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针灸冶疗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估.docx
5页中医针灸冶疗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估 【Summary】目的 评估中医针灸冶疗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间本院门诊收治的88例偏头痛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患者意愿进行分组,分为常规组与中医组,各44例常规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中医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中医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45%,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1.82%(P<0.05)结论 中医针灸治疗偏头痛患者的效果比单用西药治疗的疗效更佳,能更快速达到治疗目的,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Keys】中医针灸;偏头痛;临床疗效偏头痛确是一种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头痛常常偏于一侧,常从眼眶或前额部开始,向半侧部扩展,也可遍及整个头部,头痛发作持续数小时或数日后逐渐减轻,常常在入睡后完全缓解该病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偏头痛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分为发作期治疗和预防性治疗,而非药物治疗则主要侧重于帮助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寻找并避免诱发偏头痛的各种因素中医针灸在临床治疗偏头痛方面有一定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1]本次就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间本院门诊收治的88例偏头痛患者作为分析对象,评估中医针灸冶疗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
现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将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间本院门诊收治的88例偏头痛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患者意愿进行分组,分为常规组与中医组,各44例经检查患者确诊为偏头痛中医组患者有男性24例,女性20例;年龄平均(45.46±5.22)岁;病程平均(3.21±0.38)年常规组患者有男性23例,女性21例;年龄平均(45.48±5.20)岁;病程平均(3.22±0.39)年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1.2.1常规组采用药物治疗,轻中度头痛可使用非特异性止痛药,如非甾体类抗炎药,如果无效,则使用偏头痛特异性治疗药物中重度头痛可直接选用偏头痛特异性治疗药物,如麦角类制剂或曲普坦类药物,以尽快改善症状如果患者伴随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可以给予止吐剂(如甲氧氯普胺)进行治疗如果患者伴随有烦躁情绪,可以给予苯二氮䓬类药物以促使患者镇静和入睡1.2.2中医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操作①穴位选择:根据中医的经络理论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常见的穴位包括百会穴、风池穴、太阳穴、外关穴、阿是穴、率谷穴、合谷穴、列缺穴、太冲穴、侠溪穴等。
②消毒准备:在进行针灸前,要对针具和患者的皮肤进行严格的消毒,以防止感染③针刺方法:使用1.5寸或适当长度的针,在所选穴位上进行针刺可以采用平补、平泻的手法进行针刺,使针感传导至相应的经络或区域④艾灸:得气后,可以将点燃的艾条悬挂在刺身上,进行艾灸,以增强治疗效果⑤留针时间:根据治疗需要,留针时间通常为30分钟左右⑥疗程安排:一般连续治疗10天为一疗程,一疗程结束后,隔一周进行下一疗程,治疗周期为3个疗程[2]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疗效标准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基本消失,即治疗后头痛的发作频率下降80%及以上;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显著,治疗总积分下降的程度在21%与50%之间;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未获得显著改善,治疗总积分下降的程度在20%以下,病情状况可能进一步加重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治疗总有效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 中医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如表1:表1 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 例(%)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中医组4422(50.0)20(45.45)2(4.55)42(95.45)常规组4419(43.18)17(38.64)8(18.18)36(81.82)X2----4.062P----0.0443结论偏头痛是由于血管-神经功能失调所引起的,由于偏头痛的病因复杂且多样化,目前临床上确实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使得偏头痛不容易彻底治愈。
然而,通过针对不同的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可以有效缓解偏头痛的症状和减少其发作频率目前,对于偏头痛临床常用药物治疗,主要是头痛发作时给予对症止痛治疗头痛较轻可给予布洛芬、吲哚美辛、萘普生,也可应用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和地西泮对于严重偏头痛患者,主要是应用佐米曲普坦和舒马普坦进行治疗如果经上述综合治疗,头痛不能缓解时,则需采用泼尼松,同时配合镇静药物,多数患者经上述治疗后症状可以缓解此外,中医针灸治疗也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缓解偏头痛的方法,针灸治疗偏头痛的原理主要是基于中医的经络理论,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缓解头痛的目的在针灸治疗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头痛的部位、性质、伴随症状等,选取相应的穴位进行治疗常见的针灸穴位包括风池穴、太阳穴、天枢穴、丘墟穴、蠡沟穴、足临泣穴等这些穴位的选择和刺激方法可能因医生的治疗方法和个人经验而有所不同,但只要能取得治疗效果就是可行的针灸治疗偏头痛的优势在于其能够针对病因和病理特点进行辨证施治,从而更有效地缓解头痛症状同时,针灸治疗还具有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等优点,因此备受患者青睐[3]此次研究结果显示,中医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45%(42/44),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1.82%(36/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表明中医针灸在偏头痛患者的治疗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综上所述,中医针灸治疗偏头痛患者的效果比单用西药治疗的疗效更佳,能更快速达到治疗目的,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值得临床推广Reference[1] 陈夏暄,冶尕西. 针灸治疗偏头痛有效性研究概述[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4,38(5):63-65. [2] 王鲁扬,刘源香. 中医外治法治疗偏头痛疗效Meta分析[J]. 陕西中医,2023,44(11):1640-1645.[3] 胥鑫玉,浦怡婷,吕鹤群,等. 针刺治疗偏头痛的机制研究进展[J]. 针灸临床杂志,2024,40(3):98-102.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