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无碳小车的结构设计思路及方案.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433216621
  • 上传时间:2022-07-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34.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无碳小车设计思路及方案一、设计思路根据本届竞赛题目对无碳小车(以下简称:小车 功能设计、徽标设计的要求,我们首先确定如下的 设计思路:1、 根 据能 量 守恒 定 律,物块 下 落的 重 力势 能 直接 转 化为小车前进的动能时,能 量损失最少,所以小 车前进能量来源直接由重物下落过程中减少的 重力势能提供为宜2、 根 据小 车 功能 设 计要 求(小 车 在 前 行 时 能够 自 动 避开赛道上 设置的障碍物 ),小车前进的路线具 有一定的周期性;考虑到小车转向时速度有损 失,小车前进的线路是命题设计要求的最优解3、 结构 的设计 与成 本 分析 、 加工 工 艺设 计统筹 考 虑,力求产品的最优化设计4、 徽 标反 映 本 届 竞 赛 主 题 : 无 碳小 车二、设计方案以下是具体的设计方案介绍一、徽标设计(图 1)1)设计说明:整个徽标是一个椭圆形的圈,包围着一个车轮,车轮下面写着“NoCarbon”的字样其中,车轮代表着我们所做的无碳小车其后面是 由众多抽象的“S”形条纹组成,代表着我们的无碳小车由所要求的 “S”形跑到飞驰而出其下的“No Carbon”字样简单明了地说明了 这届大赛的主题,并且外面的椭圆圈,代表着能量的意识,说明了势 能与动能相互转换的过程。

      最后,以整体上看,整个图形像一只眼睛 看着远方,对未来全球实现无碳充满希望2)材料:45钢(3)制作:激光打标机 喷漆外圈红色R: 255 G: 0 B: 0 内圈红色 R: 170 G: 0 B: 0No” R: 85 G: 85 :B: :85 “Carbon” R: 170 G: 0 B: 0车轮 R: 255 G: 85 B: 85 “S ” R: 255 G: 85〜170 B: 0〜85二、小车动力、动力—转向、转向系统1、小车的动力系统(图 2)落减少重力势能转换获得,不可使用任何其他的能量形式)及 能量守恒定律,物块下落的重力势能直接转化为小车前进的动能时,能量 损失最少,所以以绳拉力为动力为宜拉力作用于锥型原动轮(以 下简称:原动轮)上,形成力矩,力矩对该原动轮产生转动效应 通过一系列齿轮的传动,将动力输出,使后轮转动,小车前进 2)以上方案作用:①由于设计该小车的前进过程是 静止—加速—匀速—减速 的 过程,所以开始时拉力的作用点处在原动轮半径较大处,并且随 着小车的前进,拉力作用点距离原动轮的轴线的距离呈递减的线 性变化起始时,原动轮的转动半径较大,起动转矩大,有利起 动;起动后,原动轮半径变小,转速提高,转矩变小,和阻力平 衡后小车匀速运动。

      ②重物是由赛会组委会提供,M=lKg,那么作用于原动轮上的作用 力为F=Mg=9.8N.若该作用力所产生的扭矩不通过一系列齿轮将扭 矩减小而直接作用于后轮上,那么重物开始下落—重物停止的过 程 一直处于加速,这与小车的设计运动过程相违背所以采用一 系列齿轮将该作用力产生的扭矩转化为后轮上较小扭矩,增加小 车前进的距离,控制小车前进的速度2、小车的动力—转向系统(图 3)图3(1)方案:根据竞赛命题要求(小车前行过程中完成的所有动作所需的能量均重物 下落减少重力势能转换获得,不可使用任何其他的能量形式;小车在前行时能 够自动避开赛道设置的障碍物),通过锥形齿轮,将小车动力传递到 小车的转向系统又根据小车转向系统的设计要求,设计两个转向相 反的齿轮,齿轮上插有挡块,两个挡块周期性的碰撞转向系统中的把 手,完成转向2)以上方案作用:① 小车动力一转向系统是连接动力系统与转向系统的桥梁,通过给 系统,实现小车转向动力的来源② 动力一转向系统中反向旋转的两个齿轮,通过齿轮上挡块对转向 系统中 把手 周期性碰撞,将动力系统的作用力传递到转向系统 3、小车的转向系统(图 4)图4(1)方案:根据小车功能设计要求(小车在前行时能够自动避开赛道设置的障碍物)及转向特点,采取小车前进轨迹为:直线一弧线一直线的行 进过程(图 4)。

      为了实现此运动轨迹,小车前轮转动必须满足向两 边转动的时间短,不发生转动的时间长为此,设计在前轮轴上安装 一个把手,把手与前轮轴通过键连接,与底盘通过弹簧连接当动力 —转向系统上的挡块碰撞把手时,小车处于转向过程;当碰撞结束后, 把手由于弹簧的作用力,回到未碰撞之前的状态,此时,小车处于直 线前进的过程,直到下一个转向处2)以上方案的作用:考虑到小车转向时,速度有损失,且转向过程中小车重心偏移, 影响小车的稳定性一方面,采用直线—弧线—直线的运动轨迹可以 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小车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小车的速度不会损失的 太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