•LDL-CLDL-C增高:增高:LDL-C为动脉粥样硬化因子,其含量与冠心病的发病呈正相关 血清淀粉酶(血清淀粉酶(AMSAMS)测定)测定•标本采集法:标本采集法:抽取空腹静脉血2ml,注入干燥试管内,勿使溶血•参考值:参考值:Somogyi法为800~1800U/L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血清AMS主要用于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血清淀粉酶增高超过参考值超过参考值3 3倍可确诊倍可确诊 急性胰腺炎发病后发病后6 6~~12h12h血清血清AMSAMS开始升高开始升高,12~24h达高峰,3~5天恢复正常 血清AMS的高低不一定反映病情的轻重高低不一定反映病情的轻重,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血清AMS可正常或低于正常 血清肌酸激酶(血清肌酸激酶(CKCK)及其同工酶测定)及其同工酶测定•CKCK广泛存在于骨骼肌、心肌和脑组织中CK的同工酶有肌型同工酶(CK-MM)、脑型同工酶(CK-BB)和混合型同工酶(CK-MB)三种。

      •标本采集法:标本采集法:抽取空腹静脉血2ml,注入干燥试管内,勿使溶血•参考值:参考值:CK(酶偶联法,37℃):男38~174U/L,女26~140U/L CK-MM为94%~96%,CK-MB低于5%,CK-BB极少或为0•临床意义:临床意义:①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CK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发病3 3~~8h8h即明显增即明显增高,高,峰值出现在10~36h,3~4天恢复正常;CK-MB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明显高于CK,且高峰出现早,2~3天恢复正常②其他心肌损伤和肌肉疾病其他心肌损伤和肌肉疾病 血清乳酸脱氢酶(血清乳酸脱氢酶(LDLD)及同工酶测定)及同工酶测定•LDLD的同工酶的同工酶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以LD1为主,主要分布在心肌;第二类以LD5为主,主要分布于骨骼肌和肝脏;第三类以LD3为主,主要存在于脾、肺等组织中•标本采集法:标本采集法:抽取空腹静脉血2ml,注入干燥试管内,勿使溶血•参考值:参考值:LDLD::连续监测法104~245U/L,速率法95~200U/L 同工酶测定同工酶测定(圆盘电泳法,U/L): LD1 32.70±4.60 , LD2 45.10±3.53 , LD3 18.50±2.96 , LD4 2.90±0.89, LD5 0.85±0.55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LDLD升高:升高:①①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后8~10h升高,2~3天达高峰,持续1~2周恢复正常;②②肝脏疾病:肝脏疾病:急性肝炎或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癌LD升高。

      ③③其他:其他:白血病、淋巴瘤 LDLD同工酶同工酶主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和肝脏病的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和肝脏病的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等,以LD1升高为主;急、慢性肝脏疾病和消化道癌肿,以LD5升高为主;阻塞性黄疸则以LD4升高为主 血清酸性磷酸酶(血清酸性磷酸酶(ACPACP)测定)测定•血清酸性磷酸酶主要来源于前列腺•标本采集法:标本采集法:抽取空腹静脉血2ml,注入干燥试管内,勿使溶血•参考值:参考值:0.9~1.9U/L•增高的临床意义:增高的临床意义: ① ①前列腺疾病:前列腺疾病:前列腺癌、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等 ②②骨骼疾病:骨骼疾病:恶性骨肿瘤、代谢性骨病等 ③ ③肝脏疾病:肝脏疾病:肝癌及慢性肝病时ACP可升高 ④ ④血液病:血液病: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溶血性贫血等 血清电解质测定血清电解质测定•标本采集法:标本采集法:抽取空腹静脉血3ml,注入干燥试管内,勿使溶血•参考值:参考值: 血清钾血清钾3.5~5.5mmol/L 血清钠血清钠135~145mmol/L 血清氯化物血清氯化物98~106mmol/L 血清钙血清钙2.25~2.75mmol/L 血清钾异常血清钾异常•血清钾增高:血清钾增高:补钾过多补钾过多、长期大量使用潴钾利尿剂潴钾利尿剂、严重溶血或输入大量库存血、肾衰竭的少尿或无尿期、酸中毒、组织损伤、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

      •血清钾降低:血清钾降低:钾的摄入不足摄入不足、严重呕吐或腹泻、长期使用排钾利尿剂排钾利尿剂、碱中毒、胰岛素作用、低钾性周期性麻痹、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 血清钠和氯异常血清钠和氯异常•血清钠和血清氯增高:血清钠和血清氯增高:大量失水、摄入食盐过多或输入盐水过多、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醛固酮增多症等•血清钠和血清氯降低:血清钠和血清氯降低:摄入不足、严重呕吐或腹泻、持续胃肠减压、反复使用利尿剂、严重烧伤、酸中毒、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 血清钙测定异常血清钙测定异常•血清钙增高:血清钙增高:服用维生素D过多、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清钙降低:血清钙降低:钙摄入不足、慢性腹泻、维生素D缺乏、阻塞性黄疸、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慢性肾衰竭、坏死性胰腺炎等 1 1.血、尿淀粉酶增高最明显的疾病是.血、尿淀粉酶增高最明显的疾病是 A.急性胰腺炎 B.慢性胰腺炎 C.急性肝炎 D.消化性溃疡 E.糖尿病2 2.血清含量与冠心病的发病呈正相关的是.血清含量与冠心病的发病呈正相关的是 A.总胆固醇 B.甘油三酯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D.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E.碱性磷酸酶3 3.血清电解质参考值错误的是.血清电解质参考值错误的是 A.血清钾3.5~5.5mmol/L B.血清钠135~145mmol/L C.血清氯化物98~106mmol/L D.血清氯化物135~145mmol/L E.血清钙2.25~2.75mmol/L 答案:答案:1.A 2.D 3.D 测试测试 4 4.下列标本采集方法错误的是.下列标本采集方法错误的是 A.血液常规检查应抽取空腹静脉血 B.肝功能检查应抽取空腹静脉血 C.尿蛋白定量应留取24h尿液 D.尿液酸碱性检查随时留取新鲜尿 E.化学法检查隐血试验应禁肉食3天5.5.急性心肌梗死常选择的检查是(多项选择)急性心肌梗死常选择的检查是(多项选择) A.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B.血清甲胎蛋白 C.血清肌酸激酶 D.血清碱性磷酸酶 E.血清乳酸脱氢酶 答案:答案:4.A 5. CE测试测试 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 心电图评估心电图评估心电图评估心电图评估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掌握心电图检查的基本知识及正常心电图•熟悉几种常见的异常心电图•了解心电图的测量及分析方法与临床应用•学会心电图描记 心电图评估内容心电图评估内容•第一节第一节 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心电图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第二节 正常心电图正常心电图 •第三节第三节 常见异常心电图常见异常心电图 第一节第一节 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心电图导联与导联轴•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及命名•心电图的描记 心电图导联与导联轴心电图导联与导联轴•心电图(心电图(ECGECG):):是利用心电图机通过导线与体表相连,记录心脏在每一个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

