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定资产的折旧.doc
9页固定资产的折旧 1.固定资产折旧概述 公司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状况,合理拟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估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估计净残值一经拟定,不得随意变更 影响折旧的因素(结合折旧计算公式记忆) (1)固定资产原价 计提折旧时,应以月初应计折旧的固定资产账面原值为根据 (2)估计净残值 (3)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4)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计提折旧的范畴 除如下状况外,公司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1)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2)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注意: 第一,固定资产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长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从下月起不提折旧当月增长当月不提折旧,当月减少当月照提折旧 第二,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管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不再补提折旧 第三,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拟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节本来的暂估价,但不需调节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第四,公司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估计净残值和折旧措施进行复核。
如有变化作为会计估计变更2.固定资产的折旧措施 折旧措施可以采用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公司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折旧措施 (1). 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率=(1-净残值率)/估计使用年限应提折旧总额=原值-净残值净残值=原值×净残值率 年折旧额=应提折旧总额/估计使用年限 年折旧率=年折旧额/原值例一设备原价500000,估计使用寿命5年,估计净残值0年折旧额=(500000-0)÷5 =96000月折旧额=96000÷12 =8000 2).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的一种措施它和年限平均法相类似,计算措施基本相似这种措施弥补了年限平均法只重使用时间不考虑使用强度的缺陷,其基本计算公式为: 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净残值率)/估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例:公司一辆运送卡车原值为100000元,估计总行驶里程为50万公里,其报废时的净残值率为5%,本月行驶4000公里,该辆汽车的月折旧额计算如下: 单位里程折旧额=[100000×(1-5%)]÷500000=0.19 本月折旧额=4000×0.19=760元 (3).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基数变,计提折旧率不变) 年折旧率=2/估计使用年限X100% 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折旧率 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的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扣除估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
例:某公司进口设备一台,价值为80000元,估计使用年限为5年,估计残值收入3000元该设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额 折旧率=2/5×100%=40% 第1年折旧额=80000×40%=3 第2年折旧额=(80000-3)×40%=19200 第3年折旧额=(80000-3-19200)×40%=11520 第4年年初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80000-3-19200-11520)=17280, 第4、5年应改为直线法计提折旧 第4年、5年折旧额=(17280-3000)÷2=7140 (4).年数总和法 (计提基数不变,计提折旧率变) 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估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X100%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估计净残值)×折旧率 [例]A公司固定资产原值为50 000元,估计净残值为200元,估计使用年限为5年则各年折旧率依次为5/15、4/15、3/15、2/15、1/15,各年折旧额计算下估计使用年限数总和=1+2+3+4+5 =15 第1年折旧率=5/15 第1年折旧额=(50000-200) X5/15 =16600 第1年月折旧额=16600/12=1383.3333 余此类推折旧计算表(年数总和法)年次固定资产原值净残值应计折旧总额年折旧率年折旧额150 00020048 0005/1516 600250 00020048 0004/1513 280350 00020048 0003/159 960450 00020048 0002/156 640550 00020048 0001/153 320合计 49 800例:1月1日,购入固定资产原价1 000 000元,估计使用年限5年,估计净残值4 000元。
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规定:计算公司于5月31日合计已提折旧总额?:1月1日购入,当月购入当月不提折旧,次月才开始计提折旧,因此每年折旧额如下:第1年 .2.1-.1.31 1 000 000×(2/5)=400 000第2年 .2.1—.1.31 (1 000 000-400 000)×(2/5)=240 000第2年月折旧额=240000/12=0其中,.2.1—.5.31 4个月 0X4=80 000 因此,5月31日合计已提折旧总额=400000+80000=480 000商业折扣、钞票折扣和销售折让的解决(一)商业折扣:指公司为促使商品销售而予以打折借:银行存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扣除折扣后的价格) 应交税费-应增(销)(扣除折扣后的价格×税率) 例:某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营柴油销售为了拓展市场,扩大销售,决定采用商业折扣方式对一次性购柴油1吨者,折扣1%;购5吨,折扣3%,正常销售价格为2500元/吨既有某厂携银行转帐支票前来购柴油5吨 分析:计算折后销售额、销项税额及价税合计,用折扣后的销售额计算增值税 销售额为5×2500×97%=12125元 销项税额为12125×17%=2061.25元 价税合计为12125+2061.25=14186.25元 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14186.25 贷:主营业务收入 12125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061.25 并同步结转销售成本。
分录(略)(二)钞票折扣:为鼓励债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付款而向债务人予以的债务扣除1、销售时:借:应收账款 (总价)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收到货款时;借:银行存款 (实际收到货款) 财务费用 (对方单位提前付款享有的折扣,理财活动发生的费用)考虑增值税按应收账款总价计算,不考虑增值税按主营业务收入计算 贷:应收账款 (总价)注意:在计算钞票折扣时,与否涉及增值税价款予以折扣例1:某公司销售给X厂汽油10吨,单价3000元,计货款3万元该厂因一时资金周转困难,商定一月内付款为鼓励该厂及早归还货款,某公司合同许诺予以该厂折扣优待,即10天内付款,货款折扣2%;20天内付款,折扣1%;30天内全价付款不考虑增值税折扣)后该厂在20天内付款 分析:购货时,该公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计算销售额、销项税额及价税合计 销售额为10×3000=30000元 销项税额为30000×17%=5100元 价税合计为30000+51000=35100元 同步作出账务解决,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帐款—×厂 35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00 并同步结转销售成本。
分录(略) 20天内付款时,公司按合同计算出折扣额折扣额为30000×1%=300元 X厂实际付款金额为30000-300+5100=34800元 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34800 财务费用 300(按主营业务收入计算) 贷:应收收款—×水泥厂 35100例2:某公司销售给X厂汽油10吨,单价3000元,计货款3万元该厂因一时资金周转困难,商定一月内付款为鼓励该厂及早归还货款,某公司合同许诺予以该厂折扣优待,即10天内付款,货款折扣2%;20天内付款,折扣1%;30天内全价付款考虑增值税折扣)后该厂在20天内付款 分析:购货时,该公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计算销售额、销项税额及价税合计 销售额为10×3000=30000元 销项税额为30000×17%=5100元 价税合计为30000+51000=35100元 同步作出账务解决,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帐款—×厂 35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00 并同步结转销售成本。
分录(略) 20天内付款时,公司按合同计算出折扣额折扣额为35100×1%=351元 X厂实际付款金额为35100-351+5100=34749元 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34749财务费用 351(按应收账款总价计算) 贷:应收收款—×水泥厂 35100(三)、销售折让:因售出商品质量不合格而予以对方售价折让1、如果销售折让发生在销售收入确认前,则直接扣除折让的金额确认收入2、如果销售折让发生在销售收入确认后,并不属于资产负债表后来事项的,则在发生折让时冲减当期销售收入借: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或者 借:银行存款/等 (红字) 贷;主营业务收入 (红字)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红字)例:某公司4月1日销售给某厂柴油5吨,单价3000元,钱货两清4月5日,该厂来人反映油质达不到标号,但基本可用考虑到双方单位商贸合伙关系,该厂表达不退货,但需公司予以一定的价格折让经协商,公司对该厂按3%予以价格折让 分析: 4月1日,销售时公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计算出销售额、销项税额及价税合计。
销售额为5×3000=15000元 销项税额为15000×17%=2250元 价税合计为15000+2250=17250元 同步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17250 贷:主营业务收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