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卷-附含答案.docx
21页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卷-附含答案时间:100分钟 总分:120分一、 选择题(每题3分 共24分)1.图中是全等的三角形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丁 C.甲和丙 D.甲和丁【解析】解:比较三角形的三边长度 发现乙和丁的长度完全一样 即为全等三角形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SS 三边对应相等 两三角形全等.2.如图 在△ABC和△DEF中 AB=DE ∠A=∠D 添加一个条件不能判定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是 ( )A.AC=DF B.∠B=∠E C.BC=EF D.∠C=∠F【解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结合各选项的条件进行判断即可.解:A、添加AC=DF 满足SAS 可以判定两三角形全等;B、添加∠B=∠E 满足ASA 可以判定两三角形全等;C、添加BC=EF 不能判定这两个三角形全等;D、添加∠C=∠F 满足AAS 可以判定两三角形全等;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 必须有边的参与 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 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3.BD、CE分别是△ABC中∠ABC、∠ACB的平分线 且交于点O 若O到AB的距离为1 BC=3 则= ( )A. B.1 C. D.3【解析】解:∵点O是△ABC中∠ABC、∠ACB的平分线的交点 ∴O到AB的距离与O到BC的距离相等 ∴O到BC的距离为1 ∴ =×3×1=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4.如图 已知 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B. C. D.【解析】解:∵ ∴ A选项正确; ∵ ∴ B选项正确;∵ ∴ C选项正确;∵ ∴ 不一定成立 D选项不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准对应边和对应角以及熟悉等腰三角形的性质.5.如图 △ABC≌△A′B′C′ 边 B′C′过点 A 且平分∠BAC 交 BC 于点 D ∠B=27° ∠CDB′=98° 则∠C′的度数为 ( )A.60° B.45° C.43° D.34°【解析】解∶∵△ABC≌△A′B′C′ ∴∠C′=∠C ∵∠CDB′=98° ∴∠ADB=98° ∵∠B=27° ∴∠BAD=55° ∵B′C′过点 A 且平分∠BAC 交 BC 于点 D ∴∠BAC=2∠BAD=110° ∴∠C=180°-∠BAD-∠B=43° 即∠C′=43°.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是解题的关键.6.如图 为了估算河的宽度 我们可以在河的对岸选定一个目标点A 再在河的这一边选定点B和F 使AB⊥BF 并在垂线BF上取两点C、D 使BC=CD 再作出BF的垂线DE 使点A、C、E在同一条直线上 因此证得△ABC≌△EDC 进而可得AB=DE 即测得DE的长就是AB的长 则△ABC≌△EDC的理论依据是 ( )A.SAS B.HL C.ASA D.AAA【解析】解:∵证明在△ABC≌△EDC用到的条件是:CD=BC ∠ABC=∠EDC=90° ∠ACB=∠ECD ∴用到的是两角及这两角的夹边对应相等即ASA这一方法 故C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应用 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 做题时注意选择.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 必须有边的参与 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 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7.如图的正方形网格中 的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格点上 这样的三角形称为格点三角形 则在此网格中与全等的格点三角形(不含)共有 A.5个 B.6个 C.7个 D.8个【解析】解:如图所示:与全等的三角形有、、、、、、 共7个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能熟记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此题的关键 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 两直角三角形全等还有等.8.如图 BC⊥CE BC=CE AC⊥CD AC=CD DE交AC的延长线于点M M是DE的中点 若AB=8 则CM的长为 ( )A.3.2 B.3.6 C.4 D.4.8【解析】解:如图 过点E作EF⊥AC 交AC的延长线于点F ∵ CD⊥AC EF⊥AC∴∠DCM=∠EFM=90°∵M是DE的中点∴DM=EM∵∠DMC=∠EMF∴△DCM≌△EFM(AAS)∴CM=FM CD=FE∵BC⊥CE EF⊥AC∴∠BCE=90° ∠CFE=90°∴∠ACB+∠ECF=90° ∠ECF+∠FEC=90°∴∠ACB=∠FEC∵AC=CD∴AC=FE∵BC=CE∴△ABC≌△FCE(SAS)∴FC=AB=8∵CM=FM∴M是FC的中点∴CM=FC=4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基础 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关键.