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寻访革命足迹.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jiups****uk12
  • 文档编号:39276294
  • 上传时间:2018-05-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89.50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寻访革命足迹,回顾红色历史寻访革命足迹,回顾红色历史————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20092009 年暑假年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队调研报告大学生社会实践队调研报告为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提出的《关于在高校学生中开展“我爱我的祖国”主题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7 月 8 日—11 日,学院团委组织由优秀学生干部代表组成的大学生社会实践队前往革命老区龙岩开展了“重走红军路”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寻访革命足迹,回顾红色历史,引导学生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珍惜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炎炎七月,此时的气温欲与青年学子的热情试比高,但比气温更高的是我们电院学子投身社会实践的火热激情年轻的心在闽西这片充满着革命气息的红土地上飞扬 一、走一、走访红访红土地,土地,忆忆往昔往昔峥嵘岁峥嵘岁月月闽西革命老根据地包括龙岩(现改为新罗区)、上杭、永定、武平、长汀、连城、漳平、明溪、清流、宁化等 10 县(市、区)及平和县的一部分闽西是中央苏区,是中国较早开辟的革命根据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陈毅、王稼祥等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战斗、生活过,进行了伟大的革命实践活动。

      新中国的九大元帅、八大将及许多著名的将领都曾在闽西战斗、生活过闽西是红军成长、壮大的地方,是共和国将军的摇篮,是红旗不倒的坚强堡垒一片片枪声在这里响起、一个个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决议在这里作出、一曲曲经典红歌从这里唱响全国,编织中国革命摇篮,孕育共和国雏形这里留下了无数革命先辈的足迹,浸润着红色文化的历史记忆这里是当之无愧的红土地在实践中,我们参观了长汀、连城、新罗等地的红色革命旧址,以上杭为重点,开展实践调查,攥写报告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一代伟人毛泽东曾经九次到上杭,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足迹:1929 年 5 月 22 日,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从连城的庙前来到上杭古田,召开了群众大会,毛泽东在会上作了报告,号召广大贫苦农民组织起来,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权,同时帮助成立了古田革命委员会同年毛泽东率领红四军攻克白砂,并出席了在罗家岭举行的有一千多人参加的军民祝捷大会,并到白砂崇实中学向师生们详细解释了红四军言体布告的内容,号召师生们赶快行动起来,参加革命斗争、建立民主政权1929 年 7 月中旬,毛泽东从龙岩到上杭,指导在蛟洋文昌阁召开的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毛泽东在大会上指导中共闽西特委制定了“坚决的领导群众,为实现闽西工农政权的割据而奋斗”的总路线,并指出了实践这一总路线的基本方针和有利条件。

      10 月上旬,上杭县苏区成立后,毛泽东为了加强上杭的政治工作,从永定合溪来到上杭城,当时毛泽东正患严重疟疾,是赤卫队员用担架抬着来的,住在临江楼,时期,正值秋季,临江楼上菊花芬芳,毛泽东窥知人口的名篇《采桑子·重阳》就是在这里写就也是 1929 年,12 月底,毛泽东在古田主持召开了红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大会一致会议通过毛泽东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强调要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中国共产党,指出必须用马列主义武装头脑,纠正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非组织观点、主观主义、流寇思想等错误思想,使党员思想和党内生活政治化、科学化古田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建军史上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次会议在古田会议这一重要事件后,毛泽东亲自率领红四军从江西寻乌到上杭才溪、通贤、南阳毛泽东在才溪作了社会调查在通贤象鼻子岗上检阅了通贤少先队员,中旬,毛泽东在南阳龙田书院主持召开了中共红四军前委和中共闽西特委联席会议这次会议对苏区的政治、军事、经济等问题,作了一系列的重要决定1932 年春,毛泽东在长汀命令红十二军攻打上杭,水西渡一战胜利后,毛泽东率领红军从长汀河田来到上杭南阳朱斜,接着经南阳、白砂到龙岩,四月二十日解放漳州。