      •心电图导联:心电图导联:是将电极放置于人体表面任何两点,并通过导线分别与心电图机正负极相连,这种记录心电图的电路连接方法称心电图导联 •常用心电图导联:常用心电图导联:12个 标准肢体导联标准肢体导联3 3个:个:Ⅰ、Ⅱ、Ⅲ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加压单极肢体导联3 3个:个:aVR、aVL、aVF 胸导联胸导联6 6个:个:V1、V2、V3、V4、V5、V6 标准导联正负电极的位置标准导联正负电极的位置标准导联标准导联正电极位置正电极位置负电极位置负电极位置Ⅰ左上肢右上肢Ⅱ左下肢右上肢Ⅲ左下肢左上肢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加压单极肢体导联正电极位置正电极位置负电极位置负电极位置aVR右上肢左上肢+左下肢aVL左上肢右上肢+左下肢aVF左下肢左上肢+右上肢加压单极肢体导联正负电极的位置加压单极肢体导联正负电极的位置 胸导联胸导联正电极位置正电极位置负电极位置负电极位置V1胸骨右缘第四肋间左上肢+右上肢+左下肢同上V2胸骨左缘第四肋间同上V3V2与V4连线的中点同上V4左第5肋间与锁骨中线相交处同上V5左腋前线与V4水平线相交处同上V6左腋中线与V4水平线相交处同上胸导联正负电极位置胸导联正负电极位置 导联轴导联轴概念:概念:某一导联正、负电极之间画出的假想直线,称为该导联的导联轴。

      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及命名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及命名一个完整的心动周期所描记的心电图包括:一个完整的心动周期所描记的心电图包括:四个波四个波 ::P波、QRS综合波、T波、U波;两个间期两个间期 ::PR间期、QT间期;一个段:一个段:ST段 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及意义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及意义•P P波波: :心房除极波,反映心房除极时的电位、时间和方向的变化•P-RP-R间期间期: :反映心房除极开始到心室除极开始的时间•QRSQRS波群波群: :心室除极波,反映心室肌除极的电位、时间和方向的变化•STST段:段:反应心室除极刚刚结束后尚处在缓慢复极的一段时间•T T波:波:反映心室快速复极时的电位变化•QTQT间期:间期:反映心室肌复极全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QRS波群命名波群命名•R R波:波:QRS波群在等电位线上的第一个向上的波•Q Q波:波:R波之前向下的波•S S波:波:R波之后向下的波•R Rˊˊ波:波:S波之后出现再向上的波•S Sˊˊ波:波:Rˊ波之后再有向下的波叫做•QSQS波:波:整个QRS波群均向下时•书写表示法:书写表示法:振幅(波形)较大者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较小者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如:qRs、qR、qRsrˊ;特殊情况如:QS等。

      心电图描记心电图描记•描记前准备描记前准备 •操作方法操作方法 国产心电图机导联线的连接:国产心电图机导联线的连接:红色(红色( R R ))接右上肢,黄色(黄色( L L ))接左上肢,绿色(绿色( F F ))接左下肢,黑色(黑色( RF RF ))接右下肢;白色导线(V)为胸导联线,将导联线的吸杯电极分别与V1、V2、V3、V4、V5、V6的位置相连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测试题测试题1 1.以下心电图波段中,由心室除极产生的是.以下心电图波段中,由心室除极产生的是 A.P波 B.QRS波 C.S-T段 D.T波 E.U波2 2.由心房除极所产生的心电图波型是.由心房除极所产生的心电图波型是 A.P波 B.T波  C.S波 D.Q波  E.R波3 3.心电图中,反映房室传导时间的是.心电图中,反映房室传导时间的是 A.P波 B.P-R(P-Q)间期 C.QRS波群 D.S-T段 E.T波 答案:答案:1.A 2.A 3.B 第二节第二节 正常心电图正常心电图•心电图的测量与分析•心电图各波段正常值•心电图的分析方法与临床应用 心电图的测量与分析心电图的测量与分析•心电图记录纸心电图记录纸 横向横向代表时间,每小格等于0.04s; 纵向纵向代表电压(振幅),每小格相当于0.1mV。

      •心率计算心率计算 心律规则时心律规则时:心率=60/R-R(或P-P)间期,如:R-R间期为0.8s,则心率为60/0.8=75次/分 心律不规则:心律不规则:则需测量同一导联5个以上R-R(或P-P)间期,取其平均值,代入上述公式,计算出心率 •各波段振幅的测量:各波段振幅的测量: 正向波的高度:正向波的高度:自水平线的上缘垂直测至波形顶点 负向波的深度:负向波的深度:自水平线的下缘垂直测至波形底端 双向波:双向波:上下振幅的绝对值之和为其电压数•各波段时间的测量各波段时间的测量 1212导联同步心电图仪:导联同步心电图仪:分别从12导联同步记录中最早的P波起点测至最晚的P波终点,从最早QRS波起点测至最晚的QRS波终点 单导联心电图仪测量方法:单导联心电图仪测量方法:选择12导联中最宽的P波及QRS波进行测量;PR间期测量,应选择12导联中P波宽大且有Q波的导联进行测量;QT间期测量,应取12导联中最长的QT间期时间测量应从该波起始部分内缘,量至终止部分内缘 目测法检测心电轴目测法检测心电轴•电轴不偏移:电轴不偏移:Ⅰ、Ⅲ导联QRS波群主波均为正向波。

      •电轴右偏(尖对尖向右偏):电轴右偏(尖对尖向右偏):Ⅰ导联较深的负向波,Ⅲ导联主波为正向波•电轴左偏(口对口向左走)电轴左偏(口对口向左走): :Ⅰ导联主波为正向波,III导联较深的负向波•心电轴重度右偏心电轴重度右偏: :Ⅰ、Ⅲ导联主波方向均向下 心电轴偏移的意义心电轴偏移的意义 电轴左偏电轴左偏见于横位心(肥胖、妊娠晚期、大量腹水等)及左室肥大,左前分支阻滞等; 电轴右偏电轴右偏见于正常垂位心,右室肥厚等及左后分支阻滞等 P P波波•形态:形态:正常P波形态在大部分导联上呈圆钝形,有时可有轻度切迹P波方向在Ⅰ、Ⅱ、aVF、V4~V6导联向上,aVR导联向下,其余导联呈双向、倒置或低平•时间:时间:一般小于0.12s•电压:电压:肢体导联一般小于0.25mV,胸导联一般小于0.2mV心电图各波段正常值心电图各波段正常值 P-RP-R间期间期 从从P P波的起点到波的起点到QRSQRS波群的起点波群的起点P-R间期与心率快慢有关,成年人心率在60~100次/分钟,P-R间期为0.120.12~~0.20s0.20s。

      QRSQRS波群波群•时间:时间:正常成年人QRS波群时间小于0.12s,多数为0.06~0.10s•波形与振幅(电压)波形与振幅(电压) 胸导联:胸导联:一般规律是RV1~RV5逐渐增高,而S波逐渐减小V1、V2导联多呈rS形,R/S<1,RV1不超过1.0mVV5、V6导联QRS波群可以呈qR、qRs、Rs或R形,R/S>1,RV5不超过2.5mVV3或V4导联多呈RS形,R/S大致等于1 肢体导联:肢体导联:标准导联一般主波向上,Ⅰ导联的R波不超过1.5mVaVR导联QRS波群主波向下,可呈QS、rS、rSr´或Qr形,aVR导联的R波一般不超过0.5mVaVL与aVF导联的QRS波群可呈qR、Rs、R形,也可呈rS形,aVL导联的R波不超过1.2mV,aVF导联的R波不超过2.0mV Q Q波:波:除aVR导联外,正常Q波时间一般小于0.04s,振幅小于同导联R波的1/4 S-TS-T段段•正常正常S-TS-T段段为一等电位线,可以有轻微的向上或向下移位•S-TS-T段下移:段下移:在任何导联中,S-T段下移不应超过0.05mV•S-TS-T段抬高:段抬高:在V1、V2导联不应超过0.3mV,V3导联不应超过0.5mV,V4~V6导联和肢体导联均不应超过0.1mV。

