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学分认定考试试题.doc
7页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学分认定考试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规定的位置上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Fe:56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随着科学的发展,学科间的交叉和综合越来越多,学科之间的界限越来越不明显,“边缘科学”即代表了一个新名词,说明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但目前的科学研究,学科间的分工依然存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仍有所不同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MERS病毒疫苗的研制 B.近期出现雾霾的原因探究C.朝鲜的原子弹爆炸实验 D.济南钢铁集团冶炼特种钢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假说经过反复验证和修正,才发展成为科学的理论B.可以用分类的方法预测物质的性质C.研究物质的性质常用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D.科学实验能解决化学学科的所有问题3.分类法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图正确的是 A B C D4.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后剩余的钠粒需要放回原试剂瓶中B.金属钠和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则不同C.钠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少量的钠可以保存在与钠不反应的煤油中D.将一小块钠投入硫酸铜溶液时,能置换出铜单质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Na2O2可用作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B.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且与H2O反应都能生成NaOH,故都属于碱性氧化物C.Na2O2与CO2反应,每生成0.1molO2,转移0.2mol电子D.Na、Na2O、Na2O2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最终都将变成碳酸钠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向新制氯水中滴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先变红后退色B.氯气泄露,可用浸有NaOH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逃离现场C.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蓝色的氯化铜D.氯元素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存在7.制备氯化物时,常用两种方法:①用金属与氯气直接化合制得;②用金属与盐酸反应制得。
用以上两种方法都可制得的氯化物是( )A.AlCl3 B. FeCl3 C. FeCl2 D. CuCl28.如图所示,A处通入潮湿的Cl2,关闭B阀时,C处干燥的红色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打开B阀后,C处红色布条逐渐褪色,则D瓶中装的不可能是( )A.浓H2SO4 B.NaOH溶液 C.澄清石灰水 D.饱和NaCl溶液9.下列关于氯气的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①可用于氯气的收集 ②若气球干瘪,证明Cl2可与NaOH反应③可证明氯气具有漂白性 ④可用于实验室中氯气的尾气吸收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10.高一入学体检时,小明体检的血液化验单中,出现了如下图所示的体检指标表示该体检指标的物理量是( )甘油三酯 0.52 mmol/L 总胆固醇 4.27 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57 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40 mmol/L 葡萄糖 4.95 mmol/L A. 溶解度 B. 物质的量浓度 C. 质量分数 D. 摩尔质量11.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2.24 L H2O所含的原子数为0.3NAB. 1 mol Fe在足量氯气中燃烧,失去电子的数目是2NAC.常温常压下,32 g O2中含有2NA个氧原子D. 标准状况下,22.4L氦气所含原子数为2 NA12.下列溶液中Cl-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①30mL 0.3mol·L−1 MgCl2溶液;②50mL 0.3mol·L−1 NaCl溶液;③40mL 0.5mol·L−1KClO3溶液;④10mL 0.4mol·L−1 AlCl3溶液A. ③②①④ B. ①②④③ C. ④①②③ D. ②③①④13.1gN2含a个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A.mol-1 B.14amol-1 C.28amol-1 D.mol-114.下列现象不能用胶体的性质解释的是( ) ①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②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③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林木枝叶产生美丽的光圈④在NaCl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产生沉淀⑤长江水在入海口形成三角洲A.①② B.②③⑤ C.①④ D.只有④15.我们常用“往伤口上撒盐”来比喻某些人乘人之危的行为,其实从化学的角度来说,“往伤口上撒盐”的做法并无不妥,甚至可以说并不是害人而是救人。
这种做法的化学原因是( )A. 胶体的电泳 B. 血液的氧化还原反应C. 血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 D. 胶体的聚沉16.下列各组物质中,第一种是酸,第二种是碱,第三种是混合物,第四种是碱性氧化物的是( ) A.硫酸、苛性钠、CuSO4·5H2O、氧化铜 B.次氯酸、纯碱、空气、氧化铁C.盐酸、胆矾、熟石灰、三氧化硫 D.硝酸、烧碱、氯水、生石灰 17.一化学兴趣小组在家中进行化学实验,按照图1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图2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NaCl固体是非电解质B.NaCl溶液是电解质C.NaCl在水溶液中电离出了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D.NaCl溶液在通电的条件下,电离出大量的离子1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澄清石灰水中加盐酸:2H++Ca(OH)2=Ca2++2H2OB.向Na2CO3溶液中加入HCl溶液:CO32-+2H+=CO2↑+H2OC.Fe与稀盐酸反应:2Fe+6H+ =2Fe3++3H2↑D.向Ba(OH)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Ba2++OH-+H++SO42- =BaSO4↓+H2O19.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能够大量共存的( )A.Ca2+、Cl-、K+、CO32- B.Fe3+、Cl-、H+、SO42-C.Fe2+、OH-、NO3-、SO42- D.CO32-、Na+、H+、K+20.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一种元素被氧化,肯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B.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C. 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则该元素一定被还原D. 氧化还原反应中,得电子越多,氧化性越强21.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与化学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铜铸塑像上出现铜绿[Cu2(OH)2CO3] B.充有氢气的气球遇明火爆炸C.大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蚀毁坏 D.铁质菜刀生锈22.某国外化学教材中有一张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插图:由图可知,在该反应中是( )A.氧化剂 B.还原剂 C.氧化产物 D.还原产物23.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Cl-→C12 B.HCO3- →CO32- C.MnO4- →Mn2+ D.Zn→Zn2+24.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①H2SO3+I2+H2O===2HI+H2SO4 ②2FeCl3+2HI===2FeCl2+2HCl+I2③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A. H2SO3>I−>Fe2+>NO B. I−>Fe2+>H2SO3>NOC. Fe2+>I−>H2SO3>NO D. NO>Fe2+>H2SO3>I−2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