二、填空题(每题3分 共24分)9.如图 则______°.【解析】解:∵ ∴△ABC和△ADC是直角三角形 ∵AC=AC ∴Rt△ABC≌Rt△ADC(HL) ∴∠DAC=∠BAC ∵ ∴∠DAC=∠BAD=65° ∴90°-∠DAC=25°.故答案为:25.【点睛】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熟练掌握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0.如图 连结交于点 是上一点 连结 则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共有_________对.【解析】解:解:在△ACB和ADB中 ∴△ACB≌ADB ∴∠CAB=∠DAB ∠CBA=∠DBA ∵AC=AD ∠CAB=∠DAB AF=AF∴△CAF≌△DAF CF=DF ∵AC=AD ∠CAB=∠DAB AE=AE∴△ACE≌△ADE CE=DE ∵BC=BD ∠CBA=∠DBA BE=BE∴△CBE≌△DBE ∵BC=BD ∠CBA=∠DBA BF=BF∴△FCB≌△FDB ∵CF=DF CE=DE EF=EF ∴△CEF≌△DEF ∴图中全等的三角形有6对 图中全等三角形有△ACB≌△ADB △ACF≌△ADF △ACE≌△ADE △BCE≌△BDE △BCF≌△BDF △FCE≌△FDE 共6对 故答案为:6 .【点睛】本题考查了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应用 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 ASA AAS SSS.11.如图 在△ABC中 ∠B=∠C=65° BD=CE BE=CF 则∠DEF的度数是_____.【解析】解:在△DBE和△ECF中 ∴△DBE≌△ECF(SAS) ∴∠BDE=∠FEC ∵∠DEF+∠FEC=∠B+∠BDE ∴∠DEF=∠B=65° 故答案为:65°.【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知识 证明△DBE≌△ECF是解题的关键 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2.如图 的延长线经过点 交于 则__.【解析】解: .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能熟记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的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 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对角角相等.13.如图 在中 AD是它的角平分线 则______.【解析】解:如图 过作于 作于 ∵AD是它的角平分线 而 故答案为:4∶3【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性质 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 证明是解本题的关键.14.如图 ∠ACB=90° AC=BC BE⊥CE AD⊥CE 垂足分别为E D AD=25 DE=17 则BE=_____.【解析】解:∵∠ACB=90° ∴∠BCE+∠ACD=90° 又∵BE⊥CE AD⊥CE ∴∠E=∠ADC=90° ∴∠BCE+∠CBE=90° ∴∠CBE=∠ACD 在△CBE和△ACD中 ∴△CBE≌△ACD(AAS) ∴BE=CD CE=AD=25 ∵DE=17 ∴CD=CE﹣DE=AD﹣DE=25﹣17=8 ∴BE=CD=8;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得出对应边相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5.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点A的坐标是(4 0) 点P的坐标是(0 3) 把线段AP绕点P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线段PQ 则点Q的坐标是__________.【解析】解:过Q作QE⊥y轴于E点 如下图所示:∵旋转90° ∴∠1+∠2=90° ∵EQ⊥y轴 ∴∠3+∠2=90° ∴∠1=∠3 且∠QEP=∠POA=90° PQ=PA ∴△QEP≌△POA(AAS) ∴EQ=PO=3 EP=OA=4 ∴EO=EP+PO=4+3=7 ∴点Q的坐标是(3 7) 故答案为:(3 7).【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 坐标与图形 本题的关键过Q作QE⊥y轴于E点 证明△QEP≌△POA.16.如图 ∠ABC=∠ACD=90° BC=2 AC=CD 则△BCD的面积为_________.【解析】解:如图 作垂直于的延长线 垂足为∵ ∴在和中∵∴∴∴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在于证明三角形全等.三、解答题(每题8分 共72分)17.如图 在四边形中 点E为对角线上一点 且 证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