      T T波波 正常时正常时T波圆钝,两支不对称T波正向时,升支长于降支,T波负向时,降支长于升支•方向:方向:正常T波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一致,即Ⅰ、Ⅱ、V4~V6导联T波向上,aVR导联向下,Ⅲ、aVL、aVF、V1~V3导联T波可以向上、向下或双向如果V1导联T波向上,V2~V6导联T波均不应向下•振幅:振幅:在以R波为主的导联中,T波振幅不应低于同导联R波的1/10胸导联T波可达1.2~1.5mV Q-TQ-T间期及间期及U U波波 •Q-TQ-T间期:间期:其长短与心率快慢有密切关系,心率快时,Q-T间期缩短;心率慢时,Q-T间期延长心率在60~100次∕分时,Q-T间期的范围在0.32~0.44s为了避免受心率影响,常用校正的Q-T间期,即Q-Tc=Q-T/√R-RQ-Tc就是R-R间期为1s(心率60次/分)时的Q-T间期,正常Q-Tc不超过0.44s,一般女性的Q-Tc间期较男性略长•U U波:波:是T波之后0.02~0.04s出现的振幅很低小的波,方向与T波相同以V3~V4导联较明显U波过高者见于低血钾病人 心电图的分析方法与临床应用心电图的分析方法与临床应用•分析方法:分析方法: 全面的一般性阅读;全面的一般性阅读; 计算心率;计算心率; 判定心电轴方向;判定心电轴方向; 观察和测量波形;观察和测量波形; 做出诊断。

      做出诊断 •临床应用:临床应用:确定诊断,协助诊断确定诊断,协助诊断 测试题测试题1 1.心电图检查国内一般采用的纸速为.心电图检查国内一般采用的纸速为 A.15mm/s B.25mm/s C.50mm/s D.75mm/s E.100mm/s2 2.成人正常窦房结冲动频率是.成人正常窦房结冲动频率是 A.﹤20次/分 B. ﹤60次/分 C.60~100次/分 D.100~160次/分 E.180~200次/分3 3.常规心电图上平均.常规心电图上平均R-RR-R间隔间隔2020小格,其心率为小格,其心率为 A.30次/分 B.60次/分 C.75次/分 D.80次/分 E.110次/分4 4.电轴左偏时.电轴左偏时QRSQRS波群的表现为波群的表现为 A.Ⅰ导联呈rS、Ⅲ导联呈Rs B.Ⅰ导联呈Rs、Ⅲ导联呈rS C.Ⅰ导联呈Rs、Ⅲ导联呈Rs D.Ⅰ导联呈rS、Ⅲ导联呈rS E.Ⅰ导联呈RS、Ⅲ导联呈RS 答案:答案:1.B 2.C 3.C 4.B 测试题测试题5 5.正常心电图的.正常心电图的S-TS-T段压低,在任何导联均不超过段压低,在任何导联均不超过 A.0.01mV B.1mm C.0.5mV D.1.5mm E.0.05mV6 6.下正常心电图的各项指标中正确的是(多项选择题).下正常心电图的各项指标中正确的是(多项选择题) A.P波宽度<0.12s,P波振幅在肢体导联<0.25mV,在胸导联<0.20mV B.P-R间期为0.12~0.20s,QRS间期为0.06~0.10s C.Q波<0.04s,振幅<同导联R波1/4 D.S-T段在任何导联下移可超过0.05mV E.Q-T间期正常范围可在0.32~0.44s7 7.正常.正常S-TS-T段的偏移范围,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多项选择题)段的偏移范围,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多项选择题) A.任何导联S-T段下移不应超过0.05mV B.V1~V2导联S-T段上移不应超过0.3mV C.V3导联S-T段上移不应超过0.5mV D.V4~V6导联S-T段上移不应超过0.1mV E.肢体导联S-T段上移不应超过0.3mV 答案:答案:5.E 6.5.E 6.ABCE ABCE 7.7.ABCDABCD 测试题测试题8 8.关于心电图的测量法,正确的是(多项选择题).关于心电图的测量法,正确的是(多项选择题) A.等电位线上缘至R波顶端垂直距离为R波电压 B.P波内缘始末点间水平距离为P波时限 C.P-R间期为自P波的起点水平测至QRS波群终点 D.Q-T间期为从QRS波群起点测至T波的终点 E.60除以P-P或R-R间期即为每分钟心率9 9.窦性心律的心电图表现是(多项选择题).窦性心律的心电图表现是(多项选择题) A.P波在Ⅱ、Ⅲ、aVF直立,aVR倒置 B.P-R间期>0.12s C.心率60~100次/分 D.同一导联中的P-P间期差值<0.12s E.P-R间期<0.12s 答案:答案:8.ABDE 9.ABCD 第三节第三节 常见异常心电图常见异常心电图•心房、心室肥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 右心房肥大右心房肥大•右心房肥大心电图P P波高尖,波高尖,又称为“肺型P波,肢体导联P P波电压波电压≥≥0.25mV0.25mV,Ⅱ、Ⅲ、aVF导联表现最明显。

      左心房肥大左心房肥大•左心房肥大心电图P P波增宽且常呈双峰型,波增宽且常呈双峰型,又称为“二尖瓣型P波” Ⅰ、Ⅱ、aVR、aVL导联P波增宽,P P波波时间时间≥≥0.12s0.12s,,P波顶端常有切迹呈双峰状,两峰间距≥0.04s 左心室肥大左心室肥大•QRSQRS波群高电压波群高电压 胸导联:胸导联:RV5>2.5 mV;RV5+SV1>4.0mV(男)或>3.5mV(女) 肢体导联:肢体导联:RⅠ>1.5mV;RaVL>1.2 mV;RaVF>2.0mV;RⅠ+RⅢ>2.5 mV•心电轴左偏心电轴左偏•QRSQRS波群时间延长:波群时间延长:0.10~0.11s,一般仍<0.12s•ST- TST- T改变:改变:以R波为主的导联,ST段可呈下斜型压低达0.05 mV以上,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在以S波为主的导联(如V1导联)则可见直立的T波当QRS波群电压增高且伴有ST-T改变时,称为左心室肥大伴劳损 右心室肥大右心室肥大•右心室高电压:右心室高电压:V1导联中R/S≥1,V5导联中R/S≤1或S波比正常加深;aVR导联中R/S或R/Q≥1RV1+SV5>1.05mV(重症>1.2mV);RaVR >0.5mV。

      •心电轴右偏心电轴右偏≥≥90°90°•ST- TST- T改变:改变:右胸导联(V1,V2)ST段压低,T波倒置,称右心室肥大伴劳损 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具有窦性心律具有窦性心律的特点•心率在心率在100100次次/ /分以上分以上,一般不超过160次/分 窦性心动过缓及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缓及窦性心律不齐 •具有窦性心律的特点具有窦性心律的特点•心率在心率在6060次次/ /分以下分以下,一般不低于40次/分•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快慢显著不等,在同一导联上P-PP-P间期相差>间期相差>0.12s0.12s常与呼吸周期有关,吸气时心率稍快,呼气时心率稍慢 房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提前出现的提前出现的P′P′波波,其形态与窦性P波略有不同•P′-RP′-R间期>间期>0.12s0.12s•QRS波群形态和时间基本正常基本正常•多为不完全性代偿间歇多为不完全性代偿间歇,即期前收缩前后两个窦性P波之间的间距小于正常P-P间距的2倍 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缩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缩•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其形态基本正常形态基本正常•QRSQRS波群前可无波群前可无P′P′波波,如有P′波常为逆行性逆行性(P在Ⅱ、Ⅲ、aVF导联倒置,在aVR直立),因异位激动可同时传向心房和心室,逆行P′波可在QRS波形之前(P′-R间期<0.12s),亦可在QRS波群之中或QRS波群之后(R-P′间期<0.20s)。

