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概论.ppt
42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概论,王 凤 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概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概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和路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和体制保障,(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的概念,(辨析题),经济增长,是一个偏重于数量的概念,主要指产出数量的增加它不能体现任何关于分配的情况,也没有表明这个社会的福利体系怎样,而且不考虑环境因素经济发展,包括经济增长,但比经济增长具有更广泛的含义,它不仅重视经济规模扩大和效率提高,通常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收入分配的合理、资源环境的改善等等,而且更强调经济增长过程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增长成果的共享性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概述,(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从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且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收入分配的合理、资源环境的改善等等简答题),(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内容,(简答题),从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的集约型增长方式,。
判断题),向发展目标多元化转变这些指标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程度;公平分配和消灭贫困的程度;资源和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承载程度;减少失业的程度;教育水平、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人民参与国家管理的程度和水平,以及个人的发展程度等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并举转变向以人为本这一发展核心转变向经济结构全面优化转变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从注重物质财富的积累向注重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更多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重视建立更公平合理的财富分配制度,改善民生转变四)党的十七大确定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简答题),在需求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在产业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在要素投入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三个转变概括来说就是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要素投入结构的转变五)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基本要求,(简答题),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这“五个坚持”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定了明确的基本路径六)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论述题),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使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中的问题暴露无遗一是投入结构太粗放过去,我国主要依赖物质资源的投入推动经济增长,土地、劳动力、环境成本都在上升,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外需骤降,内需回调,暴露出产能过剩等问题二是内需结构不协调相对于增长快的投资和GDP速度,消费增速过慢,消费、投资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协调三是收入分配结构失衡这是导致内需结构失调的重要原因,发展成果的普惠共享程度不够四是出口增长太粗放集中表现是附加值低,国际分工地位低下,能耗高、排放量大几亿件衬衫才换一架波音飞机这些问题的暴露,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时期,大萧条前,1933-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后危机时代,转变内容,经济层面实行凯恩斯主义;,社会层面收入分配兼顾公平,实行社会福利制度新自由主义:,经济上自由放任;,社会层面忽视公平,第三条道路:宏观调控,微观自主;调整产业结构和要素投入结构;,积极福利政策,反思新自由主义,重新重视社会建设。
回归实体经济,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低碳经济;,消费市场和消费指数的比例关系发生调整发展状况,工业增长极端不均衡;财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黄金时代;,弥合了社会上日益加深的裂痕70年代末陷入滞胀,克服了滞胀,贫富分化、社会矛盾加深与“中等收入陷阱”,;,80年代末再次衰退,二战后最长时间的繁荣,国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罗斯福新政,主要内容,经济层面:实行凯恩斯主义,政府干预经济,平抑资本强权,稳定金融社会层面:1、失业救济成了半永久性的措施,2、全国劳工关系法案强化了工会谈判和罢工的权利,3、社会保险法案建立了社会保障体制,4、税收法案恢复了再分配税体系,实施结果,工人收入增加,并形成了一个中产阶层为主的社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和信贷消费制度,不用你担心将来养老、看病等问题;你不但可以花现在的钱,还可以把将来可能挣的钱也花了不仅创造了走出大萧条的条件,而且重塑了一个福利资本主义,为长远发展准备了条件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和路径,主攻方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重要支撑科技进步和创新,(判断题),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和改善民生,重要着力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强大动力改革开放,(判断题),(一),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论述题),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一定成效,但步入深水区的结构调整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增长动力结构不合理,收入分配结构不协调,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制造业质量不高,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等只有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才能有效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十二五”及更长远时期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开辟广阔道路1、,经济结构调整概述,经济结构指国民经济的组成和构造包括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分配结构、交换结构、消费结构、技术结构、劳动力结构、部门结构;产品结构、人员结构、就业结构、投资结构、能源结构、材料结构,等等经济结构调整的内涵,(简答题),经济结构调整是指国家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的手段,改变现有的经济结构状况,使之合理化、完善化,进一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过程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内容,(简答题),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这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首要任务),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2、调整需求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关于调整需求结构的主要部署,(简答题、辨析题),1)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合理控制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完善投资体制机制,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有效拉动经济增长2)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3、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按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的要求,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辨析题),我市要大力创新产业发展路径,充分发挥央企和国内外大型企业、本地民资和海内外潮商“三种资源”的作用,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与周边城市实现错位发展和差异化发展4、调整城乡结构和区域结构,促进城乡和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按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的要求,推进城乡结构和区域结构调整,要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要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辨析题),(二)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空前跃升,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与此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社会建设相对滞后,社会问题明显增多,“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1、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必要性(论述题),第一,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目前我国还面临着看病难、上学难、贫富差距扩大、劳动者报酬偏低、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等问题五中全会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是党中央立足当前、谋划长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第二,,保障和改善民生,是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我们应该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让发展更好地为改善民生服务第三,保障和改善民生,会推动经济发展辨析题),加大民生投入,不仅可以改善困难群体的生活,还会促进消费,使发展由投资拉动转变为内需拉动只有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时刻维护和发展群众利益,才能使党和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从而调动起一切积极因素自觉投身现代化建设,推动经济发展第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时代要求。
扩大国内需求,合理引导居民消费转型升级,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而要扩大内需,就要求提高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因此,党中央提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五,我市的发展状况,决定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对汕头有特殊的重要性汕头,2009年全省落实科学发展观考评中的排名:,综合得分,倒数第5;经济发展倒数第6;社会发展倒数第3,,人民生活倒数第1;,生态环境,正数第7根据国家、省、市统计局的数据,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我国19109元,我省23898元,而我市中心城区为15179元,食品支出占消费性支出比重为48.84%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从1999年开始的最近8年以来,中国职工年均实际工资的涨幅为12.9而汕头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指出,“十五”期间,我市职工工资水平年均实际增长约6.8%2、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主要措施,1)五中全会和“十二五”规划纲要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部署(简答题),要加快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要加大社会保障推进力度,进一步扩大覆盖面,逐步提高保障水平;,要进一步加快教育事业和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2)我市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措施,首先,要通过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解决就业问题,提高居民收入其次,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着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第三,要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三)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汕头市在技术创新、品牌塑造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绩,但从总体上看,我市产业层次较低,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其主要表现,,一是我市发明专利较少2010年每10万人年发明专利申请只有13.13件,远低于全省39.61件的平均水平二是创新投入强度低于全省水平如2009年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占GDP比重仅为0.48%,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41%三是人才支撑明显不足这种状况,对我市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大力培育发展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优势企业4,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1,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2,创新政产学研合作发展模式,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3,我市要按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