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洪涝灾害跨区域抢险救援预案.doc
14页2024年洪涝灾害跨区域抢险救援预案目录2024年洪涝灾害跨区域抢险救援预案 1一、预案要素 1(一)调派机制:“四级灾情四级调,跨区域相互支援”(二)作战编队:“1+6+1”专业力量编队化作战(三)救援行动:“救排转保堵”五套战法程序化施救(四)综合保障:“运生装通技”五大方面高标准保障二、适用范围 2三、指挥机构 3(一)前方指挥部 3(三)流域分指挥部 3(四)抗洪抢险预备队 3四、灾害分级 4(一)一般洪涝灾害 4(二)较大洪涝灾害 4(三)严重洪涝灾害 5(四)特别严重洪涝灾害 5五、响应等级及力量编成 6六、救援行动规程 6(一)接警出动 6(二)组织指挥 6(三)救援行动 7七、综合保障 11(一)运输保障(二)生活保障(三)装备保障(四)通信保障(五)技术保障八、安全管控 12(一)抗洪抢险行动十项安全措施 12九、工作要求 14为积极应对洪涝及次生衍生灾害事故,全面做好“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各项准备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结合我市消防救援队伍实际,特制定本预案一、预案要素总指挥的xx局抗洪抢险救援指挥部,下设作战、协调、专家、通信、战保、政宣等6个功能组。
一)调派机制:“四级灾情四级调,跨区域相互支援”即划分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四级灾情,对应45人、75人、100人、150人的梯次力量调派方案,划定市内1、2、4小时增援圈,由xx局指挥中心对接增援单位,根据灾情实际,统筹分配救援任务二)作战编队:“1+6+1”专业力量编队化作战即1支xx局级抗洪抢险救援队(城区四大队+训保基地)、6支站级抗洪抢险救援分队、1支机动力量27人(新消防员),共计132人三)救援行动:“救排转保堵”五套战法程序化施救即针对水域救人、城市排涝、物资转移、重点目标保护、堤坝封堵等救援任务,细化救援环节,明确具体救援程序、处置方法、战术措施和安全注意事项四)综合保障:“运生装通技”五大方面高标准保障即紧紧围绕运输保障、生活保障、装备保障、通信保障、技术保障五大方面,加大物资储备和调运力度,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够随时“拉得出、供得上、保得好”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全市范围内发生的江河洪水、渍涝灾害、山洪灾害(指由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灾害)、台风灾害以及由洪水引发的水库垮坝、堤防决口、漫坝溃堤等次生衍生灾害三、指挥机构在市政府及市应急管理局统一领导下,xx局成立抗洪抢险救援指挥部,实行前方与后方协同指挥运行机制,即在灾害发生地设立前方指挥部,在指挥中心设立后方指挥部,统筹组织指挥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参加抗洪抢险救援工作。
总指挥:副总指挥:成员:各功能组组长及参战大队级指挥员一)前方指挥部职责:前方指挥部主要负责研究制定总体救援行动方案,确定技战术措施和处置对策,组织指挥现场参战力量开展抗洪抢险救援,下设作战指挥、综合协调、技术专家、通信保障、战勤保障、政宣督察等功能组三)流域分指挥部按照全市江河划分为三个流域,分别在所在流域灾害发生地现场设立分指挥部,坚持“属地指挥、战区协同”组织指挥原则,xx局未到场时由灾害发生地大队牵头组织指挥流域内力量参战四)抗洪抢险预备队为做好xx市重大险情防范,预防xx局现有力量跨区域增援其他地市后的力量出现“真空区”,将新消防员集训队编为抗洪抢险预备队遂行全市抗洪抢险任务:按照集训队现有建制执行,由集训队队长领受命令,根据命令要求分派任务,实施一线作战补充执勤力量“真空区”:由集训队选派组训干部和班长骨干带队进入驻勤,接受驻勤单位领导,参与驻勤单位日常执勤任务四、灾害分级根据洪涝灾害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其分为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洪涝灾害一)一般洪涝灾害1.