      •常有完全性的代偿间歇,常有完全性的代偿间歇,即期前收缩前后两个窦性P波之间的间距等于正常P-P间距的2倍 室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提前出现的QRSQRS波群,其前无相应的波群,其前无相应的P P波•QRSQRS波群宽大畸形,波群宽大畸形,时限>0.12s•T T波与波与QRS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波群主波方向相反•有完全性完全性的代偿间歇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有突发、突止突发、突止的特点•发作时频率一般在160160~~250250次次/ /分分,节律快而规则•QRS波群形态一般正常 室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频率多在140140~~200200次次/ /分分,节律可稍不齐•QRSQRS波群宽大畸形,波群宽大畸形,时间通常〉0.12s•如发现P波,且P波频率慢于QRS频率,PR无固定关系(房室分离房室分离),则可明确诊断 心房颤动心房颤动•P P波消失波消失,代之以代之以大小不同、形状各异、间隔不等的心房颤动波(f f波波),V1导联最清楚•心房颤动波频率约为350350~~600600次次/ /分分•R-RR-R间期绝对不规则间期绝对不规则•QRS波形态和时间大多正常。

      心室颤动心室颤动•QRS-TQRS-T波群波群完全消失完全消失•出现出现形状不一、大小不等、节律不整形状不一、大小不等、节律不整的基线摆动波形,频率约为200200~~500500次次/ /分分 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心肌梗死的基本图形心肌梗死的基本图形 缺血型改变:缺血型改变:T波高耸直立;心肌缺血发生在心外膜时,表现为T波倒置 损伤型改变:损伤型改变:ST段逐渐抬高,并与高耸的T波相连,融合成弓背向上高于基线的单向曲线 坏死型改变:坏死型改变:异常的Q波或QS波 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心肌梗死的图形演变及分期心肌梗死的图形演变及分期 早期:早期:表现为巨大、高耸的不对称的巨大、高耸的不对称的T T波波,ST段呈斜上型抬高 急性期:急性期:表现为STST段继续抬高段继续抬高,凸面向上,呈弓背状,常可见到“单 向曲线”,出现病理性病理性Q Q波波继而ST段逐渐下降,T T波开始倒置波开始倒置 亚急性期:亚急性期:抬高的STST段逐渐降至基线段逐渐降至基线,坏死型坏死型Q Q波继续存在波继续存在,倒置 的T波逐渐变浅,直至恢复正常或恒定不变。

      陈旧期:陈旧期:心肌梗死后3~6个月,ST-T波不再变化,只存留坏死性只存留坏死性Q Q波波 心肌梗死定位诊断心肌梗死定位诊断梗死部位梗死部位梗死图形出现的导联梗死图形出现的导联ⅠⅡ Ⅲ aVRaVLaVFV1V2V3V4V5V6前间壁+++前壁++前侧壁++高侧壁++广泛前壁++++++++下壁+++后壁 测试题测试题1 1.心室律绝对不规则的心律失常为.心室律绝对不规则的心律失常为 A.窦性心动过速 B.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C.窦性心律不齐 D.心房颤动 E.心房扑动2 2.符合房性期前收缩心电图特点的是.符合房性期前收缩心电图特点的是 A.期前收缩的QRS时限>0.12s B.T波方向多与主波方向相反 C.完全性代偿间歇 D.期前收缩的QRS波群畸形 E.期前收缩的QRS波群前有相关P´波3 3.符合室性早搏的心电图特点的是.符合室性早搏的心电图特点的是 A.提前出现一个变异的P´波 B.提前出现QRS波群形态宽大畸形 C.具有不完全性代偿间歇 D.提前出现QRS波群形态无变化 E.P´-R间期>0.12s 答案:答案:1.D 2.E 3.B 测试题测试题4 4.提示右室肥大心电图改变指标除电轴右偏外,还有.提示右室肥大心电图改变指标除电轴右偏外,还有 A.V1导联R/S<1 B.RV5>2.5mV C.V5导联R/S>1 D.RV1+SV5>1.05mV E.QRS时限>1.0s5 5.提示左室肥大心电图改变指标除电轴左偏外,还有.提示左室肥大心电图改变指标除电轴左偏外,还有 A.RV5≤2.5mV B.RV5+SV5>1.2mV C.RV5+SV1>4.0mV(女性>3.5mV) D.RV1>1.0mV E.RV1+SV5>4.0mV(女性>3.5mV)6 6.频发性期前收缩是指期前收缩的数量在.频发性期前收缩是指期前收缩的数量在 A.3次/分以上 B.5次/分以上 C.8次/分以上 D.10次/分以上 E.15次/分以上 答案:答案:4.D 5.C 6.B 测试题测试题7 7.急性心肌梗死的典型心电图表现为.急性心肌梗死的典型心电图表现为 A.病理性Q波 B.S-T段压低   C.P-P间期延长 D.S-T段弓背向上抬高 E.R-R间期绝对不等8 8.男性,.男性,2828岁,岁,自述突然心慌、胸闷。

      心电图示:心率200次/分,绝对匀齐,QRS波群形态、时间正常血压尚正常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窦性心动过速 B.室性心动过速 C.室上性心动过速 D.心房颤动 E.心室颤动 答案:答案:7.A 8.C 9 9.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病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病人,心脏听诊除有杂音外,心率110次/分,心律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电图检查示:R-RR-R绝对不等;绝对不等;P 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f f波,其频率为波,其频率为500500次次/ /分分该病人并发的心律失常是 A.心室颤动 B.心房颤动 C.室性期前收缩 D.房性期前收缩 E.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缩1010.男,.男,5050岁,岁,突发心悸、无力、面色苍白、出冷汗, 血压72/40mmHg,心率160次/分,略有不齐心电图示:QRS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波群宽大畸形,时限>0.12s0.12s,,T 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波与主波方向相反。

      病人有冠心病病史,最可能的诊断为 A.窦性心动过速 B.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C.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D.心房颤动 E.房室传导阻滞 答案:答案:9.B 10.C 第八章第八章 影像检查评估影像检查评估 •掌握掌握X X线常用检查方法及各种线常用检查方法及各种X X线检查、线检查、 超声检查前的准备、检查中的超声检查前的准备、检查中的配合及注配合及注意事项意事项•熟悉熟悉各种检查的临床应用及常见基本病各种检查的临床应用及常见基本病变的变的X X线表现线表现 •了解了解X X 线检查、超声检查的线检查、超声检查的基本原理基本原理学习要求学习要求 •概念:概念:是以影像方式显示人体内部结构的形态和功能信息及实施以影像导向的介入性治疗的科学•检查方法:检查方法:X线、 超声、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等新的成像技术 医学影像学检查医学影像学检查 学习内容学习内容•第一节第一节 X X线检查线检查 •第二节第二节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 第一节第一节 X X线检查线检查•X线临床应用的基本原理•X线检查的方法及检查前准备•X线检查的防护•常见基本病变的X线评估 X X线临床应用的基本原理线临床应用的基本原理•穿透性:穿透性:X线波长很短,为肉眼看不见的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力,能穿透人体,对人体组织器官进行透视和摄影,从而显示人体内部结构及病灶。