      而后,毛泽东率领漳州大捷后的红军凯旋中央苏区,途经龙岩,来到上杭白砂,在白砂科子里召开了中共上杭县委和县苏干部座谈会第二天离开白砂经旧县到才溪,兴致勃勃的出席了在大坪岗举行的军民祝捷大会最后在 1933 年底,毛泽东在才溪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社会调查,召开了区、乡干部、工人、农民等各种调会,同时还访问了红军家属和贫苦农民写出了著名的《才溪乡调查》一文毛泽东在九上上杭的过程中,凭其超出常人的智慧以及胆识,针对当时的革命形势,召开了历史性的会议、做出影响中国革命的决议,还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许多经典著作在此次的社会实践过程中,通过参观、学习我们更加了解了这片红土地上的那些重要历史:1.古田会古田会议议: :古田会议即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1929 年 12 月 28 日在 上杭县古田村召开,是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在于克服由于红四军的组织成分和长期处于艰苦的战斗环境而出现的各种非 无产阶级思想,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会议期间,毛泽东作了政治报告;朱德作了军事报告;陈毅传达了中央《九月 来信》,并作了反对枪毙逃兵的讲话古田会议在中央“九月来信”精神指引下,总 结了从南昌起义以来两年多时间里红军建设的丰富经验,批判了红军党内存在 的单纯军事观点、非组织观点、极端民主化等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强调了用马 列主义和党的正确路线教育全党全军的重要性,重申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等 原则,坚持以无产阶级思想建设党和人民军队。

      会议通过了毛泽东主持起草的 《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的决议案》,决议明确规定了红军阶级 性质、任务,同时还进一步明确了政治工作的地位和政治工作路线;阐明了必须 在军内外建立正确的关系,对敌军采取正确的政策大会改选了红四军前委,遵照中央的指示,选出了以毛泽东为书记,毛泽东、 朱德、陈毅等 11 人为委员、三人为候补委员的红四军新的前敌委员会古田会议 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建军方面的经验教训,划清了无产阶级军队和一切旧式军队 的界限,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为主要成分的中国红军,建设成 为党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问题大会所通过的决议,不仅为红四军党和 军队的建设指明了方向,而且也为全国红军的建设制定了一条马克思列宁主义 的路线,决议的基本精神是中国人民军队建设的伟大纲领 2.穿越穿越 76 年的年的红红色光芒色光芒——才溪才溪乡乡: :自 1930 年 6 月到 1933 年 11 月下旬,毛泽东曾三次亲临才溪乡1933 年深秋,毛泽东又一次长途跋涉、不辞劳苦地到才溪乡进行调查在这期间,主席走访了才溪的各个村庄,分别召开了区苏工作人员、乡苏会工作人员、工人、贫农代表、耕田队长等各种类型人员调查会。

      在调查会中,有问有答,有讨论,开得很活跃主席在才溪乡按照调查纲目,调查既全面又具体、详细,经过调查,主席用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了根据地人民在地方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进行经济建设,不仅改善了生活,还购买大量经济建设公债,踊跃参军作战,支持了革命战争就在他进行为期 10 多天的社会调查之后,在掌握了大量材料的基础上,经过科学的分析研究后,写下了著名的《才溪乡调查》文中他高度赞扬了才溪人民的光荣业绩他以才溪乡的模范事迹,为全苏区树立了具体榜样,解决了在国内革命战争环境下,根据地的建设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重要问题,从而用铁的事实去“反对一切机会主义者的瞎说”我们要郑重的说,只有经济建设配合了政治动员,才能造成扩大红军的更高的热潮,推动广大群众到前线去主席的才溪乡调查,以充分的事实,解决的在国内革命战争环境下根据地建设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这以重要问题那年冬,才溪区被中央苏维埃政府授予“中央苏区第一模范区”光荣称号 二、二、红红土地精神,土地精神,历历史光史光辉辉不不灭灭走在这片红土地,想昔日的闽西,编织中国革命摇篮,孕育共和国雏形红土地上留下了无数革命先辈的足迹,浸润着红色文化的历史记忆。