在xx市内某一流域发生10年一遇及以上洪水2.一条中河发生接近20年一遇洪水或多条小河发生10年一遇及以上洪水或对城市(城镇)防洪有重大影响的小河发生20年一遇及以上大洪水。
3.保护城镇或5万亩农田的小河干流堤防出现重大险情可能发生决口4.小(二)型水库出现重大险情可能发生垮坝5.暴雨可能或已经导致城市发生内涝,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等二)较大洪涝灾害1.xx市内某一流域发生接近20年一遇及以上洪水2.多条中河同时发生10年一遇及以上洪水或一条中河发生20年一遇洪水3.中河干流堤防出现多处较大险情可能发生决口4.小(一)型水库出现重大险情可能发生垮坝5.暴雨可能或已经导致城市发生较大范围内涝灾害或其他次生灾害,对交通、通信及群众生产生活等造成较大影响三)严重洪涝灾害1.xx市内某一流域发生20年一遇及以上大洪水2.多条中河同时发生接近20年一遇洪水或一条中河发生50年一遇及以上特大洪水3.大江大河干流一般河段及主要支流堤防可能决口4.中型水库及重点小(一)型水库发生重大险情可能发生垮坝5.暴雨可能或已经导致城市发生严重范围内涝灾害或其他次生灾害,对交通、通信及群众生产生活等造成重大影响四)特别严重洪涝灾害1.xx市内某一流域发生50年一遇及以上特大洪水2.多条中河同时发生20年一遇及以上大洪水3.大江大河干流重要河段及堤防可能决口4.大型和重点中型水库出现垮坝征兆可能垮坝。
5.暴雨可能或已经引发大面积城乡渍涝或多个城市发生严重内涝灾害,形成其他次生灾害,对交通、通信及群众生产生活等造成特别重大影响五、响应等级及力量编成按照一般、较大、严重、特别严重洪涝灾害分级,对应由低至高设定为Ⅳ、Ⅲ、Ⅱ、Ⅰ级应急救援响应,梯次调集40、75、100、150人的应急救援力量同时,按照“就近调动”原则,为便于救援力量及装备器材快速集结于现场六、救援行动规程(一)接警出动1.指挥中心接到报警或上级指令时,应问清掌握救援类别、灾害规模、人员被困等情况2.迅速调派抗洪抢险前置驻勤力量、专业力量(xx局级救援队、站级救援分队)、机动突击力量以及战勤保障力量到场实施救援,视情调集社会应急力量协同救援3.与属地防汛抗旱指挥部做好工作对接,进一步明确消防救援队伍救援任务4.与出动的救援队伍保持通信畅通,提示行动要点和安全事项,动态掌握救援进展情况等二)组织指挥1.消防救援力量到场后,在安全区域集结人员装备,向抗洪抢险现场指挥部报到,并领受救援任务2.成立消防救援现场指挥部,在属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自成作战指挥体系,并坚持“统一指挥、逐级指挥”的原则3.根据救援任务,制定救援行动方案,主要包括搜救或排险的对象、作战力量的部署、与地方力量的协同等内容,迅速展开救援行动。
三)救援行动1.搜救水域遇险人员(1)组织灾情侦察询问知情人,初步了解遇险人员的位置和数量以及受水势威胁的程度等情况;利用无人机或消防舟(艇)进行水域侦察,查明遇险人员的具体位置和数量、被困状态情况,确定救人的途径和方式等2)开展灾情评估根据侦察情况,指挥员对遇险人员所处环境、水情态势、救助可行性、行动安全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制定作业行动方案3)实施救人作业灵活选用或组合应用水域救人方法,实施多途径救人水面救助法,利用抛投救生圈、救生衣、水面漂浮绳、水上救生遥控机器人等器材营救遇险人员入水救助法,利用涉水、游水、潜水等方法营救遇险人员船艇救助法,利用消防船(艇)、冲锋舟、橡皮艇营救遇险人员绳桥救助法,利用地形地物和绳索系统架设绳桥,固设锚点,营救遇险人员载运救助法,利用直升机、举高车、挖掘机、码头起重机等特种装备营救遇险人员接力救助法,利用消防梯、救生软梯、救生绳等器材与消防船(艇)、冲锋舟、橡皮艇、重型工程机械等联用营救遇险人员4)做好协同配合与属地政府、公安、旅游、医疗救护等部门以及航空救援力量做好工作对接提供作业区域地形地貌、建筑布局以及遇险人员联系方式等关键信息对被救出人员,逐一进行登记,并做好现场急救工作。