      X线的穿透性穿透性是成像的基础•荧光效应:荧光效应:X线能激发荧光物质(如铂氢化钡等),使波长短的X线转换成波长较长的肉眼可见荧光荧光效应荧光效应是X线透视检查的基础•感光效应:感光效应:当X线照射到涂有溴化银的胶片后,使它感光而产生潜影,经显影定影处理后,在胶片上形成黑白影像感光效应是感光效应是X X 线摄片检查的基础线摄片检查的基础•电离效应:电离效应:当X线进入人体发生电离,使人体产生生物学方面的改变,这一特点是临床放射治疗的基础,但可使使人体遭受损害,人体遭受损害,因此,进行X线检查时,应注意防护 X X线成像基本原理线成像基本原理•自然对比自然对比当X线照射到人体不同组织结构时,密度高、组织厚的吸收X 线量多,在荧光屏上呈暗影,在X 线胶片上呈白影;而密度低、组织薄的吸收X 线量少,在荧光屏上呈亮影,在X 线胶片呈黑影这种利用人体组织和器官自然存在的密度差异来形成明显对比的影像,称自然对比自然对比 人体组织结构按密度高低,人体组织结构按密度高低,依次分为骨骼、软组织(包括肌肉、软骨、体液、实质器官等)、脂肪和含气组织四大类 人体组织密度与X 线阴影的关系表组织结构组织结构密度密度 X X 线阴影线阴影透视透视 摄片摄片骨、钙化组织 高黑 白软组织中 暗灰白脂肪组织 较低较亮 灰黑含气组织低 亮 黑 •人工对比人工对比 借助一些密度高的物质(如硫酸钡、碘剂等)或密度低的物质(如空气等),引入被检查器官或周围间隙,人为造成器官和组织的密度差异,使之产生明显对比而显影,称为人工对比人工对比。

      X X线检查方法及检查前的准备线检查方法及检查前的准备•普通检查:普通检查:透视、摄片透视、摄片 •特殊检查特殊检查•造影检查造影检查 透视透视•透视透视是利用荧光效应,对被检查部位直接观察,是X线检查中最常用的方法•优点:优点:方便、经济、快速得出结论、可转动病人的体位,可以多方位动态观察器官•缺点:缺点:难于观察密度差不明显的器官及厚度大的部位,不能显示细小的病灶,影像欠清晰,且无法留下客观的永久记录,而且照射时间长,对人体有一定的损害•临床应用:临床应用:胸部检查、胃肠钡透或心血管造影等•检查前准备:检查前准备:应向病人说明检查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并指导病人检查中需要配合的姿势需要配合的姿势病人应脱去检查部位脱去检查部位厚层的衣服厚层的衣服及影响X线穿透的物品,如发夹、金属饰物、膏药、敷料等,以免影像受到干扰 摄片摄片•摄片摄片是利用X线的感光效应,在胶片上形成黑白影像的检查方法•优点:优点:其对比度、清晰度较好,不受组织密度和厚度的影响,可作为客观记录保存,便于病人复查时对照•缺点:缺点:检查范围受胶片大小的限制,不能观察器官的动态改变•临床应用:临床应用:广泛应用于临床,如胸部、腹部、四肢、头颅、胸部、腹部、四肢、头颅、骨盆及脊柱骨盆及脊柱等部位的检查。

      •检查前准备:检查前准备:向病人解释检查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指导病人在检查中的配合;除急腹症外,腹部摄片前应清洁肠道;创伤病人摄片时,应减少搬动,以免增加组织的损伤;危重病人摄片时,必须有医护人员的监护 特殊检查特殊检查 包括体层摄影、软体层摄影、软X X线摄影、放大摄线摄影、放大摄影等自CT等新的现代成像技术应用以来,现已很少用 造影检查造影检查•造影检查造影检查是将造影剂引入缺乏自然对比的器官中或其周围,将造影剂引入缺乏自然对比的器官中或其周围,使之产生明显对比的一种检查方法•造影剂分类造影剂分类 高密度造影剂:高密度造影剂:钡剂钡剂主要应用于消化道消化道的造影碘剂碘剂应用于支气管、支气管、胆囊、心血管、静脉肾盂胆囊、心血管、静脉肾盂等部位造影 低密度造影剂:低密度造影剂: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常用于脑室、眼球脑室、眼球后、椎管、结肠、膀胱、膝关节后、椎管、结肠、膀胱、膝关节等部位造影 •造影方法造影方法 直接引入法:直接引入法:口服引入法;灌肠逆行引入法;体表穿刺进入法口服引入法;灌肠逆行引入法;体表穿刺进入法等 间接引入法:间接引入法:也称为生理排泄法生理排泄法。

      造影剂通过静脉注射静脉注射引入体内,通过血液循环,经某一器官排泄,暂时停留在其通道内,使器官显影,如胆囊造影、静脉胆道造影、静脉尿路造影等 造影检查前的准备造影检查前的准备•了解了解病人有无造影检查的禁忌证造影检查的禁忌证•检查前检查前向病人解释检查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一些不适反应不适反应等•凡需用碘造影剂用碘造影剂进行造影检查,必须提前做碘过敏试验碘过敏试验,过敏试验阴性者才能进行造影检查 •碘过敏反应判断及处理碘过敏反应判断及处理 碘过敏的表现:碘过敏的表现:头晕、面潮红、胸闷、气促、恶心、呕吐、皮疹重者可有重者可有惊厥、喉水肿、肺水肿、周围循环衰竭、心律失常、心脏停搏等 处理处理: :休息,吸氧,必要时使用脱敏药重者应立即停止检查并进行抗休克、抗过敏抢救和对症处理 胃肠钡餐造影前的准备胃肠钡餐造影前的准备•检查前检查前3 3天禁服天禁服X线不能穿透的及影响胃肠蠕动的药物•检查前检查前1 1天,天,无渣半流质饮食•检查前一晚12点后禁水、禁食禁水、禁食•有幽门梗阻者幽门梗阻者检查前应排出胃内容物排出胃内容物•如需在较短时间内观察小肠,先用增加胃肠道张力、促进胃肠蠕动的药。

      •如需要显示粘膜上微小病变时,可肌注肌注抗胆碱药抗胆碱药,以便降低肠道张力,易于观察 钡剂灌肠检查前的准备钡剂灌肠检查前的准备•检查前检查前1 1天天摄少渣半流质饮食少渣半流质饮食,下午至夜间饮水水1000ml1000ml左右•如作气钡双重造影气钡双重造影者,检查前1晚服泻药泻药导泻•检查当天禁早餐禁早餐•检查前2h清洁灌肠清洁灌肠 静脉肾盂造影前的准备静脉肾盂造影前的准备•检查前检查前3 3天天禁服重金属药物重金属药物•检查前检查前2 2天天无渣半流质饮食无渣半流质饮食•检查前检查前1 1晚晚服用泻药泻药或清洁灌肠清洁灌肠•检查当天禁早餐禁早餐,限饮水6h•检查前排空小便,并做碘过敏试验碘过敏试验 支气管造影前的准备支气管造影前的准备•痰多者检查前痰多者检查前3 3天天每天体位引流排痰体位引流排痰并服祛痰药祛痰药•检查前检查前1 1天天做碘过敏试验碘过敏试验•检查前禁食禁食6h6h•精神紧张者检查前1h给少量镇静剂 心血管造影前的准备心血管造影前的准备•检查前检查前1 1天天做碘过敏试验碘过敏试验及在穿刺部位备备皮皮•禁食禁食6h6h以上•检查前为患者连接好心电监护仪心电监护仪及准备好其他抢救设备及药品。

