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域控制器项目质量管理【参考】.docx
41页泓域咨询/域控制器项目质量管理域控制器项目质量管理目录第一章 项目背景分析 3一、 产业环境分析 3二、 多技术路线百花齐放,OPA+FMCW有望最终胜出 4三、 必要性分析 4第二章 公司概况 6一、 公司基本信息 6二、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 6第三章 质量管理 8一、 统计质量控制 8二、 过程能力分析与过程能力指数 11三、 卓越绩效模式及框架 13四、 三大著名质量奖 14第四章 项目经济效益评价 23一、 基本假设及基础参数选取 23二、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 23三、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27四、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30五、 偿债能力分析 30六、 经济评价结论 32第五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33一、 投资估算的编制说明 33二、 建设投资估算 33三、 建设期利息 35四、 流动资金 36五、 项目总投资 38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 39第一章 项目背景分析一、 产业环境分析“十三五”时期,经济仍然面临复杂的内外环境和较大的下行压力,正经历着改革阵痛,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总的来看,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
同时,中山亲商、安商、扶商的政策不会变,对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不会变,经济发展向形态更高级、产业更高端、结构更合理的演化趋势不会变中山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继续为经济发展创造机遇信心来自于:一是泛珠三角地区的发展,粤港澳紧密合作,尤其是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桥、深茂铁路的建设,将极大提升我市区位优势与在珠三角一体化中的战略优势,给我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潜力;二是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张力;三是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给我市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动力;四是全面深化改革释放红利,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更加成熟定型,给我市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活力;五是以共建共享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给我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创造力二、 多技术路线百花齐放,OPA+FMCW有望最终胜出激光雷达属于主动测量装臵,结合高精地图可以实现厘米级的定位精度激光雷达是一种通过发射激光来测量物体与传感器之间精确距离的主动测量装臵,通过激光器和探测器组成的收发阵列,结合光束扫描,借助激光点阵获取周围物体的精确距离及轮廓信息,实现对周围环境的实时感知和避障功能同时,激光雷达可以结合预先采集的高精地图,达到厘米级的定位精度,以实现自主导航。
从结构上来看,激光雷达可以分为光发射系统、光接收系统、扫描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发展初期阶段,激光雷达多种技术路线百花齐放2022年伴随L2向L3/L4跨越,激光雷达实现量产上车但从渗透率来看,搭载激光雷达的L3及以上级别的智能车渗透率才刚起步,激光雷达仍处于发展初期出于对性能和成本的权衡考量,目前市场上的激光雷达方案百花齐放,多种技术路线并行在分类上,可以按照激光器、探测器、扫描方式以及测距方式进行区分三、 必要性分析(一)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务商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第二章 公司概况一、 公司基本信息1、公司名称:xx集团有限公司2、法定代表人:宋xx3、注册资本:960万元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6、成立日期:2015-11-237、营业期限:2015-11-23至无固定期限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二、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表格题目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12月2019年12月2018年12月资产总额11361.479089.188521.10负债总额3429.992743.992572.49股东权益合计7931.486345.185948.61表格题目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度2019年度2018年度营业收入36616.1629292.9327462.12营业利润5511.044408.834133.28利润总额4558.453646.763418.84净利润3418.842666.702461.56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418.842666.702461.56第三章 质量管理一、 统计质量控制1924年,来自贝尔实验室的美国数理统计专家休哈特制定了第一张控制图。