根据需要,组织社会应急力量、地方向导,以及直升机、重型工程机械提供协助等2.实施城市内涝排险(1)组织灾情侦察询问知情人,初步了解内涝的范围以及人员疏散转移情况;组织内涝区域水情侦察,查明内涝的程度、地形地貌情况,确定排水的途径和方式等2)开展灾情评估根据侦察情况,指挥员对内涝区域周边环境、水情态势、排水可行性、行动安全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制定作业行动方案3)实施排险作业①充分发挥城市排水设施功能与属地市政部门做好沟通对接,疏通排水管网,启用排水备份系统,最大限度挖掘市政管网排水潜能②根据地形地势引流排水未建设市政排水管网或超过市政排水能力的区域,可采取疏浚河道、打通堵点、开渠引流、筑堤导流等方法实施排水③利用消防移动装备排水小范围内涝:利用水罐消防车或远程供水泵组等大功率大流量排水设备,以及手抬机动消防泵、浮艇泵等进行抽吸,排入市政排水管网或天然河道大范围内涝:制定排水方案,明确排水作业流程;利用远程供水泵组、重型水罐消防车、大型排水机械等大功率大流量排水设备直接抽排;必要时,可在内涝区域利用自然地势或开渠进行集流,以接力形式排入外围天然河道4)做好协同配合与属地政府、市政等部门做好工作对接,疏通消防车辆行动路线和作业场地;提供内涝区域地形地貌和建筑布局信息;调集挖掘机等重型工程机械参与内涝排险,并组织人力协助等。
3.疏散转移重要物资(1)组织灾情侦察当遂行重要危险化学品、历史文物资料、高度精密仪器等物资转移任务时,应首先询问知情人,初步了解重要物资存放的地点、形式和位置;组织内部侦察,查明重要物资受水势威胁的程度,确定疏散转移的途径和方式等2)开展灾情评估根据侦察情况,指挥员对重要物资存放地点周边环境、水情态势、转移可行性、行动安全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制定作业行动方案3)实施转运作业在工程技术人员指导下,利用消防船(艇)等作为载具,将重要物资转移至安全指定区域4)做好协同配合转移过程中,与所属单位做好工作对接,对重要物资进行物理拆卸(除)隔离,分类登记标识,并采取技术保护措施4.保护重点对象目标(1)组织灾情侦察当遂行危险化学品仓库、重点实验室和研究机构、高新企业等重点目标保护任务时,应首先询问知情人,初步了解建筑功能布局和重点部位等情况,组织内部侦察,查明其受水势威胁程度,确定采取保护的途径和方式等2)开展灾情评估根据侦察情况,指挥员对其建筑周边环境、水情态势、保护可行性、行动安全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制定作业行动方案3)实施保护作业对已经被水侵入的重点区域或部位,利用消防排水设备进行抽排保护;对可能遭水侵入的区域,提前采取筑堤围堵的方法进行保护;对质量轻、易散落的贵重物品,采取压固、捆扎、限移等措施进行保护;对不能与水接触的重要物资,采取覆盖、收容、架高、转移等措施进行保护;对急需转移的重要物资,在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利用专用车辆、消防车(艇)等进行安全转移保护。
4)做好协同配合与所属单位做好工作对接,共同研究制定应急保护方案;提供建筑功能布局、重要物资储存信息、生产工艺流程、应急处置措施等关键信息资料;准备应急物资,并组织人力协助等5.参加其他抗洪抢险任务根据抗洪抢险现场指挥部指令,完成参加堤坝加固、决口封堵等指定任务行动前,对灾情险情、参战实力、行动安全等进行综合评估;行动中,发挥消防专业优势,并做好与其他应急力量的协同配合七、综合保障(一)运输保障加强与交通、交警和航运等部门联勤联动,建立公路、铁路、水运紧急运。