      •指导病人一些配合动作配合动作如深吸气、憋气、深吸气、憋气、用力咳嗽用力咳嗽等 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前的准备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前的准备•造影时间以月经干净后以月经干净后3 3~~7 7天天为宜,检查前3日禁性生禁性生活活•检查前1天做碘过敏试验碘过敏试验•检查前1晚服泻药导泻服泻药导泻,必要时进行清洁灌肠清洁灌肠•检查前排空膀胱、备皮及冲洗道排空膀胱、备皮及冲洗道 脑血管造影检查前的准备脑血管造影检查前的准备•检查前抽血检查出凝血时间出凝血时间•检查前1天做碘过敏试验碘过敏试验•检查前禁食禁食4 4~~6h6h•检查前在穿刺部位常规备皮常规备皮•检查前半小时肌注苯巴比妥肌注苯巴比妥0.1g0.1g,皮下,皮下注射阿托品注射阿托品 0.5mg0.5mg X X线检查的防护线检查的防护•屏蔽防护:屏蔽防护:用铅或含铅的物质作为屏障用铅或含铅的物质作为屏障,如铅屏风、铅墙等可以吸收过多的X线•距离防护:距离防护:通过增加X线源与人体间距以减少X射线曝射量•病人的防护病人的防护: :合理选择X线检查方法,控制检查次数,准确选择照射部位及范围•工作人员的防护工作人员的防护 :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放射防护的规定,制定必要的防护措施,认真执行保健条例。

      测试题测试题1 1..X X线的哪种特性对人体有损害作用线的哪种特性对人体有损害作用 A.穿透性 B.荧光效应 C.感光效应 D.电离效应 E.以上均不是2 2.人体组织中密度最高的是.人体组织中密度最高的是 A.骨骼 B.组织 C.脂肪 D.气体 E.体液3 3.透视检查前的准备以下错误的是.透视检查前的准备以下错误的是 A.向病人说明检查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B.指导病人检查中做好配合的姿势 C.脱去检查部位厚层的衣服 D.去除影响X线穿透的物品 E.膏药、敷料不必去除 答案:答案:1.D 2.A 3.E 测试题测试题4 4.硫酸钡主要用于.硫酸钡主要用于 A.支气管造影 B.脑室造影 C.胆囊造影 D.消化道造影 E.静脉肾盂造影5 5.下列.下列X X线检查方法属于常规检查的是线检查方法属于常规检查的是 A.透视、摄片 B.体层摄影 C.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 D.磁共振 E.造影检查6 6..X X线透视的优点不包括线透视的优点不包括 A.经济简便 B.可随意变动病人体位 C.可作复查时前后比较 D.能及时得出诊断性结论 E.可观察器官的运动功能 答案:答案:4.D 5.A 6.C 测试题测试题7 7.下列属于摄片优点的是(多项选择).下列属于摄片优点的是(多项选择) A.可作永久性记录 B.可作研究对比 C.影像清晰 D.可进行器官运动状态的观察 E.应用范围广泛8 8.关于摄片检查前的准备,正确的方法是(多项选择).关于摄片检查前的准备,正确的方法是(多项选择) A.向病人解释摄片目的、方法、注意事项 B.进行暗适应指导 C.拍胸片时须屏气 D.创伤病人摄片时尽量减少搬动 E.腹部摄片勿清理肠道9 9.属于低密度造影剂的是(多项选择).属于低密度造影剂的是(多项选择) A.空气 B.氧气 C.硫酸钡 D.二氧化碳 E.碘剂 答案:答案:7. ABCE 8. ACD 9. ABD 正常胸部正常胸部X X 线的表现线的表现•胸廓:胸廓:由软组织和骨骼构成。

      •纵隔:纵隔:位置居中,居于胸骨之后,胸椎之前,两肺之间 •膈:膈:呈圆顶型,左右两叶膈在外侧及前、后方与胸壁相交形成肋膈角,在内侧与心脏形成心膈角•胸膜:胸膜:分为脏层和壁层,正常时不显影•气管、支气管气管、支气管•肺:肺:包括肺野、肺门、肺纹理 正常男性胸部后前位正常男性胸部后前位X X线表现线表现 呼吸系统常见基本病变呼吸系统常见基本病变X X线评估线评估u渗出病变渗出病变 X线表现为密度稍高、均密度稍高、均匀的云絮状阴影,匀的云絮状阴影,边缘模糊不清常见于各种急性肺炎、渗出性肺结急性肺炎、渗出性肺结核核等 u肺部空洞肺部空洞X X线表现:线表现:密度低的透亮区,密度低的透亮区,当坏死组织不能完全排出时,空洞内可见高低不一的液平面常见病因:常见病因:肺脓肿、肺结核和肺癌呼吸系统常见基本病变呼吸系统常见基本病变X X线评估线评估 厚壁空洞厚壁空洞( (肺脓肿肺脓肿) )薄壁空洞薄壁空洞( (肺结核肺结核) ) u肺部钙化灶肺部钙化灶 X X线表现:线表现:形状不一的斑点状、团块或球影、密度高、边缘锐利常见疾病:常见疾病:肺结核病灶愈合后 呼吸系统常见基本病变呼吸系统常见基本病变X X线评估线评估钙化增殖性钙化增殖性肺结核肺结核 u肺部肿块肺部肿块 良性肿瘤良性肿瘤X X线表现:线表现:密度增高,多有完整的包膜,呈边缘光滑的球形肿块,边缘光滑的球形肿块,一般无坏死。

      恶性肿瘤恶性肿瘤X X线表现:线表现:肿块边肿块边缘呈分叶或毛刺状,轮廓缘呈分叶或毛刺状,轮廓模糊模糊呈结节状或球形肿块,病灶中心坏死常呈密度减低区呼吸系统常见基本病变呼吸系统常见基本病变X X线评估线评估肿块(周围 型肺癌) u肺气肿肺气肿X X线表现:线表现:两肺野透明度两肺野透明度增加;肺纹理稀疏、增加;肺纹理稀疏、变细、变直;双侧横膈低,肋间隙增宽;心影狭长呈垂位心常见病因:常见病因: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及尘肺等 呼吸系统常见基本病变呼吸系统常见基本病变X X线评估线评估 左左侧侧气气胸胸u气胸气胸 X X线表现:线表现:肺组织被压向肺门,胸腔上部或外侧肺纹理消失呈透亮区,肺纹理消失呈透亮区,纵隔向健侧移位,患侧膈下移、肋间隙变宽常见病因:常见病因:胸壁外伤、胸部手术、严重肺气肿等 呼吸系统常见基本病变呼吸系统常见基本病变X X线评估线评估 呼吸系统常见基本病变呼吸系统常见基本病变X X线评估线评估•少量积液:少量积液:患侧肋膈角变钝,能随呼吸或体位改变而移动•中等量积液中等量积液:胸腔下部呈均匀致密阴影,上缘呈外高内低的斜形弧线•大量积液大量积液:患侧胸腔广泛呈均匀致密影,肋间增宽,纵隔向健侧移位。

      •常见病因:常见病因:胸膜病变 u胸腔积液胸腔积液 左侧少量胸腔积液左侧少量胸腔积液左肋膈角变钝左肋膈角变钝 右侧大量胸腔积液右侧大量胸腔积液 循环系统常见基本病变循环系统常见基本病变X X线评估线评估u二尖瓣型心(梨形心二尖瓣型心(梨形心) )X X线表现:线表现:心腰部饱满或突出左心缘下段圆隆,右心缘下段较膨隆,心影外观呈梨形常见病因:常见病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等 u主动脉型心(靴主动脉型心(靴 形心)形心) X X线表现:线表现:主动脉结突出,心腰凹陷,心左缘下段向左、向下、向后膨凸,心影呈靴形,称靴形心常见病因:常见病因:原发性高血压、主动脉瓣膜病变 循环系统常见基本病变循环系统常见基本病变X X线评估线评估 u普大型心(烧瓶心)普大型心(烧瓶心)X X线表现:线表现:心脏向双侧对称扩展,横径增宽常见病因:常见病因:心肌炎、心包积液、全心功能不全循环系统常见基本病变循环系统常见基本病变X X线评估线评估 消化系统常见基本病变消化系统常见基本病变X X线评估线评估•充盈缺损充盈缺损: :病变向消化管腔内突出使局部不能不能被造影剂充盈被造影剂充盈而形成缺损良性病变边缘光滑整齐,恶性病变边缘不规则。