1930年,同样来自贝尔实验室的数学家道奇与罗米格编制了第一批抽样数表1931年休哈特的《工业产品质量的经济检验》一书问世,统计质量控制理论逐步形成统计质量控制就是应用统计抽样原理,抽取一部分产品(零件),对这些产品的主要质量特性给予数量测定,并经过统计分析来判断产品质量的情况和趋向,借以预防和控制不合格品的产生它的主要特点是,从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上看,由事后把关变为事前预防;从质量管理的方法论上看,广泛深入地应用了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1、质量散差的原因质量散差是指按一定标准制造出来的大量同类产品的质量所存在的差异质量散差有下列几个来源:人员、机器设备、原材料、方法、环境及测量等要求上述条件绝对保持不变是不可能的,因此产品质量散差就必然存在对于这几个来源的散差原因还可以归为两大类:偶然性原因和必然性原因偶然性原因又称随机性原因或不可避免的原因这种原因所造成的质量散差比较小,如机床的微小振动、原材料性质的微小差异、刀具的正常磨损、夹具的微小松动、工人操作技术的微小变化等这些因素的出现是带有随机性的,一般不易识别,且难以消除,即使勉力消除,往往在经济上也是不合算的必然性原因又称系统性原因或可以避免的原因。
这种原因往往突然发生,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大,且前后是一致的,如机床、刀具严重磨损,设备调整不准,夹具严重松动,或者材料中混入了不同材质、规格的原材料等这类原因一般容易识别和查找,并且易于采取措施进行消除一般说来,偶然性原因引起的误差往往表现为产品质量特征值分布的离散性,而必然性原因引起的误差则反映在质量特征值分布的离散性与集中性,并且更多地表现在分布的集中性上假如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发生变化的原因全部属于偶然性原因,就称生产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是已在这个稳定过程中制造出来的产品,而且正在制造和将要制造的产品的质量都有可靠的保证;反之,若有必然性原因在起作用,影响着产品,质量的变异,那么就表示生产过程脱离了统计控制状态,应该及时发出警报,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确保生产过程重新回到统计控制下的稳定状态划分偶然性原因与必然性原因是相对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某些偶然性原因的机理或规律一旦被人们准确地掌握,就当作必然性原因对待了2、控制图统计质量控制的主要工具是控制图控制图是按样本序号或时间顺序绘制的有关产品质量的样本统计量图形在图上有中心线及上下两条控制界限中心线是产品质量特性的分布中心,即均值,上下控制界限是允许产品的质量特性在此间的变动范围。
如果要求产品的合格率为99.7%,那么就可以选择平均数加减3g作为上、下控制界限3、计量特性值控制图计量特性值控制图的管理和控制对象为长度、重量、时间、强度、成分及收缩率等连续量这里介绍两种计量特性值控制图,即均值控制图和极差控制图4、计数特性值控制图计数特性值控制图主要以不合格品数、不合格品率、缺陷数等质量特性来控制产品质量5、控制图的观察与分析绘制控制图的目的就是根据控制图中样本点的分布形态推断生产过程是否处于受控状态如果生产过程中只有偶然性因素在起作用,那么样本点就呈现出随机性分布否则,生产过程就处于失控状态人们根据经验总结出来一些典型失控状态的表现形式,大致分为10类要特别说明的是,不属于这10类,并不表示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一个总的原则就是:只要样本点的分布破坏了随机性,生产过程中就有必然性因素在起作用,因而生产过程就处于失控状态二、 过程能力分析与过程能力指数1、过程能力过程能力是指过程的加工质量满足技术标准的能力,它是衡量过程加工内在一致性的指标过程能力取决于影响质量的六大因素:5MIE过程能力测定十分重要,这不仅对于加强质量管理,而且对于产品设计、工艺制订、计划安排、生产调度和经济核算等方面的作用都很大。
只有在设计、工艺及计划等工作中,一方面考虑用户要求,另一方面考虑加工过程的过程能力,改善工艺水平,合理组织生产,才能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果例如,分析过程能力后,合理使用设备,可以尽可能少地减少废品和返修品的产生,又不至于让高精尖的设备生产质量要求不高的产品,即可以减少两种不同类型的浪费和损失就质量管理本身而言,过程能力的确定是一项质量管理的基础性工作通过测定,掌握薄弱环节,开展革新与改造活动,可以提高过程能力2、过程能力指数过程能力指数是表示过程能力满足产品技术标准(产品规格、公差)的程度3、不合格品率计算当质量特性值的分布服从正态分布时,一定的过程能力指数对应着一定的不合格品率4、过程能力等级及工序能力评价根据过程能力指数可把过程能力划分为五个等级根据过程能力等级,可以对现在和将要生产的产品有所了解,进而有重点地采取措施加以管理当发现过程能力过高,例如过程能力等级为I级,即Cp>1.67时,意味着粗活细做,或用一般工艺方法可以加工的产品,采用了特别精密的工艺进行加工这势必影响工作效率,增加产品成本,应该考虑改用精度较低但效率高、成本低、技术要求低的设备和工艺当过程能力不足应当指出,表8—5中给出的过程能力指数及相应的评价不是一个统一的模式。
通常所谓过程能力不足或过高都是对特定生产制造过程、特定产品的特定过程而言的三、 卓越绩效模式及框架卓越绩效模式是当今国际上广泛认同的一种组织综合绩效管理的有效方法这种系统的绩效管理方法通过领导作用、战略规划、对顾客和市场的关注、测量分析和知识管理、对人力资源的关注、过程管理、经营结果等七个方面的集成来改变组织的形象其中,领导作用、战略规划和对顾客与市场的关注构成了“领导一战略一市场”循环;对人力资源的关注、过程管理和经营结果构成了“资源一过程一业绩”循环两个循环以测量、分析和知识管理为基础和纽带相互促进,最终实现组织整体绩效和竞争力的大幅度提升卓越绩效模式的核心是引导企业满足甚至超越顾客需求,达到顾客满意,实现卓越经营绩效朱兰认为,卓越绩效模式的本质是对全面质量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具体化对于任何一个致力于追求卓越的企业,卓越绩效模式提供了评价准则,企业可以采用评价准则所集成的现代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不断评价自己的管理业绩,从而走向卓越因此,卓越绩效模式是手段,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卓越绩效是目的实现目的的路径是利用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定期对组织进行系统的诊断,识别存在的不足,实施持续改进,取得预期的绩效水平。
卓越绩效模式是世界级成功企业公认的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方法,也是中国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实现卓越经营的努力方向四、 三大著名质量奖在全世界所有国家质量奖中,最为著名、影响最大的当属日本戴明质量奖、美国鲍德里奇奖和欧洲质量管理基金会卓越奖,这三大质量奖被称为卓越绩效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