      或是临江楼、望云草室,抑或是写着“古田会议永放光茫”的古田会议会址,满是弥漫了英雄们大义凛然的无畏气息,每一寸土地触摸着红土地的一草一木,我们感受到英雄们忠于信仰的狂热脉搏,闽西人不忘过去他们把革命战争年代留下的革命遗址,当成教育后代人的课堂闽西这片热土曾经是革命的摇篮依然还是那片红色的土地,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文化品牌,弘扬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红土地就像一座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成为人们共同的精神大家园那就是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在战争年代中体现出的中华民族的美德——“红土地”精神红土地”精神的实质是甘于吃苦、乐于奉献、敢为人先、勇争第一红土地”精神内涵丰富,甘于吃苦是境界,体现了立足革命、勇往直前的风气;乐于奉献是品质,体现了忠诚于党、奉献社会的正气;敢为人先是能力,体现了开拓创新、先行先试的锐气;勇争第一是追求,体现了超越自我、爱拼敢赢的豪气红土地精神在闽西人民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诠释,才溪乡人民就是一个历史的见证:闽西在红军的建设史上地位特殊,为了保卫土地革命的胜利果实,保卫苏维 埃政权,巩固和发展红色区域在整个苏区时期,上杭才溪乡 15-55 岁的青壮年 男子,有 80%以上参加红军。

      才溪是著名的“红军之乡”、“烈士之乡”、“将军之乡”76 年后,作为学院暑期实践队的队员,我们踏上了这块红色土地,才溪人民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教育以及扩大红军支援前线等方面,创建了光辉的业绩如今的才溪早已成为一个小城镇,宽敞的街道两旁,高楼林立,鳞次栉比,虽有来来往往的车辆,但没有闹市的尘嚣在纪念馆里,让我们印象最深的不是红军在这里创下的丰功伟绩,而是高挂在房梁上的“才溪区烈士名录”我们此行的目的之一就是要“缅怀革命先烈”,但是当我透过模糊的双眼看完烈士名录上那 948 个名字时,终于明白为什么当时这个小山乡会如此人杰地灵试问,有这么多人投身革命,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这样一个革命团体怎么能不创造出“九军十八师”的神话呢?3762 人投身革命事业,参加红军,占当时全乡总人口的 20%和青壮年的 80%,其中 1192 人牺牲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怎么不让人动容,我们仿佛听到了冲锋号的响声,看到革命先烈前仆后继的身影在烈士队伍中,有一门三烈士,一门二烈士,夫妻烈士,父子烈士,兄弟烈士等等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溪人民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以及人民军队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革命中,他们为了保护革命果实,积极参加红军,出现许多妻送郎,母送儿,兄弟争相当红军的感人场面。

      在烈士名录旁,展览了一些当时红军打土豪和敌人的土枪土炮,如此简陋的装备能够取得革命的胜利,只有三个原因,就靠的是人民群众的团结一致,靠的是红军不屈的斗志,靠的是才溪人民不怕牺牲,敢于奉献的革命军魂!才溪是著名的“将军之乡”人们十分熟悉的“九军十八师”不仅是闽西的一大特色,也是我省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民主革命时期,才溪有一千多志士为革命捐躯,“九军十八师”是他们的幸存者,这是一个英雄的群体,这些革命年代战争中的幸存者,在党的培育下从普普通通的山里人,经过战斗的磨练,成为我军的高级指挥员和党政领导干部,今天,有的已经作古,其英名与业绩永存,有的虽已进入暮年,但仍保持革命的晚节,兢兢业业学习,工作,奉献自己的余热!在走出纪念馆时,我们一起向烈士名录深深的鞠了一躬,一切尽在不言中,我们用这种无声的方式表达我们对革命先烈的敬畏之情,也同时得以自勉闽西一行,我们深深感受到这里的红土地精神,过去先烈们把青春和生命奉献给了革命事业,而如今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要的是立足学习,敢于吃苦;服务师生,奉献自己仅有的力量;开拓创新,起模范作用;超越自我,永争第一的新型“红土地”精神即将走入社会更应当学习他们的精神,以后在工作中发挥作用,奉献社会,以此来回报哺育我们的党。

      三、三、发扬红发扬红土地精神,争做土地精神,争做时时代先代先锋锋走过闽西,重温那一段段历史,再现那些画面,作为时代青年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