      常见于消化道肿常见于消化道肿瘤•龛影龛影: :胃壁局限溃烂形成缺损性凹陷被钡剂充盈后显示的影像称龛影,是溃疡性病变溃疡性病变的直接直接X X线征象线征象 u胃良性溃疡胃良性溃疡X X线表现:线表现:龛影呈圆形或椭圆圆形或椭圆形,形,密度均匀、边缘光滑整齐,边缘光滑整齐,底部平,突出胃轮廓外,无充盈缺损,其周围有一圈由粘膜水肿所致的透明带常见病因:常见病因:消化性溃疡消化系统常见基本病变消化系统常见基本病变X X线评估线评估 第二节第二节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指利用超声波的指向性;反射、折射和散射;吸收与衰减;多普勒效应及非线性传播等物理特性和人体组织器官对超声反射不同的原理,对人体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物理特性和功能状态及病变情况作出诊断的一种检查方法检查方法 操作简便、无创伤、无痛苦、可多次重复检查,能及时获得结果,无禁忌证和放射性损伤等优点其应用广泛,是现代医学影像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组成部分超声检查特点超声检查特点 超声检查方法及临床应用超声检查方法及临床应用•A A型诊断法:型诊断法:已被B超诊断法所代替•B B型诊断法:型诊断法:又称辉度调制型。

      又称辉度调制型B型诊断法图像直观、形象,可清晰显示脏器的外形、内部结构及血管分布情况,可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疾病的诊断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超声诊断法 •M M型诊断法:型诊断法:又称又称M M型超声心动图型超声心动图是用锯齿波慢扫描的方法使各回声光点从左到右连续移动,获得声束上各反射点运动的轨迹图,可观察心脏不同时相运动的规律主要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D D型诊断法:型诊断法:又称超声多普勒诊断法又称超声多普勒诊断法或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不仅能清楚地显示心脏大血管的形态结构,而且能直观形象地显示血流的方向、速度、分流范围、有无反流及异常分流等,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超声检查方法及临床应用超声检查方法及临床应用 超声检查前的准备超声检查前的准备•腹部检查腹部检查: :如肝、胆、胆道、胰腺等,须空腹检查;检查前一晚餐不能进油腻食物,晚餐后开始禁食;次日上午检查前要排空大便,如有便秘或肠胀气者,检查前一晚可服缓泻剂•盆腔检查:盆腔检查:如子宫、附件、前列腺等,检查前需饮水,保持膀胱充盈•婴幼儿及检查不合作者:婴幼儿及检查不合作者:可给予水合氯醛灌肠,待安静入睡后再进行检查。

      测试题测试题1 1.某患者肺部.某患者肺部X X线表现为高密度点状或结节状阴影,病线表现为高密度点状或结节状阴影,病灶应属于灶应属于 A.渗出 B.增殖 C.纤维化 D.钙化 E.肿块2 2.胸片显示为一椭圆形透亮区,壁较薄,无液平面,应.胸片显示为一椭圆形透亮区,壁较薄,无液平面,应首先考虑病变属于首先考虑病变属于 A.肺囊肿 B.肺脓肿 C.肺结核 D.肺癌 E.气胸3. 3. 消化性溃疡确诊的主要依据是下列哪项消化性溃疡确诊的主要依据是下列哪项 A.龛影 B.痉挛性切迹 C.激惹现象 D.局部压痛 E.局部黏膜水肿 答案:答案:1.D 2.C 3.A1.D 2.C 3.A 测试题测试题4 4.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X X线摄影表现,正确的是线摄影表现,正确的是 A.肺野致密度增加 B.肋间隙变窄 C.肺野透亮度增加,肺纹理稀少 D.双侧横膈低 E. 肺纹理增多5 5.下列哪项是消化性溃疡的特点.下列哪项是消化性溃疡的特点 A.龛影位于胃轮廓内 B.龛影位于胃轮廓外 B.黏膜皱襞中断 D.胃壁僵硬 E.蠕动消失6 6.符合气胸.符合气胸X X线表现的是(多项选择)线表现的是(多项选择) A.高度透亮区处肺纹理增多 B.可见被压缩的肺边缘 C.纵隔向健侧移位 D.肋间隙增宽 E.膈下降 答案:答案:4.C 5.B 6.4.C 5.B 6. BCDE 测试题测试题7 7.关于超声波检查前的准备,错误的是.关于超声波检查前的准备,错误的是 A.胰腺检查前要禁食8~12h B.胆囊检查前日晚摄高脂肪饮食 C.膀胱检查前1h饮水500ml~1000ml D.妇科检查前2~3h不得排尿 E.幽门梗阻检查前应抽去胃潴留液8 8.目前临床最常用的超声诊断法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超声诊断法是 A.A型诊断法 B.B型诊断法 C.M型诊断法 D.D型诊断法 E.超声多普勒诊断法9. 9. 超声检查特点,正确的是超声检查特点,正确的是 A. 操作简便 B.无创伤、无痛苦 C.可多次重复检查 D.能及时获得结果 E.以上均是 答案:答案:7.B 8.B 9.E 第九章第九章第九章第九章 资料分析与护理诊断资料分析与护理诊断资料分析与护理诊断资料分析与护理诊断 u资料的分析资料的分析u护理诊断护理诊断内容内容 主观资料:主观资料:通过与病人及其代诉者交谈所获得的有关病人身心健康状况、社会关系状况的资料。

      客观资料:客观资料:通过身体评估、实验室或其他检查等所获得的有关病人健康状况的资料p主观资料和客观资料同样重要主观资料和客观资料同样重要资资料料分分类类 第一节第一节 资料的分析资料的分析 资料的评价资料的评价资料的归类资料的归类资料的分析资料的分析 资料的评价资料的评价ü核实确认资料:核实确认资料:评价其真实性和准确性评价其真实性和准确性ü分析判断资料:分析判断资料:比较判断,找出异常;找比较判断,找出异常;找出相关因素或危险因素出相关因素或危险因素 资料的归类资料的归类•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按戈登的功能性健康型态按戈登的功能性健康型态•按按NANDANANDA分类法分类法ⅡⅡ的的1313个领域个领域 资料的归类资料的归类 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归类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归类•生理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与被尊重的需要尊重与被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资料的归类资料的归类 按戈登的功能性健康型态归类按戈登的功能性健康型态归类•健康感知与健康管理型态健康感知与健康管理型态•营养与代谢型态营养与代谢型态•排泄型态排泄型态•活动与运动型态活动与运动型态•睡眠与休息型态睡眠与休息型态•认知与感知型态认知与感知型态•自我感知与自我概念型态自我感知与自我概念型态•角色和关系型态角色和关系型态•性与生殖型态性与生殖型态•应对与应激耐受型态应对与应激耐受型态•价值与信念型态价值与信念型态 资料的归类资料的归类 按按NANDANANDA分类法分类法ⅡⅡ的的1313个领域归类个领域归类•健康促进健康促进•营养营养•排泄排泄•活动与休息活动与休息•感知与认知感知与认知•自我感知自我感知•角色关系角色关系•性性•应对与应激耐受性应对与应激耐受性•生活准则生活准则•安全与防御安全与防御•舒适舒适•成长与发展成长与发展 第二节第二节 护理诊断护理诊断护理诊断的类型护理诊断的类型护理诊断的表述护理诊断的表述护理诊断的排序护理诊断的排序 护理诊断的类型护理诊断的类型ü现存性护理诊断现存性护理诊断ü危险性护理诊断危险性护理诊断ü健康性护理诊断健康性护理诊断 现现存存性性护护理理诊诊断断•含义:含义:是对个人、家庭、社区目前已出现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的反应的描述。

      •组成组成::名称 定义 诊断依据 相关因素主要依据主要依据次要依据次要依据 ①①病理和生理因素病理和生理因素②②情境性因素情境性因素③③与治疗有关的因素与治疗有关的因素④④成熟因素成熟因素⑤⑤心理因素心理因素 危危险险性性护护理理诊诊断断•含义:含义:是对一些易感的个人、家庭或社区的健康状况或生命过程可能出现的反应的描述 •组成:组成:名称 定义 危险因素描述为描述为 “有有……的危险的危险”确认危险性护理诊断的确认危险性护理诊断的依据依据 健健康康性性护护理理诊诊断断常用于护理健常用于护理健康人群时采用康人群时采用 •含义:含义:是对个人、家庭或社区具有加强更高健康水平潜能的描述 •组成:组成:名称名称 合作性问题合作性问题•含义:含义:是指需要与其他健康保健人员特别是医生合作解决的问题•表述:表述:以“潜在并发症(简称PC)”开始 •护理的重点:护理的重点:监测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并尽早与医生共同处理 护理诊断的表述护理诊断的表述•三部分表述三部分表述•两部分表述两部分表述•一部分表述一部分表述 护理诊断的表述护理诊断的表述三三部部分分表表述述•表述:表述:PSE公式表述法。

      •应用:应用:表述“现存性护理诊断” P P:代表健康问题:代表健康问题 即护理诊断的名称;即护理诊断的名称;S S:代表症状和体征:代表症状和体征 即诊断依据;即诊断依据;E E:代表病因,即相关因素:代表病因,即相关因素 护理诊断的表述护理诊断的表述•两部分表述两部分表述 表述:表述:PE公式表述法 应用:应用:表述“危险性护理诊断”•一部分表述一部分表述 表述:表述:P公式表述法 应用:应用:表述“健康性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的表述护理诊断的表述u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护理诊断的表述要规范护理诊断的表述要规范 相关因素的表述要规范相关因素的表述要规范 “知识缺乏知识缺乏”诊断的表诊断的表述述 护理诊断的排序护理诊断的排序•按首优、中优和次优问题的顺序排列按首优、中优和次优问题的顺序排列 首优问题:首优问题:对生命有威胁,需要立即采取行动解决的问题 中优问题:中优问题:不直接威胁病人生命,但也能导致身体不健康或情绪变化的问题。

      次优问题:次优问题:人们在应对发展和生活中变化时所产生的问题 护理诊断的排序护理诊断的排序•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排列: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排列:生理问题优先解决,在低层次需要满足后再考虑高层次的需要•在与医疗原则无冲突的情况下,在与医疗原则无冲突的情况下,病人认为最重要的问题可以优先解决最重要的问题可以优先解决•现存性问题优先解决现存性问题优先解决,,同时不要忽略危险性问题和健康性问题 u测试测试ED一、一、A A型题型题1 1.属于健康性护理诊断的是.属于健康性护理诊断的是 A.皮肤完整性受损 B.有感染的危险 C.有窒息的危险 D.母乳喂养有效 E.语言沟通障碍2 2.危险性护理诊断的表述常用.危险性护理诊断的表述常用 A.PS公式 B.PSE公式 C.ES公式 D.P公式 E.PE公式 u测试测试B3 3.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应优先解决的是.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应优先解决的是 A.自我实现的需要 B.生理需要 C.尊重与被尊重的需要 D.爱与归属的需要 E.安全需要二、二、B B型题型题 A.恐惧 B.与长期卧床有关 C.恶心、呕吐 D.有增强精神健康的趋势 E.有体液不足的危险4 4.属于相关因素的是.属于相关因素的是 5 5.属于症状和体征的是.属于症状和体征的是 BC u测试测试A A.健康问题 B.健康史 C.症状和体征 D.医疗诊断 E.相关因素6 6.用于护理诊断表述的.用于护理诊断表述的PSEPSE公式中的公式中的P P代表代表 7 7.用于护理诊断表述的.用于护理诊断表述的PSEPSE公式中的公式中的E E代表代表 三、三、X X型题型题8 8.资料评价的目的包括.资料评价的目的包括 A.确保资料的真实 B.确保资料的准确性 C.找出资料的异常 D.找出异常的相关因素 E.将资料归类EABCD 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 护理病历书写护理病历书写护理病历书写护理病历书写 意义意义•及时、动态、全面及时、动态、全面地提供病人的信息资料,利于医护间的合作及协调。

      •为护理教学及科研护理教学及科研提供重要的资料•体现护理服务质量服务质量和护理的专业水平专业水平•作为法律证明文件法律证明文件,在发生医疗纠纷、进行伤残处理等情况时,提供法律依据 u 护理病历的内容与格式护理病历的内容与格式 u 护理病历的书写要求护理病历的书写要求内容内容 第一节第一节 护理病历的内容与格式护理病历的内容与格式 •入院评估单入院评估单•护理计划单护理计划单•护理记录单护理记录单•出院评估单出院评估单 入院评估单入院评估单u入院评估单是对病人入院后首次首次进行的系统健康评估的记录,一般要求在病人入院后24h24h内内完成u指导格式设计的理论框架指导格式设计的理论框架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戈登的功能性健康型态; 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模式; 人类健康反应型态; 奥瑞姆的自理模式 护理计划单护理计划单u护理计划单护理计划单u护理诊断项目单护理诊断项目单 护理记录单护理记录单u一般的病人一般的病人u某些专科病人:某些专科病人:采用住院评估单 u危重病人:危重病人:采用危重病人护理记录单 一般病人一般病人护理记录单护理记录单u书写格式:书写格式:①①采用采用PIOPIO的记录格式的记录格式②一般护理记录一般护理记录 P P:病人的健康问题:病人的健康问题I I:措施:措施O O:结果:结果 记录的次数记录的次数一级护理:一级护理:至少每日记录1次二级护理:二级护理:至少每周记录2次三级护理:三级护理:至少每周记录1次特殊情况特殊情况应随时进行记录。

      出院评估单出院评估单 出院小结出院小结出院指导出院指导 第二节第二节 护理病历的书写要求护理病历的书写要求•及时及时•真实、准确真实、准确•简明扼要简明扼要 •完整完整•清晰清晰 u测试测试AD一、一、A A型题型题1 1.入院评估单最晚应完成的时间在病人入院后.入院评估单最晚应完成的时间在病人入院后 A.4h内 B.8h内 C.12h内 D.24h内 E.48h内二、二、B B型题型题 A.每日记录1次 B.每日记录2次 C.每周记录1次 D.每周记录2次 E.每月记录1次2 2.护理记录的次数要求一级护理的病人至少.护理记录的次数要求一级护理的病人至少 3 3.护理记录的次数要求二级护理的病人至少.护理记录的次数要求二级护理的病人至少 D u测试测试ABCEACDE三、三、X X型题型题4 4.关于护理病历描述正确的是.关于护理病历描述正确的是 A.体现护理的专业水平 B.发生医疗纠纷时不能提供法律依据 C.是最原始的文件记录 D.提供动态信息资料,利于医护间的合作及协调 E.为护理教学及科研提供重要的资料5 5.可作为入院评估单格式设计的理论框架是.可作为入院评估单格式设计的理论框架是 A.戈登的功能性健康型态 B.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模式 C.人类健康反应型态 D.评估者的信念 E.奥瑞姆的自理模式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5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6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0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7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3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